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交互设计师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定义任务流程。在接到需求之后,设计师需要把抽象的需求设计成具象的流程,然后再把流程分配到不同的界面,最终形成成品。设计流程不难,但是设计好的流程非常难。举个简单的例子,注册这个流程可以这么定义: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交互设计师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定义任务流程。在接到需求之后,设计师需要把抽象的需求设计成具象的流程,然后再把流程分配到不同的界面,最终形成成品。设计流程不难,但是设计好的流程非常难。举个简单的例子,注册这个流程可以这么定义: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注册流程

这么一看,确实很简单。但是这是一个好的流程吗?比如填写手机号码的时候发现手机号码已经注册了,这个时候需要怎么办?比如获取不到验证码怎么办?这些细化的场景如果没有考虑到的话,流程就会变得很晦涩难用。

怎么去寻找细分的场景一直是流程设计中一个难题,这部分以后会谈。所以,今天我主要是从“闭环”这个角度来讲讲流程设计中的优化问题。怎么去构造交互设计的闭环,我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去讲:①打通断头路;②设置延长线;③开辟新岔路。每个流程就好比一条路,所以这里借用交通领域的名词来说明,理解起来更加形象生动。

1、打通断头路

断头路,顾名思义就是流程走到某个地方,虽然目标还没达成,但是路径已经中断了。如果现实中遇到断头路,司机肯定是一顿怒骂然后沿路返回,再选择新的路。在流程中,如果用户遇到断头路,有可能用户会沿路返回,然后去尝试新的流程,但是也有可能是用户会直接流失掉。如果流失掉客户,那么损失可就大了。所以,在做流程设计的时候,首先就要看看有没有断头路,然后要把断头路都打通。

回到一开始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中可能出现的断头路。在填写完手机号码之后,一般都会有个检验的功能,首先会检验输入的是不是11位数字,接着才会检验是否已经注册。如果已经注册了,一般至少都会弹出一个toast“该手机号码已注册”。流程如下: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注册流程(增加toast提示)

如果按照这个流程走,就出现了我所说的断头路。在注册/登录流程,用户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注册或者登录以使用应用,如果没能达成这两个目的就中断,用户的任务就无法完成,用户当然会很不爽。所以,如果只是弹出一个toast“该手机号码已注册”,这无疑就中断了用户的流程。

那么要怎么进行改进呢?最简单的就是把提示文案修改一下“该手机号码已注册,请直接登录”,通过文案的引导,可以让用户知道后续要做什么。不要小看加上去的这几个字,因为我们无法揣摩用户的状态,所以我们不能保证用户时时刻刻都很清楚他在干嘛,他接下来要干嘛。针对这种情况,交互设计有一个“可学习性”的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一步步告诉用户,他应该怎么做。其中,文案的作用至关重要。

当然,现在这还不是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我们来捋一捋现在的场景。现在是用户的注册流程被打断了,为什么会被打断呢?因为用户已经注册过了。为什么用户会现在还注册一遍呢?因为他想进入应用使用。所以呢,既然我们知道用户走到了断头路,我们也知道用户想去哪?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诉用户:“嘿,这条路走不通了,但是这里有捷径哟”。具体实施起来就是用一个弹窗进行引导,如下图: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弹窗提示直接登录

然后做的再细致一点,因为用户已经填写了手机号码,登录的时候就不需要用户再填写一遍了。还有,不要忘了登录页面的“忘记密码”选项。

回头再来看看设计中的断头路,还有哪些情况。比如说搜索不到内容,这时候就相当于一个断头路。假如这时候提供一些推荐的相关的关键词,就相当于打通了断头路。比如说,下载资源没速度,这也相当于断头路。旧版迅雷会推荐相似的资源,这就像打通了断头路。再比如说,chrome浏览器连接不到网络,断头路又出现了。chrome会推荐一个小游戏给用户玩(具体可以见消灭空状态),这也相当于打通了断头路。

总之,在流程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可能出错的节点,谨慎避免断头路的出现。

2、设置延长线

如果说打通断头路更多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进行设计,那么设置延长线除了是为用户考虑之外,还有一部分是为了产品本身考虑的。具体做法就是,当原来的任务已经完成的时候,但这时候又推荐一些任务给你做,流程变得比原来更长了,这个新加入的刘晨就是我所说放入”延长线”。乍一看,这好像违背了交互设计的简洁性,无端端把流程变长了,就不需要考虑流程的用户流失率吗?当然不是,关于这一点,还让我细细说来。

之前在手机管家实习的时候,正巧是手机管家从5.x到6.x的升级改版项目。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手机管家是一款工具型应用。你可以把手机管家当成瑞士军刀,是一堆工具的合集。在5.x的版本遇到有个问题就是,部分功能的渗透率非常低(注:渗透率就是一个功能的使用率)。通过调研分析,得出两个方法,其中一个就是整合功能,把原先20多项的功能整合到10多项,减少选项的确有助于让用户做出选择。第二种就是这里讲的“设置延长线”的方法。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高渗透率的功能去带动低渗透率的功能。比如说,在某个操作完成之后,除了结果反馈以及完成按钮之外,可以推荐用户做另外一些操作。通过这种流程的优化去带动其他的功能,从而提高整体功能的渗透率。如下图: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完成页的推荐任务

你可能会说,那这样不会有问题么?流程不会变得很长很长么?结果反馈页不会变得很复杂么?

关于结果反馈页的问题。没错,页面会变复杂,但是页面简单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页面去引导用户,所以可以通过页面内容的大小对比、颜色对比来解决页面复杂的问题。同时,交互设计是一个平衡用户需求和商业需求的职位,所以,有时候为了商业需求也需要牺牲一点用户体验。

第二个是流程变长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这样子的,用户可以选择像之前那样直接完成任务即可,所以我们只是增加了选择成本而已。其次,如果我们推荐的功能刚好是用户需要的,那么用户当然会很乐意继续操作下去。最后,不是每一项操作完成之后都会紧跟着一些推荐功能。当流程过长时,我们可以关闭这个“设置延长线”的功能,只留下结果反馈元素和“完成”按钮。

小结一下,设置延长线相当于把应用不同模块之间做一个串联,一是可以提高功能模块的渗透率,二是如果串联的功能恰好是用户需要的,那么同时也会提升用户体验。只是,怎么样“恰好”推荐到用户喜欢的功能,这个需要多方调研以及用数据做支撑才行。

3、开辟新岔路

一般来说,正常的流程应该是线性的,这样的流程最简单,用户使用起来也没什么压力和成本。但是,这仅仅只是正常的流程。交互设计需要考虑复杂的异常流程,这也就导致了好的流程更像一张网,有无数的岔路,每个岔路还可能有岔路,岔路走着走着可能又回到原点,最终,所有的路径都会汇集到一个或者多个终点。

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我现在要讲的这个“开辟新岔路”,如果说前面两个方法都还是为用户着想的话,现在这个方法更多的是为产品运营方着想的。开辟新岔路是说在正常流程的某个节点,分岔出新的流程,最终分岔的这个流程还会回归到正常的流程。

如下图,蓝色代表普通的流程,但是现在插进去了一些新的节点,就是橙色的点,这些橙色的点构成的流程就是我所说的新岔路。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新岔路

这么说还是很抽象,我还是通过例子来说明吧。购物车是购物应用里面一个非常常见的功能,用户在使用购物车的时候流程是这样子的。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购物车使用流程

但是,真的是这样么?在查看购物车的界面,其实除了购物车的内容,还有其他的内容。如下图: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京东购物车界面

购物车页面其实还有一个推荐商品的部分,如果用户恰好在这里发现自己需要的商品,就很有可能会跳转出去浏览,然后再回来购物车进行结账。流程如下: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京东购物流程

这一个跳出去的动作就是我所说的岔路。在电商这个场景下,岔路的意思就是要让你多“逛”一下,万一你再看重别的东西,电商不就多赚一点么?同理,岔路还适用于其他适合“逛”的产品,比如说资讯阅读类产品等等。对于其他产品,这种方法就要慎重了。因为有可能岔着岔着用户就不回来了。除此之外,岔路的设置也会使得界面变得更加复杂,用户有可能会迷失掉。

不过,我们可以从结果推导一下:既然现在电商的购物车普遍都用了这种方法,说明它还是切实有效的。所以,是否选中这种岔路,不仅需要基于自身产品的属性来考量,更重要的是要从上线之后的数据来观察。

好了,讲到这里,我对于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也就讲完了。总结一下,闭环实际上是一种“串联”,把同个功能模块下的不同流程串联起来(打通断头路),把不同的功能模块串联起来(设置延长线),或者是自己把自己串联起来(开辟新岔路)。这种串联有为用户着想的,也有产品方面的考量。但是不管从哪里出发,在设计交互流程对这些闭环进行思考,整个交互流程才会变得更加强大和完整。

#专栏作家#

妖叶秋,一年级交互设计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做过ToC产品的交互设计,现在在尝试ToB的业务。主攻交互,也懂点用研、视觉和产品的知识。爱生活、爱设计、爱读书、爱总结,头像下方是我的联系方式,欢迎志同道合者与我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0089/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7 03:01
下一篇 2017-05-27 05:05

相关推荐

  • 语音交互中的“等待体验”研究

    文 | 叨叨来自雷锋网(leiphone-sz)的报道雷锋网按:本文来自百度人工智能交互设计院,通过实验的方式,研究了语音交互中用户对于智能音箱的“等待体验”。雷锋网编辑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做了精编。回顾人机交互发展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基于命令行的CLI 时代,基于鼠标键盘的GUI时代,基于触摸的初级NUI时代。后面每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更自然,学习成本更低,综合效率更高。进入AI时代,人工智能给机器带来三种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自然...

    2018-01-30
  • 阿里设计专家深度解读:全链路设计师和设计增值再现

    分享嘉宾:汪方进(1688UED设计总监) 点评嘉宾:高峰(阿里巴巴国际UED B2B总监)、周敏青(阿里巴巴国际UED AliExpress总监)   前些日子的美国大选,特朗普胜出了,这个结果让很多小伙伴惊呆了!他竞选口号是:M…

    交互专题 2017-09-11
  • 干货分享 | 交互领域不可不知的设计法则

    本文转载自“熊猫设计院(ID:MUXDesign)”,已获得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前言:交互设计之父阿兰·库珀说过这样一句话:“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在交互设计领域中,有很多被时间和前人验证过的设计法则,这些法则是从用户的行为逻辑中总结出来的,掌握这些法则能让我们迅速有效的完成自己的设计,接下来,笔者通过一些实例来解析下这些原则在设计中的应用。01希克定律(Hick’s Law )简介希克定律指的是:一个人面临的选择...

    2018-04-08
  • 杜蕾斯158张经典海报设计,你眼中的污都是它的精华液!

    90集PS视频教程,点击下面二维码获取:来源:  LOGO大师(ID:logods)引言:转眼间2017年已经走过了一半,今天大大君扒一下老司机杜蕾斯经过半年“辛苦耕耘”究竟污了多少次。废话不多说,快坐稳,要发车了!杜蕾斯的官博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有点坏、有点情趣,有点流氓”的性情中人。他用轻松诙谐的手法传播普及性知识,特别是每次结合热点的海报作品,都能引发大家无尽的遐想。- 国际特别“日”篇 -#全球OK日# 无论大小,都OK!#世界...

    2018-03-07
  • 「抖音」用户体验分析

    和大部分人想的不一样,我是抖音和快手的忠实用户,每天都会在上面花不少时间。在玩抖音几个月后,我开始思考和分析这两款APP的设计和技术,发现其实其中充满了很多“精巧”的设置。抛开APP的针对群体和社会影响不谈,只想说作为一个普通用户的感受。抖音的交互设计是沉浸式的。在推荐页面,你每次只能看到一个视频,系统默认自动播放。因为没有给你反应时间,我们会不由自主的盯着屏幕看,而人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当前的视频(视觉和听觉)吸引。这样的交互好处是人的...

    2018-04-02
  • 2018年04月07招聘岗位

    诚聘:通辽澳鼎医疗器械公司诚聘:工作人员要求:40岁到50岁之间的女性,能长期工作的,有爱心,有孝心,家庭没有负担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好待遇:中午有工作午餐,每个周日休息,节假日休息,基本工资1800元,满勤奖200元,年底奖金不少于12000元。联系人:闫经理。联系电话,15247572846,15374967717不能长期工作的勿扰!招聘服务员工资底薪2500加提成收银员2700元加提成招聘电话:8663888,157...

    2018-04-08
  •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谈多数RPG战斗系统中的缺陷

    在为RPG创建战斗系统时,多数开发者首先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游戏中的各个角色会有哪些优势和弱点”。四大元素系统基本的战斗系统之一是,带有水、火、风、土的“四大元素系统”——水比火厉害,火比风厉害等等。这一系统适用于元素不多的游戏,因为玩家几乎立刻就会明白哪些元素能对敌人造成更大伤害。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元素的相互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开发者可以在不提供大量教程的情况下使用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元素。但如果将这个系统进行延伸的话,就会导致交叉优势...

    2018-04-17
  • 关于用户体验

    产品不被喜欢的原因是漏了什么?答案是用户体验。如果你是一个产品经理,是否有深刻思考过这个问题呢?有人会说思考过,但似乎没什么用,产品还是不被喜欢。那是用户体验不重要,还是我们思考的不够呢?答案是后者。首先我们提出本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让产品被喜欢?(说明一下,这个产品可以是某种实物性的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服务性的产品。)这个问题提出后,很多人的脑海中会蹦出质量好、外观精致、用的舒服、服务周到等,但想到这些的人,一定还会有一个感受,就是...

    2018-04-09
  • 【UED人物】朱锫:自然建筑

    近日,朱锫建筑事务所作品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荣获“2017年度The Architectural Review未来建筑奖”之“最佳文化建筑”(the Winner of the Cultural Regeneration category)。自此,又一位中国建筑师叩开了国际大奖之门。△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室内效果图“未来建筑奖”始于2002年,每年由英国知名建筑专业杂志《The Architectural Review》(建筑评论)评选并颁发...

    2018-02-07
  • 交互设计 | 除了镜子,原来你还能在这发现真实的自己

    Create Your Difference. by CYD艺术设计作品: WHAT DEFINES YOU?现在,艺术家们已经不再为了审美而艺术,也不再为了艺术而艺术.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它们通过各种形式,对身边的或遥远的一切事物进行讽刺、抗议、质疑或推崇,以此向他人传达比文字更立体的新兴概念或特殊感情。而交互装置——这种特殊的装置艺术,由于有我们人类/观众直接的参与,创作者/艺术家/设计师尝试表达的感情更为直观;更由于人机的互动,他...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