Catherine
-
如何从头打造让用户真正信任的界面
让人信任的网页到底是怎么样的?设计一个令人信任的网页应该是有迹可循的,几天文章当中的10个技巧,就是可行性相当高的手法,仔细看看,也许会让你获益匪浅。
-
在网页设计中如何引导用户的注意力
每个界面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起点。用户应该从哪里看起?要设计清楚。△ UX策略1 – 在页面标题部分添加视觉对比
-
如何辨别一个Banner的好坏?(附案例)
平时经常会有人问我“什么样才算是好的Banner ?”、“我这个Banner 有什么问题呢?”之类的问题,还有时候大家会分享一些作品但是我觉得并不是特别好,所以就觉得要不写一篇“如何判断一个Banner 的好坏”之类的文章吧,因为我们常说设计师要多看,但是多看的前提是要学会辨别一个东西的好坏,要多看好的而非不好的东西哈,要不然怎么提高审美提高眼界呢?
-
用写文章的思路设计banner
工作中接触了一些banner设计的工作,借着本次整理思路的机会顺便和大家分享下,不周之处欢迎沟通指正。
-
在网页设计中帮助用户实现目标
预测用户的意图,让他们尽可能接近目标。△ 筛选出或跳至用户正在搜索的条目
-
视觉设计不懂业务时如何着手设计?
信很多视觉设计师 会有这样经历,当接触到一个新的项目;如果是熟悉业务类型产品,设计起来轻松熟络,如果是一个陌生的业务类型,则需去摸索与尝试,找到合适的设计定位与视觉风格。当视觉对交互的业务性质、框架逻辑、层级关系不熟悉时候,视觉效果是画出来了却漏洞百出.
-
UX设计师不得不掌握的心理学技巧
不要让视觉效果过重以至于霸占了整个网页的重心
视频比起文本和图片更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女性和孩子的形象更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用户浏览页面的视觉轨迹是“F”型的动机
能力
触发 -
在网页设计中如何少让用户费脑筋,保持操作流畅
除了引导用户,还要减少他们的认知流程,以保持流畅状态。千万别把计算这种事情丢给用户,让计算机来处理。
-
产品原型设计之交互体验的思考过程(一)
我有两种方式 来建立这种认识。
简单而迅速的方式是用一句话把它写出来,包括我要设计什么,要遵循哪几条设计规则,尽量使用最简单的术语。然后,在面对设计功能对照表而犹豫不决时,我就会暂时停下来,问我自己:“做这个表是为了什么?”这个描述是我判断设计是否简单的基准。在做一些比较小的设计(大型网络中的一个页面)或者在我多多少少了解到设计背景的情况下,这种方式都是很奏效的。
更好而花费时间更长的方式是描述我希望用户拥有什么样的体验。具体一点说,就是描述用户的使用背景,以及我的设计怎么满足用户在该情下的需求。在设计一些大型啊项目时(比如整个网站或者移动设备),这种方式很适合,因为我这种方式可以让我深入透彻地考虑到每一个细节。 -
微信竟然有这么多渣到爆的细节,再不知道你就OUT了
1997年,“码农”张小龙靠一己之力写了Foxmail,但电邮软件是免费的,当时连《人民日报》都在为码农张小龙的生计感到担忧。时隔20年后,张小龙的名字在互联网领域几乎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更多的是因为一款足以彪炳互联网史册的产品——微信。
-
产品原型设计之交互体验的思考过程(二)
接着上一篇《产品原型设计之交互体验的思考过程(一)》,这篇主要针对微记第二版的原型设计调整的思考过程作一下详细的说明。
-
在网页设计中兼顾所有用户和场景的3个技巧
用户可能是新手、专家或介于两者之间,要根据用户情况设计界面。△ 使用适当的新人引导(四种主要的新人引导策略)
-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
在Material design的世界中,动效用一种优雅、流动的方式来描述空间关系、功能、和意向。
-
Web产品的交互说明文档应该怎么写?
本文是作者的一篇随笔,适合交互设计师阅读,希望能给正在学习交互的朋友一些帮助。也希望朋友们,可以提出更多很好的建议。
-
关于外卖产品的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分析
题外话: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平时闲下来特别喜欢分析市场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产品的交互设计。同样,作为一名资深的吃货,毋庸置疑,当然先给大家分析几款“外卖”的交互设计。
-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二)
Material Design的动效设计 是响应式的,自然的。使用缓动曲线和持续时间模式可以创建平滑、一致的动效。
-
网页重设计的7个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案
“如果所有都是重点,那么就不存在重点了。——Patrick Lencioni”“用户在手机上永远用不到这些内容。”
-
智能场景设计:深入场景和意图的体验设计
“hey各位!我们要开始做一件重要的事了!”陈老湿已经走到我们的工位前,兴致昂扬地说道,“竞对已经上线了类似的功能,我们得抓紧了。上海那边出了方案,看,在这里!”
-
阿里交互新手小记 | 交互工作流程的梳理
头疼就是脑子里有什么正在激烈地进行改变,可能就是你从困难上学会的东西。—— 写这篇文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