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品进入碎片迭代,设计师可以做些什么?

也许是刚毕业的你最该看的一篇干货。如果你已经习惯了等别人给需求,然后开Photoshop,再等别人说改哪里就改哪里,肯定谈不上工作成就感。想掌握设计的主动权,证明自己不仅是个画图的,建议把这篇文章提到的3个方法好好实践一番,绝对会有大收获(严肃脸)。


也许是刚毕业的你最该看的一篇干货。如果你已经习惯了等别人给需求,然后开Photoshop,再等别人说改哪里就改哪里,肯定谈不上工作成就感。想掌握设计的主动权,证明自己不仅是个画图的,建议把这篇文章提到的3个方法好好实践一番,绝对会有大收获(严肃脸)。

当产品进入碎片迭代,设计师可以做些什么?

鸿影:我在之前的用户体验设计实践经历中,所做的项目绝大部分都属于『从0到1』,以被动地接收分析产品经理提出的需求、然后不断设计全新的产品或功能为主,一个项目完成后就基本不再管,后续的运营数据也不关心,而是立马投入下一个新的项目中去。这种四处忙碌的感觉看起来很充实,但实际上却有些浮躁,作为设计师没有完整地参与进产品设计闭环,少了数据验证、迭代改进的步骤(这正是当初Mentor不建议我毕业后去设计咨询公司的核心理由,但IT互联网公司不停地出新APP,出完后就不再更新的案例也不少,不点名黑了),对产品也难有产品经理那种Owner的感觉,缺失主动推进产品不断优化改进的意识,发挥出的价值和赢得的话语权与信任感因此受限。

但是当长期跟着一个项目时,在完成了『从0到1』的阶段后,就进入了『尴尬期』:整块的设计需求变得很少,更多是功能体验上的修修补补,工作成就感降低;有了一些用户反馈,但缺少系统地整理、甄别,而是盲目地依据反馈修改设计;项目组永远有他们认为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修BUG)需要先做,而设计师看起来有些『无所事事』……这种不充实的状况一度令我感到烦躁不安,于是寻求或等待新的项目/功能需求/改版的到来以期结束这一局面,但其实这便回到了本文第一段所说的状况。

于是我开始思考:在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事情做』,有也是各种琐碎修补的产品上线迭代期,我还应该一直被动地『等需求』做设计吗?我是否应该更主动一点去做些什么?用户都有了些什么反馈,这些反馈是普遍还是个别问题?我去实际验证了用户在真实使用场景下的感受了吗?现在体验不好造成流失的点我都知道吗?……然后发现大部分问题自己都回答不上来,『尴尬期』可以做的事情其实有很多,根本不该是『无所事事』的状态。

整合碎片需求,整体改进优化

迭代期的需求相对会很零碎,PD也不太会像之前一样对每个细碎的需求都写一个完整的Prd,作为设计师如果仍然只是被动地接收需求、一个一个修修补补过来,久而久之会缺少成就感与动力,变得有些偷懒:不再认认真真地把每个需求的场景目标都沟通梳理清楚,而是纯粹『画图的』,被各种界面细节上的纠结困住,磨灭了主动跳出来、从全局角度解决问题的意识。

意识到这点后,我开始尝试去寻找一些碎片需求的内在规律与彼此间的联系,发现一些需求其实可以纳入同一个场景/流程体系下,于是利用体验地图一类的工具和PD讨论、梳理清楚关键行为节点上所有的碎片需求/待优化点,再统一出新的优化方案,这样设计的时候可以考虑得更加全面、整体。而如果是来一个小需求就改一次方案,就可能因为之前对扩展性的考虑不够而造成需要大幅改造或全盘推翻旧方案,或者将界面逻辑弄得越来越复杂化。

沉浸真实场景,观察发现机会

在产品『从0到1』的过程中,更关注先搭建起核心的功能、框架,而和实际目标用户的接触、观察、访谈的机会是比较少的,没有已经上线的成品,最多做几个Demo找旁边同事测试一下,离真实的用户使用场景还原仍有一定距离。

但是产品上线后就不一样了,组里有的设计师会选择坐到真实目标用户旁边,观察记录其实际操作行为,再考虑如何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这一点对于设计师本人非目标用户的ToB产品还是很有效的,也是我目前做得不好的地方,还是有些拍脑袋做设计,离真实用户太远了。所以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中,会考虑和PD一起去邀约产品的目标用户进行场景模拟,观察他们使用产品的真实情境,发现潜在的优化机会。

当产品进入碎片迭代,设计师可以做些什么?

关注反馈数据,思考产品改进

在以前实习做移动端ToC产品的时候,我有没事就去各大应用市场评论区、社交网站上搜索浏览用户反馈的习惯,现在做ToB产品后虽然反馈来源减少,但有渠道也会保持关注,偶尔能从中得到一些产品设计优化的灵感。对不愿意只是被动听命PD的设计师来说,关注反馈可以帮他们更好地了解用户、主动去思考如何改进,驱动产品完成创新。

至于数据,我还停留在师姐教过的一点理论层面,实际使用得不多,在有真实成功应用案例之前就不多谈了。简单来说,设计师对数据的关注不应该只是一个最终的结果,比如单纯看一个整体的流失率之类意义并不大,而应该结合设计过程中的目标来拆解分析,比如关注每一个具体操作流程节点中的流失率,再结合一些相关的用户访谈结果等,分析思考具体的流失原因,是正常流失?功能内容缺陷?还是交互体验上不够好?进而发现需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优化的地方,再改进之。

编者注:通过数据改进产品的具体过程,强烈建议参考这篇《思路最值钱!如何通过设计提升高达12%的注册转化率?》,价值非常高,然而鲜有人看的干货。

 

原文地址:zhuanlan.zhihu

作者:鸿影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1458/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6-01
下一篇 2017-06-01

相关推荐

  • 用户体验至上 三星Pay与苹果Pay谁更胜一筹?

    文\孟永辉如今,移动支付市场早已过百家争鸣时代,深耕细作成为当下移动支付市场的主旋律,阿里和腾讯便是这主旋律的代表。虽然两大巨鳄占据移动支付市场大部分份额,但终端市场的支付竞争依然存在。苹果与腾讯就因为App端微信赞赏功能抽成的事情闹出矛盾,原因是两家公司对赞赏抽成的比例及支付渠道存在分歧。由此也不难看出,移动支付市场潜力巨大,想要成为移动支付大潮的弄潮儿,领略潮流之下的无限风光不仅需要强大的研发实力,还要有对市场运行趋势和规律的精准把...

    2018-03-30
  • 交互设计初语言——我对交互设计的理解

    隔壁部门要我做一份关于交互设计科普的讲座,所以做了下ppt,现在放出来大家指点下。 PS:里面有几页用到了我曾经参加的来自BAT公司的老师的内容,如涉及侵权可删除。 因为都是图片,所以慎入哦,建议在wifi模式观…

    2016-08-01
  • 聊聊蒙版引导的应用场景以及设计建议

    蒙版引导一直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对于很多用户来讲经常会不彻底阅读甚至快速关闭来结束引导,这样便起不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甚至还有“在界面上添加这些并不会让你的产品变得更易用”的说法(观点引自文章“Misused mobile UX patterns”)。但我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对于一些流程复杂或者功能个性的产品应用,添加蒙版引导进行说明,是十分有必要的。

    2017-05-11
  • 交互设计中的心理学

    整理认知心理学中对交互设计(用户研究)有所启发的一些知识点(参考《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包括:中央凹与边界视野——如何呈现信息以获取注意力格式塔原理——如何处理不同界面元素的关系时间感知——如何让…

  • 重塑车载用户体验:仪表盘的重设计(一)

    这次带来的是Adhithya的一系列的关于思考车内人机交互的文章。这是一个系列哈,今天带来第一篇关于仪表盘的重构。

    2017-05-13
  • 交互设计基础 | 聊聊移动APP中反馈提示的设计方法与实例

    给用户及时、恰当的反馈,是交互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由搜狐新闻客户端团队撰写的《设计之下》一书中,对操作反馈从形式、内容、位置几个方面做了非常详细的总结,满满干货。今天@青溪Joanna 这篇读书笔记提取了书中的要点并配上实例,分享给大家。

    2017-05-31
  • WEB用户体验

    点击标题下「智业人」可快速关注摘要:随着软件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软件产品更是形形色色,用户不再满足软件对其所需要的功能实现,更追求一种使用过程中的心里感受,因此用户体验足够好的才能走向最前端。用户体验的定义有很多,用一种比较简单的说法就是“用户对访问网站的感受”。本文主要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从网站的构建到数据渲染完毕的过程提高用户体验。关键字:加载速度、动画、用户体验、布局一个好的网站离不开对用户体验的追求。因为良好的用户体验才能增加用...

    2018-02-03
  • 交互体验设计的新思路——聊天机器人(Chatbot)

    本文作者将阐述了他眼中聊天机器人的优势所在。用户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通信app中(比如微信),而不是社交app中(比如微博)。通信app逐渐变成一个平台,聊天机器人的介入则帮助聊天用户触达更多的服务。

    2017-04-30
  • 独家UED手机端 保险投注

    活动时间:2018年3月1日中午12:00至2018年3月31日上午11:59 (北京时间)针对于优惠期间内第一次使用头头移动平台的会员50%本金返还,高达RMB 88手机保险投注!活动详情:1.头头移动平台包括手机网页版版平(m.toutou158.com),UED手机端安卓版和iOS版;2.没有下载头头手机端安卓版和iOS版的会员可以进入官网www.toutou158.com下载;3.头头会员需在优惠期间通过头头手移动平台投注第一笔...

    2018-03-29
  • MacBook Pro 真机上手:Touch Bar 究竟是不是好设计?

    9 年前,iPhone 的诞生,多点触控开始成为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 4 年前,当一票“超极本”不加思索地把触控移植到电脑屏幕上,时任苹果工业设计师的 Jonathan Ive 说: 多点触控放在笔记本的显示屏上……不太适合。…

    交互设计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