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从注册这点小事儿上看如何提升细节设计和用户体验,希望对一些新入行的童鞋有所帮助。


从注册这点小事儿上看如何提升细节设计和用户体验,希望对一些新入行的童鞋有所帮助。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互联时代的产品都离不开: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直白点就是什么样的环境下?为哪些人?提供了哪些事情的解决方案?

场景

PC:室内的+相对沉溺的+长时间的

Mobile:随时随地的+碎片化的+随时转身离开的

用户

产品定位的受众人群,可以是学生、孕妇、求职、买卖……,比如招聘类的目标受众就是需要找工作的群体;房租中介类就是需要租赁、买卖房屋的群体等等。

任务

帮助这些受众完成他们想要得到事务的一种逻辑流程。

比如我们可以在某宝上:搜索想要的商品-锁定-下单-收货-评价,这就是一套购买流程,提供了用户网络购买流程的解决方案。

这里我们就用户注册这一场景,浅谈设计任务及其背后对思维逻辑,然后去提升细节设计。

到达注册页面的途径

用户到达一个app的注册页面一般有4种渠道: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当网易音乐的第一批用户从豆瓣平移过来之后,用户就不再是大家的了。赢取一个新用户比维护一个老用户的成本要高很多,所以当用户来到了注册界面作为设计师就要尽可能到创造舒适的用户体验,尽可能多的帮助用户注册登录。

信息构架及任务流程

信息构架

就是包涵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是怎样穿插在一起的。

注册模块概括来说由2部分组成:用户信息+验证。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 手机号码
  • 邮箱
  • 账号
  • 姓名
  • 性别
  • 兴趣

……

然后再由不同产品的定位决定类别的从筛选到简化。

验证码:是一种区分用户是计算机还是人的公共全自动程序,防刷、防黑、防灌水之类的程序行为。

被广泛采用的有:短信验证码、动态验证码组成。

任务流程

可以分为逻辑流和页面流,逻辑流就是数据逻辑针对开发编写,页面流可理解为页面的跳转关系针对用户。

简单以去哪儿的注册流程中的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为例:

下面是我们呈现给用户操作的页面流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下面是介于页面流的逻辑判断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控件的状态

注册场景下涉及的控件一般是:输入框、按钮、验证码。

输入框

供用户输入信息,一般包含:提醒文案、正文、示措提醒

按钮

引发即时操作,即当用户点击后,触发即时操作。作为基础控件之一,按钮广泛应用于不同平台的所有产品中。通常位于一个或一系列操作的底部或右方。

按钮的一般状态:

PC:normal、hover、down(pressed)、disabled

Mobile:normal、onclick、disabled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这里简单说一下disabled。从去哪儿注册的例举可以看出,当input为空时,关联按钮为disabled的状态,这是采用了放错的原则:如当使用条件没有满足时,常常通过使功能失效来表示(一般按钮会变为灰色无法点击),以避免误按。

产品中的辩证法与相对论

学会用辩证法,去分析问题。在产品道路上同样适用,有时候得到就意味着失去,用辩证法的方法看问题,利于分析事情的二面性,衡量其利弊,进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产品的合适的方案。

拿动效举个例子,动效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一个庞大的产品就不宜使用过多的动效,原因:

  1. 因为动效会加重系统负担;
  2. 为了不断延长其生命力需要不断的版本迭代,很可能一些辛苦设计开发出来的动效随着产品的发展方向而被很快淹没;
  3. 最为重要的一点,对于用户而言动态的更易于吸引注视,动效的增加会使原本复杂的页面更加复杂化,更难于找到页面的重点内容而失去操作方向,事实上这个时候动效已经转变为一种打扰。

很遗憾,这个观点没有找到合适的案例进行分析,淘宝、京东、美团等在动效方面都表现得比较安静。

下面是一个天气app的页面,因为app本身很简单,就是展示天气而已,动效的增加不仅动态的解释了天气的状况也让原本单调的页面多了一丝趣味,而用户也并不会因为动效的加入而迷失。这就是相对论,简单的事务可以做些复杂的处理。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同样是列表,淘宝为什么在页面中没有采用一些动态的展示or特效,设计欠缺?开发不够?答案是否定的。淘宝营造的购物场景应该是尽量沉溺于页面流中的,尽快的找到用户想要的商品,顺利的转化购买,相信这也是作为电商的本质目的。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按钮的微交互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设计背后的逻辑思维

随着时间流逝,科技发展,人们对事物认知不断提高,注册场景下的设计也不断进步。揣摩变化,思考逻辑,提升细节设计。

PC互联期

(请忽略内容,仅观察表现形式)

首先明确的是,注册页面被设计出来的目的是希望用户能够填写信息并成为我们的用户。但是,当用户看到这样的一张信息较多的页面,视觉压力和逃避心理就来了。

除了视觉和心理压力,我们还可能会被每一行的必输提醒而吸引,不过行行必输,行行提醒有点过,视觉干扰也就来了。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费茨(Fitts)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需要观察的2个事物距离越远时,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人眼阅读的轨迹顺序从1-8,这种排列方式受标题字符数的制约。有了排序参考,大家就可以考试是不是还有其他更好的排列方式?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相对于上面的注册信息,这种拆解信息的方式不管是视觉还是心理感受都会一些,而且对用户必填信息进行了提炼。这种方式后也被应用于移动端。但是拆解步骤不宜过长,否则用户会失去耐心而中途放弃注册,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移动互联期

从人随网走到网随人动,用户体验收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涌现出大量的专业设计和体验设计师。对于产品注册信息的提炼由多样逐渐走向结构简单、信息简洁,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越来越被更多人接受。

下面来看下别人家的注册页面及设计思路。

淘宝的注册流程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必填项:手机号、验证码、会员名、密码*2,有防错机制,有号码&用户名2次确认。但是第一次支付密码输入页面没有自动弹出键盘。不过整个跑下来还是挺轻松,复杂的事情简单做,困难的事情分解做。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携程的注册流程较简单,必输项:手机号、验证码、密码。无防错机制。2/3中有已输号码再现,不过却隐藏了中断部分。揣测隐藏的号码的目的是保护用户信息不受偷窥?不过以个人愚见,在注册环境,保证用户正确的输入信息,快速的完成注册才是NO.1的任务,所以这里的防保护机制会有些买椟还珠的感觉。

还有一点,激活输入页面时,键盘都没有弹出,需要点击input框调出键盘。

但是提示文案相比下引导性较强。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美团的注册流程里,在电话输入上作了放错,然后就后面就没有然后了。有防刷机制,比如当连续输入2次经系统检测为已注册的用户时,会弹popup要求人or机验证。对于输入号码有部分显露。注册第3部界面中的小尖头有误导用户后面仍有流程的误导。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去哪儿体验是相对好的,必输项:手机、验证码、密码*2,有防错机制,有密码6位数提示展示。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苏宁的注册流程,必须项:手机号、验证码、密码,有防错机制,但是允许你同样的号码再次注册,代价就是抹掉所以数据,从v5变成v0。这样来看,对于形同手机注册的提示文案还是不够的。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下面分享一下个人小案例及背后的思考,场景:注册;输入项:手机+验证码+注册btn

当时的第一版就是左侧的,也是比较保守的,不出错的。视觉线:填写手机号-看一眼验证码输入框-点击验证码按钮-回来输入验证码-点击注册。在这个过程中,验证码输入框被2次阅读,当时觉得这是一种浪费,所以出了右边的方案。视觉线是直了:输入手机号-点击验证码-输入验证码-点击注册,但是从手机号到验证码跳了一行,思路会突然断一下,再着一按钮直接冲在最前吗有点突兀。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那怎么样才能视觉线和思路保持一致呢?发现仅是一小步,将验证码按钮上移到输入手机一行,这样在用户输完手机号码时,看到验证码很自然就会点击,然后输入完成操作。当然“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说到手机号码,有意看了下苹果在电话数字上的处理,虽然比起银行卡只有11位的数字,还是在不同场景下都做了分段处理,不得不说苹果的体验越来越细腻。当然这是更多的为了识别他人的号码。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虽然用户输错自己号码的几率是比较低的,但是一般来说,用户输入完毕后都会快速秒扫检查号码的正误,如果我们采用了分段的现实方法,识错上应该会容易些。

从这几个案例入手,学会设计APP注册流程

总结

看了这么多案例,那么我们在设计注册页面的时候怎么去思考呢?

  1. 了解设计场景,设计目的。也许我们投入了很多资源做引流,当用户到达这个页面时,想尽办法留住他们。
  2. 学会站在不同产品的立场分析别人的设计思路,而不仅仅是视觉表现。
  3. 视觉简单,逻辑通畅。
  4. 目前大部分的注册流程为分解的形式及一站式,结合产品实际场景选择适合自己产品的,尽可能的简化信息、缩短流程,提升注册达成率。
  5. 对于交互对象的多层次视觉呈现,比如文案提醒、示错、验证提醒,按钮的响应反馈,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小细节。
  6. 在对象对齐及排列方式,学会依靠一些定律,法则,可以是我们在迷茫不定的时候,看轻方向。
  7. 不断学习、思考、对比,提升自己对事务的认知。

只有理解设计背后的思绪才能提升细节设计,也只有明确了设计场景和设计目的才能在不同的设计方案中找到最合适的那个。

就像买一件衣服,我们总会盯着线头、走线、针眼、纽扣、锁边这些点以此来评价一件衣服的品质,界面已是如此。经得起推敲的设计才是好设计。

本文仅笔者观点,不到之处欢迎大家沟通指正。

最后分享一下笔者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三步法则:

  1. 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
  2. 怎么去做?
  3. 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小是最伟大的关怀”2016和大家共勉。

 

作者:湖湖  途牛UED

本文由 @湖湖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716/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5 15:18
下一篇 2017-05-25 16:26

相关推荐

  • Axure 原型 | 用Axure画流程图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吻得太逼真张敬轩 - Urban Emotions作者:陈张良来源:简书用Axure绘制流程图好处是可以随时预览,比较灵活。不过就是没有Visio那么多模板和强大的功能。Axure默认的流程图控件:其实我们最常用的是:矩形、菱形、箭头。因为这些基本图形其实并没有形象的表明它们是什么,更多的还是需要使用者根据自身的流程实际情况多加注释,所以大部分流程图只需使用这两个控件即可。Axu...

    2018-03-04
  • apple watch 中文手册:Apple Watch 整体架构

    整体功能预览 总体而言,WatchKit第一版SDK提供的功能远远超出了我的期望。因为我原本以为第一版WatchKit可能侧重于对iOS Today Extension功能的延伸,而不是真正开发Watch App。所以当知道真相后,我即惊讶又感到…

    2015-06-15
  • 亚马逊语音交互设计规范(三)Alexa的回应

    作者:Amazon翻译:原形必录这篇是整个设计规范的重点,因为在设计语音交互时最主要的就是Alexa的回复内容,本篇给出了很多让对话更自然易懂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往期回顾:《亚马逊语音交互设计规范(一)设计流程》《亚马逊语音交互设计规范(二)用户说的内容》本文讲的是Alexa如何表达能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更好的回应。Alexa能够以自然的对话方式来回应、通知,还能问问题。 在设计Alexa对用户说什么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做法。本章目...

    2018-03-18
  • 给用户带来新的feel|5个好玩的交互设计效果

    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 巴尔扎克近期在工作中偶然发现的3种移动界面布局,从移动端的分辨率、配合设计布局变化的web端响应式、以及H5的设计布局。另外加上2个好玩的设计方式,更多的让点击率、产品凸显展示,总共5个好玩的交互效果给大家分享。开发资源不够或快速上线的页面交互设计上图在专业术语中叫做流体交互效果,这种交互效果的好处与坏处优点:避免小分辨率的情况下,出现水平条的情况。缺点:分辨率小...

    2018-04-17
  • 皮克斯教给我们的22条改善用户体验的原则

    注: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简称皮克斯。1986年,在史蒂夫·乔布斯以1000万入主以后,创作了《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头脑特工队》等经典3D动 画电影。2006年,皮克斯被迪士尼以74…

    2016-06-12
  • 交互设计工作记录(二)

    作者:飞阿婷的交互设计生活 系列:交互设计工作记录 互联网热点引发的思考 对百度用户体验总监刘超事件,怎么看? 首先,他此次的表现的确挺让人失望的,主要是态度问题,不够尊重台下好学且交了学费的设计师们,…

    2016-07-06
  • Alan-Cooper的交互设计理念

    阿西导读:交互不是界面设计,你可以说交互是画线框图的,但不能说交互是臭画线框图的! Alan是一位仅仅做了大约15年编程的交互设计师。如果你还要问我Alan-Cooper是谁,那么请先百度或Google后在来读这篇文章。 以…

    交互设计 2015-01-26
  • 交互设计与服务设计视角下,谁才是用户,什么又是产品?

    服务设计,是2017-2018比较火热的一个专业了,相比于交互设计或工业设计,服务设计更关注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今年的Aalto New Media 专业的申请中,有明确要求需要根据两篇文章的读后感写一篇Essay(1),其中一篇是“How to Fix Facebook—Before It Fixes Us(2)”,深入阅读之后,有一个明确的观点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之前从交互式设计角度或者用户研究角度对于 Facebook 的分析文...

    2018-05-02
  • 摧残人类的交互

    特仑苏:积分系统 购买每箱牛奶都会有一张积分卡片,上面有一行验证码。如果你认为在官网输入验证码就能获取积分,那就想的太简单了。你要拿起手机,编辑短信“CZ+长长的16位数字的验证码”,发送到长长的16位数字的…

    2014-12-24
  • 聊聊2017年即将流行的UX设计趋势

    2016马上就要过完啦,我们来回顾下今年用户体验都发生了哪些大事,并通过回顾过去来展望2017年的用户体验将会有哪些趋势。“可用性”这个词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它不那么需要我们了。“聊天机器人”是我们行业中最热门的术语之一,如果你还没有,我们很有信心你将很快建立一个。但对话式界面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但后退一步:是不是每一个界面都是用户和机器之间的对话?未来的交互不是由按钮组成的。公司不只需要一个界面,而且设计师也不只通过设计工具来完成他们的工作。苹果手表和Alexa可以让用户不碰手机的情况下使用Uber。虽然这可能听起来很简单,但它为人们对技术的期望设定了基调:完全连接和无处不在的体验。作为设计师,我们如何将所有的拼图连接在一起?我可以向Alexa请求Uber乘车,在我的Apple Watch上接收预估时间,与Messenger上的朋友分享费用,并在我的手机app上评分吗?技术应该尽可能不被注意到。——Amber Case,Calm Tech从《黑客帝国》,到《她》和《黑镜》,人类总是幻想生活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随着数字世界变得更加真实,我们需要采取的行动来实现这些体验。设计VR不应该意味着将2D实践转移到3D,而是应当寻找一种新的范例。 ——Jonathan Ravaz我们一直在听的问题:设计师应该写代码么?设计师画原型吗?设计师应该写文案吗?至少有几十篇文章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可能更接近一个确定的答案:这些都可以。今天,UX设计师可能会身兼数职。当我们开始为我们的自动化生活进行设计时,我们首先需要自动化我们的工作。我们将与机器人一起设计。多样性和伦理是今年用户体验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许多设计师之所以从事UX,是为了更好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找到这么做的关键点么?设计并不是一件附属品。我们的工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设计可能失败,但设计师不能。如果你的公司只是为了赚钱,也许你应该找一个更好的公司。这不是你的错,但这是你的责任。—— Alan Cooper,Ranch Stories talk

    20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