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ndroid和IOS交互上那些事

先说Android平台,自从material design面世以来,市场上很多Android app在设计上参差不齐。可能由于设备及用户使用习惯等各种原因,大多数app都还在以Android 4.0的规范在做设计,当然也有很多app为了省事,直接从iOS上照搬过来。因此,真正以MD为设计基础的应用并不多。下面是一些整体的框架记录,更为详细的交互细节以后再说。

先说Android平台,自从material design面世以来,市场上很多Android app在设计上参差不齐。可能由于设备及用户使用习惯等各种原因,大多数app都还在以Android 4.0的规范在做设计,当然也有很多app为了省事,直接从iOS上照搬过来。因此,真正以MD为设计基础的应用并不多。下面是一些整体的框架记录,更为详细的交互细节以后再说。

 

关于Android和IOS交互上那些事

仔细阅读MD的规范,似乎写的很清楚,但是如果和Android4.0规范放在一起,还是会发现很多有出入的地方。不过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并迎合用户使用习惯,减少用户认知负担。文字是死的,人是活的,灵活应用才是关键。

在以MD为基础的app设计中,经常会出现以下结构(如图1)

关于Android和IOS交互上那些事

在Android 4.0和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中都专门对选项卡进行了说明,但两者的说法不同。

在Android 4.0中,选项卡tabs属于操作栏的一部分,可以很轻松探索 app 中的不同功能,或浏览不同分类的数据集,就是说tabs选项卡是可以作为导航使用的,类似于iOS的标签栏,只是iOS放在屏幕底部,安卓是放在屏幕顶端(如上图2)。

但在material design中,tabs的作用是将大量关联的数据或者选项划分成更易理解的分组,虽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导航,但其本身并不是用来导航的。每个tab的内容应该互相关联并且是在同一个主题下(如下图)。图中出行方式可以通过tab划分成多种方式,但是搜索、指南、设置却完全属于不同的功能导航。

关于Android和IOS交互上那些事

如此看来,两种规范似乎是相互冲突的,而且只要留心一下你会发现,现在市场上经常是这两种形式都有。googel官方比较推崇应用结构是:左侧导航抽屉+应用栏+tabs(Tab可选),但是同一种结构却有两种不同表现方式。

方式一:谷歌主推形式

侧边栏导航作为应用的主导航,头屏显示应用最重要的功能或内容,如果在较低层级中有多个平行相关视图,可以用Tab结构(当然也可以没有)。这种结构的关键是主要功能或内容很突出,所以头屏最大化显示,而其他功能相对较弱,不需要频繁切换侧边栏导航(如下图)。谷歌发布的inbox邮箱,左侧导航栏作为主导航,默认显示收件箱页面,用户最常用也最重要的功能是查看收件箱,至于其他的发件箱、垃圾邮件等都可以放在导航抽屉内收起。googel图书顶部是应用栏+tabs结构,此处Tab强调的是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归类,而不是导航。

关于Android和IOS交互上那些事

方式二:市场发展

或许是受4.0规范的影响,在左侧导航抽屉+应用栏+tabs的应用结构中,Tab作为应用的主导航,而左侧抽屉作为辅导航,收纳一些用户不常使用的功能,像用户中心、设置、反馈等。这种结构适合那些多个相同等级的功能视图需要频繁切换的app,且只需要手指左右滑动就能快速切换Tab视图,这将大大提高应用使用效率。如下图所示,虽然是概念设计(主要是国内安卓应用喜欢延续iOS风格,将Tab放在屏幕底部,米找到合适的例子,且MD没有被普遍应用),但很适合该场景下的示例。这款产品类似于微信,将主要功能导航放在顶部,实现快速切换,侧边抽屉导航放置收藏、状态、设置等次要功能。

关于Android和IOS交互上那些事

以上两种方式并不冲突,关键是看你应用的功能内容。如果你的应用核心功能很突出,且不需要其他功能频繁切换,就选择第一种;如果你的应用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同重要的功能模块,且需要频繁切换,比如微信的即时聊天和朋友圈,那就尝试第二种。

Android部分暂时就到这里,来看看iOS。如果展开来讲,体系太庞大,暂且用一张图表示,虽然都是很基础的内容。

 

关于Android和IOS交互上那些事

另外,Android和IOS很明显的差异是层级返回和编辑选择。

1、层级返回

IOS平台没有实体返回按键,所以涉及层级间的导航,app界面本身一定要有返回按钮,而实体home键只负责应用退出。Android平台有物理返回按键,且点击返回的是动作流。比如,在搜索界面,点击搜索框调出软键盘,再点返回按键,不是返回上一页,而是收回弹出的软键盘,它强调的是返回上一个动作的界面,而非层级关系。在Android平台上的app,如果应用本身含有返回按钮,返回的是上一层级,设计的是层级间的导航。另外,在安卓app的首页点击返回按键,就是退出应用。可看如下关系图

关于Android和IOS交互上那些事

2、编辑选择

对于编辑选择功能,IOS有明确的入口,通常在导航栏上有编辑按钮,点击后进入编辑模式,通常可以多选,同时底部或顶部会增加工具栏,用来处理多选内容。当然也可以单选删除,通过点按向左滑动删除,或者是点击按钮从底部呼出操作菜单,逐个删除。但Android是通过长安方式进入编辑模式,此时操作栏被一个临时情景操作栏覆盖(情景操作栏可以覆盖顶部操作栏和底部操作栏),界面内容允许单个或多个操作(如下图)

关于Android和IOS交互上那些事

以上部分其实都是一些平台规范总结,将区别大且重要部分整理出来,也是为了方便阅读查看,后期会持续更新一些其他交互内容。

作者:butter

来源:http://www.jianshu.com/p/b5ca80ae894d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1931/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6-03 10:26
下一篇 2017-06-03

相关推荐

  • 从“注意力”的角度,谈交互设计如何避免入坑

    前段时间UIMAX团队在做“新浪新闻客户端用户画像项目”时,用研人员访谈用户的过程中,发现一个这样的问题:多数用户完全没注意到过页面上的“长按可排序或删除”这段文字,反馈“不知道可以对新闻频道进行排序” 设计师…

    2017-06-05
  • 美国交互设计综合类&艺术类院校申请侧重点有哪些?

    回复【交互】,获得专业老师一对一专业指导随着现今数字智能等高科技的发展,交互设计成为近些年众多艺术留学生的热门首选专业。但热门并不代表很多同学都对交互设计有所了解,比如,根据向汉艺咨询的学生情况分析,90% 的同学都分不清什么是到底什么是交互,只是很表面的认为交互就是各种“APP”、“UI设计”或者VR/AR。实际上,即使国外最顶级的院校,你也找不到一所专门设立“APP”的专业,“UI设计”严格上来说只能算是“平面设计”,而设立VR/A...

    2018-04-13
  • 走心的收纳设计

    走心的收纳设计

    IxD案例 2017-03-13
  • 职业病又犯了,我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了《得到》App…

    我是《逻辑思维》的 期期都听 忠实听众,也许有很多人对老罗不置可否,但我自己是非常喜欢的,可能也是由于我知识结构和老罗相差太远,但我一点也不觉得丢脸,谁叫他比我 老 大呢。以前我们都知道,喜马拉雅是逻辑…

    2017-08-04
  • UI设计师扔掉PS,使用Axure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的生活将再不会像从前那样……所以,Axure……这真的仅仅只是一个做原型的工具吗?UI设计师可以完全放弃其他工具,仅仅靠Axure完成所有工作吗?这个程序有什么优缺点呢?下面我将试着回答这些问题。最近我开始放弃Adobe Photoshop转向Axure,然后发现了它除了原型制作以外的潜能,也许我的生活将有大不同。如果有时候你不得不打开PS查看位图细节,你就会知道它到底有多慢。近年来PS功能越来越丰富,当我使用了另一个看起来明显简...

    2018-04-17
  • 对交互设计的思考(译文)

    本文是一篇译文,介绍了国外设计师对于交互设计师的现状和他认为的理想状态的思考。老外的思路还是比较清奇的,在这里介绍给大家。数字革命对于有好奇心的人来说就像是淘金热。没有人知道数字媒体究竟是什么,但它实实在在的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它是一个新的未知的领域,等待用新的艺术形式,设计和方式来填充,以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然后,世界就变成了下面这样:这是怎么回事?1.基于技术思维的交互设计交互设计从数字技术革命中应运而生。所以就像工程师一样,设...

    2018-02-02
  • 交互设计| 谁说只有APP这一亩三分地儿?上天入地都有它!

    ▽什么是交互设计?APP呗!NONONO,太狭隘!人家已经上天啦!大到航天科技,小到手机APP,都会涉及到交互设计,真可谓是“上天入地”,无所不及。小编通过“四个了解、一个目的、一个原则、一个步骤、一个标准、一个区别”告诉你到底什么是交互设计。▽【交互设计专业概述】“四个了解”交互设计又称互动设计,英文Interaction Design, 缩写 IxD 或者 IaD。它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行为的设计领域。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

    2018-02-08
  • 设计原则中的5种信息组织方式

    要以用户能够轻松使用和理解的方式组织信息。用数据来回答用户的疑问。以更贴合用户目标的方式来呈现信息,就能创造出更好用的产品。“信息或许是无限的,但是……组织信息的方式是有限的,因为它们只能通过LATCH原则来组织:位置(Location)、字母表(Alphabet)、时间(Time)、分类(Category)、层次(Hierarchy)。”——Wurman, 1996“我做了太多次尝试,试图用某种其他方式来组织信息,但最终都会回归这5种之一。”——Wurman, 1996比如说,设计一套特别的服务时,我们应该考虑不同物品的位置关系,它们如何分布。超市货架的设计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物理空间中组织信息。比如字典和通讯录,无论是虚拟的还是物理的。举例:日历和会议日程、邮箱收件箱、项目计划、有趣的Facebook时间线、电商平台的订单列表、消息应用,还有许多。这种信息组织方式充斥着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从购物与工业,到Pinterest上的分类和Twitter的标签。例如: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开心到不开心等等。给服务和产品标星打分、计分表、能效等级、尺寸等等。

    2017-08-04
  • 总结:常见的4条用户体验误区

    近年用户体验的概念越来越火热,从事互联网人张口闭口就谈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的概念离我们每个人那么的近。但是用户体验是人人都可以做好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样,能做产品经理的依旧是少数,把产品经理做好的更是凤毛麟角。本篇文章总结4条我遇到的用户体验误区。如果一个流程的信息量是12个单位。x*y=12(x=单位页面的信息量  y=路径深度)例如微信发朋友圈即使断网情况下,当用户在点击发送时,朋友圈立刻就显示数据,给用户反馈是动态发送成功,其实是假数据显示,在这个时候后台还在上传。断网场景极少,朋友圈这个设计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操作顺畅,用户体验良好。不为了极少数使用场景而做真数据展示给用户,那样的话给绝大部分用户感觉加载过慢导致不好的体验。

    2017-04-29
  • 搞定老板第一步!如何准确描述自己的设计?

    @姑娘贩子 (手机淘宝设计师):如何准确描述自己的设计,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这篇文章希望通过回溯淘小铺2.1项目的整个设计过程,从另一个角度,尝试解答这个问题。 这篇文章原本的标题是“小铺2.1用户分层引导…

    201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