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本文转载自RSAA鼓楼7号院刚刚过去的2017,对我们这个钟鼓楼旁的四合院是很特别的一年。虽然在RSAA北京公司成立后的八年间,我们一直埋头苦干,作品也算颇丰,但好像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一直是一个相对默默无闻的团队,甚至很少有人知道RSAA是个正儿八经的德国独资公司;而在2017,RSAA和庄子玉工作室却因为几个极具当代中国调性的项目而广为人知;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也许不是偶然 - 以“在当下中国的社会和空间语境中寻找新的叙事性与类...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本文转载自 RSAA鼓楼7号院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刚刚过去的2017,对我们这个钟鼓楼旁的四合院是很特别的一年。虽然在RSAA北京公司成立后的八年间,我们一直埋头苦干,作品也算颇丰,但好像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一直是一个相对默默无闻的团队,甚至很少有人知道RSAA是个正儿八经的德国独资公司;而在2017,RSAA和庄子玉工作室却因为几个极具当代中国调性的项目而广为人知;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也许不是偶然 - 以“在当下中国的社会和空间语境中寻找新的叙事性与类型学的延伸”作为母题,不论从在建与已完成的项目而言,还是从相关内容与理论的挖掘上,我们都已经精耕多年。

其实,在早年完成的一系列项目中,我们基本沿用的是公司的德国合伙人们在欧洲的实践中积累形成的设计路线与认知体系,从十年前进入中国市场伊始,这种拿来主义的方法一直获得市场的普遍认可,RSAA也先后完成了诸如天津社会山、天津文化中心城市设计、青岛高铁核心商务区、天津四中等一系列项目。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天津社会山(合作单位Wolf Loebel Architects)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天津文化中心城市设计

(合作单位丹麦安博集团,天津规划院,Wolf Loebel Architects)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青岛高铁核心商务区工作模型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天津四中施工现场©张辉


然而一系列的疑问起始于庄子玉成为德国公司合伙人后的第二年。即2014年,RSAA联合天津规划院,在与多位普利兹克奖得主以及几乎全部国内大院参与的济宁文化中心的多标段投标中胜出,获得了其中群众艺术馆、高地公园、总体规划的设计权;同时作为项目总控方协调西泽立卫、马里奥伯塔、何镜堂等三位前辈大师的设计衔接。这其中不仅仅是各栋建筑之间的柱网不同的碰撞,管线相交的碰撞,而更多的是不同文化碰撞产生的认知的差别、体验的不同,大师们从类型学上也给每栋单体提供了截然不同的空间原型 - 而在漫长的设计的争论与推进中我们发现,这些归根结底可串联的是一个完整的空间叙事,当代中国的空间叙事:这个项目所在地处孔孟故里,但又是具有完全当代精神的文化综合体,如何在不附加任何文化符号的基础上,获得对于中国传统的空间体验,使我们意识到,完全的拿来主义已经陈旧。如何结合我们在欧洲的实践实现“在地”的设计再思考和再创造,对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思考方式的回归,才是我们新的设计本源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济宁文化中心插画©RSAA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济宁文化中心及施工近况

(从左至右:西泽立卫美术馆,马里·博塔博物馆,何镜堂图书馆,RSAA/庄子玉工作室及天津规划院群艺馆及整体城市设计)


于是我们从自己的办公空间入手对公司进行全面的革新,因为作为设计者,我们塑造空间,也被空间塑造;2016年,我们从北京的CBD搬到了钟鼓楼旁的7号院;从此我们便每天穿行在北京的内城外城之间,空间尺度的变化,周边人们行为模式的转换,历史符号的迁移对于建筑师,都是对于设计灵感潜移默化的激发,同时在时空的交替中让我们重新认知自我和中国当代空间的本源。院子的一期改造完工后,我们和刻画合作了一个关于介绍7号院的小视频;2017年初上线后竟出乎意料在全网获得了数百万的点击量;这个默默无闻小院儿瞬间变成了钟鼓楼一带的新晋景点,以致之后每天都有各路亲友建筑爱好者要求前来体验。同时在夏季完工的二期北屋屋顶改造和正在进行的南屋改造中,我们都试图在这个特殊的空间容器中挑战中国传统建筑类型学的边界,让传统建筑的屋面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活动场地。

刻画:坐在200年的院子里,想着200年后房子的样子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鼓楼七号院2017中秋特别版插画©RSAA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在随后秋季的设计周期间,我们在这个场地邀请了梵几创始人、黄小厨创始人、彼伏创始人、尹超工作室创始人、冰逸工作室创始人、泰康空间负责人等一众设计艺术名家,组织了一场钟鼓楼之巅论剑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关于设计的边界”论坛


与此同时,7号院改造所带来的对于中国风格的当代建筑可能性的探讨,也在我们的另一个广受关注的项目铜陵山居中延续开来。因为彦祖老师带来的巨大流量,铜陵山居成为了建筑史上第一个建造过程被上亿受众观看的建筑;然而节目开拍前,上电视这件事情对于庄子玉来说一直是一个比较纠结的事情:传播度对于当代的建筑师固然重要,但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建筑师的专业度和项目的完成度能否完整体现,也一直是RSAA作为一个专业团队极为担心的问题;其中反复的论证以及方案调整更不必多说,以至于在节目开拍前三天,双方才正式签订了最终合同。好在有最终超给力的鼓楼7号院的小伙伴们和超给力的施工图和施工团队的配合,我们完成了45天从草图到建筑景观精装软装完成的奇迹。铜陵山居在中国语境下所呈现的传统与当代的高度融合获得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同时这个项目也帮助RSAA收获了中国装饰协会的年度最高奖项,并在最大线上建筑杂志ArchDaily中,与KPF扎哈SOM李伯斯金Heatherwick库哈斯BIG努维尔MVRD等一道,获得了年度最受关注建筑的TOP20。并且这个项目刚刚收获了含金量极高的意大利DOMUS历史文保大奖的SHORTLIST。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铜陵山居插画©RSAA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铜陵山居施工过程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铜陵山居项目获得Arcdaily年度最受关注建筑的TOP20


当然鼓楼7号院在2017年广受关注的项目也绝非铜陵山居一个,2016年设计的未建成项目腔体教堂在2017年5月获得了纽约Architizer颁发的A+未来建筑奖,这个项目同时也被CNN网站放在设计版首进行了转载;同时这个项目和铜陵山居被庄子玉作为探讨RSAA在当代中国建筑类型学演进的实践案例,在五月的漂亮房子拍摄、十月的北京三里屯TEDx大会、十一月的建筑学院线上公开课、十二月中央美院的中式山居命题讲座中被反复提及并介绍,作为可操作的设计方法体系也获得了参会听众的广泛认同。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CNN对腔体教堂获奖的报道


庄子玉:看“脸”时代的空间进化与故事重塑@三里屯TEDx大会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TEDx演讲现场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央美讲座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中南院讲座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天津建筑设计院讲座


庄子玉在上述活动和论坛中提及的方法论,也并非只停留在小体量的建筑实践中。十一月在清华大学的一次小型沙龙中,庄子玉首次提及,RSAA在建的超五星酒店南京五季金陵的灵感,来源于他拍摄施工中的武当玉真宫中的屋面漂浮感及其独特的建筑类型学体验;时至2017岁末,该建筑主体结构封顶,之前的创作缘起也逐步得到了验证。同时这个项目作为RSAA第一个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总控的高端酒店项目,其建筑设计理念也同样在从公区到样板间的贯彻中得到了连贯的体验。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清华大学小型学术沙龙探讨影像与建筑的关系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庄子玉2011年拍摄的施工中的武当玉真宫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南京五季金陵酒店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南京五季金陵酒店施工现场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南京五季金陵酒店插画©RSAA

作为类似具有中国当代类型学和叙事性特征的高端住宅酒店会所项目,RSAA庄子玉工作室在从2017年初开始的马尔代夫门户综合体,到2017年中开始的南京汤泉艾美酒店,再到2017年末开始的金山岭长城阳光书院和郑州北龙湖诸子庐,上述的方法论在从概念起始到中期的结构论证以及后期的施工图控制都贯彻始终。特别是已经开工的南京汤泉艾美酒店和金山岭长城阳光书院,实现了建筑室内景观设计的高度一体化并使产品的整体体验更加连贯。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马尔代夫门户综合体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南京汤泉艾美酒店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北京阳光书院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郑州康桥高端住宅项目诸子庐


之前提及的RSAA早期大型公建项目天津四中新校区和济宁文化中心项目也在年尾接近主体结构完工,济宁文化中心同时收获了国家勘察设计协会的BIM大奖;2016年中标的六佰本商业中心是目前北京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改造,施工也在稳步进行;同样作为北京最热门商区之一的蓝色港湾改造也开始进入方案阶段。RSAA的这些大型文化商业公建项目虽然在外观上并不具备之前项目中易被阅读到的中国空间特征,然而基于中国叙事的设计原则,其对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认知特征的深入探讨与呼应,使这些项目更加脱离传统的中国形式而真正在设计中叙述当代的中国人和空间的故事。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济宁文化中心施工现场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六佰本商业中心施工现场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天津四中施工现场©张辉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天津四中插画©RSAA


这样的操作让我们甚至在体现当代中国绿色工业之路的路上也有所得,2017年7月,RSAA/庄子玉工作室与丹麦安博组成的联合体,在与英国ARUP、丹麦SHL、瑞典SWECOM等十家国际公司的竞争中胜出,获得中国天楹通州湾固废循环园区的建筑设计权,总投资20亿,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新的绿色环保地标之一,并成为中国最领先的多种固废综合处理平台和上海周边最大的固废发电机组;项目的固废和焚烧工艺配合团队丹麦安博也正是BIG在哥本哈根著名的“滑雪场”固废焚烧电厂的工艺配合团队。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到中国叙事,不论是建筑如此,城市规划设计亦然:庄子玉在九月北京设计周荷兰驻华大使主持的中荷建筑师对谈中首次提出了“城市可消费信息密度”的概念,以RSAA的艺术装置“蜃景”作为抽象载体展开并论述,提出当代城市空间的主要矛盾是信息密集至极小空间(如智能手机)与巨型城市空间信息空心化(如当代鬼城)之间的矛盾,建筑类型学在城市尺度的扩展必须与内容/叙事性的植入并行;并将其扩展到了城市设计的实践领域 - 作为规划业绩最为丰富的国际团队之一,RSAA与德国盖博的联合团队在和SOM与阿特金斯的竞争中胜出,在2017共同完成了最新版的大连市城市设计导则。同时在年中,RSAA庄子玉工作室与丹麦安博合作共同完成了广州CBD南区-沥滘片区的城市设计,并获得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的嘉许。


未来城市景象|荷兰设计周&北京设计周系列研讨会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北京设计周中荷论坛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RSAA艺术装置“蜃景”讲述信息密度与空间品质的关系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大连城市设计导则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广州CBD南区-沥滘片区城市设计


项目的日趋多元化和精品化让我们反而更加珍视设计的核心价值以及作为设计团队的自我认知:RSAA通过对自我的再定位实践着中德价值双向输出的意义,10月RSAA在德国科隆的股东大会上,合伙人一致认可庄子玉对于RSAA由德国公司单核心北京公司作为本地配合,向北京-科隆双核心公司体系的转变;RSAA/庄子玉工作室也将承担更多欧洲项目的责任,以及将中国当代实践的快速迭代与试错成果以及其背后的国际理念在当代中国再创造的成果向欧洲输出的责任。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RSAA公司合伙人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RSAA北京-科隆双核心机制

秉承着同样的价值观,RSAA也和具有原创思维和在地思考并再创造的国际品牌在2017年进行了一系列的互动与合作。不论是德国大众的顶级轿车辉昂系列,还是德国著名顶级腕表格拉苏蒂,抑或是即将开始合作的法国爱马仕与英国戴森,他们都与RSAA/庄子玉工作室一样,秉承着当代原创精神植根中国进行再创作;并相信唯有价值观,唯有富有中国当代精神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共同珍视中国当下的故事,把我们大家一同带得更高更远,并从中国形式最终走向中国叙事。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原创是真正“在地”的思考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大众辉昂尊享品鉴会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设计、文化、艺术引领下的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

Contact of “Design Changes China” Project

“设计改变中国”项目组联系方式


Project Cooperation

项目合作

Design Cooperation

设计合作

Advertising Cooperation

广告合作

Media Cooperation

媒体合作

Xiong Run / 熊润

18600687326

18600513622

Yang Chunhong / 杨纯红

18600687010

18611196704

Su Liyan / 苏丽燕

18600687323

Yang Hangzi / 杨杭子

18600687335


《城市·环境·设计》UED第110期现已上架

A本 《UNStudio》专辑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购买!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B本  UIA-霍普杯2017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改变与重塑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购买!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2018年全年征订全面开启

现在订阅,即可享受多重福利!

  1. 优先获得建筑师签名版

    订阅全年前20名即可优先获得建筑师签名珍藏版!(不与姓名烫印名版同享)

  2. 专属姓名烫印

    订阅全年即可获得专属姓名烫印!(不与建筑师签名版同享)

  3. 楼纳大米

    楼纳大米产自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核心区域楼纳村大冲组,现在订阅全年即可获得!不发售的限量版,UED建筑大师过大年同款!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订阅!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RSAA / 庄子玉工作室的2017



About UED

UED愿意以“愚者之心”

“不遗余力”地传递设计之美

版权声明 | 文章转载自 RSAA鼓楼7号院,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UED Contact

uedmedia@uedmagazine.net

投稿请发送至媒体合作邮箱



Explore More

UED官网 | www.uedmagazine.net

新浪微博 | UED城市环境设计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5331/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2-24
下一篇 2018-02-24

相关推荐

  • 我们招人啦:高级UX/UI设计师

    For EN version, clickhere生活在笔驰!想不想为前卫的客户创造出杰出的作品?加入我们紧密团结,具有才华,能吃苦耐劳的大家庭,你将会为不同行业构建最具深刻印象的品牌形象。你将迎接带有刺激和创造性的挑战。你会和一个带有创新思维的团队一起工作,不断地推动自己,让自己继续迈向未知的步伐。有时混乱,但永远是具有想象力的一个过程,我们能够专注于做出一个非凡的设计并将它和乐趣结合到一起。我们需要的高级UX/UI设计师!我们正在寻...

    微信热点 2018-04-05
  • Sketch常用插件介绍

    sketch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互联网设计尤其是UI设计相对于老牌PS,sketch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模式,sketch的强大除了软件本身,另一个不可磨灭的功劳就是丰富的插件。今天给大家介绍几款常用的插件:一、Sketch Measure一键自动生成 HTML 页面,离线下检查所有设计细节,包括 CSS 样式。在线演示: http://utom.design/news/二、Craft帮你提高效率的自动填充神器a.文本自动填...

    2018-04-12
  • 【软件安装】Axure RP 7.0软件图文安装教程

    1、会员覆盖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并不断更新更多有价值的精品软件2、安装中有任何问题请咨询小白资料网私人微信:xbzw88888888【特别推荐】加小白官方微信:xbzw88888888,就可免费领取:快速入门自学视频课程Axure RP 7.0软件图文安装教程软件介绍:Axure RP是一个专业的快速原型设计工具,让负责定义需求和规格、设计功能和界面的专家能够快速创建应用软件或Web网站的线框图、流程图、原型和规格说明文档。作为专业的...

    2018-03-13
  • 国际用户体验设计论坛邀请函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国际用户体验设计论坛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第一届理事会预备会!  开始报名啦  !官方海报如下👇报名方式一👇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通过报名页面报名👇报名方式二点击文章最底部“阅读原文”,通过H5报名页面完成报名了解我们关注我们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UXE优艺智造”这里有最新的行业动向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来一探用户体验的商业价值吧联系我们电话15868193198邮箱uxestudy@126.com欢迎投稿

    2018-03-30
  • 芝加哥艺术学院交互设计硕士成功案例

    等你点蓝字关注都等出蜘蛛网了学生档案毕业院校:北京某大学本科专业:网络设计本科平均分:3.45申请学位:硕士申请专业:交互设计TOEFL:95GRE:无案例回放W同学是2015年10月底进入公司服务体系的,想要申请2017年秋季入学的设计类相关专业。通过第一次电话联系,名校规划导师了解到W同学的基本情况是:北京某大学网络设计专业学生,GPA:3.45,TOEFL:77分,没有GRE成绩。再通过头脑风暴课上的深入挖掘,名校规划导师更全面更...

    2018-04-26
  • 你离互联网产品经理,只差一句自我肯定!

    从2014年开始,伴随着越来越多产品人转岗心路历程的分享,产品壹佰为此专门开辟专栏,记录了他们这一段学习路程中的点点滴滴。他们之中,有对未来茫然无措的大学生、不甘于现状的互联网从业者、郁郁不得志的传统行业人、孤立无援的产品新人以及举步维艰的创业者……在他们的诉说中,有着转岗前的不安、惶恐,也有刚转岗成功的喜悦、激动,更有成为产品经理后自我知识的输出!分享!如今,这些记录成长历程的人儿们如疾风般快速的蜕变着,梦想实现,更幸运的是,其中的出...

    微信热点 2018-03-10
  • 未来美甲店一定赢在“用户体验” | 互联互生

    咱们来假想一个情景,你到一个新公司第一天上班,你刚到公司门口,就有一位打扮非常正式的女士专门迎接你。她领着你在公司走了一圈,介绍了各部门的情况,然后把你送到你的办公桌。你发现办公桌上挂着一个横幅,上面写着“新人在这儿!”全公司都能看见。你打开电脑,屏幕是一张代表公司理念的美丽图片。办公桌上有一份给你的礼物,是不锈钢做的一个公司产品的模型。你刚连上电子邮件,就收到 CEO 亲自写给你的信,对你各种鼓励、希望你能度过愉快的一天,也希望你在公...

    2018-04-29
  • Axure小白,快速做出冲顶大会高保真原型,全靠它(附源文件下载)

    Hi,大家好我是Axure实战班萌萌哒的班主任Sara(*^▽^*)这是一篇很有内容的Axure班介绍文章如果你被Axure困扰想快速玩转Axure,做出标准的原型图想写出规范的原型说明,掌握产品交互那么花3-5分钟了解下这个实战班吧,2000多位同学报名学习了,不会错的~先给大家看看我们班liwen同学,做的冲顶大会gif图喔,真的很棒棒耶(*╹▽╹*)(福利资料:添加班主任Sara为好友,可获取“冲顶大会”原型文件。Sara微信见文...

    2018-03-26
  • 用户体验设计师必须知道的52个科技术语

    原文链接:https://uxplanet.org/60-tech-terms-you-need-to-know-as-a-ux-designer-a01166074ae1通俗易懂的A-Z科技术语列表在刚开始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工作时,我如同离了水的鱼一样。我所知道的科技术语很贫乏。在会议中我总是能听见这些词汇,但是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然后我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偷偷摸摸的开始查我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并希望没有人发现!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很多对...

    2018-04-09
  • 行云流水般的交互体验:当智能头机邂逅百度音乐

    音乐,作为一直延续的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从爱迪生发明第一部留声机到后来的黑胶唱片、再到磁带、CD、MP3经历了整整140年,储存和传输音乐的介质从磁性变成了光学;储存歌曲的数量越来越多,体积也越来越小。但是笔者有一个长期被困扰的问题:作为运动爱好者和音乐发烧友,在跑步锻炼时常常需要将iPod或者Sony Walkman笨重的机身绑在胳膊上,然后再插上耳机、选歌、调节音量等等至少4、5步操作才能听到想听的歌;还常常因为线头缠绕,越解越乱。...

    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