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保持画草图是个不错的习惯

1049395__wallpaper-desktop-project-edition-special-computer-damien-dwpimages-correll-spacetime_p一名优秀的设计师的经验之谈。

我从不敢放眼将来长远的看过去若干年,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让自己对很多事情不那么在意。其实我是个很安心于能让自己安心的事物的人,只是这样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少;自己所有看上去还算是努力的努力大体都是缘于对这些的追逐。

例如现在这样坐在昏黄的小台灯下,听着Neil Young和Pearl Jam合作的专辑《Mirror Ball》,有的没的在博客里念叨着,便是如此的安心。在如今的生活里,这样的片刻时光几乎少到无从珍惜,转瞬即逝。

话说今天这篇小文,我自己很喜欢;更确切的说是共鸣。不,我不敢称自己为每天草图本不离手的设计师,但在2014年年初的几个月也确是每天掏出本子随随便便画些东西,哪怕没什么想法可以画,也会随便找个什么App临摹界面,为的就是那种专注进去的感觉;再后来,生活发生变化,每天几乎连这样的片刻也难以抓住,慢慢作罢。看过这篇文章之后,那种欲望似乎又起死复生。

说起来也巧,最近也正想着每天抄起琴随便记录些什么段子;曾经,总是希望能有大段的时间真正产出些什么,录些歌出来那样;如今越发觉得通过日常的一些小小的积累来保持状态、启发创意才是一种最适合如今生活的内容创造方式。好吧,念叨的多了几乎要收不住。进入译文吧。

我(英文原文作者)每天都画草图,这是个让我引以为傲的习惯。如果某天发现自己当天没什么产出,我会促使自己完成这件事。在每天的“草图时间”里,我可以不受打扰的把某个问题想透彻,并动手将解决方案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创造出来。学会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来画草图,这对我个人来说并不轻松,但我发现这绝对是事半功倍的。

我在33岁的时候重新回到校园读书。在此之前,我几乎不画草图。我从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动画和交互设计方面,但在多数时间里我是用电脑做事的,几乎不碰纸和笔。而如今,无论工作还是学习,但凡涉及对问题进行探索,我都不愿在没有纸笔去画草图的情况下进行。

为什么会这样?简单来说,画草图可以帮我看得、想得、交流得更清楚;可以促进我与自己及他人的沟通;可以作为记录与备忘;可以为我的记忆增添情感和情境要素,扩展想象空间。画草图可以让我在放慢节奏的同时提升效率,使我成为一名更优秀的设计师,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在放慢节奏的同时提升效率

速度与效率是画草图最大的好处之一。讽刺的是,手绘草图这件事却使得我必须放慢节奏 - 至少一开始是这样。我在画那些直线和曲线时,需要集中注意力确保画的足够准确,这使我更加留意、相应的也更加了解界面元素之间的关联。画草图的过程中,过于凌乱和歪斜的线条、形状以及难以阅读的文字都会让我很不舒服;从某个界面元素,到整个布局,我都会非常在意。所有这些都要花费时间,同时也需要付诸思考。

而另一方面,我在画草图时,其他的思绪都会逐渐消逝,好像整个世界只剩下我和草图上的线条与标注 - 我仿佛在和它们交谈着。这种高度聚焦、不断迭代的对话模式可以使我的各种想法在质量和数量上同时得到提升。

此外,“速度”也只是个相对概念 - 哪怕是最慢的草图,也比在电脑上最快的mockup快很多。

更优秀的设计师

提升绘画草图的能力,培养视觉思维习惯,这些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我开始练习之前,没人认为我能在这方面做好。我决定通过练习画草图来成为一名更优秀的设计师。我需要一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理解复杂事物、创建解决方案及有效沟通的能力。我不是因为自己会画草图而把自己称作设计师。我是设计师,因为我每天都会学习、思考并输出想法;而这些都可以通过画草图来达成。

举个实际些的例子。在我练习画草图之前,我很难有效的与他人沟通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很难向别人说明某种特定的设计方案是怎样构思出来的。如果无法快速而有效的向他人传递这些情境信息,对方也无法得到你想要表达的东西。而草图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我的思考过程可视化的展示出来,他人也可以进行及时进行反馈。这些都使我成为一名更有效率的沟通者。

使生活更加丰富

我们在多数时候的思维状态并不是井井有条的。记忆与想法并非孤立存在 - 它们时常与情绪、信念甚至是一时间挥之不去的某首歌的旋律交织混杂在一起。将关于特定主题的想法从头脑中提取出来(哪怕只提取出一部分),牢靠的记录在草图本上进行汇总和梳理,这可以使我们的思维负荷得以降低,让我们的心智更轻松更富有创意 - 不仅因为我们通过草图将一些想法从混乱的思维状态里得以解放,更重要的是,草图是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将想法进行采集和可视化的途径,这能使我们进入一种更有参与感、更加专注的心智状态当中。画草图可以让我们捕捉到思维过程当中那些不可见的情境与感觉,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我们就能看到并向他人展示一些实实在在的有意义的东西,而且这种内容形式本身也便于创建和修改。

我在画草图时,总是习惯多花些时间画一些不同的备选方案。这很好,因为当我试着在生活中以这种方式来记录或思考的时候,我发现生活当中自己习以为常的很多事物其实都有很多侧面,你可以通过从前不曾想过的方式去进行很多事情。

你也该试试看

如果你已经有画草图的习惯,这很棒;努力保持,并鼓励其他人也这样做。

如果不是,那么现在开始就试试看吧,这真的很有意思!你还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资源资讯帮你起步。将来某一天你会很开心自己开始做这件事的。

P.S. 下面这些书带给我不少灵感,推荐给你读;此外,我也建议你每天都保持练习,并找到恰当的方式来评估自己的进展。

  1. 用户体验草图设计:正确地设计,设计得正确 + 工具手册 (Sketching User Experiences: Getting the Design Right and the Right Design)
  2. 涂鸦笔记(The Sketchnote Handbook: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Visual Note Taking)
  3. 产品设计手绘(Drawing for Product Designers)
  4. Drawing Ideas: A Hand-Drawn Approach for Better Design
  5. Understanding Comics: The Invisible Art
  6. Rapid Viz: A New Method for the Rapid Visualization of Ideas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5651/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5-05-18 16:36
下一篇 2015-05-19 23:22

相关推荐

  • UED专访 | “看不见的城市”:带你了解城市地下空间

    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承办、《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协办、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支持的“看不见的城市——城市市政与公共交通论坛”作为“2017年广州首届国际设计论坛”的四个分论坛之一,探讨城市骨架中更为基础的市政、公共交通的相关问题,共同解读城市发展与设计中重要的一环。我们邀请到了本场论坛的主持人,广州地铁集团副总工、广州地铁设计院总工、住房城乡建设部专家、城市轨道交通和地下工程专家、教授级高工...

    2018-02-08
  • IAMUE经验分享-APP关于登录 与 注册引起的思考

    1. 何时会触发登录与注册 A. 第一次打开,启动页滑动结束就触发登录与注册 页面没有返回button 根据产品阶段,或强调注册或强调登录 点击注册button,注册页面从右向左进入,左上角是返回icon 如IN 脉脉 注册时的,…

    2015-09-22
  • 《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视频讲书(4)

    这是《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书中第一章的最后一个视频了。继续上个视频继续介绍几种共线图,这次横向比较各种共线图的差异,使用它们的原则和好处。点击视频观看(大约14分钟,推荐室内安静、有wifi环境下播放)兰静同学听后分享这节内容是第一章的精华,一定一定一定要边听边看书本,最好多看几遍。主要分为2个部分:在这节视频中,结合书本第3个大模块中的内容,详细讲解了这5类常见共线图的差异和各自的特色。闭上眼睛想一想,要是还想不起来服务蓝图、体验地图...

    2018-04-07
  • 交互设计的进展及未来趋势

    作者:Terry Cao   2015-5-7 10:05am    发表于DESIGN & DEV      译者:小媛 作为一种无形的设计,交互设计一直以来都是UX中最难的。以往,用户会被简单的交互吸引,如一个意料不到的动画。但现在的动画效果已…

    2015-10-16
  • 基础知识小科普!4个最常见的APP概念区分及比较

    @凌霜设计 :现在关于移动应用的概念有许多:Native App, Responsive Web, Web App, Hybrid App,搞清楚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劣对于设计师来说很重要,这篇文章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这几个概念,值得初学者阅读,…

    交互设计 2015-09-15
  • 最浓缩的概念:交互是什么?交互的本质及如何理解

    在使用一种产品或东西的整体过程。而无论这个使用行为是有无目的导向。本身这个过程,即是交互的本质。而任何一个交互的过程中必定存在交互对相,及交互的媒介。在这里,我先声明一下哦。以下的分析过程可不那么容易跟得上,思维与对生活细节观察力不够的,请直接跳过。但,以下的内容是当年我在新加坡修用户体验时,在交互过程一环中的必修环节。做好心理准备,那就开始看吧。题外话:而如果想改进这一环节,那么在提升交互环节的效率方式手段上,也无非只能是,1,提升硬件能力来加速。2,减少多余软件操作环节。3,有无改变硬软件间关系的其它模式?题外话:而如果想改进这一环节,那么在提升交互环节的效率方式手段上,也无非只能是,1,提升硬件能力来加速。2,减少多余渠道操作环节,如展开一个个目录,或通过其它模式打开。3,提升系统本身效率。产品设计的体验层级关系:
    核心层:产品本质体验层。---这产品是为达成什么用户目的而生的。
    中间层: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层。---这就是我们所有产品中的交互层。
    最表层:产品的视觉体验层。---这部分就是UI〜我们也知道约炮软件其实并没有什么用,但为什么能相对留存久呢?也就是在于用户在心理层上有侥幸心理。同时加上其在媒体上潜意默化的某某成功的宣传。所以,让用户的心理否定延后。所以,相对来说,知道没什么用,但还是久留一下看看。但大多有头脑的。基本上也在一段时间后最终放弃。

    2017-05-25
  • 部落窝教育微课首批年卡,每天一元钱,全年课程随意看

    部落窝教育微课直播间自年初上线到今天,短短三个月时间,我们精心打磨了25个专栏课程,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喜爱。课程受欢迎程度可以从数字上得以体现:直播间共282.64万+人气,单次课程最高学员数达到了18536人学习。应铁粉们要求,“部落窝教育微课直播间” VIP年卡现已正式开通,更好的满足大家学习多个软件技能需求。1VIP年卡能学什么?VIP年卡有啥福利?A:部落窝微课现开通25个付费专栏,涉及到的软件视频课程有:Excel、Wor...

    2018-04-08
  • 经验分享|利用品牌基因法进行图标设计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你需要清楚,我所讲的东西并不是什么权威,只是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的小经验而已,制作图标的方法也有很多种,这里只是给大家一个思路上的启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吧!

    2017-05-06
  •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

    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阿兰·库珀(交互设计之父)1、费茨定律(Fitts’ Law)使用指点设备到达一个目标的时间,与当前设备位置和目标位置的距离(D)和目标大小(S)有关。用数学公式表达为:时间 T = a + b log2(D/S+1)。T指的是:移动设备所需时长;S指的是:目标区域的面积大小。D指的是:设备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a、b指的是:经验参数,它们依赖于具体的指点设备的物理特性,以及操作人员和环境等...

    2018-02-03
  • Smartisan OS v2.0 正式发布

    本次升级坚果手机新增功能 94 项,优化细节 108 项,修复 bug 若干;Smartisan T1 新增功能 91 项,优化细节 109 项 ,修复 bug 若干。升级主要增加了系统应用“语音搜索”、“安全中心”、“游戏中心”,增加了应用启动…

    交互设计 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