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重估的狗和鱼 一 有趣的哲学文章

来源:经济观察报 

  李冬君

有人将庄子与古希腊哲人第欧根尼相比。两人同时,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一个喜好在河边钓钓鱼,一个喜欢躺在街上像野狗那样晒晒太阳,在同一个天空下玩耍。

  希腊是哲学的国度,但只出了两位快乐的哲人,一位是“笑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另一位是行乞而快乐的第欧根尼。看来,要让哲学笑起来真的很难,在哲学思考中笑比哭难。本文更有兴趣谈谈快乐的第欧根尼,因为他和庄子有一比。

  第欧根尼:自由的野狗

  第欧根尼最喜欢同柏拉图抬杠,抬得亚里斯多德在《雄辩术》中不客气地称他为“那只狗”。可那是有“主义”的“狗”,“狗”的主义,叫做“犬儒主义”,来头不小,“狗”的祖师爷,居然也是苏格拉底,因为犬儒学派的奠基人安提斯泰尼便是苏格拉底的弟子。

  老师饮鸩时,安提斯泰尼在场,他眼看着老师一生行善,以死守法,那感受应该比不在现场的柏拉图要强烈得多。老师死后,柏拉图绝望之余,游学而去,安提斯泰尼则坚守下来。应该说,苏格拉底的传承在广场,不在书斋,在街头,而非学园。这样看来,安提斯泰尼可以说是苏格拉底的原教旨弟子,而柏拉图那一套,或当称为升级版。两个版本,两条路线,一条是安提斯泰尼所坚持的广场政治学和街头伦理学的群众路线,还有一条,就是柏拉图所奉行的走向理念和数学、通往理想国和哲学王的学院派精英路线。

  于是,苏格拉底哲学,花开两朵,其观念哲学之花,开在柏拉图的思想里,其人生哲学之花,开在了第欧根尼的犬儒主义行为里,两朵花儿异趣而皆有趣。

  安提斯泰尼经常在一个名叫“居诺萨格”(Kunosarges)的运动场与人交谈,“Kuno”,是希腊语“狗”的意思,据说犬儒派得名于此。安提斯泰尼在广场讲演,在街头谈话,他谈哲学,普通人也能理解,与柏拉图学园标榜的“不懂数学别进来”差别有若云泥,云一样虚无飘渺的哲学,于人何益?安提斯泰尼则将道德的天际线深入到社会的底层。

  某日,这两条路线的传人,一个行乞者,一位王者,偶然相遇了。

  两千年前,青春王者亚历山大,在科林斯城里的街头,邂逅了行乞者第欧根尼。那时,他躺在木桶里晒太阳,无视这位希腊化世界之王。王自报家门:我是亚历山大。他躺着回答:野狗第欧根尼。

  大帝问:我能为先生效劳吗?依然躺着说: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大帝又问:难道你不怕我吗?躺着的反问:你是什么东西,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大帝说:当然是好东西。躺着的接着说:有谁会害怕好东西呢?大帝叹:我若非亚历山大,即为第欧根尼。

  不是谁都敢这样跟亚历山大说话,也不是谁都有资格这样跟亚历山大说话,须知他是征服者,不是慈善家,是叱咤风云的王者,不是拉选票的政客,他这么做自有这么做的因果。

  因在柏拉图。有人问柏拉图,第欧根尼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柏拉图说,那行乞者是“疯了的苏格拉底”。不说疯子,而说“疯了的苏格拉底”,可见那疯的级别无与伦比。我们来看疯了的梵高,疯了的徐渭,谁也比不上“疯了的苏格拉底”,像他那副邋遢样子,独立不羁,倒很像临死前的苏格拉底。凡被称作“苏格拉底”,就不可小觑,不管疯了,还是清醒,都分享了一份敬意。看来,柏拉图还是承认了第欧根尼的价值。

  如果说安提斯泰尼的广场路线,虽然远离了形而上学,但还在坚守常识,那么第欧根尼则不仅拒绝了形而上学,而且不断拷问常识,他要撕破文明的底线,像后来那位真的疯了的哲学家尼采那样,要“重估一切价值”。

  价值重估,首先就要将居于顶端“云深不知处”的柏拉图拉下来,拉到常识上来。老师安提斯泰尼反对柏拉图,第欧根尼也来抬杠。第欧根尼来到柏拉图家里,踩着柏家的地毯说:我这两只脚啊,踩在了柏拉图的虚荣心上。柏拉图从不乞讨,但是却被第欧根尼说成是因为柏拉图乞讨时,“深深地埋下头,以致无人能够听见”。

  他老师还要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第欧根尼却不买群众的账,常常大白天打着灯笼,边走边吆喝:“我在找人!”群众是谁?奥运会上,他听人宣布冠军名字,称赞此人赢了所有人,他大声反驳:“不,他战胜的只是奴隶,我战胜的才是人。”有人问,会场上人是否很多,他说“很多,但没有一个可以称作人。”戏散场,观众涌出来,他却往里挤,人问为什么,他说:“这是我一生都在练习的事情”。

    他否定群众,并非轻视人,反倒是过分尊崇人,所以,当柏拉图说人是“双足无毛动物”时,他就把一只鸡的羽毛拔光了,拎起来说,这就是柏拉图所说的人。他自以为反驳了,没想到反而与之同归。当他满大街走,从人群中找不到一个“人”,因而“目中无人”时,其实他看到的和柏拉图看到的同样是“双足无毛动物”。

  很显然,他在现实世界里寻找,显然还没有找到符合他的“人”的理念的人,看到的尽是些“双足无毛动物”,就如同脱了毛的鸡一样,他本已行走在通往理念世界的路上,但他又表示怀疑,对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说:我看见了桌子和杯子,可是柏拉图,你说的桌子和杯子的理念,究竟在哪里?

  这个专门要做“对头”的人,众生形而下,他就往形而上去,柏拉图形而上,他偏往形而下拽,所以,柏拉图说他是“发疯的苏格拉底”。用没看到来反驳柏拉图,等于用常识来挑战形而上学,用算术来推倒高等数学,这样的价值重估,会导致知识的退步。但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提醒我们,不管思想飞向哪里,都别忘了它曾经从哪里起步,文明的起点并不亚于文明史所达到的高度,最普通的常识和最简单的生活,是一切文明生长的原点和发展的基础。真理流落街头,很可能就这样,会变成“像狗一样活着”的犬儒主义。

  第欧根尼喜欢说,一无所需是神的特权,所需甚少是类神之人的特权。神应有尽有,故无须外求,近于神者基本上也能自给自足,只有自身匮乏者才会贪得无厌,无休止的向外索求。他对自己的价值重估,就是“损之又损”,不断减少自己对外部的需求,去追求神和类神之人的特权。

  他曾有居室和仆人,仆人逃跑了,他说:如果仆人离开第欧根尼可以活,那么第欧根尼离开仆人也能活。从此不用仆人。贼来,见他一人,问他:你死了,谁葬你呢?他说:想要房子的人。后来,他干脆就住在木桶里,滚来滚去,居然滚出一个“自由的世界公民”。他自由,是因为他所需甚少,他独立,是因为他无所求。亚历山大大帝很强大,有人来求他;第欧根尼更强大,早就无求于人了。

  庄子是一条想飞的鱼

  庄子有文,名为《至乐》,什么叫“至乐”?就是那种无为无欲无求之乐!第欧根尼晒太阳就是至乐,而亚历山大征服世界则不是。征服世界是有为,征服者的快乐,是有为之乐,还算不上至乐。不过,那时就有人说,整个希腊化世界,惟有两人快乐,一个是无为的野狗第欧根尼,一个是有为的王者亚历山大。

  庄子说,富贵寿善本为乐,可富人有钱多患,贵人有权反惧,寿人久忧不死,是何苦呢?善人救世却不自救,又怎能为善?

  有为之乐,不过尔尔,还不及那个有名的杨朱“为我”之乐。不要误会,其实,杨朱的“为我”有两层意思,一为个人权利意识,此为惠施之乐;一为个体生命意识,叫“全生葆真”,这是庄子之乐。

  庄子这样说,也这样做,自得其乐。可第欧根尼看起来比他更快活,因为庄子还有家室,还要养家,而第欧根尼则单单一行乞者。像第欧根尼那么庄严的行乞,惟佛陀可比,以哲学行乞,不亚于亚历山大打败波斯,两个王者,一个战胜了敌人,一个战胜了自己。我们没有亚历山大那样的王者,也没有第欧根尼那样的哲士,他们是逻格斯的骄子。可我们有庄子,不要出家,不用行乞,在日常生活里,将人的尊严高举。第欧根尼独行,如世界屋脊,庄子普世,如平原,天地间一望无际。

  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的乐趣,那就是用哲学来抬杠。第欧根尼与柏拉图抬杠,庄子与惠施也抬杠。

  惠施在宋国时,去见庄子,庄子正在濮水钓鱼。水很神奇,在那里有音乐流动。庄子也许知道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卫灵公好乐,某日,行至濮水,忽闻乐声幽幽,从水面起,如鬼神泣,平日里未闻,便请来乐师涓,听了两遍。然后两人一起往晋国去,晋平公宴请他们,卫灵公很高兴,让师涓赋一曲,师涓就将濮水之乐演奏起来,晋平公一听,果然凄艳无比。

  平公身旁的盲人却皱起了眉,师涓知道,那盲人是乐师,而且不是一般的乐师,是天籁之师,为求天籁,自瞎其眼,师涓一见,惊为天人,果然是师旷。师旷听了又听,然后叫停。晋平公问缘由,师旷说,此乃亡国之音,充满了悲情。当年师延为纣王作曲,就是这样的靡靡之音。后来武王伐纣,师延抱琴跳入濮水,音乐漂浮,如水波粼粼,爱乐者至,幽灵为之悲吟。

  庄子钓于濮水,他是去钓鱼呢,还是去与幽灵相会?惠子来时,他刚好钓起了一尾鱼,那鱼儿张嘴摇尾,庄子又把鱼放回到濮水里。惠子说,你好快乐啊!庄子答:不如鱼乐。当然,不知生,不知死,哀乐皆不能入,这还不是“至乐”?

  关于鱼之乐,后来他们两人还有一次对话,那是在濠梁之上。

  庄子说,游来游去,自由自在,那可是鱼之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水里的鱼,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应,你又不是我,凭什么说我不知道鱼之乐呢?惠子回,我不是你,当然不知你;你不是鱼,当然不知鱼。

  庄子一哂,其实你知我知鱼之乐,所以才问我“汝安知鱼乐”,现在我告诉你,就在这濠上,我知道了鱼的快乐。

  这样的辩论,看似言不及义,其实有很深的哲学含意。“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这样的提问,是问知性,也是问知情,有两面,一面是认识论,另一面是心理学。作为认识论的“知”,是问客观存在的“鱼”,人的认识是否可知。而作为心理学的“知”,是问那活泼的“鱼”,人是否知它快乐。

  作为存在的“鱼”可知,这本来不是问题,可问题的前提是,他们的分歧,在于“鱼之乐”是否存在,而非是否可知。庄子的“知”偏于情感,因而肯定了“鱼之乐”。惠子则以纯然知性来看鱼,那么鱼无乐无悲,那是人之乐,所以才有那一问。

  这是庄子的完胜局,惠子也认可的,所以被庄子写到书里。后人读此,每每叹服其辩之精彩,而未见其哲学根柢。

  庄惠之辩,颇似苏格拉底。苏氏之辩,是随意提问,一路追问下去,问尽几乎所有问题,然后回到原问题,显现真知。此番穷理之逻格斯功力,或为庄子所不及,然庄子点到为止,则另有一番机智胜出。知性结果了,结出真理,值!是苏格拉底之风;知性开花了,开出智慧,美!则是庄子趋于美之格矣。

  花开了就好,何必要结果子?庄子之思,进于慧,趋于美,知性之花开,而其果未结,这种思维方式也许不利于功利层面的操作,但在思想层面,尤其在庄子之审美的面上,知之乐,慧之悦,如风日之洒然,足矣!

  惠子就曾暗讽庄子无用,说:魏王送我大瓠种子,我种它,结果有五石重,用来盛水,太重了拿不动;剖开来做瓢,太大了无所容。这又大又沉的东西真是没有用,与其留着它,还不如砸了它。

  庄子说:你这五石之瓠,何不放入江湖当船使呢?惠子又说:我有大树,叫樗,树干臃肿,树枝卷曲,立在路旁,连木匠都不看它一眼,一如你那些大话,大而无用。庄子说:你有大树,何患无用?种它在无何有乡,广莫之野,放牛羊卧其侧,种花草于其下,因其无用,方能存活自在啊!庄子又赢了。二子相辩,何以庄子老赢?那是因为惠子无书,庄子书在,当然都是庄子赢了。

  还是在这濮水边,楚王派了大夫二人来请庄子,对他说:我们的王啊,想以国家来麻烦先生,让先生受累。庄子手持钓鱼竿,连头也没回,就对来人说:我听说楚国有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你们楚王包好了,藏在庙堂上。这龟啊,是宁死留骨而显贵呢?还是活着在泥里爬呢?二大夫说:当然是活着在泥里爬了。庄子说:那你们回去吧,我还想活着在泥里爬。

  庄子往楚国去,路上见了一具髑髅,因而问之:你是为了贪生怕死,而失了理性而死的吗?还是因为亡国之事、斧铖之诛而死的呢?你是有了不良行为,愧对父母妻子而死的?还是因为饥寒交迫,而被冻死、被饿死的?你能将你生前的故事,讲给我这个过客听吗?

  说完,搂着髑髅当枕头,就睡着了。夜半,髑髅在梦里说:我听你的口气,好似辩士,你所说的,都是活人才有的麻烦,而死了,就没有这些麻烦了。你想听我给你讲一讲死的好处吗?

  庄子说:好啊。于是,髑髅就开讲起来:人死了呀,无君于上,无臣于下,自由自在,独往独来,没有四时之事,而以天地为春秋,其乐如此,比南面称王,更有意思。

  庄子不信,说:我让司命之神,恢复你的人形骨肉以及肌肤,让你回到父母、妻子、邻里以及相识者的身边去,难道你不愿意?髑髅皱着眉头说:我哪能放弃至乐而自寻烦恼呢!

  这髑髅,不是那位多情的纣王,他的生命早已被烈焰化为灰,让流云清风带走;也不是那位投水的乐师延,延之髑髅在濮水深处演奏。它已经没有了时间性,不再是历史中人,何必要从历史中去给他找一个身份?它惟与天地为一体,而居于永恒的至乐之域。

  庄子钓于濮水,水里有鱼,还有这具髑髅。那鱼钩就是投向髑髅的问号。他问什么呢?像哈姆雷特一样,问生还是死?如存在主义。无为当然是自由的,而有为之极,也能自由。所以,有人说,整个希腊化世界只有两人自由,一个是野狗第欧根尼,一个是大帝亚历山大。

  郭沫若认为,庄子出于儒学中颜回那一支,当年孔子曾说: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没有行乞,庄子也没有行乞。

  庄子以死为至乐,用髑髅之语,验证于妻死。惠子来吊唁时,正撞上庄子蹲在那儿鼓盆而歌。惠子说,妻死,你不哭也就罢了,还鼓盆而歌,太过分了!庄子说,一开始,我也很难过,可回头一想,妻何尝生,又何尝死呢?从根本上来说,她本就没有生,现在也无所谓死。

  她不但没有生,而且连形都没有;不但没有形,连气都没有。她根源于无,从无中开显出有来,先是有气,其次有形,其次有生,今又有死,犹如春夏秋冬四时运行,她已复归于无,安然的睡眠于道中。当其醒来时,又被道开显出来,进入有的世界,像四时一样,在道中运行,可我却还在这里哭泣,岂非不明生死?此为至乐,你不知!

  一条游来游去的鱼,游到庄子的梦里,在梦里鱼钩是问号,问鱼儿生死快乐?鱼儿答道,我何尝生,又何尝死?我行于道中,快乐欲飞矣。想飞的鱼儿,正在北冥等待着,庄子将钓于北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以天上的北斗为钩,问北冥之鱼:你想飞吗?于是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鸟呀,就是一条想飞的至乐之鱼,它就是庄子。

  四位哲学家小传

  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

  前399),古希腊著名的

  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安提斯泰尼(公元前445年-前365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弟子之一。雅典人。古希腊犬儒学派的奠基人。第欧根尼是他的学生,他们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学的思想路线。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安提斯泰尼师弟,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是苏格拉底形而上学思想路线的代表。

  第欧根尼(约公元前412-前324)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一个银行家家庭,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真实生平难以考据,但古代留下大量有关他的传闻轶事。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733/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4-09-21
下一篇 2014-09-22

相关推荐

  • 基于Axure的移动端APP产品设计规范

    文章结构:① 全局元素与控件设计规范 ② 全局注释规范 ③ 一些基本的产品设计原则一、全局控件元素设计规范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产品都有一个标志颜色,来增加产品的辨识度,例如淘宝的橙色,小黄车的黄色等。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为了保持视觉的统一性,通常会有一套配色方案,配色方案确定了产品的主色调和辅色调,所有的控件和元素都应用这一套配色来设计。除了配色还有,还有字体元素,按钮元素,以及其他控件元素等,产品设计开始就应该定义好这些基本规范,不仅能保...

    2018-03-04
  • 在互金个人理财爆发之前,以UX方法进行货币基金体验设计

    以业务模式和产品生命周期为核心的方法论所构建的功能模型完备而趋同,产品无法和用户的内心产生共振。UX方法论的核心专注于用户的想法,感受和目标,而非业务和功能。本文通过20个小时对货币基金APP的产品研究,用户研究,使用UX工具构建场景,目的在于改变产品高度趋同现状,使得呈现模型遵循用户的心智,而不再仅仅是“买与卖”的理财超市。

    2017-04-28
  • 交互设计师的专业度表现 ?

    一直以来,交互设计师都是一个受到广泛质疑的岗位,很多人不了解交互设计师的价值,更直接的说,我们大多数的交互设计师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令人信服的专业度。 大约五年前选择了这个职业,一路走来,质疑过、探讨过…

    2015-10-14
  • 涨姿势 | 这份交互设计纲领,已被我内定!

    最近一个月的电影市场完全被《头号玩家》支配,身边清一色的“自来水”,那票房蹭蹭涨,眼瞅着都十好几亿了!所以斯芬克趁此良机跟大家说说交互这门自带特效的技术!往期内容一览:服装设计出国学?看这一篇就够了!(点击此处查看详情)学平面设计前,给你一份须知!(点击此处查看详情)怎样做准备,才能当上室内设计玩家?(点击此处查看详情)交互设计适合你吗?我们往往会觉得,交互设计不就是做个网站、搞个APP么,最多再玩玩特效啥的……其实咧,交互可不仅仅存在...

    2018-04-27
  • Google如何从两方面正确简化产品?

    来源:优设网 作者:王笑Nothing编译   很多设计师同学为了适应简约的潮流,在简化产品方面绞尽脑汁,但简化不是两个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也不要,简化是一个细心活。今天教同学们简化双板斧:重点是什么,何时简…

    2014-09-21
  • 【交互新人】交互设计面试,常见问题汇总

    作者:高杰   今天给大家分享面试交互设计岗时面试官常问的问题、分析目的和建议回答!但这并不表示你在面试时一定会遇到这些问题。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存在绝对正确的标准唯一答案。仅供参考!   1、自我介绍 分析…

    交互专题 2017-08-17
  • 【交互基础】你认为交互设计是什么?它是否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它的上升空间如何?交互设计又是如何应用的?

    交互学堂 微信号 IxDSchool 功能介绍: 从零开始学交互!国内最专业的交互设计学习内容资源。如需访问网站请百度搜索:交互学堂。 [alert_success]很多人问:你认为交互设计是什么?它是否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它的上…

    2016-02-19
  • 手机“携号转网”磕绊多,用户体验太遭罪,手机跳槽为何这么难?

    轻点下图  纵横带您“听新闻”携号转网来自新闻纵横00:0005:59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0年和2013年,分两批在天津、海南和江西、湖北、云南五个省市,试点手机号码“携号转网”业务。但是到今年初,仍然有试点省份的用户反映,办理过程不如预期的顺利,质疑运营商故意设置障碍。记者调查发现,“携号转网”业务在不同的省份试点效果存在差异,主管部门坦承,有运营商为了挽留用户“搞小动作”,但试点工作整体向前推进,一些技术问题逐步解决。湖北武汉的白...

    2018-04-10
  • Force Touch是Apple用于Apple Watch、全新MacBook和13英寸MacBook Pro的一项新的触摸传感技术。

      摘要:Force Touch是Apple用于Apple Watch、全新MacBook和13英寸MacBook Pro的一项新的触摸传感技术。通过它,设备可以感知用户点击力度,再根据力度的不同调出相应的不同功能,让用户和设备能够进行更好的…

    2015-03-18
  • Daydream产品设计案例 - YouTube VR

    每年这个季节都盼着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能早些把这个城市吹干、吹冷。这世上,又湿又温暖的地方未必都是好地方。 随着Daydream头显和Pixel手机的发布上市,Google官方的各路VR app也陆续上线。我个人还没有机会、没有…

    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