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案例: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02 案例: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来自信息读书00:0017:04用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人今天我想讲一个结婚教练的故事。她是我的一个朋友,现在做的工作就是指导30多岁下定决心要结婚的女生,如何能够在一年半之内搞定结婚。她的方法已经帮助了30多个30多岁的女生完成了结婚。这个结婚教练以前是干什么的呢?她以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她的这一套结婚的体系内容挺多的,这堂课我想把她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拿出来分享。这个环节就是如何观察和判断一个人。因为...

用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人

今天我想讲一个结婚教练的故事。

她是我的一个朋友,现在做的工作就是指导30多岁下定决心要结婚的女生,如何能够在一年半之内搞定结婚。

她的方法已经帮助了30多个30多岁的女生完成了结婚。

这个结婚教练以前是干什么的呢?

她以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

她的这一套结婚的体系内容挺多的,这堂课我想把她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拿出来分享。

这个环节就是如何观察和判断一个人。

因为结婚也好,创业找合伙人也罢,都是非常重要的长期关系。

改变一个人,那是非常难的事情。

在开始长期关系之前,如何有框架地去观察一个人,进行是否适配的判断,是更关键的。

结婚教练,就是用产品经理的专业视角,来训练用户如何去看一个人。

因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产品,大家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但是如果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训练,那么所有的感受是混杂的,是混沌的。

你的情绪,一定会被你最有感觉的那个点牵制住,所以就会有强烈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差。

并且在你没有强烈感受的那些地方,还会有大面积的认知盲点和思维遮蔽。

产品经理则是有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来看一个产品。

不管你的第一直觉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其实你都可以用这套框架,相对完整地度量你对一个人的认识到底有多少。

人和产品的五个层次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如何用一个产品经理看产品的专业化方法,去指导一个女孩儿去判断她的相亲对象。

其实,就是从外到内的五个层次,我来一一介绍一下。

第一层——感知层 

一个产品,你拿到它,它设计的美不美,质感怎么样。一个人,你看到他的第一眼,这个人的身材、相貌,说话什么口音,穿衣服怎么搭配,这个就是最外层的感知层。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

角色是很重要的一个词,我们会专门在第一模块用一课的时间来讲。

简单来讲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并且被角色驯化。

比如说你遇到一个银行职员,一个军人,或者是一个公务员,你在和他打交道的时候,你就能明显看到他身上角色的痕迹。

你在办公室和你的公司的同事交往,其实大家的相处首先就是角色的对接。我们谈什么内容,我们知道哪些东西,都会被你的角色所控制。

所以,基于表面的感知,基于角色化的接触,都是非常浅层的关系。

也就是说,咱们日常和人的接触多半都是浅层关系,因为大家上班都是基于角色在做彼此的交流。

大家在接受各种服务。为你提供服务的那个人,其实也都是角色所设定好的沟通方式和交付内容,然后再与你进行沟通、交割和讨论。

如果你和别人在角色扮演里对接,你就会被牢牢地捆在设定的角色中。

其实两个人只是角色的对接关系,是没有办法达到彼此的深入了解和深层关系的。

什么是深层关系?

那就要走到这个角色之下的下一层,第三层。从第三层开始就是一个人的深层部分了。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

它可能会包括了一个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每个人其实都是不一样的。

就是我们人生的历程,其实大概在很多时刻,很多人都会处在同一个角色里,比如说我们都曾经是学生,或者是说毕业刚工作的时候,我们都是小职员。

但是接下来,因为每个人的资源不一样,大家的精神资源不一样,出身背景、家庭的人脉资源不一样等等。资源结构会推动每个人,去往不同的地方。

我们可能都曾处在某一个角色中,但未来会进入到不同系统的不同角色中。

所以其实到了资源结构的这个层面,好多姑娘已经不会观察,不会判断了。

她会看一个人的外表、穿着,或者问一些非常表面化的问题,比如你存款有多少钱?你有房有车吗?

如果用我们产品经理的专业术语,这个叫做只抓表面数据,这种用户研究行为其实是非常低级的。

如果是只能抓表面数据的产品经理,肯定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就好像是说一个女生,如果她只能基于一个人的感知层、角色层进行交流,或者基于表面数据的存款和房车去对一个人进行判断,那这个人也是没有办法和别人建立深度关系的。

一个人的内核,就是他的存在感

在这个深度关系之外,再往下一层是什么?这个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内核。下面还有两层,我把它放在一起讲。

第四层是人的能力圈。

第五层是一个人的内核,就是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

就是他对他自己为什么而存在,到底是怎么感知的。什么状态下,他的存在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什么时候他让他不爽或者烦躁?

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你观察一个动物,它的状态、情绪,其实都是关乎它的生存需求是不是被满足。狮子为什么要去咬长颈鹿,其实狮子也很吃力、很勉强,但是必须厮杀下去。

因为饿,因为生存条件不满足,生存的需求在驱动它。如果它吃饱了,它才不这么费劲呢。

所以一个人为什么奔波、焦虑、不安,机关算尽,上窜下跳?其实是因为他的存在感还没有被满足。

动物其实只要生存条件满足,它就很愉快了。

但是人和人又是不一样的。

  1. 有的人只要能够在一段关系里,比如说我在一个家庭中,我在和我的爱人的关系中,只要我的存在感是清晰的,对方给了我足够的确认感,我就能够满足。其实很多女孩儿都是这样的。

  2. 但是有的人,如果只能够在一段关系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是远远不能满足自己的。他需要在职场、在行业中、在社会影响力中,看到自己的存在感,看到别人的重视。其实很多男人是这样的。

所以,就像是生存在驱动动物奔波撕咬一样,对存在感的寻求,以及不安全感,也在驱动男人、女人思前想后、废寝忘食、找人找事找钱,去满足自己,去确认自己的存在感。

动物其实是在奔波和厮打中强健了自己的肌肉,一个人是为了不断地强化自己的存在感,在左冲右突里扩充了自己的能力圈。

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最内核是存在感,它的外面一层是能力圈。

如果一个人的存在感满足了,其实他的能力圈就不会再扩充了。就好像说好多女人结了婚就不化妆了,男人满足了就不奋斗了是一样的。

因为扩充能力圈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想狮子为了吃饭去杀长颈鹿,其实它挨打也是极其痛苦的。

五个层次,层层深入

现在,我们再把一个人从外而内的五层再拎一遍。

最外层是感知层,是你看到的一个人的样子,他的相貌、举止、着装。

其实当你看到这个人的时候,你要知道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有一部分其实是角色化的产物。

在感知层之内的第二层是角色框架层。

在角色框架层的再往里的第三层是资源结构层,资源不只是大家一般都会认为的人脉和财产,还包括了一个人的精神结构和他的精神资源。

关于这个,我写过一篇文章,我把它整理成了彩蛋,会晚一点放出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

在这个资源结构层再往后的一层就是能力圈,在能力圈的里面就是这个人对自己存在感的感知。

所以,如果你明确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你就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能力圈,改变自己的资源,然后甚至改变自己外在的样子。

比如说,在2005年,我同时认识了做豆瓣的阿北、做抓虾的徐易容和做校内网的王兴。

其实当时你会发现这三个人很像,都是外表很斯文的文艺男青年,做的都是Web 2.0的网站。

十几年过去了,这三个人的能力圈和资源结构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他们的公司也成了完全不同的三个企业。

王兴做了美团,徐易容从抓虾做了美丽说,再到现在在做HIGO,而阿北一直在做他的豆瓣,已经快14年了。

如果你可以进入到这三个人的内心,你就会发现说,即使是在2005年,在他们外表看上去很像的时候,其实他们内心自己的存在感就是不一样的。

以上我简单介绍了如何用产品经理看产品的认知框架,一层一层地去观察和分析一个人。

对于浅层关系,最表层的感知层就够了。

就像你只是打算购买一个产品,那你只要看到最表层就够了。如果你只是想谈个恋爱,并不打算和任何一个人的命运去深入勾连,那你看到最表层也就够了。

但是如果你追求的是深度关系和长期关系,那你需要看到的就绝不仅仅是表面上已经呈现出来的结果。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适配另一个人的成熟产品,你需要看到的是一个人能够持续让自己变化的内在的动力。

然后在漫长的不确定的未来里,明确你们两个人是不是能够一起拥抱不确定,拥抱变化,在变化中变得成熟,彼此适配。

其实这个才是更关键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只是做用户,想短期关系、捡现成的,那你看到一个人的感知层和角色层就够了。

但如果你是要结婚,你要投资一个人,或者你要选择和某个人成为长期的合伙人。

那这个人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自我设定和感知,他对自己的能力圈的建设和经营,他对自己的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才是更重要的。

到这里,如何用产品经理看产品的认知框架来看一个人就基本上讲完了。

乔布斯和他的三个女人

因为我们讲到了用户体验和结婚,这两个话题连在一起,我就实在是忍不住想讲一讲我们产品经理的大神—— 乔布斯和他的三个女人的故事。

乔布斯的三个女人,第一个就是布伦南。

布伦南17岁读高中的时候,就认识了乔布斯,两人分分合合大概5年。

18岁,布伦南第一次怀孕,但是根据两个人当时的协议,她去做了流产。23岁,布伦南再次怀孕,就生下了乔布斯的第一个女儿丽萨。

2005年,50岁的布伦南给乔布斯写信,希望乔布斯给她一些钱,乔布斯没理她。

2009年,布伦南疾病缠身、穷困潦倒,借住在朋友家,她给乔布斯写邮件说:

我病了3年,已经别无选择,我最后一次请求你,请考虑一下为我提供1万美金,帮我度过几个月的时间。

2009年那个时候iPhone已经发布了,乔布斯再次封神,我们都对他崇拜得无以复加,这样的大神当天就回复,说:“ 我不会被要挟 。”

你听上去,这个回复感觉怎么样?

接着我们讲他第二个女人,他的第二个女人叫蒂娜。

在人生最后的日子,乔布斯和自己的传记作者谈到蒂娜的时候,当时就潸然泪下,他说:

她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女人,她是我真正爱的第一个人,我们是那么的心意相通,我不知道谁还能比她更理解我。

你要知道,那个时候其实他和他太太已经结婚二十多年了。

当然,他是向蒂娜求过婚的,在1989年的时候,乔布斯向蒂娜求婚,她当时就拒绝了。

她说:“爱上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种痛苦令人难以置信。”

蒂娜曾经在他们的卧室墙上写了一句话:“忽视是一种虐待。”

乔布斯肯定觉得自己很爱蒂娜,但是蒂娜显然觉得用户体验实在太差了,没有办法坚持下去。当然你也可以说,其实蒂娜没有那么爱乔布斯。

第三个女人,其实就是我们都知道乔布斯的太太,劳伦•鲍威尔。

劳伦她自己其实说过一句话:

“他像激光那么专注,当他的光芒照耀到你身上,你就会沐浴着他的关爱。但是,当他的光芒转移到其他关注点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人生非常黑暗。”

我觉得她这句话其实很真实。

因为她几乎是用另外一种方法解释了,蒂娜为什么要在墙上写“忽视是一种虐待”。

但区别是什么?

区别就是蒂娜没有办法忍受,而劳伦找到了消解这种体验的方法。

并且她陪乔布斯27年,给了乔布斯稳定的情感支撑,陪乔布斯度过了重返苹果前后的那段很艰难的时日——与癌症作战的最后人生时光。

所以今天,当我们谈到这位乔布斯的遗孀时,我们更愿意谈,她继承了乔布斯100亿美元的遗产。

但如果你听了第一个和第二个女人的故事,你是不是可以想一下,劳伦曾经经历过什么?她承受了什么?又消化了什么?

这个女人本身是非常强大的。

本讲小结

今天,我们把一个人由表及里的五层讲了一遍,然后又顺便八卦了乔帮主的三个女人,由表及里的对乔帮主的不同体验和感受。

这个时候,我们再想一想,你对人的这五层:感知层、角色层、资源层、能力圈和存在感。

你最在意哪一层,你最不能忍哪一层?

如果在生命中,你遇到乔布斯,你能和这样的人长相厮守吗?给你个乔布斯你接得住吗?你要不要?

八卦就讲完了,我自己非常开心,希望你也喜欢。

从下节课开始,我们进入正式的课程。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6095/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3-27
下一篇 2018-03-27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申请关注度最高的5个问题,第一个就头疼.. | 大咖说

    说到交互设计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就交互思维、交互体验...准备申请交互专业的同学也是非常心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还是多和专业老师取取经。伦艺学姐回答的5个交互专业问题,收好哦~Q1:转专业学生申请应该注意什么?我觉得需要看这个问题怎么定义转专业,因为在一个设计类的学科,很多设计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是共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如果想要转到交互或者用户体验的专业,其实提供的是一种用交互的方式和研究结果解决现有用户的问题。...

    2018-04-26
  • 艺术留学新宠—交互设计选"综合类"院校和"艺术类"院校有何差别?

    在当下这个数字智能急速发展的时代,交互设计成为了热门探索领域,同时它也是当下最受欢迎的留学专业之一。相较国外,国内开设交互设计专业的院校较少,即便有,也是和工业设计专业剪不断理还乱。而真正的交互设计包含的范畴更广,这一点从国外不同院校的交互类专业方向上可以看出,其教育框架完全在APP这一分支之上,而表现形式也不局限于媒体、数字、艺术、装置等。对于想要申请国外顶级交互专业院校的同学来说,确定好自己想要探究的专业领域是选校时的重要参考标准。...

    2018-05-07
  • 对话式交互设计流程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自然对话的基础概念,学习了谷歌对于人类自然对话的研究和理解。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来介绍谷歌推荐的对话式交互设计流程,以及本人对该流程与常规的体验设计流程异同之处的对比分析。设计流程1.选择适合的使用场景对话式交互界面的使用场景通常是简单直观的。当考虑任务场景的时候会想到游戏,因为游戏是低风险的。但是游戏界面的设计必须要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以免使用户感到无聊。猜数字的小游戏可以作为对话式界面设计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要求...

    2018-03-31
  • 用户体验之旅-开篇

    设计菜会有啥?设计菜主要针对用户体验的方方面面进行分享。也会适当分享行业的一些资讯。主要为了沉淀,不追求快节奏,慢下来去思考去沉淀是设计菜的宗旨。没有商业目标~没有商业目的~欢迎围观和点评。欢迎━(*`∀´*)ノ亻留言及分享!谢谢!图片来自于:pinterest

    2018-04-27
  •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用户体验?

    如果你现在在科技领域工作,那你对人工智能(AI)或用户体验(UX)肯定不陌生了。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越来越不局限在开发者或数据科学家的领域。作为设计师/技术爱好者/企业家/创业者,开始或继续思考我们目前使用的设备是很重要的。为了改善生活,我们不应该局限于现状。我们应该从每件事物中寻找灵感,并把生活看做一个界面。Airbnb当你想到人工智能时,你第一个联想到的不只是出租房间或公寓。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文化的发展,Airbnb...

    2018-02-24
  • 【用户体验】健康家居生活就选择稚爱儿童水漆

    我心目中的家不需要非常大,只要整洁温馨就好。快过年了,身边很多邻居都在忙着给房子装修,白天楼上楼下总是叮叮咚咚地响个不停;我想到自己家里潮湿斑驳的墙面,心里总是有个疙瘩。不止一次想给自己家翻翻新——二十几年的老房子,墙面容易潮湿发霉,自打上次我结婚家里刷了一次墙,到现在有2年多时间了,墙面很多地方起了小泡泡:有的地方开始掉灰:严重的地方还长出了黑色的霉菌,真的是惨不忍睹:不但有碍美观,而且我宝宝刚刚学会走路老是扶着墙,一不小心就摸到发霉...

    2018-02-07
  • 用户体验(UX)专家是如何进行设计评审?

    设计评审是一种可用性测查工具,通常由一个评审员审查设计方案中的可用性问题。本文摘自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ux-expert-reviews/原文标题:UX Expert Reviews原文作者:Aurora Harley什么是“设计评审”?定义:设计评审是一种可用性测查工具,通常由一个评审员审查设计方案中的可用性问题。“设计评审”一词颇为广义,涉及数种可用性测查方法,且每一种的运用因人(评审员...

    2018-04-19
  • 写给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用户体验知识4(大结局)

    从2015年起,我陆续写了《写给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用户体验知识》系列文章,当时的写作提纲如下:第一部分:先纠结两个概念「用户体验」和「设计」第二部分:设计原则概览原则1:符合用户使用需求原则2:基于用户的心理模型设计原则3:一致性原则4:及时有效的反馈和解释原则5:形式追随功能原

    微信热点 2018-02-12
  • 你真的了解交互设计吗?

    回顾2017年,我们发现交互设计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这个新型专业在国内的认知度与外国并不完全同步。为了给更多学生带来交互信息的普及,设想决定带大家预测一下在2018年,信息体验设计会如何发展、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趋势。更简单的导航方式导航体验是2017年的热点话题之一。为了设计出顺畅的用户体验,导航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线性导航Linear Navigation为了简化导航体验,很多app和网站致力于创造线性的导航体验(即分布式),...

    2018-03-19
  • 【CIO说】花椒直播韩三普:用户体验与核心技术才是硬实力

    本期推荐韩  三  普花 椒 直 播 CTO社交直播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高富帅”表现出的强大增长和吸金实力虽让业外人士倍感羡慕,然而作为一个严重依赖技术、用户体验要求极高的行业,流量等时代红利已经不能称其为门槛。如何打造平台差异化的竞争力?近日,花椒直播CTO韩三普接受了ENI经济和信息化网的采访,分享了花椒直播快速增长背后技术所提供的强大支持。并结合当下创新趋势,分享了直播在其中可发挥的作用。亮点提炼如何打造平台差异化的竞争力,以核...

    20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