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职业背景思考

前言:最近一段时间,基本每天都有小伙伴在问,“我是来自非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否做交互设计”、“我想从事交互设计工作,是否需要读一个交互设计的硕士?”、“我工作一段时间了,不是设计行业,我能转行做交互设计么?”、“我对交互设计很感兴趣,如何从零开始自学?”,刚好今天看到一个知乎问题邀请,问的也是类似问题,所以我想写一些关于交互设计职业背景的粗浅思考,供大家参考。:)大多数问题归结为两类。第一类问题:交互设计工作是否需要专门的交互设计专业教育...

交互设计职业背景思考

前言:最近一段时间,基本每天都有小伙伴在问,“我是来自非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否做交互设计”、“我想从事交互设计工作,是否需要读一个交互设计的硕士?”、“我工作一段时间了,不是设计行业,我能转行做交互设计么?”、“我对交互设计很感兴趣,如何从零开始自学?”,刚好今天看到一个知乎问题邀请,问的也是类似问题,所以我想写一些关于交互设计职业背景的粗浅思考,供大家参考。:)


大多数问题归结为两类。


第一类问题:交互设计工作是否需要专门的交互设计专业教育。


第二类问题:如何从零开始自学交互设计,以帮助能够进入交互设计工作。例如今天看到的知乎提问:


“我是计算机专业……从头开始学习交互设计,我花了几天时间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源,浏览了很多微博,知乎,各位前辈推荐网站、文章。我觉得不管任何行业任何兴趣,选对了努力的对象学习就相当于给未知的道路立了一面旗帜,不是终点,却是方向。于是停止了东翻西凑,仔细思考了Yoyo在知乎上所有的回答,开始对交互设计有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设计不是天马行空、交互其实就是交心……这些自认为似懂非懂的基础概念。……怎么学怎么做……”



先回答第一类问题,交互设计工作是否需要专门的交互设计专业教育?


我的个人见解是,不太需要


交互设计专业的各位同学别急,听我慢慢讲。:)


交互设计是一个专业门槛相对低的行业。如果你想在美国当律师,一般你得有正规的法律专业教育背景,如果想进大律所,你还得有名牌大学的法学背景,然后得考Bar,才能当一个律师;如果你想在美国当医生,得学医好多年,得有从医资格证;如果你想做工程师,得会编程,而且美国的大部分大型互联网公司也很认学校和学历;……交互设计的硬技能是什么呢?其实不多。你会用Axure、PPT、Keynote、InDesign等任何工具清晰表达产品交互思路,能了解用户的诉求,能把点子给产品经理、开发、领导讲清楚,你就是一个好的交互设计师。


举一个例子,微信。一个非互联网圈的职业人,他能跳出来说微信的数据库有问题么?他能指点微信的代码可以提升么?他能批评微信的商业模式有瑕疵么?都不能。但是他绝对能评论微信交互方式的缺点,例如哪个地方不好点、哪个功能找不到等等。你看,交互设计的门槛就是这么低,大家都能提意见,都能参与。


第二个维度,交互设计是一个很新的专业。我是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完成的HCI硕士,HCI是人机互动,一般读这个专业的人出来都是设计师,我精专的是交互设计方向(不会画图、不会编程……)。其实那个时候,2006年,美国有HCI专业的学校不算多,数的出来有名气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国内更晚一些,在校园招聘的时候,我已经看到国内不少院校有交互设计这个专业方向,很赞,不过还是很年轻很新。我猜,可能每个设计院校的老师们也在探索这个专业的教育重点和方向。最后一点,HCI的博士相对其他专业来说较少,而且很多都会进公司工作而不是留校做学问。所以,交互专业的教育国内还在起步阶段。


以上,交互设计没有太高的专业门槛,而且专业教育成熟度相对年轻,所以交互设计工作的教育背景不一定需要交互设计专业。


那交互设计专业是否有用呢?

科班出身当然有用啦!


几年的正式教育,能给同学们带来很多交互设计需要的专业知识。而且在交互专业的教育中,会穿插很多非理论知识的培养历练,例如课程设计项目、校内实习、公司实习等。这样理论教育和实践结合的培养方式可以让毕业生一出来就有明显的战斗力,可以快速融入公司环境的交互设计工作。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碰到很多优秀的交互设计师同事,一半以上不是交互设计专业出身的。他们的背景五花八门,有计算机、医学、生物学、法律、金融、心理学、文学、电影、音乐、电子工程等。我这里写一些这些专业背景的交互设计师的优点,希望能回答大部分私信我的小伙伴们问的类似问题例如“我是学计算机的我能做交互设计么?”。


1,技术工程类

计算机、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


这些背景可以带来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技术能力,这些技能和思考方式是交互设计最关键也最难以掌握的关键部分之一。完整的思考方式、大局观、细腻的技术理解和逻辑思维,可以帮助交互设计师游刃有余地应对复杂信息系统和简单信息系统的各种信息架构、交互流程方式。


简单来说,一个长期设计ToC类产品的交互设计师,不一定能设计一个逻辑、业务都复杂的ToB类产品,但是技术工程背景的交互设计师一般都没有这个问题。我有时会把交互设计师分为感官类和逻辑类,然后安排感官类做更多ToC产品,逻辑类做更多ToB产品。感官类靠天分和性格,逻辑类靠教育和工作沉淀。


特别是计算机背景,如果有一定项目经验,已经懂得产品开发过程的真实细节。这个时候,做交互设计的过程中,你就更能懂得甚至能“看到”产品真实的可能的样子,这是一大优势。再进一步,懂编程的交互设计师出的Demo,是最有创新价值的,因为商业诉求、交互逻辑、技术实现与创新,都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2,创意类

音乐、电影、文学等。


我记得很早的时候,看苹果官网一个设计师招聘要求,上面说需要对音乐有热情,但是好玩的是,这个职位对应的不是iTunes这样的音乐类产品。可能是设计主管喜欢音乐吧?:)其实硅谷的设计师很多都是创意类背景。学习音乐的比比皆是,例如美声歌唱的或者作曲的。很多美国人大学会选电影、文学这类专业,后来工作也进入了交互设计行业。这些创意类专业的教育方式、思考方式、思考维度,很多都是与交互设计相通的。


例如我之前文章提到的沉浸式设计,让自己安静下来,完全自我,设计一个自己认可的方案,与音乐创作、电影创作、文学创作是一样的逻辑。


创意类背景的人做交互设计,大部分都很成功,就算没有太成功,至少也很酷。:)


3,其他类

心理学、医学、金融等。


记得,交互设计师设计的不是设计本身,而是产品。产品是对应各大行业的。所以来自其他行业背景的交互设计师有先天优势。


例如,心理学、数据分析等背景的人在用户研究上就很有优势,而用户研究正是交互设计的一大加分技能。金融背景的人,做金融互联网产品的交互设计,从业务理解上就领先一大截。医学背景的人做医疗软件交互设计也是一样的占优势。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个行业的人进入交互设计,都是带着加分光环进来的。


所以懂得运用自己的先天优势,做交互设计都会有一个好的起点。



第二类问题:如何从零开始自学交互设计,以帮助能够进入交互设计工作。


这类问题非常多,大部分集中在,“我该读什么书”、“我该怎么积累经验进入互联网公司”、“从头开始自学交互设计,我该做什么”……真是积攒人品啊,关于读什么书的问题,我这几年得回答了多少次啊,多少次……哈哈哈,我的书单知乎答案有一个,不过大书单我觉得优秀网页设计整理的很不错,全面。其实读书是很个人的选择,很难找出适合大众推荐的,我只能保证我自己做过读书笔记的书都是自己喜欢且觉得有用的。:)


我认为交互设计的学习与进步,10%来自书本、60%来自实战经验、30%来自思考与反省。


10%来自书本


书是一定要读的。一个新人很难找到一个设计经验丰富、心地善良、且有时间理你的设计前辈来帮助你解惑,所以书籍是最简单最实在的学习途径。读作者的理论和实战经验,得以吸收新知识,得以感受经验和历练,是一个不错且有效的学习方法。


为什么只有10%?因为交互设计真心不是一个理论学科,你要做设计,你要出方案,每次面对的问题、每次动脑子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你得要面临实战挑战。


没有一本书能教你怎么做交互设计,书籍只能丰富你帮助你思考,做设计方案的人是你自己。


从零开始学习的小伙伴们,多读书,肯定是有用的。设计的书建议快读,找灵感,学新东西,一般设计的书还不需要你去字字琢磨。


具体怎么读设计书我写过好几次,大家可以回去看看。再次提醒,读书,但不依赖。


60%来自实战经验


从零开始接触交互设计,我的最优建议就是找事情做。找学校设计项目承担交互设计工作、进公司实习做交互设计、和朋友建立一个项目承担设计责任等。开始的低或小都没有关系,实战一旦开始,只能带来进步。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实战只能带来进步。


而且对这些对交互设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来说,实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真实验证你是不是喜欢交互设计这个工作,你是不是擅长交互设计这个岗位。前辈给我们讲了太多把兴趣当做职业的故事,有些成功、有些失败,你一定要通过实战来验证自己。也许你体验了,做的好,就一步一步成为一个优秀的交互设计师;也许你体验了,然后决定成为一个产品经理;也许你体验后毅然回到金融行业脱离IT民工范畴……


实战带来交互设计大部分比例的经验,最为宝贵。


30%来自思考与反省


没有思考与反省这个过程,交互设计的成长就非常困难。


从零开始学交互设计:


1,书籍带来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你知道了Persona和Scenarios是什么。

2,实战带来了一些快乐与悲伤,你知道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3,思考与反省能帮你懂得为什么。


知其所以然的设计过程,才是完美的设计过程。


和很多小伙伴聊天,很多人对设计职业的沮丧在于,几年了,每天都做一样的东西,改版、发布、再改版、再发布……没有意思。这是除了钱之外很多设计师小伙伴换工作的原因。


当然,这个困境和产品形态本身有关,但是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思考与反省,可能会有新的机会。例如,是否能从枯燥的迭代中想出好办法,提升设计品质、提升设计效率,领导看到了结果和好处,给你多加一条业务线设计工作,给你多带一些设计师。……这不就突破了么?


去想,就有可能改变和突破;成功几率或许不大。


但是不去想,改变和突破的可能性完全就听天由命,如果不是人品好的人,那成功几率基本为零。


所以,从零开始学习交互设计的小伙伴们,我的建议是:想清楚,下决心,读书,动手做事,验证和反思。



交互设计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新兴行业,希望咱们一起努力,把这个行业做起来。:)

文章来源:设计师尤原庆(微信ID:Designer_Yoyo)

交互设计职业背景思考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4910/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1-30
下一篇 2018-01-30

相关推荐

  • 当售电开始谈“用户体验”

    [图片]   现在,很多售电公司打着“增值服务”的噱头来签客户,承诺给客户绝对满意的用电服务,但现在很多用户却反映:售电公司并没有兑现签合同时所承诺的很多增值服务,用户蒙受损失。即使仅仅只是部分售电公司的原因,但是这样下去,增值服务这手好牌迟早会被打烂,增值服务的说服力会也来越低

    微信热点 2018-02-14
  • 交互设计套路之——导航设计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Five Hundred MilesThe Shadows - Dance With The Shadows/The Sound Of The Shadows亲爱的小伙伴们好久不见啦你们的涂涂回来啦!!不知是时间太快还是指缝太粗总是留都留不住总之感谢小伙伴们的不离不弃话不多说赶快准备好小板凳和瓜子嗑着瓜子咱们就开聊吧下面开始分享app的套路之一导航设计一、导航的分类1.标签式导航...

    2018-02-11
  • 交互设计 | 张艺谋这样玩儿

    3 月 4 日,张艺谋导演的观念演出《对话·寓言 2047》在上海大剧院正式演出。在连演两场之后,他们将移师广州和杭州,共同组成《对话·寓言 2047》第二季的演出。尽管被称为第二季,但此次演出的内容与去年 6 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第一季大体相似。开场仍旧是 71 岁的蒙古族老人其布日一边编织着麻绳,一边唱着悠扬的蒙古长调。背景中,美国先锋艺术家 Daniel Wurtzel 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让一块云纱在舞台上翩翩飞舞。在这个段落之...

    2018-03-06
  • 《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视频讲书(4)

    这是《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书中第一章的最后一个视频了。继续上个视频继续介绍几种共线图,这次横向比较各种共线图的差异,使用它们的原则和好处。点击视频观看(大约14分钟,推荐室内安静、有wifi环境下播放)兰静同学听后分享这节内容是第一章的精华,一定一定一定要边听边看书本,最好多看几遍。主要分为2个部分:在这节视频中,结合书本第3个大模块中的内容,详细讲解了这5类常见共线图的差异和各自的特色。闭上眼睛想一想,要是还想不起来服务蓝图、体验地图...

    2018-04-07
  • Sketch 49 新增交互原型能力

    看到更新弹窗蛮讶异的,完全没有见到相关消息或Beta版本,官方博客与Medium也毫无动静,太过突然,总之就是这样:“Prototyping: You can now connect Artboards with Links and Hotspot layers to create prototypes of your designs that can be viewed in Sketch Preview,Sketch Cloud,a...

    2018-03-02
  • 【用户体验】百度贴吧体验升级背后的故事,用户洞察与交互升级

    Alias工业设计点击关注 和工业设计做朋友关注作者:百度UXC随着产品的发展和用户群体的演变,用户对产品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当用户认知和产品形象发生偏差时,体验升级就势在必行了。而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大概体现在视觉感受(品牌形象)和使用感受(交互操作)上。对此我们从用户出发寻找设计上的突破口。洞察用户让设计有的放矢视觉感受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难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得到答案。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选择迎难而上,通过精巧的实验、可视化的...

    2018-03-03
  • 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走访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点击信息与交互设计关注我们!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哦!投稿邮箱:iidc@iidc.org.cn第四站——北京服装学院2017年11月3日上午,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卞亚君秘书长及秘书处谢老师、王老师一行三人到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进行了走访。新媒体系主任丁肇辰教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交谈中丁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带学生做的一些研究项目及活动。如《都会寝室》项目,面向20-35岁人群,致力于通过卧室环境控制、健康食物推荐等,改...

    2018-01-31
  • 掌握这10招,再也不愁公众号涨粉了!

    都说现在运营公众号非常难涨粉非常难别担心今天介绍10种强大的运营工具/技巧给你帮你解决下面这些问题帐号涨粉、爆文技巧、文章排版图片设计、数据监测、海报营销1运营公举小磊磊免费学习新媒体运营知识年收入上百万的全栈新媒体运营,全平台有10万新媒体运营关注,成百上千个自媒体大佬都是他的粉丝。公众号上有180万字的原创运营知识,教你写文章、涨粉、赚钱、提升运营能力。并且把新媒体知识梳理成了标准化的知识体系,让所有人都能免费学会公众号运营。长按识...

    2018-04-03
  • 设计热点 x【交互设计】

    文I橙燃今天小编想介绍的是交互设计,这个似乎早几年就已经流传到爆的似乎很高大上的职业,我也尝试过去接触过,但前几年就有很多人和我说此 “物”这些年已它饱和了,由于较其它设计类工作工资高很多,又是新生职业,遂很多人转行做交互了~而我现在想对那些人说:滚!因为他们年年在说,根本也不懂个啥~依然有很多人转UI。刚毕业。最近听说我的两个同学去南京学UI了,然而学费,我想说真的交互设计真的贵,一万八~~我想我还是干点别的吧~我不适合。好,言归正传...

    2018-04-08
  • 用AB测试改进用户体验设计,做出正确决策

    本文转译自TubikStudio,全文有删减。设计师们每天都在面对一些难以抉择的情况。面对这样的问题,有经验的团队会对两者进行测试,来确定哪种方案最好,其中一种流行的方法是AB测试。AB测试将用户分成两组,每组都显示不同的版本,一半看到A版本,另一半看到B版本。AB两个选项的差异根据产品经理来决定,可以是颜色差异,也可以是位置差异等。两个版本的有效性可以用浏览量、点击次数或其他数据来衡量。对于设计师来说,这是分析目标受众群体行为模式和特...

    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