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效率的心得分享?(拖延症患者必看!)

来源:Tencent CDC 作者:milaky

关于工作效率的心得分享?(拖延症患者必看!),互联网的一些事

这是去年11月底在小组里分享过的工作效率心得,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工作“快”感哈哈。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有过工作效率的些许烦恼。而这个效率啊伴随我很长时间的痛苦。每每到PDI的时候领导必提效率有木有?自认为快是不算的,必须领导和客户方说了算,对于当年校招进来的毛驴,是一件泪崩漫长的提升过程。整天琢磨如何快,多快的速度才算快,恨不得快到连参照物都变得动感模糊。时间是把杀猪刀,不仅催人老还得与它赛跑,经过这几年的自残式磨练,也早该总结总结。

一、 懂得整理需求

效率是先把重要的事情优先排序来完成,好的整理习惯是可以提高效率的。当需求很多的时候是可以通过整理需求有条不紊的进行。只要了解哪些是重要和紧急的事情,就能轻松的决定先处理什么。这个相当于是做项目管理的事情,要善于管理自己的工作。建议学习佐藤可士和的《整理术》。

关于工作效率的心得分享?(拖延症患者必看!),互联网的一些事
  例如:本周产品经理们提了很多需求:@#¥……&%……&%……

可这样做:

1、列出所有需求

ABCBBD

2、归纳类型

ABBBCD

3、了解份量

A(传输功能设计):总办需求

BBB(图标类设计): 迭代需求,排一起绘制

C(新增界面设计): 迭代需求,需较多时间设计

D(功能宣传图):迭代需求,版本发布的新功能宣传

4、明确期限

假如级别为High、Mid、Low…

A(传输功能设计):总办需求—非常紧急(今天)—High

D(功能宣传图):迭代需求,版本发布的新功能宣传—周三—Mid

C(新增界面设计): 迭代需求,需较多时间设计—本周—Mid

BBB(图标类设计): 迭代需求,需较多时间设计—本周—Low

需求从散到整,从大到小,从繁到简,从紧急到迭代这样去处理就会变得清晰可观。

二、要有探究需求真相的精神

可能很多人也曾拿到需求就马上画稿,孰不知是不断重来的经历。表面应付需求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要先了解用户或老板的核心诉求,找出诉求的背后真相,才能够有合适的方案去解决,才能快刀斩乱麻。本质问题得到解决便不会有重复工作量而拖延了本来的交付期限。还有就是有一些需求根本不是需求,比如老板只是随便几个建议。所以要思于前,行于后。

三、练好刀工才能游刃有余

技能的熟练会提升工作效率。就像切土豆丝,要切成厚薄、细条一致又要快,那是必须有一双好刀手。做图也一样,就像画图标,要好质量的呈现,你明确了所有要注意的细节,绘制的时候会非常快速准确的完成,一步到位。要使车子走得快,就得给轮子勤上油。

四、在高速重复工作中提取模版

模型套用会提升工作效率。在工作中一定会有很多重复式工作,比如标注规范和切图这样必不可少但却繁琐没营养的工作,可以提取模型工具去套用快速完成。规范标注,可以根据同类窗口、内容统一规范而不要再差异设计和重复标注。切图可以利用软件工具输出,比如slicy或PS插件,这是要善于把所有图标控件整理成库,规范好命名,便可一键批量切图。还有比如tips弹窗界面,根据目前所有情况,做典型1~2个模版,其他直接套用,之后可不再经过设计,开发根据模版直接实现。

五、学会聚焦与屏蔽

1)专心致志做事

2)屏蔽干扰消息

早上应该是比较难聚焦做事情的时间段,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往往不是开始工作。比如没睡醒,各种早上新闻,查看昨天消息等。工作时被很多信息干扰,群消息,邮件,微信,弹窗广告等,包括自己有事没事的逛微博、各路网站,很容易被外界风吹草动的影响而分心,一天班下来才发现其实本应该上午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还得加班或干脆拖到明天。这都是懒惰病和拖延病,得治。所以要先学会屏蔽杂七八,然后全身心聚焦到工作的内容里,最后你会发现提前完成了很多工作。聚焦利于把需求思考得深一些,把工作做得精细些,得出的加分项就是完成的质量随高。

六、多任务处理

能够有全神贯注的状态,也能够有“一心多用”的功能。这个要求比较高,我也好难描述。拿一个妇女做例子,她可以一边炒菜一边看管在旁边玩耍的孩子,一边打电话给闺蜜聊去哪里逛街和去哪里美甲,所以女人是一心多用的高手,灵活性非常高。我也常是一心多用的处理我非常繁多且接踵而来的任务,不然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或者为了省下后面的事情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思考、总结,或不用加班。但是建议在做非常繁多、零碎又不需要深度思考的需求时可以使用这招。最好不要持续这样高度紧张的一心多用,长期只会感觉越来越累,而且打乱节奏,所以要懂得变化各种技巧。

七、敏捷响应

紧急需求时,能够快速响应,敏捷处理。这个时候是最能影响客户方的感受。还有一些几乎每天都会有的临时小小需求和bug,只要是合理的,就去免讨论部分,快速输出也是可以的。有一次解决的小需求从修改到输出给产品只花了28秒,帅呆了自己惊呆了客户,这就是在日常中慢慢积累的效率好评。

八、拍板与结论的必要性

1)需要一个有力决策的人

2)控制范围并迅速得出结论

一个有力决策的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评审层级关系的复杂流程,需求确认要漫长时间是家常便饭,所以如果有机会碰到老大们都在一起,有些事情能抓住时机沟通和拍定的机会就迅速做。但不一定老大拍板这个事情就一定是对的,有些复杂的事情安排在会议上拿出来大家讨论,但是一定要有靠谱结论,如果没有意识的控制,没完没了的讨论就是低效率,要善于控制范围、节奏又能迅速总结的人,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九、当自己的事情做

只有当作是自己的事情做,意愿才会更强,而且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想着这件事情是有自己的成绩在里面的,就会更有动力。换位思考,当作是锻炼的机会。

十、保持健康和清醒

健康的身体状态,健康的作息,健康的工作频率是效率的革命前提。关于清醒的办事用歌德的一句话: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

总结:

效率是由综合因素影响的,但跟个人办事风格有很大关系。其实效率是可以量化,也可进阶式自我考察,比如接手一个界面风格设计从要花1个月,到半个月、1周、两天就可以完成;码一周代码变成1天就可码完。这就能看到效率的有效提升。前两年长期搭档的几位即通产品经理,给我封了个快刀手称号,开发也说我以快著称,才慢慢发现自己这方面的成长与进步。希望这点经验总结能够给新人带来帮助,终极祝福永不改稿永不加班!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730/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4-09-21
下一篇 2014-09-21

相关推荐

  • 《设计之下》之交互总结

    作者:ManUx 拖了很久的读书笔记总结,总算稍稍总结了一下。有些内容都已经开始模糊了,每次重新再看的时候,又会发现跟之前不一样的理解。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对《设计之下》交互部分进行总结,书中基于搜狐新闻客…

    2015-08-18
  •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The Law Of Proximity 接近法则

    最近在整理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发现了这篇老文,内容很精彩,翻译下与大家分享。 最近在整理交互设计七大定律,文章要系统的看。 目录:【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关于交互设计法则“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交…

    2015-08-27
  • Axure 原型 | 用Axure画流程图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吻得太逼真张敬轩 - Urban Emotions作者:陈张良来源:简书用Axure绘制流程图好处是可以随时预览,比较灵活。不过就是没有Visio那么多模板和强大的功能。Axure默认的流程图控件:其实我们最常用的是:矩形、菱形、箭头。因为这些基本图形其实并没有形象的表明它们是什么,更多的还是需要使用者根据自身的流程实际情况多加注释,所以大部分流程图只需使用这两个控件即可。Axu...

    2018-03-04
  • 预加载:尝试分析这种自动加载的交互方式

    网站运营者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阅读量,用户停留时间。而大部分用户一般是比较迷茫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读什么。

    2017-05-01
  • 交互师们,每日高效的一天开启了吗?看看别家的交互怎么过今天~!

      编者按:教你高效利用工作时间!今天的主角是曾经在美国雅虎中国腾讯工作现在在华为人设计总监的尤原庆同学,他分别列出了自己在美国、德国和中国的交互设计工作,全都井井有条且轻重得当,最后还附上设计师…

    2014-11-26
  • 交互设计职业背景思考

    前言:最近一段时间,基本每天都有小伙伴在问,“我是来自非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否做交互设计”、“我想从事交互设计工作,是否需要读一个交互设计的硕士?”、“我工作一段时间了,不是设计行业,我能转行做交互设计么?”、“我对交互设计很感兴趣,如何从零开始自学?”,刚好今天看到一个知乎问题邀请,问的也是类似问题,所以我想写一些关于交互设计职业背景的粗浅思考,供大家参考。:)大多数问题归结为两类。第一类问题:交互设计工作是否需要专门的交互设计专业教育...

    2018-01-30
  • 移动端文字与排版设计的六个原则

    .space-betw {
    -webkit-box-pack: justify;
    -moz-box-pack: justify;
    -ms-flex-pack: justify;
    -webkit-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
    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
    }

    - (NSDictionary *)demoTextAttributes {
    NSMutableParagraphStyle *ps = [NSMutableParagraphStyle new];
    ps.alignment = NSTextAlignmentJustified;
    // here, NSBaselineOffsetAttributeName must be set though the default value is 0 to make the justified work.
    return @{NSParagraphStyleAttributeName :ps, NSBaselineOffsetAttributeName : @0.0f};
    }

    2017-05-31
  • 平衡用户体验设计和精益设计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AB Tester Blog 对你而言哪个更重要:是制作出拥有杀手级用户体验的产品来吸引用户?还是尽快制作出能满足用户的产品并抢占大量的市场份额? 如果一款产品用户体验很差的话,用户不会使…

    2014-09-27
  • 【干货·扫盲】主屏幕尺寸,主屏分辨率,像素密度,PPI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今天我给大家来讲讲这几个咱们经常打交道的词到底啥意思,以及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这篇文章是我花了一个下午从N多篇文章里提炼出的一个白话版,保证让你看得懂。 咱们从手机开始说起吧。先上一张图,给大家看…

    交互设计 2015-09-08
  • 关于微交互动效的“六脉神剑”

    好的产品必备的两点要素:功能和细节设计。功能吸引用户使用你的产品,细节设计塑造产品的差异化,将你的用户留下。功能满足需求,细节打动人心。

    2017-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