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用户体验与风控的平衡性

先翻翻旧文从反反鸡汤谈过犹不及从受众目标,再谈过犹不及其实今天是这两篇的引申。之前我说过很多创业者容易犯的错误,过度理想主义,把用户当作好人,我说过一个关键词,不能说坏用户一定很多,可能坏用户真的只有1%,但很可能一个坏用户的破坏,可以抵销一百个好用户的创造,这是很常见的创业的困境,因为很小的疏忽,导致极大的损失。所以,一些毫无经验的创业者,要有这方面的意识,至少思想上要有风控这个概念,要知道如何规避和防范坏的事情,不要过于理想主义。但...

先翻翻旧文

从反反鸡汤谈过犹不及

从受众目标,再谈过犹不及

其实今天是这两篇的引申。

之前我说过很多创业者容易犯的错误,过度理想主义,把用户当作好人,我说过一个关键词,不能说坏用户一定很多,可能坏用户真的只有1%,但很可能一个坏用户的破坏,可以抵销一百个好用户的创造,这是很常见的创业的困境,因为很小的疏忽,导致极大的损失。

所以,一些毫无经验的创业者,要有这方面的意识,至少思想上要有风控这个概念,要知道如何规避和防范坏的事情,不要过于理想主义。

但,凡是过犹不及,创业者,以及某些大公司,还存在另一个极端,就是,对坏的东西非常敏感,非常担心,风控意识非常强大,而导致产品设计上顾虑重重,用户体验直线下降,简单说就是,把所有用户当坏人来防范。

所以,平衡性才是关键。

我以前也写过这么一篇 那些用力过猛的员工

其实很多大公司都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管你想做什么事情,律师,法务都会告诉你,这个风险很大,那个不能做,这个政策不明确,等等等等。你什么都不做,他们是最安全的,所以这就是很多创业公司还有机会脱颖而出的原因,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网上流传的微信历史传记也提过,腾讯内部多个平台做移动聊天工具,其中微信团队是资源最少,规模最小的,但因为顾忌与电信部门的合作关系,几个核心部门都不敢碰语音聊天,还劝张小龙不要轻举妄动,结果张小龙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做出来再说,微信一举成为腾讯新的发展引擎。

有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写着写着就前后矛盾,你看,一会说有些创业者头脑发热什么都敢做,风险考虑不周全不对;一会又说创业者不要顾虑太多很多事情还是要尽可能做起来。其实,一切都是度。

我总说,创业的路径,不是只有黑和白,不是只有对和错,很多时候我们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尺度,我的胆子比较小,所以也是我创业很不成功的地方,很多尺度我自己收的非常紧,很多东西不敢碰;但我也认识一些胆子很大的创业者,有的已经经历了牢狱之灾,你非要我说划一条线,我做不到,但我想提醒给创业者的是,两边你都要知道。

你可以胆子大一点,但你要知道风控是什么,哪些是你不能碰的高压线,哪些是坏用户可能造成巨大伤害的领域;你也可以胆子小一点,但你要知道如果一昧的拒绝风险,可能很多好的机会就会彻底错过。胆子大,但不能说什么风险都不知道,不是说你可以闭着眼睛往前跑,那不是胆子大,那是作死。胆子小,但不能说你束手束脚,非要追求绝对安全,就算你找份好工作,也不是说百分百安全没风险的,何况创业。

那么,如果讲政策风险,法律风险,这个话题有点大,而且很容易屏蔽词,只说一点,早期互联网创业者(包括各路巨头在内)在版权方面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事实,必须承认的。市场环境都是盗版天下的时候,你规规矩矩做真就是没一点机会;但市场环境已经规范化,你还不收手真就是找死,这个话题点到为止。

今天讲讲用户体验层面,面对坏用户的风险,如何将产品体验做到好。

现在很多公司已经成为标配的一个登录体验是这样的,作为一个案例分享,你输入账号密码的时候,第一次输入的时候,只需要输入正确的账号和密码就可以,但如果你连续输入错误两到三次,那么就出现验证码,而且很难认的那种,如果再输入错误几次,账号就锁死了,一段时间内禁止登录。

从用户体验而言,验证码是用户非常反感的,但这个东西确实有意义,因为要应对坏用户的风险 ,验证码是个什么鬼 里面提及,本文不赘述。但类似的情况,其实还有很多。

用户期待便捷,简单与系统风控本身通常是互悖的,完美的解决方案是不存在的,但平衡的原则是有的。

类似如上验证码的策略流程就是一个典型原则,渐进风控,用户最开始登录的时候,系统默认为好用户,但出现异常之后,开始增加防范手段,随着异常的情况,防范手段层进加深,直到账户锁死,当然,从用户体验而言,是随着风险系数增加而下降的。

现在大部分优秀的互联网产品都有这样的渐进策略,低风险情况下,用户的操作体验是最优化的,但随着系统判别的风险层级的提升,防范策略开始启动,操作体验开始逐渐下降。 而这个风险层级的评估,就是一个技术挑战,你既不能随意给好用户降低操作体验,又能做到高效防范坏用户的行为。

除了渐进原则,还有几个关键点可以说一下

1、容忍度,对坏用户,坏行为的容忍度是什么,你说,0容忍,说的容易,其实0容忍是技术不可实现的,相当多坏行为往往是基于数据分析和统计规律获得的,说来惭愧,坏行为数据越丰富,这个识别能力越强。但识别能力的渐进发展,往往是伴随着不断的坏行为得逞的过程。 

容忍度的基本原则在于,坏行为不能具有规模性,爆发性,以及扩散性。

我们常说,很多常旅客系统里面有羊毛,其实这里也存在一个容忍度的问题,你只要不规模化,不扩散性的去赚这个便宜,真的人家不在乎。

2、防范策略的友好度

当风险识别级别提升,防范策略出现的时候,这里其实也存在一个很明确的友好度的话题。

这个怎么理解呢,就是风险防范策略出现的时候,这些策略面对的,可能是一个坏行为,但也可能是一个好用户,只要系统没有屏蔽这个行为,而是提供了一个防范策略,那么,这个策略所面对的,就很有可能是一个好用户,这时候,你要尽量给这个用户的感受是,你尊重他,他不是坏用户。

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密码连续输入错误了几次,你出验证码可以,但你的文案要温和,不要直接给这个用户出现粗暴或者不礼貌的文字,因为我经常变换城市,很多app对换城市登录都做了风控处理,这个作为技术出身,我能理解背后的策略。但文案能不能和蔼一些,比如说,“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由于当前地址不属于您的常见登录地址,我们系统为了保护您的资料不被非法盗用,希望您给予配合输入如下验证码。”,再带一点温和萌化的表情,这用户的理解度会不会好一点,现在我发现很多知名互联网产品,在这种地方往往简单粗暴,出现的提示更像是赤裸裸的警告,看上去让用户很不爽,我估计可能测试也没把这个当回事。

其实,关于风控策略在交互中出现的时候,其中文案和交互视图,对于坏行为,坏用户是没任何意义的,但对于好用户来说,你文案做好一点,也是一种对体验下降的补偿。

3、风控不能以规模化损害正常业务或降低活跃度为代价

这是非常关键的原则,风控对业务和用户活跃度会有影响是必然的,但如果规模化的伤害了正常业务,或者降低了用户的活跃度,这是得不偿失的。

不能说,我风控我有理,我安全我优先。你业务都完蛋了你安全给谁呢?

一个企业的风控部门,安全部门,说到底是保障业务的,为了业务健康发展的,短期内会导致一些业务损失,如果确实有必要,也能理解,但如果以风控为名扼杀业务,让用户流失,这个就非常糟糕了。

以前百度空间,对屏蔽词的策略就很无语,我一直是百度空间的最忠实用户,说来我还在百度空间的产品团队里混过半年多,但我发现想在百度空间发篇长文越来越难,因为不知道哪里就屏蔽词违规了,关键是我要发表的的文章毫无半点政治隐喻和相关的内容,全都是规规矩矩的文字,每次遇到特别困扰,而且毫无任何修正的提示,只能不断的用二分法(切掉一半文字,试试能否发布成功,然后一半的一半,这样层进)来找关键词,找到屏蔽词的酸爽真是一言难尽,这个词居然也不能写,等等,居然这个词还有这种解读?(我真觉得某些屏蔽词策略就是不断提醒小白用户,你们知道嘛有个这个事情你们不应该知道的,与其说是屏蔽不如说是不断的提醒) 。后来我就真的不愿意在百度空间发东西了,再后来百度空间也没了。

我觉得这就是个典型风控导致用户流失的案例,其实是不是只有这个解决方案,我觉得这是风控部门最偷懒,最不愿意承担责任的解决方案。

另一个典型案例以前也提过,微软的vista系统,是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最失败的一个型号,其实就是因为,安全性诉求胜过了便捷性,过犹不及,导致用户无法接受。

把好用户都挤兑走了,你风控价值何在呢?

以前我讲过的一句话,重复一遍,用户对个人信息安全产品的诉求是什么,是为了让自己更安全么?错,是为了上网更爽。因为不安全导致了上网不爽,用户才需要安全产品,如果安全产品喧宾夺主,让用户上网不爽,那一定会被卸载掉。

那么,这些原则说起来容易,实施中为什么会存在障碍呢?

几个管理上容易犯的错误。

第一,求全责备,领导要求对风险零容忍,或者对坏案例百分百究责,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执行者自然把风控放在了业务的前面,反正业务做不好跟自己没关系,风控出问题了要背锅。

第二,部门代沟,各部门只关心自己的职权和责任,我的部门kpi只考虑了系统安全性,我为什么要关心业务的增长,那是你们的问题。

第三,顾此失彼,今天发现这里出了一个问题,就努力分析问题的原因,找解决方案,出一个补丁;明天发现那里出了一个问题,就努力分析问题的原因,找解决方案,出一个补丁;看上去,都是正确的分析方式,每个方案都是对的。但最后做下来,问题是没有了,用户也没有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是不是考虑到这个解决方案的负面作用?风控也是如此,我们解决了一个系统风险,是不是导致用户操作体验的下降?这个影响有多大,一个影响不大,两个影响也不大,但是此消彼长,也许竞争对手体验本来跟你差不多,但你这边很努力的解决问题,越解决用户体验越糟糕,到最后你越努力,你的用户流失到竞争对手的越快。

总结一下

要对坏用户,坏行为有概念,要对风险,包括系统安全风险,包括薅羊毛的风险,包括政策和法规风险有概念,你可以胆大,但不能无视这些问题,要知道风险在哪里,边界在哪里,这是必须的。

在了解这些风险的前提下,要明确知道,并且在公司范围内明确,风控是用来保障业务发展的,而不是遏制业务发展的,风控会导致用户体验下降,这是必然的,但应该遵循一些保障用户体验的原则,比如渐进原则,比如防范策略友好度原则。要对风险容忍度有认识,寻求用户体验与风控的平衡点。

每个解决风险的方案,要评估对用户体验的伤害,寻求最佳平衡,如果对用户体验的伤害大于风险对系统的威胁。这个方案是不可取的。

不要求全责备,不要部门各自为政,不要为了解决问题而忽视其他的影响。

以上,是今天希望创业者,以及大公司的创新部门,需要认真面对的话题


其实今天本来想说的是另一个话题,不过写着写着写偏了,就酱吧。

想说什么呢,比如知识付费现在这么火,比如连我都开始尝试网课系统,那么这里有一个关键点,我希望通过实践来验证的,就是在保障老师权益,和保障学员权益,这两个目标上,是否存在平衡点,以及,如何评估坏的影响。

很多知识付费平台,最初始都是核心保障讲师的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头部大V的加入,但后续,开始一些负面影响出现后,也渐渐有些重视学员的权益,比如知乎live的退款策略,那么这里也存在一个平衡性话题。

比如退款策略,会不会导致教师的合理收益受损失,会不会产生一些学到了东西却找借口不给钱的“坏用户”,这个影响会有多大?

恩,不要急,我试给你们看。

其实,这也是用户体验与风控的平衡性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6836/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5-04
下一篇 2018-05-04

相关推荐

  • 怎样绘制用户体验地图

    内容来自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这里是第17讲的笔记。怎么画用户体验地图1.完整的用户角色:需要对「第一只羊」有完整地了解。 (「第一只羊」的话题留在下次介绍)2.清晰的目标和预期:清晰描述用户的目标和预期,他为什么来到你的草地上?他要什么?比如,用户买钻孔机,但是他的目标不是拥有钻孔机,而是需要在墙上打个洞。比如吃饭,用户目标是吃饱?还是想要营造气氛?还是想获得一次交流机会?搞清楚用户的目标和预期到底是什么。3.服务触点:用户从...

    2018-04-01
  • Axure优雅装逼指南:开启原型高颜值形态

    作者寄语 / 一直想写的Axure小技巧分享,终于动手写了。望能对亲有所帮助,文笔粗糙请谅解。内容目录:啥是高保真原型?简单说明原型Axure可以画出什么水准的高保真?给示例,开启装逼模式特殊的技巧:核心内功:目标清晰/理解设计规范画图习惯:像素对齐/用浅色/上素材啥时候上高保真?:适用场景 and 不适用场景啥是高保真原型?啥是原型,从事互联网研发体系的同学,肯定非常熟悉,特别是产品岗同学。如果不是,那如下简单讲原型和高保真原型的:原...

    2018-04-28
  • 基于用户体验的性能测试:模拟个别的用户延迟(续)

    本周免费下载杂志:《保健与生活》共计12本,请点击下行红色文字链接获取下载地址杂志推荐《保健与生活》3.       在TestStudio中生成时间延迟使用Rational TestStudio的VuC语言,有很多方法可以生成时间延迟。对于如何使用Think_avg及相关的命令和参数来实现,Rational的文档和培训资料已经做了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做深入讨论,只做简要介绍。这个方法只有在Think_avg命令不在计时器(Timer)里...

    2018-02-01
  • 用Axure水平菜单做导航菜单原型

    哈喽,"梯子"们好,这么多天都没有更新过Axure的教程了,理由如果是"沉迷吃鸡,无心做教程"未免也太勉强了,额......这个理由好像并不勉强啊,其实就是休息了一段时间。 好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几天收集的比较多的"A技",额......Axure的技巧在浏览网页的时候,我们会经常性的点击或者鼠标悬停在"总有一款适合你"的顶部选项,这个就是顶部导航菜单。有的"梯子"就直接从元件库中拖拽一个"矩形"或者"文本标签"直接使用,如下图:其实...

    2018-03-16
  • UED专访 | 李冀:建筑设计的唯一性与多样性

    📌 编辑 | XK P.S建筑行业之所以能百花竞放是因为有人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有人匠心筑梦,执著务实在各展所长的事务所里李冀的原地工作室像潜生的植物一样有着自己的节奏与坚守静默地成长着……©UED我们常说懂一个作品应是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本次我们专访内容围绕李冀及其原地建筑事务所作品展开,以长白山河谷别墅群等作品为切入点,尽可能多地去探究建筑建造过程的一些原由故事,倾听设计师还原当时的设计思路,了解作品从无到有精细入微的生长。也许你会因...

    2018-02-08
  • 手机app开发交互设计的四大要素

    app开发中的交互设计是用户体验好坏的关键点,在开发手机app时,注重的应该是交互设计的效果。用户是交互设计的直接受益人,手机app怎样进行交互设计才能让用户舒心,在这里有四个要素需要把握。手机app开发交互设计在开发过程中是重中之重,这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用户的体验也会变得别扭难受。怎样进行交互设计,很多人都找不到其中的诀窍,其实只要把握四要素,一切就会变得比较简单。一、遵循平台规范的基本原则遵循平台规范的基本原则并不是说限制于设计规...

    2018-03-24
  • 从了解用户的注意力开始,创造更优秀的用户体验

    作者:Norbi Gaal译者:优设网-陈子木链接:https://www.uisdc.com/introduction-to-human-attention这是一篇源自心理学家和 UX设计师的关于人类注意力研究的文章。在产品团队中,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工作是输出高可用性、易用性的可交互数字产品。当我们在设计这些产品的时候,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探索不同的研究方法,了解不同用户的行为、习惯和需求。对于绝大多数的用户而言,在行为模式和心理结构...

    2018-04-07
  • 2017用户体验行业调查报告

    更多精彩内容:IPO新机制 催生市场四大变化最全关于企业上市流程知识汇总!(强烈建议收藏)由IXDC主办的2017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于2017年7月12-1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作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体验设计交流平台,吸引了3000多名从业者参加,大会通过主题演讲、工作坊等形式充分交流经验,共享体验设计盛宴。而作为一年一度的用户体验行业报告发布也是大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备受从业者们关注,报告每年通过全面详尽的调查分析,系统梳理整个行业脉络,...

    2018-02-14
  • 【用户体验】“互联网+”如何提升用户体验?

    “你兜售的虽然是产品,但真正能使你获益的却是服务”。为何这样讲?众所周知,顾客就是上帝。在今天,用户体验越来越多的被提及,产品得到了更多的外延及扩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的价值,而有了更多的后续价值和服务的依托。注重交付的每个环节的规范与体验,这让卖点从产品本身逐渐渗透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用户对品牌的认识也开始从产品蔓延到店面、店员、交易流程是否顺畅、售后服务是否及时到位等诸多层面。换句话说,产品是基础,而优质的服务可以帮助企业赢...

    2018-03-03
  • 用户体验扩展:一个设计管理者的4步走框架

    用户体验不是一个有规则去衡量的工程,它是科学与艺术的一部分。所有的设计流程最终都会被打破,用户体验扩展的诀窍是创建一个灵活应对设计规模和时间推移直到完成的框架。基于我们的朋友Jason Culbertson(Airbnb设计经理)在Airbnb、GUSTO等公司的产品设计研究中,他在用户体验实践中创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框架:.方法&系统-UX领导人和他的团队保证核心标准的工具是什么?如何做一个系统化的设计,而不是碎片化的?.团队结构-随着...

    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