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 4种帮助设计师整理设计思路的方法

当我们刚刚接手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总能在初期迸发出很多有趣的想法,很多闪光的细节都是偶然闪现的,但当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有多少能够真正落地到产出中呢?怎样才能成功捕捉到这些有趣的创意,并使之在后续的产品设计中表达出来?本文向大家推荐了四种方法,帮助大家整理设计思路,避免创意在你的脑海里逃走!下面进入译文。


当我们刚刚接手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总能在初期迸发出很多有趣的想法,很多闪光的细节都是偶然闪现的,但当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有多少能够真正落地到产出中呢?怎样才能成功捕捉到这些有趣的创意,并使之在后续的产品设计中表达出来?本文向大家推荐了四种方法,帮助大家整理设计思路,避免创意在你的脑海里逃走!下面进入译文。

译文 | 4种帮助设计师整理设计思路的方法

当我开始一个新的设计项目或功能升级的时候,我会先关掉我的电脑,并且尽可能晚的打开我的设计软件。我会首先在脑子里形成一个项目的完整轮廓。当项目的概念模型还没有完整之前,不要纠结一些细节的把握,类似于视觉风格之类的。

在我还是初级设计师的时候,项目初期我就会使用Photoshop之类的设计软件,花费大量的时间设计出精美的界面,其中夹杂着大量的设计漏洞。当我成长为一个资深的设计师后,结合我之前所犯的错误,以及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一些成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能够帮助我提高设计效率,把握设计方向,以及避免出现低级的错误。

1.WHY-WHY-WHY-WHY-WHY (5个为什么)

译文 | 4种帮助设计师整理设计思路的方法

在我们开始设计项目之前,我们需要知道这次设计的背景原因是什么。一个有价值的设计方案是能够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的。为什么设计这个方案?为谁设计这个方案?连续的提问5次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隐藏的答案:设计背后真正的问题。当我们知道了背后真正的问题后,我们的设计方案就会围绕着怎样解决它来做,这样我们的设计方向就不会有偏差。

在使用了这个设计方法后,我们在项目的实践当中仍然会看到几位设计师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和思路。这其实是不矛盾的,每个方案都从不同的视角来解决问题,这给了我们不同的创新方案,但解决的都是同一个真正的问题。

案例

问题:用户不允许接收通知。

  • WHY?用户点击了“不允许”
  • WHY?用户不希望接收通知弹窗
  • WHY?用户没有意识到通知的价值
  • WHY?用户还没有体验到一个好的接受通知过程
  • WHY?这是用户第一次打开app

通过连续提问5个为什么,我们得到了一些背后的原因,并且我们可以立即设想到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 等待第二次打开app的时候询问接受通知许可
  • 在新手引导页面解释接受通知的价值
  • 在启动页面解释接收通知的价值

TIP

这个设计方法也能够帮助你解决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问题。

2.Timeline(时间轴)

译文 | 4种帮助设计师整理设计思路的方法

当我开始学习交互设计的时候,我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

用户界面背后的体验过程,不仅仅是用户怎样使用产品的过程,还包括了用户在使用产品之前和之后的状态。

我总是将时间轴的概念引入到我的项目设计过程中。它能够帮助我设计一个完整的,从开始到结束的体验方案。思考使用产品的之前与之后的部分能够帮助我们确保一个完整的用户体验。

之前

  • 用户怎样才能下载到我的产品?从app store?网站?还是banner广告?
  • 他们是否已经有了产品账号?他们是否需要一个账号来操作所有的功能?
  • 在什么场景下他们才会打开应用?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还是在嘈杂的地铁里?
  • 他们会花多长时间使用我们的产品?
  • 他们连接的是3G/4G网络还是Wi-Fi?

之后

  • 如何跟进用户刚刚完成的体验过程?
  • 他们是否需要在任何地点都能够接收到任何信息?
  • 当用户正在等待从应用中接收信息时怎样安抚他们?
  • 如果我们的产品是跨平台的,怎样将内容信息在平台间传递?

这些问题将确保设计师不放过任何的细节和机会来愉悦用户!愉悦用户不应该依靠一个好玩的界面动效,一个隐藏在页面中的彩蛋,而应当是通过完善一些小细节来让用户更方便快捷的解决问题,比如一封跟进操作的邮件(比如京东在下完订单后收到的订单邮件),应用的线下模式,已经根据用户之前留下的信息预填的表格等等。

3.The Conversation(对话)

译文 | 4种帮助设计师整理设计思路的方法

对话型UI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设计方案,即使对于某些产品来说并不太适合。实际上,设计师的目标是将科技实现功能用一种自然的方式呈现给用户,所以对话型这种比较自然的交互模式应用在社交类的产品中就很适合,比如iMessage。当我在设计复杂的产品交互模式时,我会试着将产品联想成一个我雇来帮我完成某个任务的人,一个我可以对话的人。我需要询问他一些信息以便完成某项工作,或者是向他发出指令完成某项任务,亦或是询问他某个问题的答案。

我会写下整个对话内容,并以对话顺序列出来。这将帮助我:

  • 整理出一个最佳的交互流程;
  • 发现完成一个任务需要多少信息;
  • 那些信息可以被整理在一起,为什么可以整理在一起;
  • 哪些行为可以被执行,怎样被执行(主要功能);
  • 哪些信息需要预先告知应用以便解决我的需求;

4.The List (列表)

译文 | 4种帮助设计师整理设计思路的方法

当我接到一个新的项目需求时,总会有很多繁杂未整理过的信息和想法呈现在我的脑海里:启发、视觉、交互、好的UX概念、竞品分析、版权等等。我只知道我不应该在初期就关注那么多的细节,但是我也不想把灵光一闪的点子遗忘掉。为了确保我不会忘掉它们,我开始练习记录每个细节到我的本子上,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吧。

举个例子,当我开始一个手机应用的设计时,我会先写下手机应用涉及到的所有部件:

  • 地理位置
  • push通知
  • 陀螺仪
  • 摄像头
  • Touch ID
  • Etc.

我也会列出可能的UI风格类型:

  • Tinder cards
  • Chat UI
  • Snapchat ghost
  • Yo
  • Etc.

还有使用场景:

  • 在家里
  • 跑步中
  • 健身房
  • 私家车里
  • 公交车里
  • Etc.

然后我会整理分类这些关键词。列下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实现两件事:

  • 把脑中的所有信息整理、清除出来,并在需要的时候立即就能够找到它们。(过多的信息容易让   你的思维跳跃的太快太远,从而偏离设计初衷)
  • 确保我不会丢失任何一个关键信息,或者一个好的点子。

列出所有的信息直接或者间接的将与项目有关的因素展示在你的眼前,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让你发现更好的创意。

TIP

不仅仅是用便签贴列出所有的信息,你也可以利用mind-mapping软件来做这项工作,但重要的是要将这项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要持续更新新的发现,摒弃掉没用的内容,这也有助你回溯整个设计流程,查漏补缺。

 

作者@Benjamin Berger

原文地址:https://blog.prototypr.io/5-ux-plays-to-start-your-design-on-good-tracks-45d00260909e#.2ig04a95x

本文由 @薛斯塔 原创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647/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5
下一篇 2017-05-25

相关推荐

  • 专业的网页风格指南应该如何制作?

    文案规范
    视觉指南

    配色方案,包括每种色彩的具体参数,以及其他可接受的色调
    字体和排版方案,包括每个部分的字体类型、尺寸、字重以及具体用法
    LOGO,包括它的样式、变体、尺寸以及位置的说明
    拼写、关键词的选择、文案的风格(包括按钮、社交媒体等)
    图片使用规范,包括色彩、裁剪规则和视觉表现方面的标准
    SEO信息,比如可选的标签和关键词
    栅格标准(主要用作网页排版和印刷)
    空间与留白方面的说明(设计的松紧度等)
    关键点的说明(团队成员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或者有待澄清的点)

    在内容表述上不要限制太多,这毕竟是风格指南,重点是视觉上的引导,设计是核心;
    将相关、相联的条目整合到一起做快速指引:一个页面介绍色彩,在另外一个页面做排版的规范等等;
    用图片案例来展示界面应有的外观,而不要单纯用枯燥的文字来做介绍;
    提供可用的具体说明。比如配色方案中提供色彩的RGB或者CMYK的具体值,确保色彩的运用能够一致;
    将一部分的设计案例分解说明,确保每个元素的功能和使用规则都足够明晰;

    2017-05-22
  • 人工智能对交互设计的影响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的概念其实已经提出来了60年,中间也经历过很多次虚假的黎明期,为什么说现在人工智能时代真正的黎明呢?这里面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数据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把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不断数字化,这些数据储存在云上,就可以被利...

    2018-03-28
  • 【UED人物】朱锫:自然建筑

    近日,朱锫建筑事务所作品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荣获“2017年度The Architectural Review未来建筑奖”之“最佳文化建筑”(the Winner of the Cultural Regeneration category)。自此,又一位中国建筑师叩开了国际大奖之门。△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室内效果图“未来建筑奖”始于2002年,每年由英国知名建筑专业杂志《The Architectural Review》(建筑评论)评选并颁发...

    2018-02-07
  • 按钮体验设计:最佳的感受,形式和状态

      按钮体验设计:最佳的感受,形式和状态 按钮是一个普通的,几乎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设计元素.除了这个,由于按钮是一个在网页或者app上创造流畅的会话流体验的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它值得我们为按钮这样最基本的元…

    2016-03-24
  • 【UE&用户体验面试题】阿里巴巴 2015 用户体验专员实习生笔试题

    阿里巴巴 2015 用户体验专员实习生笔试题 1.某购物网站是大陆市场的领导者,为了扩展台湾市场,专门推出了该网站的台湾版并已上线。为了在台湾竞争激烈的电商 环境中脱引而出,吸引更多从未使用过该网站的台湾用户…

    2015-07-30
  • 2018年的用户体验状况

    这是由一位美国作者站在美国的视角写的文章,即便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国内外的发展进度并不完全同步。例如情感化反馈这一块也许国内稍稍落后一点、但是移动支付和AR却要快一些,有些方面即便步调差不多,举出的例子却不一样。不过看看别人的总结也挺有意思,至少可以了解一下国际风向。我将在本文概述的,除了2017年里见证到的巨大的变化之外,还有值得关注的趋势,以确保能够赶于潮流。1、更简单的导航方式导航体验是2017年的热点话题之一。为了设计出顺畅的用户...

    2018-03-19
  • 贼干的货 | 交互设计中的格式塔原理

    小编说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不能被分解为更小的组成部分,知觉的基本单位就是知觉本身,格式塔心理学的信条就是:整体不同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结构的整体作用和产生知觉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当我由测试转行到交互设计师时,我确认自己擅长辨别产品的优劣,和识别产品的待改善点,尽管很多时候这些待改善点还缺少数据和用户的论证。之前我还是典型的用户思维,对产品实际效果的判断非常依赖数据和用户反馈,直到我了解了格式塔原理,它改变了我对设计的思考方式,...

    2018-03-03
  • 交互设计与心理学关系

    来源:jeffrey's blog 作者:jeffrey 交互设计是个跨学科专业,其中,心理学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如果你不想继续仅凭直觉和死记硬背高大上的理论原则来从事交互设计,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交互设计师,学…

    2014-09-21
  • 交互模型的构建方法

    交互建模用来对应用当中的交互模式进行定义,它同时还诠释了这些交互模式是以怎样的方式被整合成为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容易被用户理解的交互模型的。我们曾经在第二章里对iOS交互环境的概念模型和空间模型进行了解析…

    2014-12-01
  • 深入研究了4款外卖APP,我做了交互优化

    作者:陈仁杰 题外话: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平时闲下来特别喜欢分析市场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产品的交互设计。同样,作为一名资深的吃货,毋庸置疑,当然先给大家分析几款“外卖”的交互设计。 首先,我将分析的逻辑和…

    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