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编辑| F.我觉得记录或者回忆方案组这件事……如果说有意义的话,它不应该仅仅是哥几个的一段往事,而是可能还带有某种其他的价值,可以为我们的同行展现中国建筑发展当中的一个小的片段。——崔    愷《城市·环境·设计》UED108期“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专辑现已发售更多互动福利详见文末扫描文末二维码即可购买新刊导读1997 年,当时还是建设部建筑设计研究院(下称建设部院)的中国建筑设计院(下称中国院),由时任总建筑师和副院长的崔愷...

 

📌 编辑 | F.

我觉得记录或者回忆方案组这件事……如果说有意义的话,它不应该仅仅是哥几个的一段往事,而是可能还带有某种其他的价值,可以为我们的同行展现中国建筑发展当中的一个小的片段。

——崔    愷

《城市·环境·设计》UED108期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专辑现已发售

更多互动福利详见文末

扫描文末二维码即可购买

 

新刊导读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1997 年,当时还是建设部建筑设计研究院(下称建设部院)的中国建筑设计院(下称中国院),由时任总建筑师和副院长的崔愷主持成立了方案组。2003年,中国院改制,方案组解散,成立了专家(名人)工作室。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1993年回国的张永和的第一个实际项目——席殊书屋,在建设部院办公楼的一个过廊里落成。2016年,崔愷院士在中国院主持了席殊书屋20周年的原址挂牌仪式,并邀请张永和做了一个回顾性的学术讲座。

 

2017年,方案组20周年纪念在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20年前有意无意地发生了一些事。这些事情的发生可能因了不同的缘由,似乎带着某些自发性和偶然性。但如今,回头看,它们的出现并不那么偶然,甚至有些意味深长。它们的消失、转化抑或传承,并非自明的事实,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反思和探讨。

 

——摘自《历史转换中的一个人和一群人——李华访谈崔愷》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崔愷与方案组成员于外研社大楼 ©中国建筑设计院

 

本期专辑收录了方案组相关人员不同视角的文章和采访,这些人不仅包括方案组的全体成员,更有方案组的主要推动者刘洵蕃院长(原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院长)、“导师”崔愷、“旁观者与参与者”李兴钢,还有评论家王明贤、李华老师。他们从或大或小、或时代或当下的角度进行了具有诸多思考的全方位解读,探讨了中国院方案组成立的缘起、运行的机制、团队的建构以及设计的理念、方法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展现了方案组所“折射”出的中国近三十年的设计院体制的变化、建筑行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氛围。

 

 什么是方案组?

 

崔    愷:方案组顾名思义是做方案的小组。

 

刘洵蕃:方案组的任务是:组建一个十人左右的团队,吸纳优秀青年才俊,策划优质方案,参与投标实战,在实战中提高能力,提高中标率。

 

▶  为什么要回顾方案组?

 

崔    愷: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国家、我们的行业以至到每个单位和每个人都经历了太多,难忘的大事情小事情也有太多,为什么要专门来回顾这个仅仅存在了五年的小小方案组呢?我最初也想得简单,方案组这帮弟兄大多很重旧情,许多年来不管身在院内院外甚至远在海外,都保持着联系,一晃二十年了,乘着大伙还记忆犹新的机会组织个集体的回忆,也是个难得的记录。后来和朋友们聊了聊、想了想,觉得这小事儿和单位的变化、行业的转轨以及国家的改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也和方案组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甚至也是自己后来提出的“本土设计”价值观方法论逐渐形成的一个过程,更是院里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氛围形成的一个孵化器。如此想来,小事儿变成了大事儿,值得办一下,也值得拿出来与业内同行分享一下,希望它成为中国当代建筑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闪亮的小水滴。

 

 方案组成立的历史背景

 

刘洵蕃: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建筑设计进入市场,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招标,选优定案。无论设计单位大小,无论中外公司,都在同一平台上竞争,优者胜。靠大牌,靠资历,靠规模,靠脸吃饭的时代结束。在市场,靠实力说话。

 

20 世纪90 年代的设计院仍处在1983年重建后的发展整合期,老人少、新人多,人才断档正被弥合,亟待青年设计人员快速成长成才,尽快成为设计的中坚力量。为了提高设计竞争力,提高投标中标率,争夺市场;为了加速锻炼培养一批青年建筑师的方案、设计水平,方案组应运而生,势在必行。

 

崔    愷:整个中国建筑界基本上是1997年以后开始进入到开放期,之前的长城饭店、香山饭店、建国饭店等都是少量的国外投资商投资的涉外项目,请的是国外建筑师。1997年、1998年国家大剧院竞赛开始的那两年,情况在发生变化。1998年住建部调我去参加起草国家大剧院的竞赛文件。那时中国建筑界开始具有了开放性,有国际的影响也有竞争的环境房地产行业也正在发育当中,设计项目多起来了。民营设计公司已经出现,院里各所也纷纷成立了合资型公司,经营方式也更加多样和灵活。学术方面也更加活跃,建筑学会建筑理论和创作委员会每年的学会都嘉宾满座。另外,海外建筑师陆陆续续回国,张永和先生1993年回国对中国建筑学术界以及年轻人也有不小的影响。所以方案组绝对不是在设计院体制里偶然发生的,它是在剧烈变化的行业环境、市场环境中引发的。

 

王明贤:我认为方案组20世纪90年代成立得正当时候。建设部院20世纪80年代的两位老总,戴念慈先生、林乐义先生都是中国最优秀的建筑师。但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两位先生相继过世,没有像戴念慈、林乐义这样的大师接替他们的位置。后来崔愷崭露头角,他设计的丰泽园还有外研社大楼显示了他的创作活力。这个时候“方案组”的成立把整个建设部院由“青黄不接”的情况转向充满新的创造力的状态。

 

▶  方案组的收获和意义

 

崔    愷:回顾五年来的方案组业绩,似乎并未达到院里所期望的高中标率,也没有创造什么了不起的产值。但是却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上有所收获,在设计研究、方法论以及价值观上有所探索,在大院设计体制改革方面也有所尝试,当然也通过一些项目,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口碑和行业品牌。五年中,先后有30多位大学生和研究生从这里开始了他们事业生活的第一步,完成了从学校到设计机构的过渡。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汇聚于此,相互学习,密切合作,共同研究,不断提高,经过两年左右的培养,跟着项目进入到各个设计所,受到了所在单位的欢迎,逐渐成为了院里的设计骨干力量,如今有的已成为院领导和院总,即便离开院的同志,也在各自的事业上有所进取和收获,应该说也是得益于方案组的这段经历。

 

李兴钢:方案组在当时的具体意义,是打破了以往设计院偏生产性的工作模式和某些个人化的创作状态,变成一种团队式的创作。“方案组”,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到它不是以实施建成一个建筑为具体目标,而是更强调在建筑设计前期构思阶段的创造性和“尖峰”式;后来的工作室是以实施完成一个好建筑为目标,是全程式的。作为工作室的前身和发端,方案组那种以核心建筑师为引领的团队式创作状态、非生产性的工作方式,都在后来的工作室模式中被保留下来。

 

方案组对于当下的意义,一是它培养了一批人才,延伸到了院里甚至院外的各个单位,我自己的一部分经历、感悟、工作经验等也与方案组有相当密切的关联。但我认为方案组更重要的意义,也是“永恒”的一点,就是它所带来的一种“劲头儿”,建筑师的工作永远要有一种激情,要有一种不同于芸芸大众的工作状态,需要内心始终保持激情和投入,并有相应的工作方法。至少核心建筑师要有这样的状态,带领的团队有这样的共识,然后才能实现做出好建筑的理想。这是一个永恒的需要,只不过现在不再以“方案组”的形式出现了,但它对当下的工作室、事务所乃至所有有理想有追求的建筑师团队都依然至关重要。

 

 

内容导览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UED108期

方案组期间重点项目

 国家大剧院竞赛 

设计时间:1998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国家大剧院竞赛模型 ©中国建筑设计院

 

崔    愷:1998 年最重要的是参加国家大剧院竞赛,我邀请了当时在四所工作的李兴钢一起来做。大剧院竞赛是北京第一次举办的世界级的大型竞赛,第一轮竟有四十多个团队提交了方案,我们的方案有幸胜出,是进入前五名中唯一一家国内设计院设计的方案,这让我们十分振奋。我们的想法是希望与周边环境协调的同时又有变化,尤其是想开辟一处让市民可以随意休闲的城市公共空间,像纽约的林肯艺术中心那样,以改善天安门广场周边休闲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当然也响应了业主提出来的几个“一看就……”。遗憾的是第三轮之后要求入围的外国团队都绑定一家国内的设计院合作,我们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方案,与加拿大卡洛斯·奥托事务所合作。最终法国安德鲁的方案中标并实现,我们对此一直有些看法。首先是完全没响应那几个“一看就……”,而且还是一个封闭的内向空间,没有开放性,天安门广场失去了一次关键的营造开放的市民文化场所的机会,不得不说是个难以改变的遗憾,关于造型的争议我觉得倒在其次。

 

 德胜尚城 

设计时间:2002.05-2003.12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德胜尚城 ©中国建筑设计院

崔    愷:德胜尚城位于德胜门古城楼北侧,是中关村科技园的一部分,原本规划就是盖两座限高18m 的多层办公楼,但我们通过城市文脉的分析,把北京传统城市的空间格局纳入到设计中,强调从街道到胡同到院落再到建筑的空间序列,加之对城市历史片段的提示性重构,形成城市记忆的场所感,得到了业主和行业内的积极评价。这是我们第一次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做建筑设计,也比较明确地形成了自己对传统城市有机更新的认识和实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新教学区竞赛 

设计时间:2002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新教学区竞赛效果图 ©中国建筑设计院

崔    愷:清华美院迁入清华校园的教学园区设计竟赛的参赛团队阵容和评委阵容都十分强大,我们提出的营造开放的教学平台,让艺术注入清华校园的思路得到了吴良镛先生,文丘里先生的高度评价,在评选中与美国的帕金斯威尔事务所共同进入前两名,而博塔的方案排在后面,评选会后我们和评委一起在颐和园听鹂馆晚餐时还有西班牙的评委拉着我表示祝贺,希望将来建成后还能来看看,让我很感动。但最终的结果去出乎我的意料,学校选择了帕金斯威尔和博塔两家的方案,前者设计了一个十分封闭的教学楼,后者设计了尺度失当的美术馆。很多年来每当我到清华参加学术活动,都要把车停在这两组建筑之间庞大而简陋的停车场上。沿着教学楼巨大的高墙走向建筑学院,或者抽空在博塔巨大的帝国式的柱廊下喝一杯咖啡,遥望这片一直没有完成的校园空间,都痛彻地感到那次选择所留下的遗憾!

 

方案组成员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头像顺序根据名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崔愷

1997年:徐磊、柴培根、文兵、于水山、崔海东

1998年:于海为、谢悦

1999年:李靖、徐丰、张军英、陈奕鹏

2000年:丁峰、刘爱华、曹羽、窦强

2001年:郑世伟、杨金鹏 、石磊、黄国磊、袁王科夫

2002年:吴斌、康凯、付邦保、丁利群、刘晏、李灼、李大丹、傅晓铭 、李力、肖晓丽、李樯

(名单根据进入方案组时间顺序)

本期目录

 

主编会客厅

对话崔愷

UED 主题

中国院方案组20周年

刘洵蕃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王明贤 创造精神与建筑思想

历史转换中的一个人和一群人

崔愷 方案组的小忆与大叙

李兴钢 活力 · 创新 · 团队:方案组和它的时代

石磊 那二年,这廿年

方案组期间重点项目

方案组人员去向

徐磊

柴培根

文兵

于水山

崔海东

于海为

谢悦

李靖

张军英

徐丰

陈奕鹏

丁峰

刘爱华

窦强

郑世伟

石磊

杨金鹏

黄国磊

袁王科夫

吴斌

康凯

付邦保

丁利群

刘晏

李灼

李大丹

傅晓铭

李力

肖晓丽

李樯

继续合作项目

UED 专栏

项目 城市微更新

法国城市更新——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李颖悟 体验时代下,建筑“设计”的“处世方式”

珠海金湾区航空新城小学

动态

 

互动福利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点评集赞迎新刊

截止到10月26日18点,转发文章到朋友圈并在评论区留言,点赞量第1名的读者将免费获得108期杂志1套!

 

· 限量签名版

购买前50套更有机会获得崔愷限量签名版将于11月16号之前发货),机会难得!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购买!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UED新刊 | 承——中国院方案组二十周年

 

 

About UED

UED愿意以“愚者之心”

“不遗余力”地传递设计之美

版权声明 | 内容版权归UED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UED Contact

uedmedia@uedmagazine.net

投稿请发送至媒体合作邮箱

 

 

Explore More

UED官网 | www.uedmagazine.net

新浪微博 | UED城市环境设计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5159/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2-07
下一篇 2018-02-07

相关推荐

  • 2018年04月07招聘岗位

    诚聘:通辽澳鼎医疗器械公司诚聘:工作人员要求:40岁到50岁之间的女性,能长期工作的,有爱心,有孝心,家庭没有负担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好待遇:中午有工作午餐,每个周日休息,节假日休息,基本工资1800元,满勤奖200元,年底奖金不少于12000元。联系人:闫经理。联系电话,15247572846,15374967717不能长期工作的勿扰!招聘服务员工资底薪2500加提成收银员2700元加提成招聘电话:8663888,157...

    2018-04-08
  • 用户体验设计师经历的四个阶段解释瓶颈期之思维

    用户体验设计师经历的四个阶段解述瓶颈期-思维 (对自己基本满意,却不知道如何进一步提升)很多设计者遇到过类似这种问题,“运营就给了我这8个字的文案,这么大的空间我怎么 做? ”“产品经理不让修改布局,可是内容好挤,我该怎么办?”“领导说我这个设计不 够高大上,我问他该怎么做喜欢什么样的他也不告诉我,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产品经理怎么样,也不在于运营怎么样,更不在于领导怎么样,归根结底是设计者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8个字的文...

    2018-03-06
  • 【优秀作业展示】交互设计基础(三)

    《交互设计基础》是学习交互设计的重要课程,在大三上学期开课。任课教师是工业设计系的华梅立老师,通过老师的认真指导和对该课程的学习,大家对交互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对高铁取订票界面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再设计,并选取了感兴趣的小方向进一步拓展。接下来就看看学完本课程后同学们的优秀作业。优秀学生作业第三期陆晗产品设计15201高铁购票界面设计搜索目的地如果没有没有您想要的目的地可以选择搜索功能选择日期如果选择三天以后出...

    2018-05-08
  • 输出专业交互设计文档清单

    原文转自:http://www.uisdc.com/export-professional-interactive-documents在项目设计中,交互设计师与上游的产品经理,下游的视觉设计师,开发工程师和测试等岗位的工作密不可分。不论是承上启下的工作沟通, 还是方案评审的设计讲解,专业的交互设计师应该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不仅是语言方面的表达,交互文档的表达也尤其重要。交互文档是对接上下游岗位,利于协同团队工作的重要输出件。(本文会以 ...

    2018-03-25
  • 用户体验方向的复试炸药包

    喜大普奔,北师大终于出分数线了,虽然心理学部的院线还没有出来~但是过没过线,你心里应该没点Balance吗?对于没有参加提前复试的同学,对于接下来的复试,师兄在这里想灵魂拷问一番,准备好复试了吗?知道怎么准备吗?知道UX复试要考什么吗?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但是作为去年参加过正常批复试而且成绩不低的老司机,我还是可以在这说两句的。(咳咳~全场都注意啦!)参加过去年提前复试的同学应该知道去年UX的复试变动很大,比之前两年灵活了很多,辅导机构...

    2018-03-07
  • 交互设计之寻求设计需求点

    交互设计师如何进行设计需求分析?首先看交互设计的职责,协助产品经理进行需求分析,进行交互稿绘制,与视觉设计师对接。交互设计必须懂得进行需求的分析,不仅仅是用户需求,还有业务需求的分析,也就是来自产品的诉求,企业做这个产品的目的是什么。因此一个方案如果不能满足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一个好的用户体验,那么它就不是一个好的方案。在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和关键因素分析,找到设计的需求点。在这里主要分为了四个步骤:分析业务需求、分析用...

    2018-04-30
  • 课件界面交互设计

    交互的概念我们将交互定义为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两个实体或对象间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实体或对象是指那些在功能上能够完成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发送实体或对象。交互本质上是信息传递的过程。由于交互总是由某一实体或对象出于一定目的引发起来的,所以我们还可以认为交互是一个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实体或对象基于解释为定目的对另外一个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实体或对象发送信息并得到反馈信息的过程。(孙海民,2005)。一、人机交互概念人机交互是指...

    微信热点 2018-03-01
  • 2018年用户体验趋势(一)

    2017年,我们见证了很多。在与全世界的189489位设计师策划并分享了1926条链接后,我们从行业内的所写、所说和所想中,预见了几个趋势。以下就是2018年用户体验的预期。#1UX的死亡和重生作为设计师,我们一直致力于能够参与早期的战略决策。如今,我们获得了一席之地,接下来要怎么做呢?APP关掉了新手体验怎么办?这有一份最好的实践清单;不确定网站适合哪种菜单?就用这个模板库吧;首页的标题不够吸引人?咱们来做做A/B测试...与此同时,...

    2018-02-28
  • NO.14 下一站用户体验

    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书是杨艾祥的《下一站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但用户体验的定义以及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有哪些,这个问题,可能并不是很多人都特别清楚的了解,用户体验这个被用“烂”了的词到底具备哪些威力,作为一个设计师又如何去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在《下一站用户体验》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目录(简版):一、那些让人讨厌的流氓行为1、这是个烦躁的世界2、这个世界没有新物种3、美丽的错误二、用户究竟在体验些什么1、腾讯为什么那样牛2...

    微信热点 2018-02-25
  • 交互体验大升级 云视听极光3.0最新版本体验评测

    作为腾讯视频官方的电视端应用版本——云视听极光迎来了第三个大版本的更新:云视听极光3.0。在我之前的国内4大电视端视频应用软件的对比评测中我对云视听极光的老版本在交互体验上的感受只能用一般般来形容。这次的大更新官方声称对交互界面体验上针对用户需求和建议做了较大的改进,我也立马升级了软件进行了一番体验。让我们来看看云视听极光3.0在体验上到底如何吧。UI交互体验:界面设计进入软件就可以看到3.0版本的大变化,相比老版本,3.0的频道分类栏...

    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