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方案也需要测试和评估的!

 

对于一个交互设计在最终上线之前我们要对整体进行评估,那么又有什么评估的方法呢?

@elya:对架构、布局、内容、行为四个方面对照检查

1.架构和导航Architecture and navigation

¨ 是否采用了用户熟悉或容易理解的结构?

¨ 是否能识别当前在网站中的位置?

¨ 是否能清晰表达页面之间的结构?

¨ 是否能快速回到首页/主要页面?

¨ 链接名称与页面名称是否相对应?

¨ 当前页面的结构和布局是否清晰?

2.布局和设计Layout and design

¨ 是否采用了用户熟悉的界面元素和控件?

¨ 界面元素和控件的文字、位置、布局、分组、大小、颜色、形状等是否合理、容易识别、一致?

¨ 界面元素/控件之间的关系是否表达正确?

¨ 主要操作/阅读区域的视线是否流畅?

¨ 其他文本(称谓、提示语、提供反馈)是否一致?

3.内容和可读性Content and readability

¨ 文字内容的交流对象是用户吗?

¨ 语言是否简洁、易懂、礼貌?

¨ 内容表达的含义是否一致?

¨ 重要内容是否处于显著位置?

¨ 是否在需要时提供必要的信息?

¨ 是否有干扰视线和注意力的元素?

4.行为和互动Behavior and interaction

¨ 是否告知、引导用户可以做什么?

¨ 是否告知需要进行哪些步骤?

¨ 是否告知需要多少时间完成?

¨ 是否告知第一步做什么?

¨ 是否告知输入/操作限制?

¨ 是否有必要的系统/用户行为反馈?

¨ 是否允许必要的撤销操作?

¨ 是否页面上所有操作都必须由用户完成?

¨ 是否已将操作步骤、点击次数减至最少?

¨ 是否所有跳转都是必须的(无法在当前页面呈现)?

@马力:交互设计的评估通常有以下方法

1. 启发式评估方法&专家评估

利用一些已有的设计原则和行业准则等,由有经验的设计师,按照这些原则、Checklist进行评估。你可以按照这些原则去检查设计,看看是不是有违反这些原则的设计漏洞,通常通过这种检查,你可以快速的找到一些问题。

2. Usability Testing(可用性测试)

由有经验的设计师(或者可用性专员等等,any title),对产品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的Use Case,然后根据这些Use Case撰写脚本,布置出一些任务来。

同时,根据产品的用户群,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用户,邀请这些用户和你一起来做可用性测试。注意,这些用户叫做“参试”,而心理学上通常叫“被试”,这是有区别的,要明确你是要和用户一起测试产品,而不是去测试他们自己。

测试时通常有一个主持人来陪同用户,按照事先拟定的脚本,一步步来使用产品,主持人需要在过程中紧密的观察用户的使用,发现问题并和用户沟通(一定要让用户很放松,很自然,国内用户通常会紧张)。当用户操作发生错误,或者迷惑不解等等时,主持人就要重点留意,并挖掘出用户出现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如此这般,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可用性问题,然后来改善设计。参试的人数一般7~8个人就可以(当然还要看产品的具体情况,用户群的大小、集中程度等等),如果你是快速迭代的测试,5个人甚至都可以。

3. Log分析

可以在软件/应用/Web里记录Log,来分析用户的行为。Log里可以包含各种你想记录下来的行为/事件,如点击次数、停留时间、从那个地方离开的,等等,当然如果你要分析具体的交互设计的话,最好一开始能有一个假设,建立一个模型,例如什么样的数据会证明这个设计是好的,或者是差的,是点击率的高低?是两个数值之间的联系?等等。

4. A/B Test

可以出两个或者多个交互设计的方案,同时放出来让用户使用(需要控制用户群体),然后根据数据(或者用户反馈),来比较选择某一个更优的方案。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1)方案本身要注意控制哪些是变化的因素哪些是不变的,例如一个方案用的是按钮,而另一个方案里是链接,其他的地方都不变,这样根据点击率就可以知道哪个更好一些,如果你同时又变化了别的内容,例如一个加图片,另一个不加,就很难分的清是哪个影响的了。

(2)用户群要控制好,或者说抽样要合适,尽量能让两种方案接触的用户群组成相同,这样就容易比较。

5. 其他方法

例如,通过眼动仪来追踪视线以发现用户的关注点等等。这在很多地方,特别是要微观的调整布局设计等时非常有用,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设计还不需要到这个层面上去测试和观察,因为总是有更多显而易见的问题被我们以更廉价的方法识别出来。

总结:个人觉得评估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只要把握其中的几种就可以了,更多的时候或许跳出做产品的思维方式作为小白用户来使用产品,也许能够获得许多对于产品有不一样的理解。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讨论,整理是woshipm的小编,转载请带上www.https://www.iamue.com本文链接谢谢!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623/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5-02-03
下一篇 2015-02-04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师如何设计复杂信息架构产品

    最近忙于一个技术平台类项目,信息架构非常复杂,所以想写一些关于设计复杂信息架构产品的想法和经验。 我们做产品设计的设计师日常工作粗略分一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ToC产品,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一类是ToB产品…

    2015-04-06
  • 用户体验 | 6个细节成就了今天的X1 Carbon 2018(上篇)

    时光穿梭回到2012年,第一代ThinkPadX1 Carbon发布的时候的心情我清晰的记得。Think的意志清晰而明确,效率大屏+高强度轻薄+黑色商务气质。对于未来移动办公的理解,高端ThinkPad是什么样?如今的ThinkPad X1 Carbon 2018(Gen6)便是答案。Yonemochi San曾经坦言,曾经打造的ThinkPad X300正是如今X1 Carbon系列的“祖父”。碳纤维材料的应用,如出一辙的轻薄,不一味...

    2018-03-10
  • 译文 | 交互设计中对于“可控性”的理解

     “今天,你可以自由的调节你的屏幕的亮度,关掉应用的通知,自主决定是否连接手机的无线网络等等,虽然这些只能将你的手机电量多延长了几分钟,但却让你满足于一种成就感:你可以完全掌控你的手机,你可以调整所有的设置!(其实你无法控制你手机的电池寿命!) ”

    2017-05-31
  • 交互设计的那些事儿

    作者:柳强  

    2016-01-22
  • 色彩系列|解读“黑色”在电商设计中的运用

    鉴于在之前的一篇文章“5招带你玩转电商最常用的色彩搭配!”里我讲到了关于热闹促销型的电商设计最常用的颜色“红色”在电商设计里的运用,那么今天我就讲一下热闹促销型的电商设计最忌讳的颜色“黑色”在电商设计里的运用吧。

    2017-04-29
  • 对话界面的现在与未来

    计算机与人类并不使用同一种语言。所以为了之间的交互成为可能,我们依赖于图形化的用户界面(GUIs)。但是GUIs同样有着天然的屏障:人们必须去学习如何使用他们。他们不得不去学习一个汉堡icon隐藏着一个菜单,这是一个button触发一个操作。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语言识别和处理效率的提高改善,我们当前的交互方式正在变得更直观,简单而又高效-通过对话界面

    2016-07-20
  • 情绪板的制作方法:写给设计师的全方位使用指南

    在设计上图片比其他要素更容易让人理解,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情绪板(英: Mood Board),来使设计工作更加流畅,缩短制作的时间、改善工作流程。

    2017-05-11
  • 设计室开题 | 用户体验设计从入门到实战

    凯诺设计室(Canopy Design Studio)基于研究、实际项目而设立,每期6-12人、5-10周,在设计室讲师的带领下,从无到有生成完整方案,基于线上教学,打破地域限制,回归设计专业基于studio教学的本质,主题涵盖建筑、景观、城市、艺术、人机交互、用户体验设计等领域。*设计室开题请关注凯诺公众号或官网这是第38个凯诺设计室▽Chenyu SiWanderlust Inc 产品设计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HCI学士凯诺优秀讲师...

    2018-04-07
  • 设计师最好的时代和交互设计最差的时代

    当技术平台化的时候,可能是正在酝酿下一步的技术革命。而现在设计用技术做差异化不是不行,而是很难。还是举facebook的例子,他们现在在招有接近一半的researcher岗位,UX researcher和Quantitative researcher,姑且分为主定性和主定量的用研岗吧,我觉得原因在于,交互设计师内化在心的用研思维难以在大量数据和海量用户面前快速将信息转化为决策,必须由专业人士专职来做。

    2017-06-05
  • 7个技巧,帮你搞定网页首图设计

    首屏设计的7个技巧,它们并不复杂,却能帮你的首图设计更上一层楼。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