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设计沉淀:做好 Style Guide 不容易

说起 Style Guide (即设计规范),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Material Design 和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我自己就是靠读这两份文档逐渐入门设计领域,国内外的设计师、开发者们自然也是对它们了然于胸。来大公司实习之后,接到的第一个任 务就是维护、优化团队的设计规范网站,同时最近也经常和饿了么、随手记等互联网公司的设计师或产品经理探讨如何沉淀团队的设计。

团队设计沉淀:做好 Style Guide 不容易

说起 Style Guide (即设计规范),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Material Design 和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我自己就是靠读这两份文档逐渐入门设计领域,国内外的设计师、开发者们自然也是对它们了然于胸。来大公司实习之后,接到的第一个任 务就是维护、优化团队的设计规范网站,同时最近也经常和饿了么、随手记等互联网公司的设计师或产品经理探讨如何沉淀团队的设计。

一个完善的 Style Guide 是什么样的?也许 Material Design 官网给出了一个范本,从交互、视觉、体验、开发四个维度入手,全方位诠释了平台规范一致性的含义。尽管 Material Design 目前的推广还不够理想,不少细节也可能并不完美,但这并不妨碍国内的设计团队像它学习。

构建Style Guide 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对于目前快节奏的行业氛围,从前期就开始沉淀设计内容会耗费很多的精力。就拿设计师来说,有时为了赶项目进度,连命名、标注和切 图规范都不一定能做到细致,更别提去制作一份详细的设计文档了。更关键的是,在高速的迭代下,我们通常很难界定一个设计是否能够称为规范,也许下个月就大 改版了,那前期所做的沉淀不就浪费了嘛。因此,往往很多公司和团队都是到了一定的产品阶段才开始注重 Style Guide 沉淀,这时的工作重心更偏业务和体验优化,迭代也更多遵循已有的样式,规范的重要性才得以体现。但是很容易明白,沉淀这件事,做得越晚,越难做好。

所以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 Style Guide?最简单地说,是为了迭代一致性和设计开发高效性。

团队设计沉淀:做好 Style Guide 不容易

有一份完善的 Style Guide ,它不会直接给你提供设计稿源文件,也不会直接告诉你代码的文档细节,但是它是一个有效的索引。设计稿可能存在于PS 或 Sketch 中,代码则往往放在 Git 平台上,它们像是你开发迭代产品的工具箱,那么Style Guide 就是这份工具箱的使用说明书。它会告诉你什么场景下要使用什么样的锤子,这把锤子要和什么钉子结合在一起,使用方法又是怎么样的,该有哪些注意事项。因 此,通过 Style Guide 我们最直观可以看到的就是“组件”,可能会在网站上放不同组件的使用规范,以及设计源文件和代码文档的地址。

这里引出了一个概念,就是“组件”。我对“组件”的定义就是:一些符合整体平台设计规范,具有较高可复用性且具备完善设计、使用说明,代码文档的控件。

因此,组件应当是有比较大概率反复被用到的——比如按钮、表单、图片样式等;组件也应该易于衍生出新的子组件——比如基于某个表单的子表单,修改了颜色或滚动样式等;最重要的,组件必须有完善的设计规范和代码文档,这才能让设计师和工程师复用它们时效率倍增。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定义一个内容是否为组件。从定义上来说,将一个设计内容确定为组件的成本是不低的,主要除了产出那些必 要的信息以外,还需要特意撰写设计规范文档、开发文档,上传到某个网站或者服务器上,最重要的是还需要后期维护。很多内容在用的时候很难推测未来是否会经 常复用,在纠结要不要投入精力去做成组件时,往往就放弃了。

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快速迭代,组件更新往往也可能变得很频繁,这时新增或修改组件还需要一个小组去评估确认,并且要更新相关代码和文档,最后还要通过网站让所有同事都知道这件事,确实要花费不少的精力。

基于这样的一些问题,不少团队的 Style Guide 都没有做得太好,毕竟这是一件需要长期督促的工作,一旦有些许的松懈,Style Guide 就会逐渐落后于极快的迭代速度,漏洞越来越多,沉淀的内容越来越陈旧,最后导致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去维护它,可能慢慢就荒废了。所以,做好 Style Guide 就是在和快速迭代赛跑、是在对抗人的惰性,但如果能够坚持下去,一定会让团队受益匪浅。

从这段时间的工作出发,我提出几个可以帮助有效构建 Style Guide 的方法和要点。

团队设计沉淀:做好 Style Guide 不容易

第一,如果产品规模并不太大,可以考虑构建页面到组件维度的 Guide 形式。

做设计的时候,尤其是在 已有的产品页面上修改,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截图。把现有页面截下来,然后直接在图上修改,增加新的组件。但是,有些页面并不是随时可以得到的,比如做 支付成功的页面,或者做退款的页面,往往需要有一个真实订单才可以截到这些内容。所以除非你事先就把截图整理好,不然每次都要去对付这些事,真的挺烦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产品先模块化。比如电商产品的 detail 页是一个模块,导购是一个模块,支付交易又是一个模块,然后把每个模块的线上界面做好记录,存放起来。同时,最好在每个页面旁边提供这个页面的设计源文件 下载。另外,在每个页面上可以简单注视一下用到了哪些组件,并提供这些组件规范的链接。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从查找页面会非常简单,并且组件以页面为依托,更容易查找对应的组件,也很方便理解组件的实际使用场景,避免光看规范文档但是脱离了场景的情况发生。

第二,严格要求设计稿的命名规范。

我和开发同学聊下来,使用 Style Guide 最大的问题就是,经常找不到设计稿里用了什么组件。本身组件的命名可能很代码化,比如xui/button_homepage,当复杂起来之后,光在规范 网站上搜名称是很难定位到目标组件的。因此,除了界面维度的索引,将设计稿中组件命名规范非常重要。

以Sketch 为例,经常我们画板的名字是 button copy、button copy copy 3,再加上一些 group 操作之后,甚至连 button 字样都不见了。如果只是按钮,好歹还容易认知,但是如果是面包屑、逃生舱等快速入口,或者复杂的表达,就真的很难定位了。所以在设计软件中时刻注意每一个 图层的命名,虽然有些繁琐,但在让设计稿更严谨之余又能极大地帮助开发同学进行定位,真的很有必要。

第三,严格规范组件更新制度。

都说,每件事做到最后,最大的阻碍在人本身,这真的太正确了。 Style Guide 本身作为一种规范,方便的是设计师和工程师,因此他们对设计沉淀的贯彻程度几乎直接影响了规范的建立和维护。

一个组件的新增,需要有特定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来审核,这个人数不要太多,因为人数越多牵绊就越多。每个组件可以对应到特定的负责人,主要可以是这个组件的设 计师和代码编写者,同时源文件必须同步显示在网站上,让其他设计师可以直接下载,但若有修改,则应该找负责人来提交审核。只要制度执行够好,这种方式可以 平衡精力的开销。

凡是和稍大的设计团队同学聊,都会遇到设计规范的问题,所以今天也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提出一些想法,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启发,也是督促我自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把设计沉淀做得更好一些。

 

原文来自:简书

作者:镇雷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2284/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6-04 19:34
下一篇 2017-06-04 21:35

相关推荐

  • 用户体验设计 - 快问快答

    首先感谢大家关注我。上篇文章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反馈,很多人说想多看我更新与用户体验有关的文章,也有反应说有文章长度过长。所以这篇文章我用了快问快答的形式,回答了几个新手用户体验设计师比较关心的问题。因为我自己也是转行做UX,所以希望我走过的弯路大家可以绕过去一些。欢迎大家把我的文章发给其他小伙伴,一起共同进步。也欢迎大家给我意见与建议,你们的观点对我真的很重要!(这次文末有彩蛋)1.什么是用户体验(UX)?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像你问我...

    微信热点 2018-02-02
  • 在处理 CRO 与用户体验设计时常会犯的四项错误

    转换率优化(Conversion Rate Optimation, CRO)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资本雄厚的公司通过增长黑客团队与持续优化作后盾,也影响越来越多人搭上 CRO 的风潮。整体来说,重视对网站效果的测试是一件好事。转换率(Conversion Rate)= 欲望(Desire)─ 障碍(Friction)

    2017-05-17
  • 全新的交互体验 | 三星Bixby中文版首发体验视频

    在三星盖乐世 S8 | S8+发布之时,三星还发布了全新语音助手“Bixby”,但中文适配需要时间所以让国内的星粉久等了!为了可以让国内小伙伴快速上手,饼饼特地做了 Bixby中文版体验视频,快速了解 Bixby来这里看就对了!三星Bixby不同于一般的语音助手,在满足一般功能操作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更深度操作,比如发微博、微信发红包、打开相机自动拍照以及导航等;有关更多Bixby的深度功能,我们期待与大家共同挖掘!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

    2018-01-30
  • 《破茧成蝶》读书笔记——修炼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技能

    【文章摘要】本篇为我的部分读书笔记,所以看到什么,觉得还比较有用就顺便写了下来,内容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作者:iamzhaowr 完整读书笔记请去我的简书页面阅读 关于《破茧成蝶》 推荐京东购买:链接 本书由资…

    2016-04-08
  • 一招教你让交互方案更靠谱!超好用的目标导向设计法

    对于一枚交互设计 师,设计水平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是看设计师能否产出足够靠谱的方案。对内,方案要能帮助产品不断向前发展,提升产品的数据,为公司带来收益;对外,方案要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方便用户的操作,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对于交互的同学来说,这些是我们的天职,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做好。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做好这些天职呢?下面我将分三个阶段介绍一个很好用的设计方法 :目标导向设计法。掌握了这个设计方法 ,可以帮你设计出团队内部认可、用户也喜欢的方案。

    2017-05-28
  • 交互设计的专业性——用户体验认知与落地

    作者:司马西(简书作者)原文地址:http://www.jianshu.com/p/ee34d566766cIXDC获授权转载前言从事设计与交互设计工作已6年有余,一直以来、无论圈内圈外都会谈到交互设计是什么?具体做什么?交互的价值是什么?…

  •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の视而不见

    著名的“数传球视频”,先做个小测试:你能数出来,白队一共传了几次球吗? 这个视频是“无意视盲”和“变化视盲”典型的例子,揭示一个现象:用户经常对重大变化视而不见。 眼动跟踪技术可以跟踪记录人眼观察的方向,确…

    交互设计 2014-11-20
  • (全解析)屏幕尺寸,分辨率,像素,PPI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屏幕的清晰程度其实是分辨率和尺寸大小共同决定,用ppi指数衡量屏幕清晰程度更加准确。

    2017-06-04
  • 双十一来了,淘宝的登录页有bug?我有解决方案!

    关于淘宝的登录页设计中的BUG,本文作者就用所学的用户研究、交互设计以及产品经理相关的知识来分析一下,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2017-05-17
  • 交互设计基础 | 聊聊移动APP中反馈提示的设计方法与实例

    给用户及时、恰当的反馈,是交互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由搜狐新闻客户端团队撰写的《设计之下》一书中,对操作反馈从形式、内容、位置几个方面做了非常详细的总结,满满干货。今天@青溪Joanna 这篇读书笔记提取了书中的要点并配上实例,分享给大家。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