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篇-如何处理需求

如何处理需求,是产品经理的基本功,不管是来自老板还是客户的,亦或来自企业内部(运营、业务)及产品本身的发展,产品经理都需要把需求的收集、分析、管理做到有效进行。一、需求收集用户调研运用场景:产品规划初期或者遇到重大版本迭代,需要重新架构设计时,将会进行用户问卷、用户访谈的方式去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基本方法:用户问卷-定量研究的方法,问卷问题一般为15个左右,包含用户基础资料信息(包括年龄、收入、教育水平等人口统计学范畴信息)和主观性的信...

交互设计篇-如何处理需求

  如何处理需求,是产品经理的基本功,不管是来自老板还是客户的,亦或来自企业内部(运营、业务)及产品本身的发展,产品经理都需要把需求的收集、分析、管理做到有效进行。


一、需求收集

交互设计篇-如何处理需求

用户调研

运用场景:

产品规划初期或者遇到重大版本迭代,需要重新架构设计时,将会进行用户问卷、用户访谈的方式去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

  基本方法:

用户问卷-定量研究的方法,问卷问题一般为15个左右,包含用户基础资料信息(包括年龄、收入、教育水平等人口统计学范畴信息)和主观性的信息(包括用户做这项活动的态度、行为、目的等方面的信息)两大部分,收集到这些数据后进行分析并得出一定结论。

用户访谈-定性研究方法,访谈问题分类包括开放性的问题专业性的问题。问题尽量从简单到复杂,由较宽泛趋于精细;访谈的过程中的问题尽量说的简单易懂,避免专业词汇,让回答问题的用户清楚明白你说什么;避免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不要因为冷场而尴尬过多,多次重复进行讲解,留有一定的时间让用户思考如何回答;尽量问用户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用户进行思考回答;用户描述的过程中尽量描述真实使用场景与案例。

交互设计篇-如何处理需求

两种方法基本为相互补充进行的一个方法,对于不熟悉的业务,问卷编写初期不知该如何进行挖掘用户的问题,寻找五个左右的用户进行相关业务及主要业务用户使用场景访谈,将会总结出一些问题然后加入你要调研清楚的问题包括客观问题主观问题进行用户问卷编写、发放与收集。

用户反馈

  运用场景:

产品专家用户的反馈,包括运营、客服直接获取用户的反馈,通过从微博、论坛、贴吧、软件用户评论等方面寻找用户的反馈。

  基本方法:

市场反馈  做运营、客服、市场等人员和用户进行产品销售推广、运营活动的过程中和用户直接交流,一些专家用户直接反馈出来的需求。具体也要根据产品是直接面向c端客户还是企业级别的客户,两者有很大差异。

访谈  在和用户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一些专家级别的用户直接反馈对现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不满和改进的建议等。

查询相关网站 比如产品下载市场、百度贴吧、微博、论坛、微信群、QQ群等各种用户有自由发表言论及感受的地方,用户的直接反馈。

用户直接反馈的信息,需要进行分析其需求的真伪性。

产品定位发展

  运用场景:

产品最终要帮用户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市场发展环境和公司可支配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产品的前期、中期、后期的目标定位。

 基本方法:

相关行业专家询问  在发觉一个新产品及市场时,不明确当前市场状况可直接找行业内的一些专家进行聊天交谈,他们对于市场的现状很熟悉,可向该类专家询问产品的定位与发展方向问题。

投资行业的专家交流 最了解市场、发觉市场前景行业及创业想法的投资者,他们对于市场发展的方向及敏感度有一定的专业看法,可与其交流产品的发展方向性的问题。

相关行业专家、投资专家给予的建议和方向最终还需要结合本身公司的定位发展与界定产品的发展定位。

商业画布  一种能够帮助处于高层决定者激发创意、降低猜测、明确目标用户、合理解决其问题的工具,可直接判断出公司产品发展的的优势、资源等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以下为商业画布九宫格主要内容:

交互设计篇-如何处理需求


数据分析

  运用场景:

产品或运营人员对用户操作规律,用户流失查询等方面进行查看分析,决定产品功能优化迭代最有效直接的证明。

交互设计篇-如何处理需求

  基本方法:

数据埋点  第三方数据服务平台或者用自己平台后台注入相关代码进行统计。程序员在程序编写时将主要操作、按钮进行数据埋点,通过网站即可查询相关数据。

第三方数据平台 专业做数据的网站会定期进行相关行业数据的发布,查看专业的报告即可获取一些相关数据。

结论

针对收集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产品运营类—某项调研结果直接反应出一种现象,将会指导产品运营人员的运营方向朝着这方面努力。比如一款产品预约功能,从团队做用户问卷的结果反馈中,用户更偏向于用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运营团队需要相对在微信公众号预约增加相对的运营的投入。

功能优化类—用户使用某款产品的某个功能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其某个目的,对于功能效率或用户体验上满足,将会直接影响用户的去留,优化该功能的用户体验满意度及效率将会提升用户的留存量。

新功能—产品功能的延伸或新增,通过用户研究,发现用户针对某个需求的实现很迫切,该需求就算新功能,可评估该功能紧急程度及效果进行功能设计满足。

二、需求分析

 交互设计篇-如何处理需求

重要度、频率二维度

 运用场景:

当接到多个需求,因为时间原因,只能进行个别需求满足,评估优先级时,可用该方法进行简单需求评估分析。

 基本方法:

将功能需求按照重要度和频率进行四象限划分,重要高频象限中的需求要首先进行解决。重要度和频率如何进行衡量,频率衡量即使用的频次,重要度衡量判别是否会因为该需求的缺少而影响用户使用。

KANO模型分析

  运用场景:

产品重大版本迭代,因为时间等问题,只能选择个别两三个功能进行优化,但是优化的需求点比较多,可以直接向用户进行问题编辑,查看用户满意度选择进行优化。

  基本方法:

(1)从顾客角度认识产品或服务需要;

(2)设计问卷调查表;

(3)实施有效的问卷调查;

(4)将调查结果分类汇总,建立质量原型;

(5)分析质量原型,识别具体测量指标的敏感性

交互设计篇-如何处理需求

二维属性归属分类

交互设计篇-如何处理需求

场景化思维

  运用场景:

通过模拟或发现真实场景,预测用户行为从而进行设计。

  基本方法:

从交互五要素考虑,人、目的、行为、环境、媒介几个关键点去创造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在什么地方,哪个人做了什么事,运用了哪些东西,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怎么进行处理解决。例:在淘票票购买电影票后,付款时推荐购买零食信息。

交互设计篇-如何处理需求

用户体验地图

 运用场景:

适用于任何场景,更适合在可能存在问题或者改进机会的事件上。

  基本方法:

交互设计篇-如何处理需求

  • 归纳用户该使用场景下的触点

  • 画出情感坐标

  • 寻找用户进行触点体验情感、意见描述

  • 归纳用户体验意见

  • 绘制情感曲线

  • 标注用户重要性意见


需求分析的方法很多种,以上仅列出部分,方法只是分析的一种工具,最主要还是通过方法分析需求得出的解决方案。

三、需求管理

  交互设计篇-如何处理需求

 需求提交

简单来说,就是将收集到的需求,在评估完优先级,确认做具体需求功能时将该需求开发计划告知相关开发、测试等人员,让其明确即将完成的功能需求。如功能需求相对应的方案设计、业务流程等内容提前与开发总监沟通好上传至公司统一管理文件处,具体根据不同公司的实际情况。

需求评估

需求功能的相关开发者、测试针对该需求达成统一认知和开发周期认定,使得相关开发人员在开发周期内有效配合开发,测试人员明确该如何进行有效测试,针对同一需求能够有效推进实现。

需求跟踪

 在开发过程能够及时跟进开发,一确保其开发功能达到预期效果,二有任何异常情况的发生能及时进行处理解决,三有效把控需求的开发周期,保证需求按期交付。

需求变更

当需求提出方提出需求变更或者在内部评审、开发过程导致需求变更,做好相关需求变更的把控,以防需求变更后导致项目无法执行。

      a.评估需求变更与原需求的差异

首先,明确需求变更的原因—是需求提出方进行需求变更还是内部原因导致需求变更。其次,需求变更后与原先需求定义是否有较大冲突,如有较大冲突,评估变更前后的利害关系,哪个更能有效达目的/效果,按评估结果执行;如无较大冲突,评估与原需求的紧急程度及时间安排,进行需求变更解决。最终,有效记录需求变更计划及原因,定期进行总结,评估相关解决方案。

       b.评估需求变更导致的结果

如需求变更后,利大于弊,允许变更,但需按照需求变更的规程执行,以防出现意外情况产生不必要的责任,失去相关控制。如需求变更后,利小于弊,拒绝变更.



本篇小福利

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字“梁宁”,领取梁宁产品思维30讲。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6877/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5-06
下一篇 2018-05-06

相关推荐

  • 用户体验和可用性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你都知道吗?

    本文转自本文由优设网作者 :Amy Smith,版权归作者所有阅读需 5 分钟Amy Smith – 最近几年来,用户体验设计逐步成为了目前设计圈中广泛认同的重要设计环节。而“可用性”这一词也作为改善用户体验设计的重要度量而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于是乎,除了“用户体验设计师”这一职位,在欧美的产品和设计团队当中还诞生了“可用性工程师”这样的专业职位。另一方面,这些相互关联,在含义和功能上有所重叠的专业词汇,让许多设计师和相关的从业者感到...

    2018-03-03
  • 【实习精选】网易、中信、博彦科技、雅培、太平洋证券等名企实习汇总(04-02)

    序列               实习单位工作地1德国电信咨询北京2腾讯北京3中信研究部北京4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5雅培中国上海 嘉兴6太平洋证券上海7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8广东南方都市报经营有限公司广州9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10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11网易雷火游戏部杭州12科锐国际大连01德国电信咨询一、企业和团队介绍德国电信国际咨询公司(DETECON),德国电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ICT行业专...

    2018-04-08
  • 【UED人物】朱锫:自然建筑

    近日,朱锫建筑事务所作品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荣获“2017年度The Architectural Review未来建筑奖”之“最佳文化建筑”(the Winner of the Cultural Regeneration category)。自此,又一位中国建筑师叩开了国际大奖之门。△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室内效果图“未来建筑奖”始于2002年,每年由英国知名建筑专业杂志《The Architectural Review》(建筑评论)评选并颁发...

    2018-02-07
  • 程序员如何应对「给我弄个网站吧」的请求?

    点击上方“程序人生”,选择“置顶公众号”第一时间关注程序猿(媛)身边的故事编者按:昨天,我们在这篇《“你是程序员,帮我修个电脑吧” “不会,滚”》的文章中,发起了个投票。结果发现三个选项中,打败「修电脑」,位居榜首最令大家“抓狂”的选项,竟然是「我想要创业,你帮我建个网站吧,就像淘宝那样的,一定很好做吧」。一般,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直怼式。例如:“我给你1000块,你帮我做个淘宝,就和马云的淘宝一样的” “你...

    2018-04-08
  • 从用户体验的视角聊首款《CSR赛车(CSR Racing)》

    原文作者:Om Tandon我最近一直在玩《CSR赛车(CSR Racing)》和《CSR赛车:经典(CSR Classics)》,在近期的游戏中我发现,Natural Motion在该系列的核心玩法、货币体系、社交机制和盈利模式中都引入了许多新的花样和用户体验功能,这些新元素的加入为游戏的某些方面带来了更好、更流畅的玩家体验。CSR-Racing-iPhone(from theiospost.com)CSR系列专为手游玩家设计,会话时...

    2018-03-26
  • 基于Axure的移动端APP产品设计规范

    文章结构:① 全局元素与控件设计规范 ② 全局注释规范 ③ 一些基本的产品设计原则一、全局控件元素设计规范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产品都有一个标志颜色,来增加产品的辨识度,例如淘宝的橙色,小黄车的黄色等。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为了保持视觉的统一性,通常会有一套配色方案,配色方案确定了产品的主色调和辅色调,所有的控件和元素都应用这一套配色来设计。除了配色还有,还有字体元素,按钮元素,以及其他控件元素等,产品设计开始就应该定义好这些基本规范,不仅能保...

    2018-03-04
  • AXURE免费元件库分享-web

    分享个WEB端axure元件库下面是元件库地址:https://pan.baidu.com/s/1pLXHuf5

    2018-03-05
  • 看过英国院校的交互设计之后,你还想报国内的同专业吗?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交英国的互设计专业。随着网络和新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交互的体验,许多公司、网站、APP都开始注意到交互设计在品牌的创建、客户回头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交互设计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许多同学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会选择交互设计专业。国内开设交互设计专业的院校较少,即便有,也是和工业设计剪不断理还乱,分为实体产品和互联网产品两种方向。国内交互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教的知识过于浅显泛泛,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

    2018-02-26
  • 12家公司2018春招开启,内推进行中!20W高薪岗位面向18/19届!

    春招现已全面开启cherry整理了春招开启以来还可以内推的公司请大家仔细浏览遇到心仪公司把握住机会不要错过拿到offer才是要紧事注:以下所有公司均可通过互联派内推,后台回复【内推】即可获得内推方式!可内推公司公司:今日头条面向人群:2018届&2019届工作地点: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职位分类:研发类产品类运营类市场类职能类网申时间:2月12日起网申地址:https://job.toutiao.com/2018/公司:蚂蚁金服面向人群...

    2018-03-03
  • 电梯按钮的交互设计

    开始注意和观察电梯的按钮面板,是因为觉察到自己因常乘的两部电梯设计细节方面的种种不同而陷入了混乱。电梯常常会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即预设的或已建立的心理模型失效了,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电梯的操作面板,重新建立心理模型,找到对应的按钮。如果日常常搭乘几部电梯,它们之间的操作规则和心理模型还不一样的话,一是容易让人混乱,二则给人增加了记忆负担,实在是很麻烦。觉得这一小块可操作区域很有趣很值得分析之后,好奇之下找了不少图进行研究,五花八门的设计...

    2018-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