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之用户建模

    上次已经论述了交互设计的目标研究,这次呢来说一下建模,建模包括用户建模和使用场景建模。因为使用场景建模常常和需求设计结合在一起,所以放到下次说。

    目标建模包括理解目标及建立模型两个阶段。

    顺带说一下,我们公司是负责创投金融类的,有问题的同学可以来问我,我可以提供你完成的目标研究。

一.建模的优势:


  • 能精准的定义设计方向

  • 团队内部达成同一的意见(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 弹性用户

  • 理解用户需求的潜在变化和行为变化(即活动和动机)

  • 边缘功能的设计

二.理解用户目标:


         理解用户目标的前提是我们所做的前期研究调查都是真实的,否则都是空想。我们在进行某项任务或者行为时,我们都会经过三个步骤:本能、行为、反思。用户的情感化设计、结果化设计应该得到满足。

  • 本能:本能代表了人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是人处理事务的最直接方式。了解用户的本能,可以解决用户的体验设计,即用户想要什么。(体验目标)

  • 行为:行为代表了人处理问题的中间阶段,了解用户的行为,可以解决用户目前的问题,即用户想要做什么(最终目标)

  • 反思:反思是最不能代表用户内心想法的阶段,人们会抑制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根据反思设计产品,可以解决用户最想成为什么(人生目标)。

        解决用户的最终目标是产品设计的表层,解决体验目标是产品由一向多的进步,解决用户的人生目标是在吹牛逼。

二.理解非用户目标:


         非用户表示一般指利益者相关的目标、用户目标、技术目标。其实这些人的目标你已经在启动会之后的访谈中有基础的了解,这次主要做一个拓展调查。无论如何用户目标应该大于一切需求,甚至包括利益者目标。

三.建模开始:


         开始之前还是要说一下,所有建模之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心理活动、行为、目标要来自于真实数据的定性研究。

        步骤:对访谈进行分组 > 找出行为变量 > 将访谈主体与行为变量相结合 > 找出重要的行为模型 > 对目标模型进行阐述 > 提炼 > 建立模型 > 进一步细化

    对访谈进行分组:你可以根据目标的年龄、使用意图、社会地位、受教育层次进行分组,这样的组别可以是很多,找出重要行为的时候我会举例子说的。

    找出行为变量:很简单,就是找不同,这里的不同是指用户的行为,行为包括动机和活动。

    将访谈主体与行为变量结合:在这里结合后我们很有可能会得到一些极具参考的用户模型,其实将数据纵向或者横向排列,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根据我的调查:22-32岁区间的创业者,无论是否想进行路演,他们都喜欢在社交媒体曝光自己,这种行为的动机是想吸引投资人的目光。

    指出重要行为模型:寻找在多个区间内或变量上的主体群,如果这个主体群集中分布在多个变量上,那这些变量很有可能代表了一撮人的重要行为。

        上面的东西太干了,举个例子消化一下:我们采访了50位创业者,分布于25-40岁之间,我们把他们按照年龄进行了分组,10岁为一组。我们访谈的主题是他们对于花钱上路演的事情怎么看,数据显示,25-35岁这一组对上路演的事情表示关注,但是36-40之间的人表示漠然。然后我们经过访谈了解了25-35岁的人都喜欢平时上直播和写文章,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行为模型:25-35岁之间对上直播和写文章感兴趣的人,可能会对上路演有兴趣,但是后期我们发现看直播和写文章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行为,之后又对写文章和上直播的人进行了二次访谈,发现上直播与路演形成明确的关系,而写文章并不是(这些上直播的人就构成了人物模型的主体,而对访谈漠然的人会被视为潜在用户)。

    对目标进行阐述:其实在上一步找出重要的行为模型当中,我们已经对目标模型有了大致的框架,这里主要是系统的列出来:用户的重要行为、使用场景、当前解决方案遇到的问题、有没有多人交互、有没有替代的东西。

    检查完整性:没啥可说的。

    建立模型:建立模型主要是要建立用户模型和非用户模型的主要模型、次要模型、补充模型、负面模型。

        主要模型:主要模型是构成我们设计的重心,所有的功能设计及用户体验都是用于满足主要模型的,主要模型在一个界面中只有一个(界面并不是指具象化的界面,有可能是一个端,例如:企业端是以客户主要模型制定,C端以用户主要模型设计)。

        次要模型:次要模型一般2-3个,作为主要模型的一个补充说明,比如我上面说的写文章对于上路演影响不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将他转为用户。

        补充模型:一般也没有,都归于次要模型了。这里一般放一些1.0不考虑的角色,例如我说的36-40岁的人,对路演漠然。

        负面模型:要将比较赖皮的人考虑在里面,毕竟哪里也会有这样的家伙,是否会对技术团队造成困扰。

    进一步描述特性与行为:这里也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也太会有,就记住一点就好,别把非真实的数据带进来。



            

     这一次,主要告诉了各位如何去建立一个人物模型。这可能是小公司开始做工作的第一步,极其重要,这里的模型决定了你以后的需求设计,间接影响了框架的设计。

原创文章,作者:Tin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3853/

(0)
TinadminTinadmin
上一篇 2017-08-01 22:24
下一篇 2017-08-01 23:16

相关推荐

  • 【10min学交互设计精髓】做产品要有风度(9)

    图片来源于网络小伙伴萌,有一周没见了,有没有想我呀~~快来看看今天咱们讨论些什么,有任何想法和建议都可以给我留言哦。我们常常谈起情商,人与人的相处方式。作为pm,有没有想过产品和人的相处方式呢?这个课题…

    2017-08-01
  • 破茧成蝶读书笔记

    01什么是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使用一个产品时的主观感受 用户体验设计:提升用户体验而做的设计 书中讲到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设计?设计不等于艺术。我了解到的是,设计是解决问题的,艺术是提出问题的。 书中两口…

  • 微信10个交互设计细节问题的探讨(下)

    文章转自:http://qinsman.com/1701_wechatrd/微信号:西市馒头铺接上篇~~~5. 删除会话时的危险操作警告左滑会话可以调出删除按钮是一个iOS下很常规的交互操作,但微信中删除一个会话意味着所有聊天记录、图片文…

    2017-08-02
  • 交互设计的三个半原则

    一些设计的基本原则往往是通用的、甚至可以说放之四海皆准的,例如优先级、一致性、界面的隐喻等等,好的设计都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甚至再更广的范围内也同样适用,而不仅仅是交互设计范畴。一个设计师&产品经…

    2017-08-01
  • 初步谈谈iOS11的交互设计

    这是一篇很赶的文章。源于我看到iOS11的介绍后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在此跟大家聊聊。从iOS11的更新中我们可以看到苹果的两个方向:1、提升iOS的生产力;2、应用之间更加的无缝衔接和单应用的无声扩张。我们来看第一个…

    2017-08-01
  • 解压设计?一位交互设计学生对智能化的反思

    Skylar Jessen 是纽约大学的一名学生,主修交互设计。他觉得,如今的交互设计普遍缺乏人性化的东西。它们“压缩”了人们的自我表达方式。最近,在学校的交互设计项目上,他提交了一些特别的设计,并称之为“解压设计”…

    2017-08-01
  • 界面设计,视觉设计,交互设计之间区别

     设计师 交互设计师  UE是用户体验,UI是视觉设计,IxD是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最开始不是服务于互联网的,是人机交互也就是人与计算机的现实输入输出、现实生活中设施的使用方式,不局限于互联网,好…

    2017-08-02
  • 交互设计自学攻略

    交互设计是一个现在很热的岗位,工资待遇,发展前景都比较好。一些学工业设计,计算机,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的人都想加入其中。 但国内大学只有少量开设相关的专业,而且集中在设计名校,如(清华,西交大,北理,江南…

    2015-08-19
  • 浅谈用户体验设计

    这是一本交互入门书(主要偏向Web端,涉及到一部分移动端),如果你感兴趣就看看下面的内容,觉得有用的话,也去看看原书的内容。 这本书看了其实很久了,笔记也是当时记得,不过最近正好看到好朋友@elainezhu 也出…

    2016-06-05
  • 网站交互设计模式为什么值得读

            对于现在的web的发展来说,这本书优点旧了,里面的相关案例网站都是一些比较早的数据。但是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就像作者所说的,时间在流逝,模式会变化,适当改变信息密度,网站的…

    2017-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