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用户体验要素》的作者Jesse James Garrett是美国用户体验咨询公司Adaptive Path的创始人之一,2005年他发表了《Ajax:A New Approach to Web Applications》这篇文章,标志着Ajax的诞生,因此他在又被称为“Ajax之父”。《用户体验要素》的中文版第1版比英文版整整晚了6年,英文版在2001年就出了,国内常见的是2010年出版的中文版第2版,书里的概念在互联网设计界广为流传...

 《用户体验要素》的作者Jesse James Garrett是美国用户体验咨询公司Adaptive Path的创始人之一,2005年他发表了《Ajax:A New Approach to Web Applications》这篇文章,标志着Ajax的诞生,因此他在又被称为“Ajax之父”。《用户体验要素》的中文版第1版比英文版整整晚了6年,英文版在2001年就出了,国内常见的是2010年出版的中文版第2版,书里的概念在互联网设计界广为流传,非常值得阅读。

读这本书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通过它描述的那些分层看清楚作者到底在写什么,而不是分析产品的时候用所谓的“五要素”去嵌套,只能看懂分层理论却不知道该怎么应用到产品上,那只是纸上谈兵。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用户体验

20年前的互联网世界远没有今天这么繁华,用户可以挑选的互联网产品种类其实并不多,因此初代互联网世界的产品设计师们往往过分关注产品本身,力求以优质的产品在市场占据竞争优势,而忽略了用户群的真实需求。

后来互联网产品越来越丰富,企业开始拼命争抢有限的用户资源,因为供需关系的变化,用户的诉求变得越来越珍贵起来,因此作者结合业内的讨论也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认为“用户体验就是商机”,并且认为转化率是比客户忠诚度更加易于测量的有效手段。

初次阅读本书的读者很容易陷入“用户体验做好了就是设计做好了”这种新手观念里,其实“以用户为中心”也只是企业在市场上的一种竞争策略,它和“以产品为中心”这种理念相比并没有必然的好坏之分,只能说现在的时代更适合“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所以企业为了赚钱就采用了,它实际上还是为了商业利益服务的。


2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五要素

作者提出的产品设计的五要素是围绕着网站来构建的,目前的互联网产品包含网站、h5页面、app、公众号、小程序等许多种类,很多新型的互联网产品在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压根没有出现,所以作者只考虑了网站。如果大家要参考里面的设计方法,必须要考虑到这些设计方法的局限性,不要盲目抄袭。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战略层

1.产品目标

商业目标:企业为了达成盈利的目的需要产品满足的目标,互联网产品里多以商家广告、用户变现、平台抽成的形式存在;

品牌识别:书里只是简单提起品牌的事,其实品牌的识别在界面上往往是以LOGO或者小标的形式呈现的,而整体的品牌形象塑造必然和整个企业的方方面面都联系在一起,设计师对品牌塑造的作用并不大;

成功标准:这是指产品内可以用于考核的KPI数据指标,目前业内已经有了成熟的考核手段,基本上从业两年以上的成熟产品经理对数据的埋点追踪、项目预算、项目时间表这种基本工作都能处理的很好。

2.用户需求

用户细分:绝大多数互联网产品都是在现有市场的红海里挣扎,要想精准笼络目标用户群,就必须为你的目标用户进行垂直细分。书里提到的人口统计学和调研都是大企业才能搞定的调研方法,比如三星在做手机的时候就曾经采纳过人种学家的建议,但是这种方法消耗人力资源和钱都比较多,中小型企业的设计师懂得发问卷和用户访谈就足够了;

可用性和用户研究:这里提到了一些具体的调研方法,比如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现场调查,很多方法都挺实用的,但是书里并没有详细解释怎么实现这些套路,大家想学的话用不着读这本书,百度搜一下关键词就会有特别详细的步骤可供参考;

创建人物角色:就是俗称的人物建模或者用户画像,它本质上是给你的目标用户群一个典型的人物侧写,让你搞清楚用户的特性和需求。人物建模是一种典型的归纳总结,用一个虚拟的人物模型把你的全部用户群收纳归类,基本上就可以搞清楚你的主流用户对产品有哪些诉求了。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战略层的制定一般都是由企业或者团队高层负责的,在中小型团队里因为人员层级较浅,基本上每个员工都拥有对战略的建议权,但是决策权仍然会掌握在老大手里,所以这本书虽然是推荐给交互设计师来学习的,产品的目标制定却是专门针对产品经理,普通的设计师看看用户需求里提到的用户调研和人物建模就够了。

值得一提的是,书里提到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经常被定义在一个正式的战略文档或者愿景文档中,这里的“战略文档或者愿景文档”指的就是需求文档,它通常由产品经理撰写,限定了产品的商业目标和用户需求,这是产品经理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下文范围层重点要做的事情。

范围层

功能规格:这指的是产品所包含的功能和流程。战略层获得的用户需求只是一种虚浮的描述,要想把用户想要的东西实现出来,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功能上,如何将需求落实到功能就需要产品经理来划定范围,这在日常工作中通常是以需求文档的形式呈现的。

内容需求:这指的是产品内需要运营支持的内容信息。比如说新闻类产品,哪怕我们设计好了这款产品的全部功能,它的核心还是供读者阅读的新闻内容,这些新闻内容不是设计师能设计出来的,而是内容团队原创或者从其他媒体平台上转接来的——我们可以设计上传新闻、分享新闻、下载新闻的功能,但是新闻内容无法凭空设计出来,这就是产品对内容的需求。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要理解范围层其实非常简单,它本质上就是把虚无缥缈的需求变成踏实可见的功能。

比如说企业希望增加用户的活跃度,这是项目团队接到的企业需求,但是这只是一种“意向”或者说“想法”,你不可能对着界面念一句“求你增加活跃度!”它就真的能增加活跃度了,要想在产品上把需求实现出来,就要把需求转化为功能,比如说在消息栏不断推送一些能增加活跃度的信息,或者开辟一个社区模块,又或者添加摇一摇的功能等等,这些都是增加活跃度的方法。

需求来源于企业和用户的诉求,他们想要什么决定了设计师要做什么东西出来,但是同一种需求的实现形式五花八门。比如用户想要在社交产品上和陌生异性更多交流,有的产品直接在首页上发布各类美女的图片,有的产品会添加“耳语”这种纯声音的随机聊天窗口,有的产品会根据LBS找到附近想要聊天的陌生异性。

战略层只是找到企业和用户的诉求,把它们想要达成的目标明确化;范围层要做的事情就是给功能和内容划定范围,告诉设计师具体要实现什么东西,然后经过删减分组排布(可参考《简约至上》)后形成产品的雏形——我们的产品到底要实现哪些功能,在范围层就以需求文档的形式明确出来了。

结构层

1.交互设计

书里提到的交互设计和目前的互联网交互设计概念有很大的不同。作者认为交互设计应该重点关注用户的行为,核心是帮助软件开发者为网页的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但是在如今的互联网行业,交互设计师的主职工作却是信息架构和界面设计,互联网产品也在网站之外衍生了超多的新品类(比如app、公众号等等),所以书里的概念目前仅供参考吧。

2.信息架构

树形结构:互联网产品的导航通常呈现出树状图的形式,从上至下的信息架构能完整地容纳产品的所有内容。信息架构的基本单位是节点,比如说微信的“发现”就是一处节点,通过它可以打开下一层级的“朋友圈”、“游戏”、“小程序”等新节点,这样层层嵌套,就会形成微信的全部信息架构。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矩阵结构:偶尔会有产品呈现矩阵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是可以让带着不同需求的用户各自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比如说大众点评的分面导航,它在同一层级里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用户可以在餐品分类、推荐美食、吃饭地点这些选项里任意选择,都可以通往他想要的店铺,这就是矩阵结构。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线性结构:线性结构的特点是每一步都只有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用户在当前页面要么返回,要么进行下一步,所以他只能沿着“一条线”不断往下前进。比如说注册账号,设计师在注册流程里往往只给用户“步骤1”、“步骤2”、“步骤3”、“完成”这类提示,用户除了继续注册就只能选择离开,没有多余的东西分散他的精力,这就是线性结构的典型使用场景。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书里还提到了自然结构和自下而上的信息架构,这种结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算是被互联网时代淘汰了吧,对设计师的参考价值不大。

结构层的要点是为产品划分层级结构。如果说战略层告诉了我们要实现哪些目标,范围层限定了我们要做哪些功能,结构层就是为这些功能划分层级、建立流程,就像微信里有海量的功能,但是它的信息架构第一层级只有四个标签(微信、通讯录、发现、我),其他功能都被嵌套在这四个标签里,它的海量功能其实有着非常严谨的包含关系。

未完待续···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课程介绍!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6438/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4-12
下一篇 2018-04-12

相关推荐

  • 长大的用户体验不好,想退货了

    来都说:本周,小编的桌上多了一盆仙人球,世界各地还发生了这些小事情:钻石兄弟情、无声面包店、「自杀式」教学、午夜「决斗」、从天而降的小女孩、我明白得有些晚、长大的用户体验……01钻石兄弟情近日,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一处停车场内,一位 80 岁的老爷爷遭遇抢劫。由于行动不便,拄拐杖的老爷爷只能任凭灰帽衫劫匪的摆布……这时,一个身影冲过来,朝着劫匪的后背就是一拳,劫匪被打得踉跄了几步,脑袋也有点蒙了。这个身影是 80 岁老爷爷的哥哥,今...

    2018-04-13
  • 一、Axure教程--app启动画面的翻页效果

    1、案例示例:2、参考对象:qq安全中心-启动画面3、案例描述:手指向左右滑动界面时,能够切换显示内容;切换内同时,屏幕下方的圆点标记同步切换;当切换到最后一个页面,单击进入主页的按钮时,启动画面和圆点分页标签隐藏;同时屏幕顶部状态栏改变样式。4、素材准备:见百度圆盘5、采用技术:动态面板、全局变量。6、制作难点:启动页面切换时,使用全局变量记录切换后的面板状态名称;将底部的分页标签面板同步切换到同名称的状态。7、制作过程:https:...

    2018-04-29
  • 用户体验再度升级,共享租车现里程碑式进步

    近日,国内共享租车领导品牌凹凸租车发布最新APP 4.0版本,该版本通过优化匹配算法和系统功能,在业内首度实现共享租车平台零拒单,免除了用户交易后租不到车的后顾之忧。同时,新版凹凸租车上线了“精选优车”频道,全面提升用户的租车体验。零拒单,用户所租即所得在共享租车行业,用户租车后遭遇车主临时拒单或取消的现象成为一大痛点。在凹凸租车4.0新版本中,平台通过车源端优化、车辆接单标准化、智能推荐匹配算法和系统功能升级,实现了工作时段的无拒单、...

    2018-02-01
  • 解密 Facebook 广告业务:用户体验与商业价值的双赢靠什么?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极客公园(id:geekpark)文:宋德胜责任编辑:克里斯「把核心的事情做好,用户增长、收入增加会随之而来」,Facebook 近期在产品上的一些调整恰恰体现了这一想法。当地时间 1 月 19 日下午,扎克伯格在个人的 Facebook 账号上宣布,Facebook将对媒体机构进行评级,并在算法上提高优质媒体的内容在信息流中出现的优先级。公告刚刚发布,《纽约时报》等权威媒体机构的股票应声上涨。无独有偶,扎克伯格发出公告...

    2018-01-30
  • SKD独家 | 英国交互设计排名

    同学们自从上次🇺🇸美国交互设计的排名一出打算去英国🇬🇧的小伙伴纷纷表示出英国版的排名👌先以交互的分类来划分一下英国的院校:以HCI为主,偏技术研发的院校有:伦敦大学学院(UCL)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Msc)巴斯大学(Bath)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Msc)以UX为主,偏交互装置、技术应用院校有:伦敦传媒学院(LCC)Interaction Design Communica...

    2018-04-17
  • UI交互设计专业-第三十六期学员作品

    专业:UI交互设计班级:第三十六期学员学员:李银学校:湖南理工学院

    2018-03-12
  • UED专访 | 魏娜:设计由情感而生

    📌 编辑 | Belinda.L《漂亮的房子》播至第三阶段,福鼎站的房子即将展现在观众面前,UED采访了“小溪家”的建筑师魏娜,探寻项目背后的情感设计。魏  娜WEI 建筑设计创始合伙人、主创建筑师魏娜于2013年发布过一条微博,感谢UED杂志的建筑师赠刊上精心的小细节。而她与UED的缘分其实从更早之前就已开始了。UED杂志特别赠刊烫印有建筑师姓名 ©魏娜“从2009年我们事务所刚刚成立的时候,UED就开始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在这近9年...

    2018-02-02
  • 用通俗的方式告诉你什么是交互设计

    文章底部可领取设计资源(软件、笔刷、视频教程等)↓↓↓通常来说,拥有成熟产品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都会设有交互设计岗位,这个岗位在近几年的招聘市场上也越炒越火。不同于视觉设计师有可视化的作品展示,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大多无法直观可视化或出于保密性难以对外展示,所以在大众心目中始终是神秘的存在。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眼中的交互是什么样的。文章的目的是帮助对交互设计不太了解,但工作相关或对此感兴趣的人对交互设计进行基础入门的了...

    2018-04-08
  • 【UI交互设计】首月结课作业展示

    花瓣美素是全国最大的版权素材平台,本文章内学生作品图片,未经允许,严禁抄袭和转载。花瓣网丨花瓣美素教学中心,承担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专业UI交互设计方向120人的教实训任务,在刚刚过去的第一个月里,通过同学们和教师团队的不断努力,专业核心课程《图形图像基础》和《用户体验设计》等两门课程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图形图像基础》是UI交互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企业教师的认真指导和对该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对UI交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企业教...

    2018-04-17
  • 交互设计的知识体系架构 做好产品与人的“翻译官”

    面临毕业季想从事交互设计这个行业,但毫无头绪?交互设计是什么鬼?工作一段时间发现转业交互设计,一直找不到学习的途径。接到一个需求,兴奋地开始画图,提交后产品和开发向你提出一大堆问题,你不停自否定的改图陷入死循环。互联网交互行业越来越受到追捧,看似入门的门槛很低,会画线框图就可以了。事实上交互设计师大部分是输出抽象方面的东西,对象是行为。一位知名人士曾将人与系统交互的过程分为五个要素:用户、行为、目标、场景、媒介,这些你曾了解过吗?这次M...

    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