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浓缩的概念:交互是什么?交互的本质及如何理解

在使用一种产品或东西的整体过程。而无论这个使用行为是有无目的导向。本身这个过程,即是交互的本质。而任何一个交互的过程中必定存在交互对相,及交互的媒介。在这里,我先声明一下哦。以下的分析过程可不那么容易跟得上,思维与对生活细节观察力不够的,请直接跳过。但,以下的内容是当年我在新加坡修用户体验时,在交互过程一环中的必修环节。做好心理准备,那就开始看吧。题外话:而如果想改进这一环节,那么在提升交互环节的效率方式手段上,也无非只能是,1,提升硬件能力来加速。2,减少多余软件操作环节。3,有无改变硬软件间关系的其它模式?题外话:而如果想改进这一环节,那么在提升交互环节的效率方式手段上,也无非只能是,1,提升硬件能力来加速。2,减少多余渠道操作环节,如展开一个个目录,或通过其它模式打开。3,提升系统本身效率。产品设计的体验层级关系:
核心层:产品本质体验层。---这产品是为达成什么用户目的而生的。
中间层: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层。---这就是我们所有产品中的交互层。
最表层:产品的视觉体验层。---这部分就是UI〜我们也知道约炮软件其实并没有什么用,但为什么能相对留存久呢?也就是在于用户在心理层上有侥幸心理。同时加上其在媒体上潜意默化的某某成功的宣传。所以,让用户的心理否定延后。所以,相对来说,知道没什么用,但还是久留一下看看。但大多有头脑的。基本上也在一段时间后最终放弃。

最浓缩的概念:交互是什么?交互的本质及如何理解

  • 交互,interaction。
  • 用户交互设计:User Interaction Design(UID)

这个词,相信很少人会听说过。当然,也没有很系统的听说过UID.而大多的UID的理解,可能也只是User Interface Design。也许是我们中国人天生英文水平不高。也许,我们在工作中很容易的认为交互其实也是界面Interface的事。故然,这个UID就自然的被忽视。更或许,从公司的角度也没必要再单独去明确这一职能。直接将这一切要么归为产品去考虑,要么归为界面去考虑。而有些像BAT的大公司,也直接归为UED去考虑即可。所以,我们常见到,有些公司,产品来负责了交互。有些公司,则是UI拿下了交互。还有些所畏BAT的大公司。则是将界面与交互归为了UED。但本身却将UED的本质,用户体验,交给了产品。所以,职能相对混乱。

记着上篇文章中,我有谈及,我会针对UI,UID,UED(UXD)来一步步说明这些慨念。以帮助大家在工作中能阶断性的清晰环节关系。从思维上更透晰。

 

那,说了这么多开场白后,我是不是应该继续说明一下什么是交互的本质?

交互的本质是:

在使用一种产品或东西的整体过程。而无论这个使用行为是有无目的导向。本身这个过程,即是交互的本质。而任何一个交互的过程中必定存在交互对相,及交互的媒介

当然,说到这里。如果你已经秒懂了,那么恭喜你,下边的学术内容你完全可以不用看了你有非常好的头脑。

但如果你懂了,还希望能更具体清晰的切入你的工作中。那么,让我来说一些我们生活中常面对的事例。同时我会一步步拆分交互的各项因素。我希望通过这个拆分的过程让大家更清楚交互的本质。

以下文章开始转换到学术部分。

首先这有几个场景:

  • 第一场景:我打开电脑,打开 Word2016 开始写文章。(估计说完这个,大多人已经明白什么是交互,并应该如何做了)
  • 第二场景:我打开电脑,打开QQ这样的聊天工具,跟人及群聊天。
  • 第三场景:我跟朋友打电话。

好,这是三个情景,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景。

那么,在我开始产述之前,我希望你们能理解另外一个基础慨念,我们会时时用到的慨念-媒介。交互的媒介。 在上篇关于真伪UI的文章中,我产述的核心观点是,UI是尽可能从视觉层降底用户对产品或物件认知及学习台阶的这么一个东西,那这个东西,其实称之为媒介

那么,如果要正确理解何为交互,那么,还需要能正确的将故事合理的拆分,从而理解交互。

那我开始一步步分析上边的情景。

1. 我打开电脑,打开Word2016,开始写文章。

在这个平凡的故事中,会有三个主体交互环节节。

1.1 本身我打开电脑,这个就是我的行为开始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达到目的时,所处于的主体交互环节为:按下电源按键,看屏幕;而,鼠标键盘等做为辅助进入环节。

1.2 再点击图标执行打开Word2016这个系统内的软件,这个还一个过程

1.3 最后我开始写文章了。这个是行为的执行目的终点环节。

在这里,我先声明一下哦。以下的分析过程可不那么容易跟得上,思维与对生活细节观察力不够的,请直接跳过。但,以下的内容是当年我在新加坡修用户体验时,在交互过程一环中的必修环节。做好心理准备,那就开始看吧。

学术开始

先看行为开始的开机流程图:让我们将我们平常及为容易忽略的部分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最浓缩的概念:交互是什么?交互的本质及如何理解

从上图中,按下电源开关键是第一个环节开始,也是我的主要载体工具。我需要打开来才可能进入这个主体系统下的某个我需要的目标工具。那在这个环节中,我在开机的过程,开机的电源控制键,这是我主要的交互行为节点。而看着电源打开后,进入系统的过程,我是通过电脑的屏幕在查看进入系统的过程。这个屏幕则是我与电脑在开机进入系统中的另外一个主体媒介。而相关操作的鼠标,与键盘呢?当然是在这个过程中,做为辅助性的媒介存在。因为有些人开机是不需要再使用这两东西的。而需要用也是在其它分支交互环节,如选择系统,输入密码,或进入Bios,再出来重复启动走向,总之最终目的是进入系统。第一环节结束!

是不是有点绕?我整理一下:

  • 我的电脑是我这阶段交互的主体,电脑是对相。---主体交互对相
  • 开机的电源是主要的第一媒介---主要交互媒介。
  • 开机中如用到键盘鼠标---辅助性交互媒介

总结:我通过控制开机键在与电脑硬件主机交互,交互的目标是进入主要系统。

题外话:而如果想改进这一环节,那么在提升交互环节的效率方式手段上,也无非只能是,1,提升硬件能力来加速。2,减少多余软件操作环节。3,有无改变硬软件间关系的其它模式?

然后,我们会进入第二个环节交互,点击Word2016图标,等待打开Word2016.

看流程图:

最浓缩的概念:交互是什么?交互的本质及如何理解

Word2016本身是系统内的软件,至于你用桌面快捷方式或其它哪种模式途径进去,这是自个习惯的事。当然,这是这个故事行为环节,鼠标是绝对的交互主体(虽然键盘也能,但大多人不会这么做吧?),软件就位自动展开空白页等待我开始写文章。此时,即第二环节结束

题外话:而如果想改进这一环节,那么在提升交互环节的效率方式手段上,也无非只能是,1,提升硬件能力来加速。2,减少多余渠道操作环节,如展开一个个目录,或通过其它模式打开。3,提升系统本身效率。

这里,我继续整理一下:

  • 进入系统的电脑是主体交互对相。交互以变迁为系统。---主体交互对相
  • 键盘鼠标则是与系统交互的媒介。---主要交互媒介。
  • 而严格意义上说,屏幕则沦为辅助交互媒介

总结:我通过鼠标与键盘在与电脑主体系统(Win/MacOs)交互,目标是进入Word2016

最浓缩的概念:交互是什么?交互的本质及如何理解

然后,进入故事的最终环节,第三环节。我开始正式落笔,打字,写文章。而Word2016本身是一个工具,同样也是一个媒介。那么,这时,相信大家应该同意我的交互主体应该迁移为键盘为重,鼠标配合,同时,这个软件为重要呈现方便我时时查看及做出下一步决策的主体环节吧。

那么,这里,我第一位心理及物理上的交互对像其实是自己,我在与自己的文章,写的内容,思考的大脑做交互。而第一辅助交互的是我的Word2016,其次是键盘,再后是鼠标。

是不是好绕?我再次整理一下:

  • 我主体的交互对相是我自己,包括自己的产出。---交互对相
  • 主体交互媒介其实这时以变迁为了Word2016.---主体交互媒介
  • 而最基础的输入手段则为键盘,其次鼠标。---辅助交互媒介

总结:我通过键盘鼠标与Word2016交互。交互的目标是写东西把脑子里的东西产出。但!在产出的过程中我是通过Word在与自己的头脑交互。

---------------------学术结束----------------------

那,看完以上学术的分析,那是不是更加能对一个平常再平常不过的这么一个故事以一个更透澈的角度来看待呢?

那,第二个场景故事中,我们的交互是什么呢?这块,请你自己依上边的学术分析自个想。相信,我们的结果应该比较一致。

最后环节中,我们在通过QQ这样的聊天工具在与另外一个人,一个信息的接受方交互

第三个情景故事环节中,同样如此,我在通过电话,与电话另外一头的人在交互

所以,QQ,电话,是交互的主体媒介。

其实,这样的东西还很多,我们在用微信,微信其实也是一个媒介。而这个媒介让我们感觉很顺手顺心,好用。

其实我们想想那些我们感觉特别好玩的游戏,特别好用的工具。其实本质上都是如此,顺心顺手好用。能感觉达到了我们的意图。

但是,说到这里,已经开始要进入UED(UXD)的范围内了。一个工具好用的本质体验的环节。这部分我会在第三篇文章中详细说明何为UED及,UED为什么也被说成UXD.

这里,我提前说明一下

产品设计的体验层级关系:

核心层:产品本质体验层。---这产品是为达成什么用户目的而生的。

中间层: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层。---这就是我们所有产品中的交互层。

最表层:产品的视觉体验层。---这部分就是UI〜

用户对产品的体验层结构

  • 心理层结构(表/潜意识层):UI是否美观,UI是否明晰。–UI视觉层体验。
  • 使用体验层:(表/潜意识层):使用是否达到目的?过程是否可以接受?–交互层体验。
  • 期间,视觉层是第一传递,交互层是第二传递,最终产品是否能达到用户目的则是最末层才能判断出来的。

大量的产品是死在了第二层上。然后是第三层,最后才是第一层。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产品UI并不好看,但是很好用,用户也能接受。而有些界面很好看,但不好用,更别说能让用户感觉可以达到目的啦。

我这也有个心理上体验的例子:

我们也知道约炮软件其实并没有什么用,但为什么能相对留存久呢?也就是在于用户在心理层上有侥幸心理。同时加上其在媒体上潜意默化的某某成功的宣传。所以,让用户的心理否定延后。所以,相对来说,知道没什么用,但还是久留一下看看。但大多有头脑的。基本上也在一段时间后最终放弃。

好了,交互其实还有很多的故事,我用笔写字。我用手机的一个应用。我通过一个界面的入口进入另外一个界面。这样的过程,即是交互的领域。哪怕只具备一个静止的界面。

好了,本文先说到这里,谢谢大家。喜欢,给个赞吧。

 

本文由 @szzg007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658/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5 06:25
下一篇 2017-05-25 08:33

相关推荐

  • 如何从0到1设计用户激励体系,除了积分勋章还可以做什么?

    作者:子宸君   内容概要 什么是用户激励? 为什么要做用户激励? 用户激励作用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从0到1拆解用户行为给出激励方案? 用户激励的副作用?   在互联网运营界,说起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都避不开…

    交互专题 2017-08-07
  • 设计中的交互设计——什么是交互设计

    上一篇我们探讨了设计的本质,结论是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满足人们的需要。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工程学也是解决问题,比如造一座桥,就解决了一条河两岸的交通问题。那么设计和工程学有什么区别呢?这里我想补充一点:设计是漂亮得解决问题,即设计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为人们服务,还需要考虑以一种美观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方式来服务。因此,“漂亮”这个因素,也很必要。既然交互设计是设计学科里的一个分类,那么交互设计一定首先满足设计的本质:漂亮得解决问题。下面我们来...

    2018-03-13
  • 交互设计 | 这到底是交互设计还是黑科技?

    Create Your Difference.           by CYD01能看透你的灯光今天创艺典与你分享的交互装置不再是学习你、跟随你的灯光装置了无论你怎么装高冷当面瘫今天的它能把你扒光把你一览无余地看透我觉得你必需服Aura这是Aura,一个视听和互动装置它解读和翻译人类的情感,然后将其转化成发光窗帘光的强度、形状和颜色会随着人情绪的变化而精确地改变这样的绿,或许代表了平静而这位哥们儿的绿,恕我直言,或许是一种失恋的绿这样...

    2018-04-30
  • 无论屏幕多大,拇指驱动的重要性不会递减

    本文着重介绍了为什么大拇指非常重要,通过我们如何抓住不同大小的屏幕来说明“拇指规则”。

    2017-05-28
  • 接下来炎热的8月,这3个设计趋势会更加流行

    趋势大多是这样,兴衰随着时间的推移快速的变化。

    2017-06-05
  • 如何让头脑风暴更有效率

    头脑风暴法是广泛用于团队的一个产生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许多头脑风暴活动是有不完美的,最终并不能帮助激发思想上的创新。众所周知,传统的头脑风暴,团体在一起,把想法一个接一个的表达出来,通常这是…

    2014-11-10
  • 了解8pt栅格系统,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

    此文意在帮助设计师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尤其对尺寸固定的移动界面有帮助,但对响应式web设计也有帮助。与一般的设计指南相比,此文更适合一边设计一边阅读。

    2017-05-09
  • 设计心得:浅析Chatbot聊天机器人界面交互设计

    最近在做智投app的机器人Neo的原型设计,是一个chatbot聊天机器人。整理了一下关于聊天机器人设计的一些心得。

    2017-04-28
  • 防火防盗防父母:95后隐私观报告

    今天,结合QQ大数据以及对95后的采访,我们共享一份有趣的——《95后迷之隐私观报告》。 来,看看95后们是如何“防火防盗防父母,相爱相杀为自由”: 看来,95后对家长的怨念,收集起来都可以发电了。但魔高一尺,道高…

    2016-05-09
  • UED设计流程和方法

    看惯了淘宝阿里旺旺的UED团队做的图,突然有点冲动,组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UED。没有阿里、百度、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有专门的UED团队成员,但我们凭着自己团队合作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手机客户端UED。 1、需求调研…

    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