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不想错过精彩的荔枝话题,点击文章左上角关注“荔枝3十1”。每晚10:00点荔枝陪你说一事晚安文/励志妹图/荔枝工作室经作者授权发布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导语“自然的体验是不需要用户去思考的。”1需要用文字来解释的交互不是好交互(1)我观察3岁的小孩用iphone很容易上手。比如,iphone的开锁,小孩甚至不用学就会用。因为触摸是人的天性,同时iphone通过箭头图标,向右滑动的文字条(小孩看不懂文字),来暗示手指触摸向右滑动来解...

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不想错过精彩的荔枝话题,点击文章左上角关注荔枝3十1”。

每晚10:00点  荔枝陪你说一事晚安

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文/励志妹

图/荔枝工作室

经作者授权发布

   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导语

“自然的体验是不需要用户去思考的。”


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1需要用文字来解释的交互不是好交互

(1)我观察3岁的小孩用iphone很容易上手。


比如,iphone的开锁,小孩甚至不用学就会用。


因为触摸是人的天性,同时iphone通过箭头图标,向右滑动的文字条(小孩看不懂文字),来暗示手指触摸向右滑动来解锁。


自然和人的天性是一致的。


大人因为成年后受后期客观转移意识影响,反而不一定立即学会iphone解锁,可能需要看文字解释来理解。


所以不识字的小孩可能比老年人更快学会使用iphone。需要用文字来解释的交互不是好交互。

2以“自然”为设计目标的体验

(2)Apple在“自然”体验上做了很多尝试。


比如,通常PC下的“文件夹”(甚至“文件”)是不太自然的电脑概念,被从iOS里面取消(文件只有和能解释它的应用关联才有意义)。


MacOS尝试改变触控板的传统滚动方向,将手指滑动改为和内容一致的方向,并称之为“自然”模式,即,以前的触控板的滑动方向是“不自然”的。


这样的改变很需要勇气,但也许Apple觉得长远来看更自然的模式才更有生命力,哪怕暂时会改变用户习惯而让用户不适应。


(3)VX的yao一yao是个以“自然”为目标的设计。

自然往往和人的本原相关的。


“抓握”,“yao晃”,是人在远古时代没有工具时必须具备的本能。


手机提供了激发人类这项远古本能的条件。


设计“yao一yao”时,目标是和人的“自然”或者说“本能”动作体验做到一致。

yao一yao的体验包括:动作 - yao动;视觉 - 屏幕裂开并合上来响应动作; 听觉:有吸引力的声音来响应动作;结果 - 从屏幕中央滑下的一张名片。

整个界面没有菜单和按钮。


但几乎没有比它更简单的交互体验了。


感谢手机,让远古时代人们通过投掷石头来“连接”到其他人,进化到yao动手机来虚拟地“连接”人。

yao一yao上线后,很快就达到每天一亿次以上的yao一yao使用次数。


“简单而自然”的体验人人都会用,并且因为“自然”,而“自然而然”地去用它。

yao一yao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一种通过肢体而非鼠标(甚至触屏)来完成的交互,也许代表了未来移动设备的交互方向。

pony三年前曾经送给很多人一本书,《don't make me think》,光从字面理解,也是这个意思。


自然的体验是不需要用户去思考的



3“自然”是一种思维方式——懒、痛点

我个人也欣赏原研哉等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设计应当挖掘人的本原的体验倾向。

“自然”并不只是在交互等体验上体现,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程序员都知道面向对象的方法的核心是更“自然”的对复杂事物的建模方法,“分类”是其核心之一。


同样地,产品经理在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需要有一种符合“自然”原则的建模方法,来通过产品结构模块以及模块之间的联系来映射和解决问题。


没有开发训练的人同样可以建立“自然”思维方式,事实上,“分类”是人类模式化和识别外部世界的本能方式。


如果有意识地对任何问题都从“分类是否合理”的角度来考察,时间长了;


会建立起直觉式的分类感觉,而避免形成“大杂烩”式的结果。


而对任何一个界面和交互,同样可以用“don't make me think”或者“是否自然到人人都能自然而然地使用”来反复思考。

比如,我们会鼓励每个界面尽可能有且只有一个突出的按钮作为用户不用思考就默认去点的操作点。


当思考过一千个界面的交互后,对哪些交互是自然的哪些是不自然的就会很容易判断到。


即便对于司空见惯的体验点,加以反思也会发现改进余地。


比如,对一个列表,需要显示总的条目数吗?一个进度条,需要显示百分比吗?数字对用户是自然能接受的反馈吗?


(比如通讯录有多少人,用户需要这个数字吗)


“自然”可能容易导致玄学,因此这里想强调的是,“自然”的思维方式一般是需要长期的非常理性的训练才能获得,而不是突然幻想自己获得了一种使用“自然原则”的能力。


记得微博上有个问题问“乔布斯为什么能凭直觉知道该怎么做”。


我认为没有任何人有天生的可重复的直觉来立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员。


比如,对于复杂事物,如何“抽象”为一个简单模型,是需要大量案例锻炼的。


但是,如果经过一万小时的有意识的朝某个方向的训练(比如对“自然”的反复思考和实际工作练习),并且是极为理性的思维和实践训练,是可以获得一些直觉的。


大量的理性训练有助于形成一种对同类事物的识别模式,这种模式形成直觉。


比如大部分中国人其实是没有经受过“简单是美”的训练的,表现在现实中,


很多人其实是很难接受一套极简主义的装修风格的居室的。


只有当对“极简”有反复体验和思考,才能将“简单是美”变成骨子里的审美观,并体现在设计中。


简单和自然是什么关系?简单为什么就美了?


荔枝3十1


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听说看了这个公众号可以脱单


可能你还想看


听说点赞的人今年会脱单!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6742/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4-27
下一篇 2018-04-28

相关推荐

  • UI交互设计专业-第三十六期学员作品

    专业:UI交互设计班级:第三十六期学员学员:李银学校:湖南理工学院

    2018-03-12
  • 像用户体验设计师那样思考

    [国外设计第158期][图片]插画来自Crafticons培养探索未知的心态(持续)学习用户体验是最需要技巧的事情。因为这不是标准教育中的某个正式课题。它总是以某种神秘不可预测面貌示人,直到你在设计、研发、市场推广(或者其他创意领域)中遭遇到用户体验的具体概念。虽然在用户体验方面

    微信热点 2018-04-18
  • 酱课程丨交互设计第③期 · 原来交互设计师是这样工作的,和你想的一样吗?

    交互课程第三期来啦!查看前两期点击这里——交互设计第①期 · 这个老师只用一张图,就解决了所有设计专业都会遇到的问题!交互设计第②期 · UI/UX傻傻分不清楚?分分钟带你搞懂交互设计下的六大Job Titles!通过前两期课程,同学们了解了双钻图——一套完整的设计流程指导框架、定义了什么是交互设计、它所涉及到的领域以及与交互设计相关的六大Job titles。现在大家对交互设计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设计流程框架也是现成的,下面就要进...

    2018-05-04
  • 碉堡了-微信团队出品-Sketch插件合集Wesketch

    静电说:微信团队刚刚出品了一款针对Sketch的插件合集-Wesketch,让我们一探究竟吧。WeSketch能做什么?更高效的团队协作,如:UI Kit 同步、色板同步等。更快捷的交互设计,如:图标库、自动连线、标记注释、全局替换文字、字体、颜色。更精准的前端还原,如:补齐宽高导出图片、导出 CSS 代码(支持小程序)等。如何下载和安装?访问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weixin/WeSketch/blo...

    2018-03-02
  • 【用户体验】“跳一跳”游戏的体验

    伴随着微信的升级和重点推荐,小游戏“跳一跳”一夜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全民爆款休闲游戏。不仅周围的同事、连身在老家七八线小县城的小学同学都在乐此不彼的刷屏和相互竞技。如此如火如荼的燎原之势,除了有微信这个强大的平台效应之外,当然也有一些“跳一跳”自有的吸引力蕴含其中。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跳一跳”中的游戏心理学。第一,尝鲜心理。追求新鲜事物,是人类的天性。任何时候,人类都从未停止过尝试新鲜事物的脚步。而微信,作为一个8亿+的社交平台,“...

    2018-02-26
  • 交互设计师必须知道的五大交互设计流程

    交互设计又称互动设计,从用户角度来说,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有效而让人愉悦的技术,它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同时,还包括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交互设计还涉及到多个学科,以及和多领域多背景人员的沟通。其实,交互设计需要做的事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每个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差异而不同,具体到每个项目也会有区别。下面我就在马海祥博客上...

    微信热点 2018-03-16
  • 视频平台VS网络电视:内容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是硬道理

    近年来,视频平台发展迅速,视网同步、网络独播等不断满足观众的各种需求。在“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愈发明显的行业环境下,各大视频平台领跑行业,但版权购买、会员抢夺、内容营销等现象导致行业竞争持续加剧,视频网站将迎来升级。同时,随着互联网发展,“互联网+电视”的形式也在逐渐普遍,对于观众而言,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科技满足观看喜好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标志之一。那么,视频平台与互联网电视有何区别呢?它们在内容选择和盈利方式上又有何不...

    2018-02-12
  • Excel 实现微信动态图表的交互体验

    昨天说的干货贴,文末有下载方法。微信后台有一个不错的动态图表,可以借鉴到我们周报月报的制作中运用:它的交互特征:①鼠标单击上方的扁平化指标选项卡,切换下方的动态图表。②鼠标悬停下方的折线图,会出现小圆点、竖线和提示框突出显示当前数据点。如果用 Excel 仿制,通常是使用窗体控件来制作动态图表,交互效果如下:需要用到的知识点,窗体控件用单选按钮或下拉框,函数用 index 或 offset,这个我们在《让你的图表动起来》课程里已经有专题...

    2018-01-30
  • 现阶段用户体验最完美的混合动力 试驾新款比亚迪唐100

    以上汽车你体验过开一天车只花4元么?你体验过地板油加速无声无息么?你体验过用车供电吃电火锅开Party么?你体验过下大雨没带伞直接把车遥控过来么?你体验过车外雾霾爆表你却淡定自若么?你体验过下坡行驶续航里程却越来越多么?你体验过开个三月车却用不到100元油费么?今天这个车让我们知道到了答案!话说以前以上君并没有太关注过新能源车型,总感觉没有乐趣,但是真正开上贴近生活以后才发现插电混动是真的实用。YishangAuto第一眼看到唐100就...

    2018-04-07
  • 创新与用户体验---工业设计的双驱动力

    4月18日上午深圳融一凤巢设计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仪永杰在PDC设计廊会场与到场展客商分享并探讨了现今智能硬件和消费电子类领域的设计发展趋势。仪永杰认为在消费升级的市场导向下,供方市场慢慢转化为需方市场,消费者不仅满足于产品的存在,更多的是产品在消费者内心中碰撞出情感。以小米科技为例,现今决定设计生命力延伸的是创新意识,是对工业设计创新的重视程度。从设计服务到产品化和供应链都需要整合创新满足用户对产品日益增长的功...

    20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