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用户体验要素》的作者Jesse James Garrett是美国用户体验咨询公司Adaptive Path的创始人之一,2005年他发表了《Ajax:A New Approach to Web Applications》这篇文章,标志着Ajax的诞生,因此他在又被称为“Ajax之父”。《用户体验要素》的中文版第1版比英文版整整晚了6年,英文版在2001年就出了,国内常见的是2010年出版的中文版第2版,书里的概念在互联网设计界广为流传...

 《用户体验要素》的作者Jesse James Garrett是美国用户体验咨询公司Adaptive Path的创始人之一,2005年他发表了《Ajax:A New Approach to Web Applications》这篇文章,标志着Ajax的诞生,因此他在又被称为“Ajax之父”。《用户体验要素》的中文版第1版比英文版整整晚了6年,英文版在2001年就出了,国内常见的是2010年出版的中文版第2版,书里的概念在互联网设计界广为流传,非常值得阅读。

读这本书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通过它描述的那些分层看清楚作者到底在写什么,而不是分析产品的时候用所谓的“五要素”去嵌套,只能看懂分层理论却不知道该怎么应用到产品上,那只是纸上谈兵。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用户体验

20年前的互联网世界远没有今天这么繁华,用户可以挑选的互联网产品种类其实并不多,因此初代互联网世界的产品设计师们往往过分关注产品本身,力求以优质的产品在市场占据竞争优势,而忽略了用户群的真实需求。

后来互联网产品越来越丰富,企业开始拼命争抢有限的用户资源,因为供需关系的变化,用户的诉求变得越来越珍贵起来,因此作者结合业内的讨论也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认为“用户体验就是商机”,并且认为转化率是比客户忠诚度更加易于测量的有效手段。

初次阅读本书的读者很容易陷入“用户体验做好了就是设计做好了”这种新手观念里,其实“以用户为中心”也只是企业在市场上的一种竞争策略,它和“以产品为中心”这种理念相比并没有必然的好坏之分,只能说现在的时代更适合“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所以企业为了赚钱就采用了,它实际上还是为了商业利益服务的。


2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五要素

作者提出的产品设计的五要素是围绕着网站来构建的,目前的互联网产品包含网站、h5页面、app、公众号、小程序等许多种类,很多新型的互联网产品在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压根没有出现,所以作者只考虑了网站。如果大家要参考里面的设计方法,必须要考虑到这些设计方法的局限性,不要盲目抄袭。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战略层

1.产品目标

商业目标:企业为了达成盈利的目的需要产品满足的目标,互联网产品里多以商家广告、用户变现、平台抽成的形式存在;

品牌识别:书里只是简单提起品牌的事,其实品牌的识别在界面上往往是以LOGO或者小标的形式呈现的,而整体的品牌形象塑造必然和整个企业的方方面面都联系在一起,设计师对品牌塑造的作用并不大;

成功标准:这是指产品内可以用于考核的KPI数据指标,目前业内已经有了成熟的考核手段,基本上从业两年以上的成熟产品经理对数据的埋点追踪、项目预算、项目时间表这种基本工作都能处理的很好。

2.用户需求

用户细分:绝大多数互联网产品都是在现有市场的红海里挣扎,要想精准笼络目标用户群,就必须为你的目标用户进行垂直细分。书里提到的人口统计学和调研都是大企业才能搞定的调研方法,比如三星在做手机的时候就曾经采纳过人种学家的建议,但是这种方法消耗人力资源和钱都比较多,中小型企业的设计师懂得发问卷和用户访谈就足够了;

可用性和用户研究:这里提到了一些具体的调研方法,比如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现场调查,很多方法都挺实用的,但是书里并没有详细解释怎么实现这些套路,大家想学的话用不着读这本书,百度搜一下关键词就会有特别详细的步骤可供参考;

创建人物角色:就是俗称的人物建模或者用户画像,它本质上是给你的目标用户群一个典型的人物侧写,让你搞清楚用户的特性和需求。人物建模是一种典型的归纳总结,用一个虚拟的人物模型把你的全部用户群收纳归类,基本上就可以搞清楚你的主流用户对产品有哪些诉求了。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战略层的制定一般都是由企业或者团队高层负责的,在中小型团队里因为人员层级较浅,基本上每个员工都拥有对战略的建议权,但是决策权仍然会掌握在老大手里,所以这本书虽然是推荐给交互设计师来学习的,产品的目标制定却是专门针对产品经理,普通的设计师看看用户需求里提到的用户调研和人物建模就够了。

值得一提的是,书里提到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经常被定义在一个正式的战略文档或者愿景文档中,这里的“战略文档或者愿景文档”指的就是需求文档,它通常由产品经理撰写,限定了产品的商业目标和用户需求,这是产品经理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下文范围层重点要做的事情。

范围层

功能规格:这指的是产品所包含的功能和流程。战略层获得的用户需求只是一种虚浮的描述,要想把用户想要的东西实现出来,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功能上,如何将需求落实到功能就需要产品经理来划定范围,这在日常工作中通常是以需求文档的形式呈现的。

内容需求:这指的是产品内需要运营支持的内容信息。比如说新闻类产品,哪怕我们设计好了这款产品的全部功能,它的核心还是供读者阅读的新闻内容,这些新闻内容不是设计师能设计出来的,而是内容团队原创或者从其他媒体平台上转接来的——我们可以设计上传新闻、分享新闻、下载新闻的功能,但是新闻内容无法凭空设计出来,这就是产品对内容的需求。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要理解范围层其实非常简单,它本质上就是把虚无缥缈的需求变成踏实可见的功能。

比如说企业希望增加用户的活跃度,这是项目团队接到的企业需求,但是这只是一种“意向”或者说“想法”,你不可能对着界面念一句“求你增加活跃度!”它就真的能增加活跃度了,要想在产品上把需求实现出来,就要把需求转化为功能,比如说在消息栏不断推送一些能增加活跃度的信息,或者开辟一个社区模块,又或者添加摇一摇的功能等等,这些都是增加活跃度的方法。

需求来源于企业和用户的诉求,他们想要什么决定了设计师要做什么东西出来,但是同一种需求的实现形式五花八门。比如用户想要在社交产品上和陌生异性更多交流,有的产品直接在首页上发布各类美女的图片,有的产品会添加“耳语”这种纯声音的随机聊天窗口,有的产品会根据LBS找到附近想要聊天的陌生异性。

战略层只是找到企业和用户的诉求,把它们想要达成的目标明确化;范围层要做的事情就是给功能和内容划定范围,告诉设计师具体要实现什么东西,然后经过删减分组排布(可参考《简约至上》)后形成产品的雏形——我们的产品到底要实现哪些功能,在范围层就以需求文档的形式明确出来了。

结构层

1.交互设计

书里提到的交互设计和目前的互联网交互设计概念有很大的不同。作者认为交互设计应该重点关注用户的行为,核心是帮助软件开发者为网页的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但是在如今的互联网行业,交互设计师的主职工作却是信息架构和界面设计,互联网产品也在网站之外衍生了超多的新品类(比如app、公众号等等),所以书里的概念目前仅供参考吧。

2.信息架构

树形结构:互联网产品的导航通常呈现出树状图的形式,从上至下的信息架构能完整地容纳产品的所有内容。信息架构的基本单位是节点,比如说微信的“发现”就是一处节点,通过它可以打开下一层级的“朋友圈”、“游戏”、“小程序”等新节点,这样层层嵌套,就会形成微信的全部信息架构。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矩阵结构:偶尔会有产品呈现矩阵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是可以让带着不同需求的用户各自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比如说大众点评的分面导航,它在同一层级里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用户可以在餐品分类、推荐美食、吃饭地点这些选项里任意选择,都可以通往他想要的店铺,这就是矩阵结构。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线性结构:线性结构的特点是每一步都只有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用户在当前页面要么返回,要么进行下一步,所以他只能沿着“一条线”不断往下前进。比如说注册账号,设计师在注册流程里往往只给用户“步骤1”、“步骤2”、“步骤3”、“完成”这类提示,用户除了继续注册就只能选择离开,没有多余的东西分散他的精力,这就是线性结构的典型使用场景。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书里还提到了自然结构和自下而上的信息架构,这种结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算是被互联网时代淘汰了吧,对设计师的参考价值不大。

结构层的要点是为产品划分层级结构。如果说战略层告诉了我们要实现哪些目标,范围层限定了我们要做哪些功能,结构层就是为这些功能划分层级、建立流程,就像微信里有海量的功能,但是它的信息架构第一层级只有四个标签(微信、通讯录、发现、我),其他功能都被嵌套在这四个标签里,它的海量功能其实有着非常严谨的包含关系。

未完待续···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读书会第二期:《用户体验要素》(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课程介绍!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6438/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4-12
下一篇 2018-04-12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牛校排行榜 | 卡内基梅隆

    创艺典国际艺术教育之院校介绍有一位老大哥是高校里的老大哥他在艺术、工业、计算机专业非常强势除此之外它还拥有全美顶尖对顶尖的计算机学院和戏剧学院他就是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CMU卡耐基梅隆大学这些看上去毫不相干但都那么强势的学科结合在一起岂不是成了飞机中的战斗机赛车中的四驱兄弟?卡梅这位老大哥还真这么干了他们开设了一个项目那就是——人机交互交互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学科分支卡内基梅隆的人机交互项目是全球的交互项目...

    2018-04-26
  • 中国手机行业患上焦虑症,良药便是“用户体验”!

    可以说,2017到2018年中国手机市场震荡不断。首先经历了乐视手机的倒台,接着HTC也逐渐淡出市场,而巨头之一的LG也选择了退出中国市场。除了传统行业老大苹果和三星的地位稳固外,国内众多厂商皆陷于焦灼之中,绞尽脑汁想要提升出货量排行。但可惜的是,众多厂商的动作却创新乏力,同质化严重的案例屡见不鲜。一个最明显的例子,iPhone发布“刘海屏”,许多厂商亦步亦趋,甚至模仿到了正面难辨的地步。中国手机厂商陷入鏖战,行业趋势多为盲目跟风,试图...

    2018-04-28
  • 房屋建造实例映射出的用户体验原则

    来源:摩客专访(公众号)翻译:Tangerine设计构架如何在创造吸引人的应用程序时产生更好的情感影响?设计理念并不是某一领域—专门为某个具有一定需求的人群提供解决方案的专业人士独有的。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设计,但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我们觉得有需求的领域。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担任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而我从来没想过类似这样的话题,直到最近我住进一家旅店。房子是如何建造的房屋是我们的基本需求之一。我们根据我们的需求以及预算来建造房...

    2018-03-12
  • AxureUX后台业务管理系统原型模板发布

    这是一套基于电商产品的后台业务管理系统原型模板,包含了商品、订单、库存、用户、促销、运营、内容、统计、财务、设置、权限等十多个电商后台系统管理模块。模板中提供了多套登录界面和布局框架方案,同时整理出了后台系统中各类常用的交互元素及组件,可以方便快速的复用到任何中大型系统项目原型方案中。模板框架采用了自适应布局处理,可以在各种屏幕分辨率下达到最佳的兼容性和浏览效果,同时所有功能模块二级界面都是单独设计并使用内联框架嵌入,可极大的提升输出效...

    2018-03-06
  • 設計者說 | 交互设计总监+创始人+设计师导师 潘翔的多维思考

    设计者说  |  设计发声平台| 第 53位设计师 |▲ 专访:设计总监+企业管理者+资深导师 三位一体经验分享今天的嘉宾经历过很多次转型——工业设计出身;毕业做交互设计;创业做用户体验设计;当然他也是一只梨的导师之一:潘翔尚器设计联合创始人资深交互设计师同济大学硕士曾任职于designeaffairs一只梨交互设计资深导师几次转型都成功是潘翔最厉害的地方。每换一次角色就会让他的思考和经历叠加一层全新维度。在他身上,同时有资深设计师的专...

    2018-03-26
  • 将Axure移动端原型生成二维码教程(二维码支持微信等app扫描访问)

    使用Axure制作完成移动端原型以后,如果需要在手机上进行演示,该如何进行操作呢?普通的方法就是将原型文件上传到托管平台上面,然后生成一个URL链接发送到手机上用浏览器打开。如果能将URL链接生成一个二维码,直接用微信或QQ等应用直接扫描就能打开原型,这样访问体验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今天这篇分享就是教大家如何将Axure制作的移动端原型生成二维码。下面这个就是我用原型链接生成的二维码图片,直接用微信或QQ扫描这个二维码就能体验到效果。链...

    2018-03-24
  • Axure产品原型在手机上运行的完整教程

    图1 模拟丁香园的高保真原型在一般的开发工作之前,我们通常会设计产品原型,大部分为axure绘制的线框图作为产品的PRD文档,供UI和开发进行前期工作,但是有的时候客户、领导想在开发之前,看到产品的概貌,就必须做产品的高保真原型进行模拟,这时如果做出来的原型能运行在手机端,那再好不过,如图1(注:上图是仿照丁香园的家庭用药,做的一个高保真原型,算是免费给丁香园打广告,是不是考虑给我点广告费?哈哈)。原型制作软件有挺多,不过个人使用之后,...

    2018-03-06
  • 从「重新设计火车票样式」,谈用户体验设计

    作者:无鹿森全文共 2522 字,阅读需要 6 分钟———— / BEGIN / ————“用户体验”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深化而变得越来越热的话题之一,它所代表的就是互联网产品和人性本身的相互共鸣,并且这种共鸣在今天而言,显得越来越弥足珍贵。从交互设计到视觉设计,怎么样才算是“好的用户体验”?一直以来,大部分情况下的论调都停留在主观意识层面上,这也使“用户体验”的话题本身显得更加难以拿捏和扑朔迷离。本文将从“重新设计高铁票样式”的角度来切...

    2018-05-04
  • 从了解用户的注意力开始,创造更优秀的用户体验

    作者:Norbi Gaal译者:优设网-陈子木链接:https://www.uisdc.com/introduction-to-human-attention这是一篇源自心理学家和 UX设计师的关于人类注意力研究的文章。在产品团队中,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工作是输出高可用性、易用性的可交互数字产品。当我们在设计这些产品的时候,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探索不同的研究方法,了解不同用户的行为、习惯和需求。对于绝大多数的用户而言,在行为模式和心理结构...

    2018-04-07
  • 艾璐斯刘光有:用户体验为先 九字方针瞄准盈利点

    2018年3月2日下午,由慧聪网主办、慧聪汽车用品网承办、广东哈弗石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冠名的哈弗润滑油杯’2017年度汽车用品行业品牌盛会颁奖盛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华苑隆重举行,来自汽车后市场商(协)会领导、获奖企业代表、渠道商、终端门店精英、主流媒体记者等嘉宾共聚一堂,聚焦汽车用品行业热点话题,全面解读行业最新发展趋势,推动汽车后市场快速有序发展!香港艾璐斯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光有行业盛典现场嘉宾共聚一堂在本次盛会上,香港艾璐斯实...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