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爱奇艺视频弹幕引发的思考

弹幕一词最早用于军事领域,指代对某一区域进行密集火力攻击。2006年,日本视频分享网站Niconico首次尝试在视频画面上实时显示用户评论。由于评论在屏幕上快速飘过的形态类似飞行中的子弹,因此它被形象地称为“弹幕”。
被称为“A站”的AcFun最早在2007年上线,是国内首个推出弹幕视频的网站。与Niconico相似,早期的AcFun同样聚焦动漫和游戏内容。2009年,哔哩哔哩(Bilibili,又被称为“B站”,最初站名为Mikufans)成立,其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的弹幕视频分享站点。

由爱奇艺视频弹幕引发的思考

建议弹幕不做回复!不做回复!不做回复!重要的话说三遍。

弹幕一词最早用于军事领域,指代对某一区域进行密集火力攻击。2006年,日本视频分享网站Niconico首次尝试在视频画面上实时显示用户评论。由于评论在屏幕上快速飘过的形态类似飞行中的子弹,因此它被形象地称为“弹幕”。

被称为“A站”的AcFun最早在2007年上线,是国内首个推出弹幕视频的网站。与Niconico相似,早期的AcFun同样聚焦动漫和游戏内容。2009年,哔哩哔哩(Bilibili,又被称为“B站”,最初站名为Mikufans)成立,其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的弹幕视频分享站点。

此外还有游戏直播的网站盛行弹幕文化,如斗鱼、战旗、虎牙等。但是直播节目由于存在主播互动,弹幕实时等特殊性具体弹幕的完美基因,此文暂不做详细分析。

市场现状

视频播放网站存在弹幕功能的有:

  • 偏二次元视频:几乎都有,ABCD…..站
  • 正常视频:爱奇艺(如果还有别的,原谅我的孤陋寡闻..Orz..)

啰嗦一句,作为爱奇艺视频的忠实用户,不得不说,爱奇艺在视频发展的路上还是在积极探索的,如《盗墓笔记》《心理罪》的会员特权,自制内容上面的逐渐成型,还有弹幕文化的探索等等

弹幕的属性和优缺点

弹幕天然两种属性:群体发声区(针对发弹幕的人群)和视频内容的补充(针对看弹幕的人群)

拆开来分析:

群体发声区

为什么叫”群体发声区“,其实颠倒过来看更好理解,发声给群体听的地方。

弹幕我理解很大程度上是把评论的功能搬到了视频上。

考虑到视频的评论很少的原因是两点:一是评论的成本高,需要脱离观看视频的环境;二是看的人少,故发的也少,很好理解,其实用户写评论更希望有人看,对吧?so既然没人看,为什么还要写呢。

相反弹幕呢,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降低了发送评论的成本,增大了曝光,也刺激了用户发弹幕。

此外认同感这个东西还好,评论也可以满足,但是这里核心讨论的是弹幕与评论的不同。

视频内容的补充

其实这是在说,弹幕能够给看视频的群体什么?个人体验来说,有以下几点:

视频的解说,知识的补充

举例:如果你看某个节目,看到某个明星很熟,但就是想不起来是谁。是这个时候弹幕解说就准备出场了;

娱乐八卦和流行段子保证会让你引领”时尚“,网络流行段子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弹幕中等等

另一种剧情

高能预警、剧透党、人民”导演“”编剧“”演员“友情出演、对了还有补刀手,保证趣味横生。

以上都说的优点,缺点其实只有一个,也是分量很足的一个:影响视频的观赏体验

为什么我说爱奇艺的弹幕跑偏了?

做了弹幕回复

先提两个词”群体社交“”弹幕社交“,这两个词在腾讯发布的弹幕分析报告中有提到。

其实我不太认同这两个词,后面再作解释,但是这里暂时引用下,来解释下为什么不要做”弹幕回复“功能。说到”群体社交“大家想到是什么?QQ群?微信群?是的,我也想到这两个,后面统称为”社交群“。随着时间的积累,社交群的不断增加,群信息不断增加,人们已经没有心情会细看群的历史消息了,重要群偶尔会草草的扫过,在群聊中对于某人@某人(即代表群的针对性回复)这类消息,作为一个浏览者,更少去关注,因为群消息我关注是可能有我想要的信息,但是@这种针对性回复跟我有关系的可能性很低,说白了浏览者可能这么想”你俩聊你俩的,和我有什么关系“。此时回复的信息对于浏览者基本是没有用的,回到视频弹幕来说,A回复上一个人的弹幕基本是没有观看者感兴趣的,属于干扰信息。

一个不具备弹幕价值(优点)的干扰信息,却影响着人们的观赏体验。

其次回复功能,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B站没有回复吗?有。你没有感受到吧? 那就对了。以下图{bilibili弹幕}为例,随手一截,便是造化。特意说下,那个红框是我截屏时画上去的,原来是没有的。其实最牛逼是没有回复,却感觉谁都回复我。反观爱奇艺,时不时的@XXXXXXXXXXXXXXXX(这个人昵称一般很长),对不起这里没有截图,因为

由爱奇艺视频弹幕引发的思考

爱奇艺公告

由爱奇艺视频弹幕引发的思考

bilibili弹幕

加了表情

猜测初心可能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出发,给发弹幕的人更多的选择,发表情萌萌哒,并不是,你要考虑到看的人啊,半屏幕的表情还看视频,看个毛线昂~

表情在聊天的需求很高,但是在弹幕中属于最没有营养,最没有价值的东西,你说文字”真是醉了“也比卖萌的表情好,当然对于弹幕的消费者来说。

稍微总结下,借用微信产品的设计原则之一”接收方体验大于发送方“,爱奇艺做弹幕回复和弹幕表情来说,都是从发送方的角度来出发的,考虑的是发送方发弹幕有反馈的爽感和发表情的萌萌哒,来让更多的用户发弹幕。但是忽略了接收方也就是消费弹幕这个群体的体验,满屏的表情和@XXXXXXXXXXX,把弹幕影响观赏体验这一缺点无限放大。这样就导致了看弹幕的消费者越来越少,相应的弹幕的生产者也没多大兴趣了,恶性循环,慢慢就弹幕功能就被人淡忘了,半死不活。。。应该在弹幕与观赏体验上,有一个平衡。

尽管爱奇艺天然弹幕基因不足,但不影响它弹幕的成功。

B站上面的视频内容UGC内容较多,有部分引入其他视频网站的内容如搜狐等,但是由于内容的偏向不同,还有主视频的消费群体不同,导致弹幕量和开启弹幕的人可能和B站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总之,个人对于爱奇艺的弹幕功能还是比较认同的,没有真实的产品数据,也不好做客观的评价。这里只是想说,爱奇艺的弹幕功能可能不像B站类的视频弹幕那么火,但不影响它的成功,因为视频网站的定位不同。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说他成功,我只能告诉你,因为我喜欢弹幕,而且优酷、腾讯、搜狐等等都没有做。。。。

弹幕社交?真的是社交吗?

社交是什么?我理解,是A与B的交流,是互动,无互动不社交。如果说弹幕是社交,那评论也算社交,爱奇艺的弹幕更有社交属性,而B站弹幕的社交属性则更弱,因为没有持续的互动。所有弹幕是否可以和社交开花结果,还有待考量。

为什么电影院玩不了弹幕?

说实话我并不看好电影院做弹幕,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先说冲突点,人们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观影体验,视听效果是吧,这是核心的本质需求。而弹幕的弊端是什么?影响的观赏体验。so,你觉得呢

②我本人很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习惯那里氛围,安静,可以投入其中,专心看完一部好电影。拿超哥的《烈日灼心》来说,时长139分钟,全场没有走神。到结尾高潮的时候,手心都出汗了。如果这个时候有弹幕的话,我也是

由爱奇艺视频弹幕引发的思考

弹幕多了看电影人的互动这一点我不否认,可这真的值得吗?你是去看电影了,还是去发弹幕了。

③电影可能是比较中型的视频,有悲有喜,有深沉,有轻浮,很难说电影到底有没有弹幕基因,it depends。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码码字。请拍砖~

 

本文由 @刘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2106/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6-03 22:52
下一篇 2017-06-04 02:02

相关推荐

  • 被忽视的重彩-交互设计验证

    每次评审,都是一场高效的讨(si)论(bi)大会...届时,需求、设计、开发也会上演争霸对决。作为身经百战的设计师该如何从评审会中顺利脱身,逃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呢?小子很高兴地告诉你:你是绝对跑不掉的!定性、定量挖掘数据我们知道产品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不同的产品周期中用户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产品的使用深度和理解广度有了深浅的层次变化,而不同的时期设计师采用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如:访谈、问卷...

    2018-04-18
  • 掌握这5个方面,让你具备真正的交互设计思维!

    Z Yuhan(英国约克大学人机交互硕士):交互思维是什么?网上的搜索结果大多是一些交互设计 的方法。但是我这里要讲的,是真正做交互设计 所具备的思维方式。交互设计在国内发展的并不成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很多人,甚至包括交互设计师自身,对这一工作的性质和价值都未必有足够的了解。

    2017-08-21
  • 报名最后12小时|6周快速玩转axure,同时提升产品和交互

    众所周知,Axure是产品经理必备的工作软件。薪资越高的产品经理(比如月薪18k+以上的产品经理),不仅能高效玩Axure,更能用Axure体现产品思维。“起点学院&腾讯课堂”联合打造6周Axure实战班,第7期报名最后12小时!从第1期到现在,2000多位同学学习成长,好评如潮。来看看同学们的成长。下图是0基础同学,学习后制作的“冲顶大会”高保真原型(福利资料:添加班主任Sara为好友,可获取“冲顶大会”原型文件。Sara微信见文末)...

    2018-04-11
  • 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之第八天

    今天仍然在处理上周五的需求。参与讨论的人越多,战线就拖得越长。不过讨论虽然效率低,却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方案,不靠谱的,靠谱的。 2015/08/04 与老大谈话所得题目起的有点大,不过这是今天老大和我讲的主…

    交互专题 2015-08-20
  • 关于假设和极致

    作者:杨蓉(资深用研专家,现任极客网运营总监)   假设的意义 今天看到一本质性研究的书,在讨论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的时候,会说定性通常被质疑的是“不够客观”,所以作者开始一大篇幅,在讨论“客观性”是什么,就…

    交互专题 2017-08-07
  • AB测试告诉你,你以为的设计不是你以为的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不是忽悠,也许5分钟口水攻势能让前台小妹觉得你的设计非常高大上,但是要让每一个用户对着屏幕上的UI欲罢不能以身相许还需要数据支撑。

    2016-08-29
  • 国内11个HTML5平台的星级评测

    本文以HTML5工具专业性为主要指标,不以名气论高低,内容多以企业网站介绍为依据,辅以使用体验。四个指标,功能是H5工具使用的基础,模板属于工具适用性的象征,定制服务能体现平台的生态性,易用度则是用户友好范畴。

    2017-05-30
  •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谈多数RPG战斗系统中的缺陷

    在为RPG创建战斗系统时,多数开发者首先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游戏中的各个角色会有哪些优势和弱点”。四大元素系统基本的战斗系统之一是,带有水、火、风、土的“四大元素系统”——水比火厉害,火比风厉害等等。这一系统适用于元素不多的游戏,因为玩家几乎立刻就会明白哪些元素能对敌人造成更大伤害。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元素的相互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开发者可以在不提供大量教程的情况下使用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元素。但如果将这个系统进行延伸的话,就会导致交叉优势...

    2018-04-17
  • 初探用户体验中的接触点

    在一个流程设计里,梳理接触点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接触点梳理好了,才有可能画好一个完善的流程图。信息触点——操作触点——信息触点

    2017-05-15
  • APP特有的交互设计模式解析

      1、触屏滑动操作,移动APP端最基本的操作方式。 (1)屏幕之间或者页面直接的自由滑动切换 比如手机移动端的界面切换效果,可以滑动使用快速友好的切换 (2)滑动条目经行删除 横向滑动条目的操作犹如一汪清…

    交互设计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