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专业书了?谁都知道读书重要,然而“工作忙没有时间”、“不知道该看什么“常常成了借口,读书还是一再被耽搁。
本周起,集创堂推出“设计经典书籍阅读”系列,每周解析一本设计类好书,深入浅出,提炼精华。也许,看完简介之后,你就有了读原著的欲望,那么我们做这件事的目的就达到了。
《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四策略》这本书是我罗列的推荐书单里专门描写信息架构的书籍,书籍作者Giles Colborne是物理学出身,参与过航空航天项目,也做过书籍出版,现在开办了属于自己的设计公司。这本书拆解了如何让产品变得更加“简单易用”的几种方法,内容通俗易懂,我会用自己的语言带着大家领略这本书的思想。
人们喜欢简单的产品,但是简单并不意味着最少化,互联网产品的功能设计理应符合利润最大化而成本最小化原则,当我们在设计web端页面、app产品、小程序或者h5页面的时候,可以参考“简约而不简单”的内核进行设计,围绕着产品的核心功能打造产品的功能网络。
每一款产品都有着属于它的功能层级,将所有功能划分为必须建设的“核心功能”、可以酌情考虑的“附加功能”和不能采纳的“放弃功能”,这样你眼中的功能列表就会清晰很多,而后就可以根据功能的两个重要指标进行排布,在表格上通过四象限的方式将它们罗列出来。
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该功能点在产品里的重要程度。譬如针对一款以旅游订票为核心场景搭建起来的app,订票服务就是一项重要层级非常高的功能,因为如果订票的功能被“拿掉”,那么这款专门用来让旅行者订票的产品就会失去它的核心使用场景,人们就不会再使用它了,同样的,如果在这款app里有一项上传头像的功能,这项功能虽然可以帮助用户填充更多可辨识的个人信息,却并不影响用户订票,它的重要性就会远远低于订票服务。
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产品的实现难度。譬如说订票服务的实现需要公司打通航空公司的内部渠道,要有专门的五人程序团队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将功能实现,并且法律规定航空订票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保险环节都要走通,这些东西都会影响到订票服务的“可行性”,也就是我们的app能不能做出来这项功能。
重要性指的是一项功能是否有必要实现,越重要的功能越应该实现;可行性指的是一项功能能不能被实现,可行性越高的功能越容易被实现。通过这两项指标,我们就能看出来一项功能在你的产品里应该如何安排:
重要性高可行性也高的功能,应该快速实现;
重要性高可行性低的功能,要考虑是不是要付出巨大代价强行把它推上去;
重要性低可行性高的功能,要在核心功能稳定后逐个补充;
重要性低可行性低的功能,在当前阶段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
按照书中的介绍,用户群体可以根据他们使用产品的特征分为三种:专家型用户、主流用户、随意型用户(主流用户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间用户,随意型用户就是那些具备新手用户特征的少量用户)。
专家型用户对产品的研究更加深入,但是他们在使用产品时并不会从主流用户的角度出发,所以他们的意见对产品的设计起不到太多的参考价值。假如说你的产品是面向众多普通投资人的,那么产品最好做得简单易懂,假如你听取了那些专业投资人的意见让产品里遍布各种投资术语,主流用户人群就会大量流失,因为那些对专家用户有用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就像听天书一样,如果产品过分满足专家用户的需求,就会失去对中间用户的保护。
要想满足主流用户群体的需求,就要保证产品简单易用,假如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无法理解这款产品的设计,那么设计师就做出了一款失败的产品,只有能让用户看懂的设计才是好设计,所以我们在解决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优先解决“认知负荷”——让用户在认知里构建出产品的使用模型,这样他们才能从心里理解这款app到底在做什么。
只有产品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才能在体验上再寻突破。最好的体验就是让用户对产品拥有控制感。控制感的建设包含出口和入口的设计、等待的设计、及时反馈的设计等等许多细节,要让用户随时掌握自身在app里所处的状况,才能让他对产品的每个步骤都“掌握在内”,这种随时可控的满足能大幅度提升他对产品的观感。
随意型用户、主流用户和专家用户的用户画像各有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用户画像,《简约至上》这本书里提到了三个做用户画像的要点:环境、角色、情节。
这三项要点其实早已拓展成为了五个基本要素:用户、行为、目标、场景、媒介。如果你要针对目标用户进行用户画像,从这五个角度切入是比较合适的,只是用户画像重点不在于把五个要素或者三个要点都覆盖到,而是着重考虑那个对你的产品影响最深的点——如果和竞争产品相比你的优势就在于使用的媒介不同,那么就重点考虑媒介,其他亦同。
(PS: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作者Giles Colborne在考虑目标用户群的时候过于关注现有产品,所以他忽略了新产品诞生、全新产品在旧市场进行突破的场景。在新产品诞生的时候,主流用户几乎全部拥有随意型用户的特征,这两种用户其实是重合的;在旧市场的产品做全新突破的时候,专家用户对产品的了解更加深入,更容易在创新思维上提出启发性的建议,所以这种场合反而专家用户比主流用户的建议更加有效——至少乔布斯不会去问他的用户们到底想要什么)
删除:产品应该根据重要性分层删除那些不重要的功能,直至减到不能再减;
组织:按照用户的心理模型将功能分组,同类功能理应构建在同一组中;
隐藏:功能分组后,应该按照重要层级将最重要的功能暴露在最重要的位置,不重要的功能隐藏在产品深处,避免分散用户的注意力;
转移:新手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将专家级用户才会使用的复杂功能转移开,不要在主流用户使用的界面上暴露专家功能。
我们在设计产品功能的时候,会通过需求整理、头脑风暴、用户调研、竞品分析等方法迅速得到一大堆需要实现的功能,按照“重要性-可行性”象限分布图可以将这些功能简单分类,接下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删除那些完全没必要实现的功能。
比如对于一款以发布金融资讯为核心的新闻类app来说,用户在个人页面的签名就属于不必要的功能,这种细碎的小功能完全不影响产品的上线,在前期研发资源较少的情况下,是应该先砍掉的——区区一个这样的小功能不起眼,几十个加起来就吓死人了,这是需要产品经理根据需求文档把控的。
砍掉大部分无用需求后,产品的总功能列表就会开始清晰起来了,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功能分类,把所有功能按照用户的心理模型放到信息架构图里面去,比如微信就把所有功能分成了“首页”、“通讯录”、“发现”、“我”这四大类,每个类别里面还有很多小类比,层层嵌套将所有功能进行了分组。
同一组的功能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功能分组后,要根据每个功能的重要性把它们从高到低进行排列。比如微信共有四个功能大组,在第一层级内“微信”首页是用户最常用的高频场景,所以它的位置排在第一,其次是和用户社交网络紧密相关的“通讯录”,第三位的是罗列了微信里几乎所有附加功能的“发现”,最后是用户编辑个人信息的“我”。
每个层级里面的功能都要按照重要层级划分,“发现”是一个功能大组,里面包含着零零散散几百个功能,但是在“发现”这个层级里面的功能只有九项,其中重要层级最高的就是朋友圈,使用频率最高的也是它(这是已有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做的功能分级),所以朋友圈就理应排在整个页面的最上方。
那些不重要的功能理所当然地就被“隐藏”在页面深处了,用户最开始能看到的几个关键页面上没有它们的容身之地,比如说“我”里面的“设置”里面的“帮助与反馈”,这种没多少人会用的功能肯定不会放在微信首页,它的重要层级远远比不上其他功能,这就是隐藏的妙用。
要想灵活的使用好“隐藏”,你就必须懂得界面上的哪些位置属于“重要的位置”,我们一般是根据用户使用的频率(方便程度或者用户习惯)来判定哪些位置是高频、哪些位置是低频的。比如界面的右上角,这个位置相对界面的其他位置来说往往是高频功能的位置,微信首页的“加号”和朋友圈里的“发布”功能都在这个位置。
顺带一提,界面左上角在首页也属于高频位置,往往安置着“地理定位”这种不需要频繁更改但是又相对重要的功能——假如说不是首页,界面左上角的位置一般是留给“返回”的,它能够给予用户更多的控制感。
由此我们能看出来,功能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我们可以根据使用频率和重要性来判断一款功能应该放在哪个位置,这就是《简约至上》里提到的“隐藏”和“转移”。
重要且高频的功能应该放在显眼并方便使用的位置。比如朋友圈的“发布”或者淘宝首页的“搜索”,这些都是促进活跃度或者帮助转化的核心功能,可以说整个朋友圈都是被“发布”功能支撑起来的,这样的功能有资格被设计师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重要但不高频的功能也要实现出来,但是要隐藏地比较深。这里指的是那些必须实现但是用户平时压根不会用的功能,比如说更换聊天背景、是否允许别人看我的朋友圈等等,我们平时很少使用这些功能(即使有人经常使用,也不会每天都调整),它们就没有资格跑到首页上去耀武扬威,只能乖乖地被压制在很深的页面层级里。
不重要但高频的功能往往是那些用户不怎么想要,但是对我们公司来说非常重要的东西,可以酌情做到关键位置上面。比如说别家产品的广告、文章的分享链接、商品最新消息的推送等等,这些信息其实也应该属于“重要”信息,只是它们的重要性并不是针对用户的,而是从产品发行者的立场出发为商业利益服务的,它们也是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需要考虑的重点功能。
不重要且低频的功能就是可有可无的边缘功能,资源少的话可以删除,资源多的话再考虑要不要顺手做上去。
《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四策略》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删除不必要的,组织要展示的,隐藏不重要的,转移专家级的”,这也是书名里提到的四种策略,如果让我个人感觉的话,这四种策略里最难的就是第一个策略“删除”,这个策略的难点并不在于如何判断一个功能应不应该删除,而是在于如何说服别人把这个功能删掉——用户不需要太多冗余,但是设计师在职场上却总是有心无力,删掉应该删掉的,就是简单易行的可用性设计的核心。
小伙伴们对这本书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与我交流哦~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