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入门书籍推荐之《用户体验与可用性测试》

《用户体验与可用性测试》这本书是关于用户体验与可用性测试的入门级读物。作者基于多年的经验,围绕用户调查、原型制作、产品可用性评价、用户测试,结合具体案例,提供了极其实用的方法和实践技巧,同时也介绍了敏捷用户体验开发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 产品可用性≠产品易用性

1. 产品可用性可有可无吗?

Usability 经常会翻译成易用性。在做市场调查时,易用性也经常会和 功能、性能、价格等一同被视为用户购买产品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可见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然而,如果把 Usability 理解为易用性,就很容易和为用户着想、对用 户友好这类比较感性的概念相混淆,进而导致设计团队把它和对用户而言 “有则更好,没有也 OK”的开发需求混为一谈。 在实际开发项目时,对成本、完工时间、产品质量等的要求是比较严格 的。为了满足这些高要求,企划、设计、安装、质量监督、市场等部门如临 大敌,奋战在产品开发的第一线。而处于这种极端环境下的设计团队如果只抱着“可用性=易用性”的想法,就会越来越不重视产品的可用性。但是,产品可用性却包含非常重要的意义,即“可用”。如果产品出现 不能用的情况,相信设计团队也一定会更加认真对待并解决产品可用性的问题。

设计团队中如果没有产品可用性工程师,设计出的用户界面往往会带 有严重的产品可用性问题,这会直接造成不少项目在用户界面完成之后的用户测试阶段,才发现设计出来的用户界面根本不能用。

要想不屡次犯这种错误,就一定要认识到,Usability 不是易用性,而是可用性。

2. 根本没法用的产品

大家也许会认为,用户界面可能多少有些不太好用,但完全不能用的状况就属于极端事例了吧。然而,实际上有很多项目在开始时都是以“好用”为目标开发的,但完成后的测试结果却非常糟糕,最后只能将开发的 目标转变为“能用”。大家在上网时遇到过以下情况吗?

▎乱七八糟的搜索引擎

登录某家电厂商的官网搜索产品名称时,搜索到的全是产品宣传广告。 另外,如果产品名称里有英文字母,检索时即使只是搞错了一个字母的大小写,也会“搜索不到您想要的产品”。

▎繁琐的订单页面

某网店的订单页面里要客户填写的内容有 20 项,而且每一项的内容都 有严格的要求。比如,邮政编码里请不要加“-”,姓与名中间请输入全角的空格,电话号码的区号后面请加“-”,日期必须要凑足两位(例如 09/11) 等。更过分的是,要是输入错误,在按下提交按钮后,就会逐个弹出提示 每一个错误信息的对话框。

▎没法后退的网站

使用某金融机构的网站搜索门店时,会弹出专用的小窗口。只不过, 在这个小窗口上没有任何的返回键或返回链接。如果用户在搜索过程中不小心弄错了什么,是无法退回到上一步的,只能从头再来。

用户使用这种“乱七八糟的搜索引擎”,若得到的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搜 索结果时,就会失去搜索的积极性,也不会再想了解产品信息了。

要是用户碰到了“繁琐的订单页面”或“没法后退的网站”,虽然可以 在反复修改多次之后达到最终目的,但一旦操作结束,大家也许马上就会表示出强烈的不满:“这是什么破网站!我再也不用了!”

从产品制作人员的角度来看,上面的例子也许只是“稍有些不好用”, 但从用户的实际体验来看,就上升到了“这东西根本没法用”。所以说,从产品制作人员的角度来判断产品可用性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事实上,能代替你的产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只要你的界面让用户感觉到“没法用 ”,他们马上就会使用其他产品。正因如此,杰柯柏• 尼尔森(Jakob Nielsen)在他的著作中才会这样说:“能左右互联网经济的正是产品可用性。”

作为产品可用性工程师和用户界面设计师,如果把对产品可用性的理 解停留在“可用”上,实在是有辱自己的头衔。因为同领域的设计专家们早已把目标定为“产品设计就是为了实现在确保安全性和正常可用的前提 下,让产品更具魅力”。

交互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确实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当务之急,是先 把我们的水平提升到“至少保证用户界面已经达到了正常可用”的高度上。

3. 产品可用性的定义

国际标准 ISO 9241 把产品可用性定义为“特定的用户在特定的使用场 景下,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使用某产品时,所感受到的有效性、效率及满意度”。该定义的前半部分,出现了好几次“特定”这个关键词。实际上,对 于某些产品或网站而言,无法简单地判断其是否有用。只有在确定了用户、使用情况和目标这些前提之后,才能使用有效性、效率、满意度这些标准 来对其进行评价。

有效性

有效性(Effectiveness)指的是用户能够达成自己的目标。比如在网上 书店购书,有效性就是指用户能够买到自己想买的书。如果买不到,这个网上书店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因此,有效性问题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要 解决的一大问题。

效率

效率(Efficiency)就是用户不必做无用功,就能以最短路径达成目的。 仍以网上书店为例,如果购物车的操作很麻烦,用户反复操作很多次才买到自己想买的书,那这个网站就存在效率问题了。而且,严重的效率问题实际上就是有效性问题,因为这样的产品,用户用了一次之后,再也不会使用第二次。

满意度

满意度(Satisfaction)就是即使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都没有大问题,也要从更深层面来考虑,即有没有给用户带来不愉快的体验。比如,注册会员时要求用户提供过多的个人信息,或者要求用户同意单方面制定的使用条约,或者系统的反应速度非常迟钝等。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马上就会招致用户的抱怨,严重的话,可能导致用户不会使用第二次。chanpinkeyongxing01

只有符合 ISO 9241 的定义,满足以上三个要素,才称得上实现了产品可用性。然而,实际操作时并没有这么容易。比较现实的一个做法是,在权衡问题严重性的同时,首先解决有效性问题,然后在时间和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解决效率和满意度的问题。第二部分 产品失败的原因

我认识的一些用户界面设计人员和软件程序员,他们无一例外都尽心尽力在为用户考虑。而且,他们也确实做到了不单纯注重市场和技术,想方设法做出了舒适好用的用户界面。然而,无论他们多么为用户考虑,结果总是不尽人意。很遗憾地讲,他们大半的精力都浪费在了不切实际的讨论和活动上。

1. 橡胶用户

导致产品不能用的常见原因之一就是“用户定义失败”。如果大家听到有一款车是“敞篷越野面包车”的话,会做何感想呢?如果想让一个产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最终设计出来的恐怕就是类似“敞篷越野面包车”这样的东西。当然,世上肯定不存在这样的车,即使存在,应该也不会有人买。在设计用户界面时,如果把所有用户都当作对象用户,就犯了类似的错误。

那么,只决定假想用户就足够了吗?比如说,现在把用户群假设为“关注时尚、注重自我的成年人”。但是,这样的假设是不严谨的,和不定义对象用户没什么区别。阿兰• 库珀(Alan Cooper)把类似这样的假定用户群戏称为橡胶用户(Elastic User)A,意思就是这样的定义可以根据设计人 员的想象而随心所欲地变化。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团队:在项目启动后的第一次会议上提到产品 的假定用户群时,大家先是短暂地不知所措,然后郑重其事地提出我们的 假定用户群就是所有的顾客。像这种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假定用户群,范围也太大了。在项目开始阶段,设计团队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十分充沛。

为了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在新功能和如何改进用户界面方面,团队成员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创意。然而,无论是多么优秀的创意,只要其他人能够想出哪怕一个不喜欢的用户,该创意也极有可能被搁置。如此反复,原本的创造热情会慢慢消退,也可能会出现团队成员感情用事、互相揭短的情况。

随着这种没有结果的争论持续升温,危机在不知不觉间就到来了,因 为“交货”的时间快到了。危机面前,马上就变成由“声势大”的成员主导,假想出一些勉强可以使用现有用户界面的用户形象。对于其他团队成 员而言,一是团队目前已身处悬崖边缘,再者自己对这种没有结果的争论也颇感无奈,于是也不会再反对,只好稍微改变一下自己一直以来主张的 用户形象(因为是“橡胶制品”,简单可变),投了赞成票。就这样, 没法 用的用户界面诞生了。

2. 产品使用背景

在浏览产品可用性的相关图书和网站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产品使用 背景(Context)这个术语。这个单词经常会被翻译成“上下文”,在英语文章里,常见的意思也是事物的“前后关系”或“状况”。

其实,产品使用背景就是类似舞台剧里场景设置那样的概念。举个例子,虽然是使用同一个旅游信息网站,但是“女大学生 A 在大学的电脑教室里计划和朋友的毕业旅行”这个场景,和“商务公司的业务员 B 使用办 公室里的电脑安排下周的出差计划”这个场景就完全不一样。因此,不难想象用户在使用网站时用的功能和信息也是大不相同的。可以说产品使用背景是“产品可用性的关键因素”。产品使用背景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系统或产品,也可能会出现不能用或非常好用这两种截 然相反的结果。

例 1:转接非常麻烦的公司分机

我经常会因为接待访客、开会或者去做用户测试而不在办公室,因此使用固定电话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公司把小灵通作为内部分机使用。无论在会议室还是在实际调查现场都可以使用小灵通接听电话。但是,这种小灵通电话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转接功能不太好用。因为是公司内部分机,所以经常有打给同事的电话打到了我这里,然后由我转接的情况。当然,如果严格按照正常步骤来操作,肯定是可以转接的,但是一旦搞错了中间的一个步骤,电话马上就会挂断。大家都知道 ,无端挂断客户的电话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也是绝不应该发生的。那么,发生这种情况,真的是小灵通设计上的问题吗?话说,大家有在自己的手机上使用转接功能的经历吗?估计大多数人一次都没用过吧。实际上,上面提到的小灵通,其设计初衷和其他手机是一样的,就算不能转接电话也很好用。所以说,犯错的并不是小灵通的设计师,而是我们这些把小灵通当成办公室分机使用的人。例 2:销声匿迹的 BP 机

20 世纪 90 年代前期到中期,高中生之间曾出现过一阵 BP 机热潮。 1996 年,NHK 曾热播过一部纪录片,名为《BP 机友• 12 字的青春》。然而,这股热潮并未持续多久,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便逐渐销声匿迹了。BP 机本来是商务上用来有效传递信息的工具。比如,它很适合用于上 司给正在出差的业务员新的指示,或者在医院或工厂内部传递信息。但是 用于高中生们闲聊的话,它还欠缺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发送消息。 大家都知道,BP 机是专门用来接收消息的。这种只能用来接收消息的BP 机根本称不上是交流工具。那么,那个时候的高中生是怎么发送消息的呢?答案就是固定电话。他们使用家里的电话,或者特意跑到有公用电话的地方发送消息。因为在当时,手机的价格非常昂贵,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虽说固定电话不太方便, 但是只能接收消息的 BP 机再配上发送消息的电话,也勉强能达到目的。后来,当高中生也买得起手机时,BP 机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例 3:不会用到的重置按钮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用讽刺手法描述了“人类被机器耍得团团转” 的情景,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之一就是必须具有可以让用户随时取消操作的“紧急出口”。比如,Windows 里的程序,所有的对话框窗口上都设置了取消按钮, 用户可以随时取消之前所做的操作。只要没有按下 OK 按钮,无论在对话 框里做过怎样的操作都不会执行,因此用户可以安心使用。可以说,像这 样在用户界面上设计了 OK 按钮和取消按钮的做法是非常好的。但是,这只是窗口的情况。如果是网页,取消按钮就不是必备的了。 在订单或注册页面里,如果并排放置发送按钮和清空按钮(也叫重置按钮),用户就很容易按错按钮,本来想发送,结果却清除了之前辛辛苦苦填 写好的内容。如果是纸张,与其用修正液修正或直接划掉,不如把写错的那张纸扔掉,重写一张反而更快。但是在网页上输入的时候,有谁会清空所有已经填好的内容重头再来呢?显然只修改输错的地方更快一些。再者,如果确实想放弃此次填写的所有内容,点击浏览器的按钮退回到上一步就行了。不管你熟知多少设计原则,一旦理解错了产品使用背景,就不仅仅是没有意义这么简单了,反而给用户添了麻烦。

3. 用户体验的点与线

改进用户界面时,有不少人会使用常用的市场调查方法。比如,通过 问卷调查或者对用户访谈的方式,询问用户他们认为使用该产品(或该网站)最麻烦的地方是什么。当然,这种方法也能发现问题,只要调查人数足够多,也可以找出用户界面存在的大多数问题。然而,即使通过这样的方法修改了所有发现的问题,用户体验也不会得到很大改善,因为在“重要路线”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用户界面的作用就是引导用户达成自己的目标,而用户在达成目标的 过程中肯定存在着一条路线,在这条路线上但凡存在一个不能通过的关卡, 就会使用户达不成目标。而且,即使只存在一个比较麻烦的关卡,也会使 用户耗费不少精力。即使已经优先解决了用户界面上存在的重大问题,但只要用户经常通 过的那条路线上还有残留问题,用户体验就得不到很大改进。换句话说,必须要有一种能够清除所有问题的方法。chanpinkeyongxing02

第三部分 UCD的最新四原则

UCD 的流程本身就比较简单,再加上从用户角度考虑问题的理念早已 潜移默化地植入大家脑中,因此乍一看可能不会有什么新鲜感。然而,它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非常独特的原则。
1. 不要盲从用户意见

“你们的产品如果有这样的功能(特色)就好了”——很多产品正是在 开发时听从了这样的用户意见,导致最后的结果都不太理想。即使找借口说“用户的需求反复无常”来推卸责任,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以“满足用户要求”为前提进行开发本来就是错的。chanpinkeyongxing03

用户的意见肯定是基于自身体验提出的,因为大多数用户在反馈时经常提到“我用了 ×× 但不太好用”“花费了太多时间”“让我很烦躁”等。用户所说的不过是对自己的亲身体验做了分析后的结果,并不会向你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因此即使反复分析这些意见,也不会有新的发现。而用户体验却是未经分析的第一手数据,如果能对此进行谨慎细致的 分析,反而能发现一些甚至连用户自己都未发觉的潜在要求。也就是说, 我们需要关注的并不是用户的意见,而是用户的体验。2. 只为一人设计

用户肯定是为了处理某项事情才使用我们的产品。其潜在的含义就是, 如果不事先琢磨清楚“是哪些人为了什么目的而使用我们的产品”,就不能设计出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但是,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团队,他们 在提及产品的用户群时,大家先是短暂地不知所措,然后郑重其事地提出 我们的用户群就是所有的用户。chanpinkeyongxing04

然而不幸的是,如果你想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那么最终开发出来的产品(如敞篷越野面包车)一定是谁的需求也满足不了的。那么,我们大胆地设想一下“不要为所有用户设计,而只为一个人设计产品”。抛弃那些没用的功能,确保产品的简洁性。那些具备了所有功能的产品,不是经常被人指责“常用功能只有 20%,将近 45% 的功能基本上用不到”吗?

3. 边做边想

一个人绞尽脑汁地想,或者一群人在会议室里无休止地讨论,这样是 不会得到好的创意的。相比之下,边做边想(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用身边的工具先做起来)反而更能发散思维。 也许大家会认为,能够快速且高质量地作图是设计师才具备的专业技能,但是“是设计师”和“像设计师一样(边动手边)思考”完全是两码事,这和画功的好坏也没有关系。比起口头说明,你画出来的图即使简单到只有线和圈,也更具有说服力。无论是设计师、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如今我们都应该做到“像设计师一样思考”。来吧,把会议室的桌子和投影仪搬到角落,大家都到白板前画出自己的创意吧。

4. 早期试错

虽说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乃成功之母”,但一味地失败 是肯定不会带来成功的,愚蠢的失败只会带来损失。事实上,失败也是有“窍门”的。

  • Fast: 趁早试错。
  • Small: 重大失败会带来致命的结果。因此,要把失败的影响尽量控制到最小。
  • Often: 不可失败一次就气馁,要多失败几次。
  • Smart: 绝不可反复犯同一个错误。要彻底查明上一次失败的原因,再“聪明”地失败。

纸制软件也是可以测试的。不要把不会编写程序、没有预算、没有时间这些借口作为不去做的理由 ,只要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尝试就可以。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就应该反复进行试作和测试,而且要“善于”失败。

《用户体验与可用性测试》:

作者:[日]樽本徹也,产品可用性工程师、UCD咨询师、敏捷UX培训师。在用户调查及产品可用性评价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翻译:陈啸

摘自,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4月

  • 为什么不能指望用户的意见?
  • 所谓的头脑风暴,真的有用吗?
  • 应该如何限定你的目标用户群?
  • 怎样的用户调查才是真正有效的?

如果你是设计师或程序员,学会了产品可用性的技术,就能以“更高的效率、更小的代价”来提高工作质量。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5741/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5-05-24
下一篇 2015-05-25

相关推荐

  • 关注 Web 设计

    相较于设计教程,这样的问答对于个人来说更有针对性,离我们日常的设计工作更近一些。我个人也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会有一两个问题长期停留在脑子里,得不到解决,偶然的碰到刚好涉及到这方面的文章,会有一下子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这样的形式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以下就是第1周的所有问题和答复,希望在设计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5-01-03
  • sktch打造knob开关icon 附sketch破解下载!

    小编:今天带来的是由小乔分享的knob拟物小教程,对于想学习sketch小伙伴们或者已经在用的同学们 练习起来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没有mac用photoshop也是可以能设计出来的哟,快来开动你们的脑筋和动手能力吧!(附sk…

    2015-12-23
  • 用户故事:UI设计的基石

    在整体设计流程中,用户故事可以说是点亮应用绝对目标的那一点星光。该片文章的作者将给我们讲解为什么哪怕是小范围的采用用户故事也能给整体UI设计流程带来巨大的好处。 一支设计团队坐下来讨论为一家新客户所设计…

    2015-04-26
  • 中国app产品UI在歪果仁眼里是怎么样子的?-Dan Grover

    小木导读:中美用户习惯的和文化的不同,造成了设计很多的不同。看惯了国内的设计,你了解外国人怎么看待我们的产品吗?接下来就可以带着疑问往下阅读。

    2014-12-30
  • 不得不看的进度条「再设计」的 7 个典型案例

    如果追溯 Progress bar「进度条」的原型,通常被认为起源于 Henry Gantt 所提出的「甘特图」。用图形方式来表示某种项目的活动顺序和持续时间是甘特图的核心思想。 后来甘特图的概念被广泛用于计算领域,随着计算机…

    2015-08-04
  • 字体设计之字体性取向

    小编话:无论你是UI设计师还是平面设计师或是其他,在做设计时对字体的运用一定是多之又多的。有时候也会因为把握不好字体而使整个画面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今天给大家带来由alipayifed分享的字体设计之字的性取…

    2015-01-22
  • Sketch从入门到精通 怎样切图及导出图片尺寸 免费版

    怎样切图及导出图片尺寸 在讲这一章之前,先把上一章提到的布尔运算给大家讲一下(如下图) 这是顶部工具栏区域的一小部分。布尔运算有四种形式,你可以根据你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方式。 合并形状 (Union):合并的结果…

    2015-07-03
  • 交互密度与最小交互区域

    体验优秀的App之所以优秀,往往是因为他们能让用户快速访问到各项功能。这里就涉及到多点触摸的交互密度,一个较大的触摸区域,在常规操作下十分好用。 或许对于一些用户来说,触控区域的大区块,视觉上可能有点难…

    2016-06-08
  • 什么是真正的PS技术?看这个就明白了~

    高手又出新作了,赶紧来膜拜吧!

    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