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的未来不是人工智能 ,及时交互才是关键

作为Kik首席执行官,对于即将到来的聊天机器人革命,我思考了很长时间。一年半前,我们率先推出了一个基本版聊天机器人平台,之后,数百万Kik用户和这个机器人进行了对话。其他消息应用(比如Telegram和Slack)也在开发自己的聊天机器人,此外有传言称,Facebook将会在四月12日举办的f8大会上为Messenger推出自主开发的机器人平台。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聊天机器人能实现你和你周围世界的即时互动。最近,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可能最好说明这一切。我的所有操作如下
打开聊天应用 > 扫码> 输入“2”> 输入“百威”> 选择卡号。搞定!这种即时交互,只有聊天机器人能够做到。你不需要下载App应用,也不需要创建新账号,还有最重要的,你不用学习了解一款新应用里的操作界面了!只需扫码、聊天就能满足需求。这种体验,就像是我在手机上按了一个按键,三分钟之后一辆Uber出现在我面前。如今,科技行业喜欢把它称为O2O模式——在一款App里预订到实体产品或服务。而现在,你甚至不再需要一款App应用,只需用聊天的方式,就能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


作为Kik首席执行官,对于即将到来的聊天机器人革命,我思考了很长时间。一年半前,我们率先推出了一个基本版聊天机器人平台,之后,数百万Kik用户和这个机器人进行了对话。其他消息应用(比如Telegram和Slack)也在开发自己的聊天机器人,此外有传言称,Facebook将会在四月12日举办的f8大会上为Messenger推出自主开发的机器人平台。

聊天的未来不是人工智能 ,及时交互才是关键

聊天机器人时代是否已经到来?这似乎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了,现在的问题是,它们将如何走进我们的生活。

许多人都觉得,聊天机器人会将我们引入到人工智能时代,虚拟助手们将会(也有能力)执行我们所有命令,并利用对话界面完成我们的需要,比如私人秘书语音助手Magic,Operator和Facebook“M”。这些“搞定一切”的服务基本上是将人工智能和真人客服进行了有效结合,不过,虽然这种想法很有趣,但其实我们并不确定这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果你回顾过去那些伟大的平台,会发现它们几乎都“激活”了某个人类行为类型,而且在这个平台出现之前,大家似乎都觉得这种行为类型是不可能存在的。举个例子,个人电脑第一次让你在家就能应用强大的计算能力;互联网第一次让你能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访问信息;移动第一次实现了不间断的可连接计算。

那么,聊天机器人能让你做些其它技术(个人电脑、互联网、以及移动)无法做到的事情吗?

我们不是和虚拟助手进行沟通,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已经可以通过短信息,电子邮件和文本通讯进行智能交流了。事实上,Magic和Operator这样的智能语音助手已经可以不依靠输入文字来提供服务了。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人工智能可能会让这些服务成本更低,速度更快,但体验并没有真正改变。因为说到底,你都只是在和一个人在交流。

如果不是人工智能,会是什么呢?聊天机器人又能让你做哪些之前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呢?

我们觉得,答案其实也非常简单:

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聊天机器人能实现你和你周围世界的即时互动。最近,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可能最好说明这一切。

去年美国职棒大联盟季后赛期间,我和朋友相约去罗杰斯中心看了一场蓝鸟棒球队的比赛。当时我去晚了没赶上全场比赛,于是就匆忙坐到位子上想多看两眼比赛。但是当我到了那里之后,忽然意识到自己是所有朋友中间唯一手上没有啤酒的人,于是我又去出去买啤酒。在排队等了10分钟之后,终于买到了啤酒回到座位上,但此时已经错过了两个全垒打。

聊天的未来不是人工智能 ,及时交互才是关键

但好消息是,未来我这样的囧境再也不会发生了。体育场正在开发一款App,允许观众直接在座位上预定啤酒。所以下次,我肯定不会错过任何击球,因为通过App就能买到啤酒,是不是很棒?

想象一下,我坐在球场座位上,发现前排座椅背后有一个贴图,上面写道,“想要啤酒吗?下载我们的App吧!”听上去真不错!我把手机打开,登陆应用商店,搜索这款App,输入密码下载,完成之后再创建一个帐号,导入自己的信用卡信息。接下来,我要找到App里面哪里能买啤酒,选择购买瓶数、啤酒品牌和我的座位号,好了,终于完成了。

很麻烦,不是吗?

实际上,应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聊天码可以在线上和线下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提供类似球场订啤酒服务的App:车站有预定购买火车票的App,饭店有预订外卖的App,电影院有预订电影票的App。他们似乎只有一个目的——让你下载App!但是作为服务提供者,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花了数百万美元开发这些App之后,有多少人真正使用它们呢?我猜:使用量不会太多。

好了,让我们再次回到球场,其实他们不用花好几百万美元开发App,只需投入可能几千美元,就能开发出一款简单、基于文本的聊天机器人。这次我还是坐在座位上,看到前排座椅背后上的贴图写着:“想要啤酒,和我聊聊吧!”贴图旁边是一个聊天码。我打开手机,进入聊天App扫描聊天码,立刻就能和体育场机器人对话了。它会问我想要几瓶啤酒(1、2、3、4),还会问我想喝什么品牌(百威、康胜银子弹、科罗纳),最后问我想如何付款,是使用历史存档的信用卡,还是使用一张新卡。

我的所有操作如下

打开聊天应用 > 扫码> 输入“2”> 输入“百威”> 选择卡号。搞定!

这种即时交互,只有聊天机器人能够做到。你不需要下载App应用,也不需要创建新账号,还有最重要的,你不用学习了解一款新应用里的操作界面了!只需扫码、聊天就能满足需求。

可能你会问:“这是不是就像二维码?”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像。西方人还没有养成扫二维码的行为习惯,因为大多数应用场景的体验都不太好,而且通常你在扫码之后,会被引导到一个速度很慢的网站,和使用一款全新的App应用一样,你又得重头了解这个网站。扫描聊天码,你进入的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聊天界面,虽然扫码的动作一样,但是体验却完全不同。

这种极简体验,恰恰就是“聊天机器人之美”。Kik Messenger现在就支持这种聊天码功能,举个例子,如果在饭店墙上扫码一下聊天码,就会有一个聊天机器人询问你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几分钟之后,所有餐点都会送到你面前。体验者这样说道:

这种体验,就像是我在手机上按了一个按键,三分钟之后一辆Uber出现在我面前。如今,科技行业喜欢把它称为O2O模式——在一款App里预订到实体产品或服务。而现在,你甚至不再需要一款App应用,只需用聊天的方式,就能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

Kik目前还在和一家快餐连锁店合作,希望能实现台前快速点单服务。为了测试应用场景,我们要求人们扫描聊天码,通过聊天的方式填写点餐需要,快速拿到餐点。事实上,最后的效果非常好,在这家餐厅一个普通的营业日里,就有250名顾客通过Kik聊天机器人完成了订餐。

聊天的未来不是人工智能 ,及时交互才是关键

马上就能通过聊天订披萨啦

是通过重新下载一款App应用订餐的人数多,还是通过一款已经习惯的聊天App订餐的人数多?答案其实已经很清楚了。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目前仍处在聊天机器人时代的起步阶段,这种技术的发展道路还很长。在这一领域里,很多公司都在考虑开发自己的聊天机器人,包括Kik,微信,Line,Facebook,Slack和Telegram。未来,聊天可能会变成下一个操作系统——一个机器人操作系统Bot OS(简称BOS)。

对于消费者、开发人员和企业来说,聊天机器人充满了很大机遇。未来,聊天App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全新的浏览器,机器人将会是新网站,而现在,只是一个全新互联网时代的开始。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创业邦,作者@Ted Livingston,译者@shark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833/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6 01:27
下一篇 2017-05-26 03:37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职场上的印度人总比中国人混得好?

    目前为止我还未有机会到过印度。身边去过的人有大致两边倒的两种观点,一种是这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国度,人们开心知足、与世无争。一种是这是一个脏乱差效率低下的地方,一条公路几十年也修不整齐。我无从判断,因为每一种观点都主观。有一位曾经生活在帝都的印度女记者倒是写过一本比较中印差异的书叫《烟与镜》,值得一读。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我与很多印度人一起共事或者正在共事,有的只能算是点头之交,有的成为了挚友。1先说一件趣事,多年前,我没有与印度人近距离...

    2018-03-16
  • 从细节看分析-购物车的跳转设计

      小编推荐:难得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特别具体的问题还有不同观点的,本文是一篇关于购物车到底应该是本页弹窗还是页面跳转的讨论,如果你也喜欢从细节入手考虑问题,一定要看呦。 问题: 点击产品详情页面的”添…

    2015-12-23
  • 交互设计|回复评论功能设计

    力匕小2在思考简单可行的产品方法论阝勹廴匚之前已经写过两篇有关评论的文章了,最近再次设计评论功能,发现“回复评论”的交互设计也有很多细节值得体会,而之前的两篇文章没有提到,所以这篇文章就来分享下“回复评论”的交互设计。我们首先来看下几种评论的展示位置。1. 内容详情页展示全部评论内容如果你的内容比较单一,比如就是一篇文章,而评论内容又比较丰富,浏览性又很高,那么评论内容可以完全展示在内容下方,比如微博的每条微博详情页,今日头条、36氪、...

    2018-03-02
  • Axure学习笔记 | 初识Axure

    本文结构:辰安笔记—01—说点题外话唠叨之语:这个是我在B站上看学习视频自己整理的笔记。话说我的学习笔记基本上是从视频上扒下来,然后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我在规划做分享Axure的时候也想过,网上资源那么多,我做这个有必要吗?有用吗?思考一番,做这件事情虽然艰苦,费力不讨好,但是有收益。我现在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来打造。通过这些事情有以下收益:1.对自己来说,知识更加系统,当然也可能会让我更加僵化,这个我会注意;2.对招聘者来说,TA可...

    2018-04-29
  • 优秀的移动端UI,应当如何用微交互打磨细节?

    你的UI和交互设计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又一个细节设计让你的产品最终脱颖而出,而真正让人难忘的产品,靠的是这一个个精致到位的细节堆出来的。

    2017-05-19
  • 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微信官方将优化小程序授权

    序多多小程序无需开发,轻松上手,小程序极速免费生成!十分完美的事物中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每个事物需在近乎完美的道路上苛求自己,不断完善。小程序亦是如此,它是互联网时代进步的产物,被互联网大佬们追逐,被用户用完即走。但它也有被人诟病的地方,即会在用户首次启动时直接要求授权,甚至有的小程序会出现若用户不授权,小程序将会出现异常,或进入死循环的情况。相信很多用户都遇到过不授权便会出现死循环的小程序,最后只能退出微信重新进入,造成用户体验很...

    2018-04-21
  • 作为体验或界面设计师,你可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动效来提升可用性?

    本文将表述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作为体验或界面设计师,如何得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动效来提升可用性?”Z Yuhan:这篇文章真的超级难翻译啊,原文的描绘非常细腻隐晦,大部分句子根本没法直译,只能理解后用中文的表达方式重新造句,幸好我的翻译水平也有进步啦~大家要是发现有什么问题,不论是翻译还是错字,欢迎评论我指正 : )

    2017-08-04
  • 艺计回忆录 | 交互求职

    前几天和胡老板聊起我们这一代人在北上广深踟蹰前行即将奔三时的焦虑,不可避免地说到了职业规划这个话题。 对我们这些刚工作但残留一张学生脸的职场小腊肉来说,现状基本是满意的,前路虽不暗淡却也少不得早早谋划…

    2017-03-07
  • 最少的输入,最丰富的输出:好的设计往往是隐形的

    “优秀的设计是隐形的。优秀的界面设计会细到亚原子级的微观字体(文字的精确定义)、看不见的宏观文字布局(文字的运用方式)、还有由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组成的隐形世界。最少的输入,最丰富的输出,界面设计师都致力于使用户花费最少的注意力。就像字体设计师与工程师那样,我们并不会试图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但会寻找最佳的两全之策。”

    2017-06-04
  • 基于交互体验下的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红河学院美术学院 文俊鸿摘要:包装视觉传达设计中交互体验的表现成为其设计重点,消费者与包装产品设计的关系更加紧密,让消费者在包装设计使用过程中感受到包装设计与消费者的情感交流互动,增强消费者视觉感官交互体验。采取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现代交互设计在包装视觉传达设计应用进行研究,让产品包装与消费者的联系更加紧密,让消费者的心理情感和视觉感官获得更具冲击力的体验,更为有效地实现包装设计与消费者的情感交流互动和传达。关键词:交...

    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