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文章目录[隐藏]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英文Interaction Design, 缩写IXD),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的行为的设计领域,它定义了两个或多个互动的个体之间交流的内容和结构,使之互相配合,共同达成某种目的。交互设计努力去创造和建立的是人与产品及服务之间有意义的关系,以在充满社会复杂性的物质世界中嵌入信息技术为中心。交互系统设计的目标可以从可用性用户体验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关注以人为本的用户需求 

交互设计的思维方法建构于工业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同时加以发展,更多地面向行为和过程,把产品看作一个事件,强调过程性思考的能力,流程图与状态转换图和故事板等成为重要设计表现手段,更重要的是掌握软件和硬件的原型实现的技巧方法和评估技术。

交互设计在于定义人造物的行为方式(the "interaction",即人工制品在特定场景下的反应方式)相关的界面。交互设计作为一门关注交互体验的新学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了,它由IDEO的一位创始人比尔·摩格理吉(Bill Moggridge)在1984年一次设计会议上提出,他一开始给它命名为软面(Soft Face,由于这个名字容易让人想起和当时流行的玩具椰菜娃娃(Cabbage Patch doll,他后来把它更名为“Interaction Design”,即交互设计。


交互思维是美陈的新趋势,不止要好看,更要好用。好的美陈作品不只是空间的艺术,更是商业的新入口,每一个设计最终都指向商业价值的提升。


美陈首先是视觉的艺术,人在与环境相接触时,主要靠视觉来体验环境,而环境本身并非仅仅是一个视觉对象,人可以通过多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等)来体验,而不同的感觉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人不仅仅是一个感官主义的接收器官组合,同时也是一个敏感的记忆再生装置,能够根据记忆在脑海中再现出各种形象,在人体中出现的各种形象,是同时由几种感觉刺激和人的再生记忆相互交织而成的一幅宏大图景,这正是设计师所在的领域。


交互思维使美陈激活了人的五感,人进入商业空间本身就是一个感官的结合,通过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全方位地刺激人的购买欲望,而不是单纯的拿出手机来拍照。


空间交互体验设计(案例)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屯里的那点事儿》装置场景

  《屯里的那点事儿》是我早期的一个作品,交互的方式非常简单,用户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可以跟大屏幕进行互动,可以选择角色,与其他的角色进行聊天,可以触发一些搞笑的动态。有些角色是大家很熟悉的,有政要,如布什等。在公共空间做类似于论坛的项目,我们用非常娱乐化的态度,用游戏的方式。事实证明,人们在这种氛围里,用很智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故宫掌上陶瓷馆》是为故宫陶瓷博物馆做的一个项目,首先我们分析了三种观众类型,有走马观花的,有专门去了解陶瓷的,还有一类是专业观众。再把所有内容基于这三种时间经度重新整合,给用户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内容。整个参观体验是由虚拟的掌上陶瓷馆和应用程序组成,同时又有现场的装置共同构成的博物馆体验。它可以通过识别的方式直接识别到实物本身,获得三维影像、各个面的图案,可以分享到社群里。通过时间轴可以进入到不同经度的地区。当你靠近陶瓷馆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客户端了解它的历史。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透明触摸屏

  通过“透明触摸屏”,控制圆圈和点,旋转陶瓷,可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看细节和分享。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瓷器碎片还原桌

  通过“瓷器碎片还原桌”的功能,移动面板的时候,可以看到瓷片还原以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帮助观众理解瓷片本身的面貌。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电子说明牌装置

  交互式的装置也会遇到许多具体的现场的困难,其中一个是,现场的电子说明牌,由于环境太暗,很多人经常撞上去。为它设置了这样一个灯光装置,当人靠近的时候,它有一个忽明忽暗的微弱灯光。一方面使它更美,另一方面解决了现场的安全隐患。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名人名师桌面展示系统

 

这个项目是为了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而准备的。属于整个校庆活动的一个分支,其它的还有百年清华数字博物馆、成果展和文史展,我负责这个交互桌面展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介绍:“清芬挺秀,华夏增辉”名人名师展示系统是为了迎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而做的Utable应用。以“荷塘”作为用户界面,用以展示清华大学的100位名人。当你站在Utable的周围,你会看到虚拟的荷花和荷叶在随风摇动,不时有蜻蜓和蝴蝶飞过屏幕,当你用手指触摸荷花时,荷花上会弹出名人的信息框,展示他的照片和事迹。信息框有两个按钮,点击左边的按钮进入一个界面,在这个界面可以根据字母检索名人。点击右边的按钮可以进入签名的页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操作需要用到Upen,这是和Utable配套的电子笔,你可以用它来签名,签完名点击“返回”,你的签名会在水面上飘一会然后消失。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同时,这也是一个国家863科研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我的导师,计算机系媒体所所长史元春教授在课题验收会上演示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丹麦制鞋公司ECCO在Bredebro (DK)开设了新的展示中心。为参观者设计了特别生动带有互动性的展示空间,使观众可以沉浸在跨越国度的制鞋艺术中。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影音和故事传达给参观者,成了一个丰富的叙述性空间。参观者的所有感官都被调动起来,包括嗅觉,感觉,听觉和互动。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艺术家安妮·帕特森(Anne Patterson)有着异于常人的联想能力,这意味着她的感官感知能够相互重叠,就比如当听到声音,她能联想到不同的颜色。作为一名建筑师和剧院设计师,这种独特的感官组合为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戏剧性和体验性。《人迹罕至的森林》是一件五彩缤纷的互动式装置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异于常人的联觉能力。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日本交互式灯光装置艺术设计团队 teamlab 设计了一个浪漫的灯光森林。teamlab 创造的森林共鸣灯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吸引人们接近这些灯。灯光对人体产生反应时,第一盏灯回应一个人的位置并接近它附近的两盏灯,这两盏灯产生共鸣。它展示了一个通过数字技术自由设计的新的空间,空间里交互性取决于人,产生出不可预知的变化。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Teamlab 还设计过一个名为Message Pillar的灯柱,通过特定的手机APP可以看到灯柱周围环绕的各种文字。当然人们也可以通过APP编辑各种文字发送出来,大量的文字漂浮在灯柱周围构成了一棵树的形状。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resonating spheres”的展览,设计了一些巨大的发光球体,当有人触碰其中的某个球体的时候,这个球体感受到触碰,就开始变换灯光的颜色,并且发出这种颜色特有的音调。即使球体之间看起来没什么联系,在一个球体发生了变化之后,另外的球体仿佛也能“感受”到这种变换,也会随之改变颜色并发声。看起来就像是,球体与球体之间,在隔空对话一样。通过球体间的互相“沟通”,使整个空间的音调和颜色变得和谐。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SAGAYA ginza,提出“感官餐厅”的概念。餐厅的墙面和桌面,使用了灯光和动画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景。顾客在用餐的同时,不仅能够感受食物的味道和香气,还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日本的风景,比如樱花、森林,或是瀑布,背景音乐也会随之变换成风声、水声和鸟语。


在未来购物中心美陈设计中,将越来越多地引入交互设计理念,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声音,液体气雾,光影效果和机械传动等技术,在多维度上调动人的感官,创造更多接触点,以此提升用户体验,创造新的互动与消费场景,这也是美陈设计的真正意义所在。

小结: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产品的增多,用户对产品认知的巨大变化,交互设计这门学科应运而生。它连接了科技与体验,产品与用户,商业与人们日常的生活。可以说交互设计在当今社会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环顾我们周围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交互产品在伴随着我们。从服装店中可以帮助顾客挑选衣物的智能试衣镜,到地铁中的自动票务机,再到我们每个人手中的智能手机,交互设计无处不在。你是否曾因为某款智能手机简约、合理、有趣的交互界面而对它好感大增?又或者是曾因为首次使用界面复杂的自动售票机而在人群中尴尬不已?交互产品的好坏可以影响我们日常的情绪,而用户体验的质量又会作用于产品的商业价值。交互设计正悄悄深入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因此,走进交互设计,认识交互设计也变得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读完这篇小文相信你已经初步了解了交互设计,那不妨再去寻找和体验一下自己身边的交互设计吧。


走进交互设计——感受生活中的交互设计

原创文章,作者:Tin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3517/

(0)
TinadminTinadmin
上一篇 2017-08-01 08:53
下一篇 2017-08-01 10:05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的这十大套路,你懂多少?

    在产品设计领域,交互设计同产品经理一样,以“在充满社会复杂性的物质世界中嵌入信息技术”为中心,努力挖掘用户需求,创造和建立人与产品及服务之间的关系。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交互设计工作中,设计师所要…

    2017-08-01
  • 如何避免交互设计中的「刻板印象 」

    之所以有“刻板印象”,是因为有categorical thinking(类别型思维),它往往使我们产生对事物的固有看法和理解,是在看到某些特定人、事、物时第一时间想到的,这些就形成了“刻板印象”。那到底该如何避免它的消极作…

    2017-08-01
  • 产品经理的末路,交互设计的穷途

    2016年上半年我跟进了几个项目,“开始众筹”、“finger”、“分答”和“袋鼠云”,“袋鼠云”是企业级服务,前面三个是toC的服务,在为这些老板提供支持的时候,问他们需要什么人才,都说需要技术大牛和运营大神,没有一个提…

    2017-08-02
  • 交互设计中的心理学

    整理认知心理学中对交互设计(用户研究)有所启发的一些知识点(参考《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包括:中央凹与边界视野——如何呈现信息以获取注意力格式塔原理——如何处理不同界面元素的关系时间感知——如何让…

  • 如何机智地向外行人解释交互设计到底做什么的

    破除对交互设计师的三大误解,交互设计师不等于视觉设计师不等于美工,且不会几分钟做个logo,机智向外行解释交互设计师到底做什么

  • 界面设计,视觉设计,交互设计之间区别

     设计师 交互设计师  UE是用户体验,UI是视觉设计,IxD是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最开始不是服务于互联网的,是人机交互也就是人与计算机的现实输入输出、现实生活中设施的使用方式,不局限于互联网,好…

    2017-08-02
  • app反馈信息的交互设计

    请戳“小白的交互设计”,关注我,么么哒。反馈的作用是帮助用户理解系统行为,合理的反馈就像两个用普通话交流的人之间的对话,互相可以轻易地理解,而糟糕的反馈就像是一个用普通话,一个用粤语的两个人之间的对话…

    2017-08-02
  • 交互设计的3种场景:需求场景、环境场景和手机场景

    实习期间,每次给导师讨论方案或者问题的时候,导师总是会冒出来一句:你这个设计点依据的场景是什么?在给产品经理展示方案的时候,产品经理也会冒出来一句:你有没有考虑过这里的使用场景。甚至于,只要发现他们…

    2017-08-04
  •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最近两个月给公司的伙伴们做交互设计的分享,这是第一期分享的内容。在这次分享中,我认真梳理了交互设计师掌握和精通这门技艺的方法。我认为,如果想成为拔尖的设计师,只有这条路可走。 什么是交互设计 用户界面…

    交互设计 2015-09-09
  • 交互设计新人必看:怎样让你的线框图发挥出真正价值?

    当一个想法出来之后我们都知道先用线框画下来,但是画着画着,总觉得不对劲,总觉得加上视觉元素之后才能真正看出效果来。原作者:Dustin Senos翻译:zhuyuxuan地址:http://www.ui.cn/detail/148272.html转载请经…

    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