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反馈是几乎所有应用的标配功能,往往藏在“设置”或者“关于”里面的小角落。意见反馈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这几乎是所有应用最好的用户意见收集入口,但是不同应用对意见反馈的处理各不相同。最近在做反馈系统的梳理工作,也包括意见反馈页面优化,将这一段的分析整理成此文。


反馈是几乎所有应用的标配功能,往往藏在“设置”或者“关于”里面的小角落。意见反馈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这几乎是所有应用最好的用户意见收集入口,但是不同应用对意见反馈的处理各不相同。最近在做反馈系统的梳理工作,也包括意见反馈页面优化,将这一段的分析整理成此文。

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本文仅仅分析常见应用意见反馈的不同形式,并没有展示意见反馈的优化设计方案。

0.【邮件型】

很多国外应用和国产老牌应用的用户反馈方式都是:点击“反馈”按钮 >> 进入邮箱服务 >> 自动填写收件人和一部分正文内容(机型等信息) >> 用户补全信息 >> 发送邮件。

邮件类的设计思路应该来源于投递举报信,在开发者和用户没有那么多沟通途径的时候,邮件是不错的选择。再加上一定的过滤和筛选,通过邮件来管理用户反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

邮件类的劣势在于,国内大多数用户对于邮箱(特别是手机端邮箱)的使用熟悉度不高,大多数邮箱应用(特别是android系统自带邮箱)的界面不友好。因此本类不做深度讨论,面向国内人群的应用也不建议采用邮件类的反馈方式。

1.【原始表单型】搜狗输入法

表单类实际上是邮件类的升级:

  1. 不需要填写发件人
  2. 通过修改表单格式,相当于固定了邮件正文格式,更方便管理

但是表单类也存在问题:

  1. 开发者很难和用户直接沟通
  2. 表单填写过于复杂

讨论具体案例:

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搜狗输入法的意见反馈是最标准的反馈表单:

  1. 反馈内容(必填)
  2. 联系方式(选填)
  3. 附件(搜狗是词库,其他应用还可以添加截图等)

相比邮件的形式,表单类形式无疑先进不少。但原始表单类仍然有以下问题:

  1. 填写仍然是一个高门槛的操作,反馈内容的编辑自由度如此之高,那么用户一定会反馈一大堆“垃圾”、“不好用”等评价
  2. 联系方式选填,就意味着仍旧联系不到任性不填的用户,当然能获取到用户手机号的话另说
  3. 表单类的意见反馈是面向开发者的功能,不是面向用户的
  4. 需要人工审核每一条意见反馈,不便于定位问题

本来意见反馈的作用就是开发者收集用户意见,便于后续迭代。因此本文将优先讨论意见反馈面向开发者的功能。

为了方便开发者收集用户反馈,表单类进化出各种形式:

2.【分类表单型】网易云音乐

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网易云音乐讲问题分为三大类:产品建议、程序错误、缺少音乐,分别对应产品、开发和音乐库。可以想象网易云音乐对这三类反馈的处理方式:程序错误类有反馈就解决,产品建议一周一评估,参考其中有价值的意见,缺少音乐类型的建议可以作为版权投资的指导建议。

但是对于用户量更大的产品而言,这种分类可能仍然太粗线条了。以程序错误为例,播放过程中程序闪退和界面显示bug就是完全两类问题,网易云音乐的反馈处理人员需要手动筛选才可以。

对于中小型产品,每天用户反馈数目不多,产品经理只需要定时查看一下用户反馈就可以了。对于大用户量的产品,一天的反馈数目可能成百上千条,反馈内容涉及不同产品线,对应不同的产品经理,如果只有一个人处理反馈,按网易云音乐这种粗略分类的方式,该员工可能要花数小时才能将一百条意见筛选、分类、递交给不同产品组。

为了优化该流程,有一些应用会提供更细分的问题分类。

3.1 【细分表单型】360手机卫士

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360手机卫士列举了九个主要问题类型,其中前七个类型应该来源于历史反馈最集中的几个问题。

点进“手机卡慢”的选项,手机卫士还会给出一些手机卡慢的解决方法。当然大段的文字描述不是好的交流形式,但至少比网易云音乐更进一步,希望在用户反馈之前,先帮用户解决遇到的问题。注意第一页最下方的绿色小字,360安全卫士提供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这就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对意见反馈的改进。不过考虑到大段的纯文字描述和移动端体验糟糕的论坛原帖,该处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这也提醒我们从用户角度来分析意见反馈。从使用场景来分析,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会进入意见反馈页面。用户主动进入意见反馈页面有两种主要可能:

  1. 使用过程中遇到某种不便,又不至于卸载该应用,遂进入意见反馈寻求帮助
  2. 使用过程中得到极大愉♂悦,向开发者表达感谢

在日常工作中,表达感谢的用户反馈数量极少,用户更习惯在社交网络上完成表达感谢的工作,还能顺带秀一下自己使用优质应用的优越感。

当用户遇到不便时,用户的需求有哪些?按我的理解,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

  1. 寻求解决方案
  2. 发泄情绪
  3. 反馈报告

对于用户而言,某个或者某些功能难以使用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那群傻X开发者赶紧优化这功能啊”,言辞之中自然带有发泄情绪的色彩。除非给与用户一些物质奖励,否则反馈报告对于用户而言几乎毫无价值——得不到开发者任何反馈不提,用户遇到的麻烦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得以解决。总之对于用户而言,这种情形下得到帮助的需求远远大于反馈问题的需求。

3.2 【帮助反馈型】百度手机助手

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百度手机助手将帮助的功能放在极为明显的位置,用户点进帮助与反馈的页面,发现里面绝大部分的区域是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只有点击上方“我要反馈”按钮时,才会进入原始表单型的问题反馈页面。

在考虑用户发泄情绪的需求,与其说让用户发泄情绪,倒不如说安抚用户的情绪。用户心情平静下来,相对而言就不太会反馈一下“垃圾”“不好用”等无意义的话。

4【情感化设计型】享应

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享应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一款应用。除了很方便发掘优质应用以外,享应的设计和交互细节也做得很棒,而建议反馈页面更是给人以惊喜。

个人觉得很多开发者进入一个误区,情感化设计就等于卖萌耍贱。以享应为例,使用这种体验优质的应用的用户素质也不会低到哪里去,用户来反馈问题往往也是真的想反馈什么问题,相对来说纯吐槽的比例会小一点。但是对于其他应用,类似于悬浮窗、常驻通知栏、广告等对用户造成打扰的功能功能,甚至是涉及到支付等财产相关的问题时,卖萌耍贱就显得开发者不那么专业化,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

以微信为例,这种面向普罗大众的应用,就不能用卖萌耍贱这种往往只有年轻人会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大家还记得“点赞太容易,当面夸太难”这句文案吗,当初看到的时候几乎泪目。这就是走心的设计,是从普罗大众都会使用的功能点切入,引出另外一个普罗大众都会遇到的社会化问题。这种情感化设计就是神级的情感化设计。惭愧本人曾做过一段文案编辑,写下无数的卖萌耍贱的文案,但却从来没有写出过走心的文案。有时间单独谈谈本人对“点赞太容易,当面夸太难”的理解。

在我做出产品优化方案之后,同事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意见,他建议把情感化设计应用到收集联系方式的地方。比如用漂亮小姑娘的头像来诱骗用户留联系方式等等。可惜在现有的设计上这样添加可能会导致页面排布比较混乱,丢失重点,如果有机会重做,一定要把这一点考虑进去。

谈到微信,就不得不说一下微信的意见反馈。微信的意见反馈是我体验过的产品中,交互最多、流程最长的意见反馈。

5【选择型】微信

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微信把各种问题提炼出关键词,通过三步选择,进入最后的问题描述。这种方式好处就是问题定位比较准确,运营人员的工作量肯定大大减小。

但是,我们要考虑用户使用场景。什么情况下用户会使用意见反馈功能?是他遇到某个功能不方便,一肚子怒气,找到意见反馈进入喷子模式。也就是说,用户在进入意见反馈之前就几乎已经想好自己要反馈什么内容了,用户本能需要的是一个输入框,而不是阅读大量的文字进行选择。

同时,选项的方式更适合对现有问题的优先级排期,文字输入更容易发现新问题。

微信有先天优势,用户不需要单独添加联系方式了,微信号很方便就能获取。另一方面,有很多自带IM的中小型产品,会将意见反馈以官方客服号+IM的形式结合起来。

6.1【官方客服型】SAME

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6.2【官方客服型】新浪微博

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新浪微博的用户反馈相当于在对应话题下发一条微博,虽然无伤大雅,但是我觉得蠢爆了。一来里面带的一些信息我不太希望别人看到,二来这样一条微博插在我的微博流里面也怪怪的。不知道微博作何考虑。并且这种方式效率几乎等同于原始表单型,为什么微信就算有微信团队的官方号,也没使用它作为主要的反馈渠道,应该就是出于处理效率的考虑。

官方客服型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方便开发者联系用户。顺着用户说的第一句话,交流自然而然发生。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运营人员的工作压力会很大,相比原始表单型,运营人员除了要收集数据以外,还要承担大量的沟通用户的工作。

7.1【偷懒型】数字尾巴

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7.2【偷懒型】36kr

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我原以为数字尾巴这种直接放一个论坛页面就是挺偷懒得了,没想到36kr甚至直接放上去了自己在fir.im的页面,上面甚至找不到反馈入口。博君一笑。

8.【交互篇】360手机助手

上面的分析仅仅针对样式设计讨论,没有针对交互讨论。对于简单的表单型或者IM型意见反馈而言,交互不过就是点击反馈按钮 >> 进入反馈页面,但是对于一些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的意见反馈而言,交互就很重要了。

以360手机助手为例——

聊聊意见反馈,小功能也有大门道

作为国内最大的应用市场,360手机助手的用户反馈竟然是这个样子。除去老旧的界面风格不提,其中最值得吐槽的点一共有三处:

  1. 联系方式:共提供qq/手机号/邮箱/MSN/旺旺/飞信七种形式,但是实际上除了前三种,后面四种使用人数微乎其微,并且这里还需要用户手动选择一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只留下手机/qq/邮箱,并且不需要用户手动选择,由运营人员人工识别。
  2. 设置分类:这种形式必然导致大部分反馈集中在“默认”分类里面,设置分类形同虚设,必定大大增加了运营人员的工作量。
  3. 清除:直接点退出就好了,这属于设计的冗余点,虽然不算严重槽点,但也不排除误触。

这个页面除了输入以外,用户需要进行的操作非常之多,违背了“一页只做一件事”的原则。

同时,该页面提交反馈以后,下一步显示的页面是首页侧边栏,同时toast提示“反馈已提交”。

我认同一个设计方法,就是用户在执行每一个操作的时候,实际结果要和心理预期相近。因此提交反馈之后突然跳转到首页侧边栏的作法,在我看来是非常不好的。当然这是体验层面的工作,无伤大雅,但是用户真的会有错愕感。对于一个用户量级非常大的应用而言,体验问题就不像凭借创意和功能门槛的小产品那么优先级靠后,产品人员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造成用户负面心理的细节。

个人认为,提交反馈之后,要么跳转到自己的反馈列表,要么弹窗询问继续反馈/回到首页,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结

综合各种形式,结合细分表单型方便运营人员归纳整理,和客服型方便进一步沟通的优点,以细分表单型作为反馈入口,反馈成功后把该反馈工单作为一种消息形式,插入到官方客服的对话当中去,应该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但是考虑到应用的用户量、开发成本等等,对于中小型用户量的应用而言,简简单单采用常规样式就足够了,例如友盟等第三方服务也会提供很方便的IM形式的反馈工具。

作者:红二

来源:产品中国

原文地址:http://www.pmtoo.com/ucd/2015/1120/8508.html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1311/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6-01 04:25
下一篇 2017-06-01 07:37

相关推荐

  • 小优姐姐,大家都在说的交互设计,它日常工作内容究竟是啥?

    封面设计:vivien bertin每次亲朋好友来问我,做什么工作的啊?自豪的回答:交互设计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朋友每次看完俺的文章都会说很好啊还会给我打赏但是最后的最后会补充一句没看懂,太高深以及最近被一波接地气的央视海报刷屏大家纷纷表示看到了希望先来两张海报让大家感受一下连一向以严肃正经形象示人的央视好像被触发了某个开关变得越来越不正经亲切可爱咱们交互设计师是不是也要走下神坛来说说交互设计师每天那点事9:00查看邮件确认是否有...

    2018-01-31
  • 微信公众号哪些细节会影响用户体验?

    公众开发运营官网公众运营平台微信公众号哪些细节会影响用户体验?在微信公众号里面,哪些细节会影响大家对公众号的体验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些细节,快来看看吧。1.无意义的自定义菜单内容第一个就是毫无意义的自定义菜单内容,很多企业公众号费心费力通过了企业认证,好像不用这个自定义菜单挺可惜的,然后就非得放些东西进去,但是并没有考虑目标用户是否需要。如果把公众号视作一个小应用的话,自定义菜单的功能可以类比App里的Tabbar,主要是实...

    2018-02-12
  • 未来所有的产品都要围绕人性去思考

    过去的记忆 回顾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的编程语言从C语言开始,到C++,到最近的go语言,不断地进化,趋势是Code越来越接近人的方面,Code是从计算机端向人端的进化,计算机的编程语言也诠释了科技的发展,以…

    交互设计 2014-12-17
  • 【干货·扫盲】主屏幕尺寸,主屏分辨率,像素密度,PPI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今天我给大家来讲讲这几个咱们经常打交道的词到底啥意思,以及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这篇文章是我花了一个下午从N多篇文章里提炼出的一个白话版,保证让你看得懂。 咱们从手机开始说起吧。先上一张图,给大家看…

    交互设计 2015-09-08
  • 19.怎样绘制用户体验的地图 | 打造产品思维30讲

    19.怎样绘制用户体验地图来自时间前哨00:0015:06这一节讲用户体验地图和用户故事。用户体验地图就是通过画一张图,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从一个特定用户的角度出发,记录下他与产品或者服务进行接触、进入、互动的完整过程。开始做产品经理的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管理员的视角来规划产品。我经常看到这种全局型的产品设计图,复杂、全面、没重点,这肯定是错的。我一般会告诉这种产品经理,请按照一个用户使用的路径,把这个产品设计图再画一遍。从一开始用户...

    2018-03-20
  • 这个简单粗暴的设计为何是“好设计”?

    作者:UX沐沐(公众号:Liveux)   20世纪著名建筑师史密斯.德罗在总结他成功经验时说“魔鬼藏在细节中”,面对一些习以为常的设计,设计师能否洞察背后的不寻常? 今天想探讨一个我们每天都能见到数十次的“寻常”设计…

    交互专题 2017-08-07
  • 产品不能忽视

    在做交互稿或视觉稿的时候,为了让界面尽可能的真实,设计师们会虚拟一些内容放在页面上。但是当看到前端同学产出的demo时,设计师们又总是会觉得为啥和我当初做的页面那么不一样捏?设计师总喜欢把图做的很漂亮,在虚拟页面的内容时,使用漂亮的图片,把内容安排的恰到好处。但是当产出界面demo时,这个页面可能是个空内容的页面,也可能内容很多,导致布局错位。所以在设计界面时,一定不能忽视空状态、内容过多等极限状态。这些状态也许只会在初次使用时遇到,也许只会有很小一部分用户遇到,但是这些都影响着产品的细节品质。

    2014-12-28
  • 5个2016年UI/UX设计趋势

    随着“响应式Web设计”以及“Google提升移动友好性设计” 持续升温,在过去的一年开始流行的一些UI/UX设计趋势,将会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流行下去。鉴于此,我总结了一下在2016年仍会持续大热的一些UI/UX设计趋势。

    2017-05-26
  • 关于交互设计细节,这里一个Case 就是 Pinterest的APP端,我们一起解读一下吧。

    Pinterest有着极棒的交互设计细节,同时,它构建的交流平台有十分丰富的设计作品。要知道,绝佳的设计能吸引新用户去更好的体验产品。 Pinterest是我经常使用的一个App,在我同时关注的好几个有关于UI和UX设计平台…

    2015-01-26
  • 交互设计与心理学的关系

    具体联系什么的大家看专业书籍吧,我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下我的理解吧。 每个学科/专业的产生都是有它的历史使命的,为什么一定是这个时候,为什么一定诞生在这个领域,为什么会如此发展······类比一下其它学科/专业,…

    交互设计 201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