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

框 (dialogs) 是叠加在应用主视图上的弹出 (pop-up) 视图,一般会要求用户作出反应。对话框可以分为模态对话框 (modal dialogs) 和非模态对话框 (modeless dialogs)。

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

框 (dialogs) 是叠加在应用主视图上的弹出 (pop-up) 视图,一般会要求用户作出反应。对话框可以分为模态对话框 (modal dialogs) 和非模态对话框 (modeless dialogs)。

模态 (modality) 会阻止用户完成当前视图上的任务,使用户专注于模态视图 (modal views) 里的新任务;只有当模态视图被终止后,用户才能继续完成之前的任务。

在下面的例子中,提示框阻止用户继续查看地图,使用户专注于提示;只有当用户轻点 OK 后,用户才能继续查看地图。提示框是 iOS 中常见的模态视图之一

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

对话框一般由什么组成?

大部分对话框都由标题、按钮和说明文本组成。如果对话框允许用户输入或选择,则还需相关控件。

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

  • 标题:对话框的标题应该简洁易懂、一目了然。
  • 按钮:模态对话框上一般有两个按钮,一个是默认按钮(比如,“确认”、“打印”、“清空回收站”),另一个是取消按钮。它们应当给用户清晰的选项。当用户点击任何一个按钮后,模态对话框就会关闭。为了提高熟练用户的效率,我们应该允许用户按 Esc 键终止对话框(效果和取消按钮相同)。
  • 说明文本:说明文本可以向用户解释对话框里的任务,它应该清晰、避免重复信息。

什么是模态对话框?

当模态对话框打开后,用户不能继续之前的任务,除非模态对话框被终止。

在设计交互界面时,我们应该重视模态对话框的设计。设计良好的模态对话框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的完成任务,而糟糕的模态对话框则会让用户感到沮丧。Alan Cooper 将模态对话框比作界面设计中的”配角“。因为模态对话框会打断用户的心流 (flow),所以主要的内容和相关控件应该放在主视图中,而不是散布在不同的模态对话框中。此外,当一个对话框层叠在另外一个对话框之上时,它们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

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

△ 级联对话框 (Cascading Dialogs) 往往令人困惑

为什么使用模态对话框?

如果使用得当,模态对话框可以帮助用户完成任务,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当你有以下需求时,可以考虑使用模态对话框:

1. 获取用户的注意力

当你希望用户专注在一项重要的任务上时,你可能需要使用到模态对话框。尽管一定会打断用户,但很少有其他组件能像模态对话框一样获取用户的全部注意力。模态对话框一般处于界面的最顶层的中间位置。用户必须先处理模态对话框里的任务,然后才能去处理其他任务。因此,用户不太可能错过它们。

在下图的例子中,当用户删除项目时,应用启动了一个模态对话框向用户确认删除操作。

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

2. 显示次要内容

本质上,应用都是为了帮助用户访问特定的内容。比如,Evernote 的内容是笔记,而 Spotify 的内容是音乐。尽管有时很难对主要和次要内容作出清晰划分,但我们可以认为用户最感兴趣、最关心、最频繁访问的是主要内容,其他内容则是次要内容。

用户为内容而来。因此,主要内容及相关的控件不应当出现在模态对话框中。对于桌面应用而言,它们属于应用的主窗口 (main windows);对于移动应用而言,它们属于应用的屏幕 (screens);对于 Web 应用而言,它们属于应用的页面 (pages)。在设计良好的信息架构中,用户总是能轻松地找到他们关心的内容。

在屏幕大小有限的情况下,次要的内容可以出现在模态对话框中。在特定语境 (context) 下,用户将有机会打开这些对话框。比如,用户在 AWS EC2 的实例列表中选中实例、通过右键菜单点击 「添加/编辑标签」后会打开一个模态对话框。用户可以在这个对话框里查看、编辑实例的标签。如果用户不想继续查看、编辑标签,可以随时关闭对话框并回到之前的界面。

有时,用户需要在多个语境下打开同一个模态对话框。比如,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右键菜单,用户还可以点击底部标签面板上的 「添加/编辑标签」按钮打开同一个的模态对话框。不管通过哪种方式,用户都可以快速地回到他们关心的主要内容 —— AWS EC2 的实例列表。

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

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

3. 隐藏复杂性

我们希望为用户创造简单、强大的应用。在设计应用时,我们需要小心谨慎地平衡这两个目标。相比移动用户,桌面用户往往更习惯使用功能繁多的专业应用,比如,PowerPoint、Photoshop、SourceTree。但除非他们已经是有经验的老用户;否则,充斥着按钮和专业词汇的应用界面就像是布满地雷的战场,会令新手们望而却步。如果我们希望新用户能更快上手、掌握基本功能,我们就必须想办法把平时不常使用的的高级功能隐藏起来,帮助新用户把注意力先放在主要内容上。

我们可以把这些高级功能藏在模态对话框中。对于新用户而言,模态对话框的好处主要体现在:

  • 容易理解。模态对话框往往简短易懂,新用户可以快速完成对话框里的任务。
  • 容易撤销。如果新用户一不小心通过按钮或菜单打开了模态对话框,他们可以随时点击「取消」。
  • 容易导航。因为用户仍可看到模态对话框下面的部分主视图,他不会搞不清楚他在哪里。如果他不想继续,可以随时关闭对话框并回到之前的视图。

什么是非模态对话框?

当非模态对话框打开后,用户可以专注于对话框里的次要任务,也可以继续完成主视图里的主要任务。

如果用户需要频繁地在主视图和对话框、主要任务和次要任务之间切换,非模态对话框会比模态对话框更合适。但是,非模态对话框可能会令用户困惑。这是因为,尽管二者看起来非常相似,它们的行为却不一样,并难以预测。

举个例子,在模态对话框中,当用户点击了下方的按钮后,对话框就会关闭。但是在非模态对话框中,当用户点击了按钮后,对话框不会立刻关闭。(除非用户主动点击非模态对话框上的关闭控件。)

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

此外,因为非模态对话框不会随着次要任务的结束而自动关闭,未及时关掉的非模态对话框可能浪费屏幕空间。在 Page 中,用户可以用一个非模态对话框在当前打开的文档里查找内容。如果用户不主动关闭它,哪怕他不想继续查找,这个对话框仍会出现在屏幕上。(当用户打开第二个文档时,Page 会关闭这个非模态对话框。用户可以再次打开它。此时,这个非模态对话框的搜索范围是当前活跃窗口里的内容。)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其他非模态组件替代非模态对话框,比如:面板 (panel)、侧边栏 (sidebar) 和工具栏 (toolbar)。比如,Ulysses 用面板取代了非模态对话框。

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非科班设计

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

「趋势!对话式交互好文合集」

原文地址:zhihu

【优设网 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yuan@uisdc.com】

================明星栏目推荐================

优优教程网 UiiiUiii.com 是优设旗下优质中文教程网站,分享了大量PS、AE、AI、C4D等中文教程,为零基础设计爱好者也准备了贴心的知识树专栏。开启免费自学新篇章,按照我们的专栏一步步学习,一定可以迅速上手并制作出酷炫的视觉效果。

设计导航:国内人气最高的设计网址导航,设计师必备:http://hao.uisdc.com

原创文章,作者:震天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4402/

(0)
震天下震天下
上一篇 2017-10-25
下一篇 2017-10-31

相关推荐

  • UED 招聘,多个职位给你更多选择!

    14载,我们初心不变,依然要做行业最有力的的发声者。从一张纸到一串电波,媒介在变,我们的眼光始终如一大家都在说AI是未来,然而在这里,我们依然需要你无可代替的头脑。WE ARE HIRING这次招聘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次公开招聘?信息爆炸,百家争鸣,越是瞬息万变,媒体的价值愈发凸显。我们不会随便说满意,而是希望在诸多嘈杂的背景声中,发出属于新时代建筑媒体人独到的观点,让关于建筑的解读,走进公众的视野;我们希望以全新的面貌去呈现UED对于中国...

    2018-03-05
  • UED网站“新视界新体验”运营设计的思考

    2018年3月20号,我们UED网站(ued.z6.gldcg.com)开始首次运营,推送了我们的第一篇文章“新视界新体验——广联达集中采购平台新版设计”,在朋友圈,小火了一把。21号的时候,我对这个事情,又有了新的思考:第一次发文的目的是什么:1、推广我们产品全新界面,新体验;2、推广我们UED的网站;事实上,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微信群中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点赞;朋友圈大家转发和分享;朋友圈留言,要体验我们产品;老客户看到后要求升级产...

    2018-03-22
  • 微信10个交互细节问题的探讨与重设计

    文章分析了微信交互设计中的几个细节问题,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发。A:「朋友圈老是有红点,我又有见到红点不刷不舒服的强迫症,只好不停地去刷,时间就这么过去了T_T」

    B:「那你关了呗」

    A:「关了更会想,虽然没提示,但是不是有更新呢……于是刷得更频繁了」

    BCD:「……」A:「我给朋友晒结婚证的朋友圈点了赞,然后一整天都在收到别人点赞和评论的提醒。」
    B:「说明你朋友人缘好呗」
    A:「可是,不停地看到红色数字,点进去却发现全是别人之间的互动,自己发的朋友圈无人问津,会很失落的」
    ABCD:「……」

    2017-05-10
  • 为了优化夜间阅读体验,ISUX总结了一套通用的夜间模式设计方法

    你有没有在夜间使用移动设备的习惯?你觉得QQ现有的夜间模式亮度在使用时是否舒适?为了能够更科学的验证我们的设计,我们通过对比度分析、尼特值测试、色彩亮度和色彩通用性等维度去设计界面,并总结出一套优化方法来分享给大家,相互启发。

    2017-05-09
  • 用户体验(UX)专家是如何进行设计评审?

    设计评审是一种可用性测查工具,通常由一个评审员审查设计方案中的可用性问题。本文摘自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ux-expert-reviews/原文标题:UX Expert Reviews原文作者:Aurora Harley什么是“设计评审”?定义:设计评审是一种可用性测查工具,通常由一个评审员审查设计方案中的可用性问题。“设计评审”一词颇为广义,涉及数种可用性测查方法,且每一种的运用因人(评审员...

    2018-04-19
  • 《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视频讲书(3)

    《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书中第一章的第二部分。客户旅程是一条线路,用户地图是多条线路的集中展示,专注于服务蓝图的交互可视线之上的部分。心智模型本质是聚类,空间地图用于更复杂的系统去表达信息流和内容之间的关系。点击视频观看(大约10分钟)兰静同学听后分享这节视频有3个内容,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解决了我也疑虑已久的问题:客户旅程图和体验地图,到底有什么区别?视频中详细的说明了二者的区别:一条线和多条线。客户旅程图强调了用户是怎么一步一步做...

    2018-04-01
  • 用户体验是玄学吗

    XINYI00梁欣怡2018年3月5日用户体验的解释有很多种,我比较倾向的一种是“用户体验是人对于使用一个产品、系统、服务时的预期和反应。”首先明确第一个概念,体验是一个过程,生活中的一切皆是体验,我们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最后赤裸裸的离开,来人世走一遭就是来体验来了。从广义上来看,体验的主体是人,客体可以是一切物体和事情,媒介是我们的感官;当我们的感官作用在一切事物上,会产生相应的心理行为,比如预期,比如反馈,比如情绪,着所有的一切一...

    2018-03-06
  • 2017年设计趋势,有哪些值得一看的?

    设计是拉开产品差异化的关键,而影响设计的因素是众多的,事物总是处在不停地发展变化中,比如蝴蝶效应,某个因素的改变就可能带来连锁反应。设计也是如此,需要顺应发展变化。

    2017-05-12
  • 针对产品UI国际化提出的7条建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开发者将目光从国内转移到国外,纷纷投入到移动大航海时代的浪潮之中。在产品国际化的过程中,产品UI是否也跟上了国际化的步伐?Dropbox 设计师 John Saito 针对产品设计国际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7 条建议,值得一看。

    2017-05-09
  • 简约而不简单,谈一谈移动开发中的那些极简设计

    设计是一件用户驱动很强的工作。随着用户越来越偏好更简洁的交互界面,如何剔除多余的元素,保留最基础最重要的元素是极简设计的关键。极简设计形式和功能完美结合。它最大的优点是极简的表现形式,简洁的线条,大方的留白,简约的图形化元素,就算是很复杂的内容,在这样的设计下也会显得很简洁和干练。当然,如果能有效的利用这些元素。

    2017-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