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

UX Myths网站收集了很多关于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和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不适用。现在将这些经验研究整理出来,为各位设计从业者做参考,避免依赖个人的主观经验来做判断。建议你阅读完之后,还是应该结合自身的经验来审视你的设计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UX Myths网站收集了很多关于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和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不适用。现在将这些经验研究整理出来,为各位设计从业者做参考,避免依赖个人的主观经验来做判断。建议你阅读完之后,还是应该结合自身的经验来审视你的设计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

误解1:所有网页应该要在三次点击内到达

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

三次点击法则长久以来都受到Usability Test(易用性测试)的挑战。研究发现,与这种刻板的印象不同的是,其实用户就算没有在三次点击内找到他们想要的资讯,他们也不会离开。

事实上,点击次数并不会影响用户的满意度和成功率。没错,较少的点击并不会让使用者更开心,也不会让他们感觉到更快的完成了某件事情。

真正重要的是清楚的导航,沿着使用者的路径不断地给予提示的讯息,如果你的设计能够让使用者不费力思考如何点击,他们并不会介意多点击几次的。

Jakob Nielsen的易用性测试发现,当从电商网站首页开始经过四步而不是三步抵达商品页面时,用户成功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的能力提高了600%。分类导航层数越多,商品分类更精确,但用户使用路径也会更长。

误解2:图像能让页面元素受到更多注意

网页设计中常见的陷阱之一,就是太强调用丰富的图像和动画来呈现重要信息。然而,这样做其实反而会让资讯更可能被忽略。当使用者在网站上寻找特定的目标时,他们会在预期会放该信息的位置上寻找文字或链接。

人们很容易会忽略那些色彩缤纷、视觉化的页面元素,以避免看到的是广告。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强调任何内容,而是你应该要以内容的重要性来依序处理,以达到有效的网站设计。

误解3:icon可以增强易用性

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

许多研究显示,icon很难记住且往往效果非常的差。微软Outlook工具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之前只有icon的工具列易用性很差,即使改变icon的位置也没有太大的帮助,有帮助的反而是在icon旁边加上文字标签。在另一项研究中UIE团队发现,人们是记住按钮的位置,而不是记住功能的图形解释,对于抽象的东西来说,icon很难做得很好。

误解4:用户会如你预期的使用你的产品

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

即使一个产品是设计来满足特定、已知的使用者需求,消费者可能还是不会依循产品经理原先设定的使用路径与方式来使用它。在许多情况下,使用者并不在意、或者不理解产品是如何运作的,一旦他们找到某种使用方式,就会持续那样使用。举例来说,许多人在google搜索栏输入网址,而不是在浏览器的地址栏。

因此,千万别将你的设计视为理所当然,而是去收集产品真实被使用后的反馈数据,借此发现真实使用者的需求,并思考如何去改善与创新。

误解5:7±2法则

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

在菜单中标签的数量、或者下拉式菜单中选项的数量,限制在认知心理学家George Miller(乔治·米勒)提出的神奇数字7以内其实是错误的。人们的短期记忆中只能记住7个左右的项目,但人们在网页上可以直接看到上面呈现的资讯,并不需要记住任何东西,因此能轻易的处理更多选项。举例来说,研究中已显示:「浅宽型的表单结构比窄深型的更容易让人使用」。此外,链接丰富的电商网站首页,像Amazon,他们有超过90个产品分类目录,也证实比只有少数链接的首页好用。但7±2法则适用于有屏幕限制的移动端。

误解6:搜索可能解决导航问题

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

在网站上,人们通常会先扫视自己要找的关键词,然后当他们找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搜寻功能。这适用于大多数的网站,虽然人们习惯性地用搜索的方式寻找书箱、游戏,这是因为他们知道标题或作者,人们可以轻松的辩认事物,相较之下,要从记忆中去回想一个字词是比较辛苦的。

误解7:用户能说出他们想要什么

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

许多组织或公司仍然靠调研使用者的方式来了解使用者想在产品或服务上看到些什么样的改变,却忽略了那些失败的案例。可口可乐就是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在询问使用者意见时,要留意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未来的行为做出自信却错误的预测,尤其在看到一个新的、不熟悉的产品时,想你自己使用某产品,跟实际使用有极大的差异,此外,人类的行为表现其实相当不稳定。

这并不意味着不用去倾听客户的声音,但你要知道该问什么以及该如何去理解使用者的回答。

 

来源@ IXDC(公众号:ixdcorg)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613/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5 00:15
下一篇 2017-05-25 02:11

相关推荐

  • 【炫酷动效设计】这就是为什么你的产品需要做动效设计

    随着国际大品牌苹果和谷歌的引领,最近越来越多的国内公司开始关注动效设计了,越来越多的团队已经意识到动效在产品用户体验中的重要性了,更多的射鸡师们也开始投身动效设计领域。 但是说到底,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

    2015-08-13
  • 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三)

    用户体验这系列的文章要素,已经写到第三篇了,前面写的两篇《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一)》和《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二)》,更多的是偏向交互设计。而从这篇开始,会更多的偏向情感,也就是从人的情感、欲望、感觉方面来聊用户体验。

    2017-05-17
  • 【文创•职通车】2018校园招聘信息

    序号001未而思伯文化传媒(杭州)有限公司2007 年成立至今,经历了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单一媒介投放板块到如今的以视频内容创作,品牌营销传播为两大核心板块。十年媒体资源、渠道积累,坚持立足浙江为中心,面向江浙沪,以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渠道传播组合方式。(向上滑动启阅)一、 总监助理( 1 名)职位描述:1、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良好的文字功底;2、完成总监交代的任务,负责项目的对接协调统筹工作;3、负责总监的工作日程安排...

    2018-03-20
  • 用户体验,比一切事情都大

    一直想写一篇与用户体验相关的文章,因为这里面用很多误区,很多朋友认为用户体验很简单,只要高层强调和重视、把页面设计的好看就可以了。其实,用户体验是一门相当专业的跨学科综合科学。大概从2005年开始,笔者自己很有幸成为国内第一批的用户体验践行者,我们是国内第一批UCD(User Central Design)成员。当时,国际上流行的用户体验是一个五层框架模型,从底层到顶层分别是:战略、范围、结构、框架和表现。我非常清楚的记得我的第一个用户...

    2018-02-28
  • 【求职招聘】绝对干货

    阿里巴巴1招聘岗位1.数据研发工程师2.java研发工程师3.机器学习算法工程师(研究生及以上)4.客户端开发工程师5.前端开发工程师6.产品经理(对候选人要求高,应聘人数多,淘汰率高,投递前望客观自我评估)7.运营等(对候选人要求高,应聘人数多,淘汰率高,投递前望客观自我评估)2岗位要求计算机与理工科等相关专业,本硕博皆可3岗位说明1.申请过内推、网申、被拒绝过的无法再次内推,请勿投递2.理论上官网上面的实习岗位都可,阿里集团及下属公...

    2018-03-26
  • 交互设计:如何避免业务需求的遗漏

    笔者在春节期间在被七大姑八大姨问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有:你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啊?看着眼前的火锅实在不知道怎么解释,就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在春节期间怎么能吃上火锅?”他们的回答大概可以归类为:买材料 —— 火锅底料烧开 ——-放吃的 —— 完成而我的回答是:“如果今天的客人不敢吃辣,而你准备的是辣锅呢?”“如果你买的火锅料大家不是大家想要吃的呢?”“如果客人太多,而锅太小呢?”我目前的工作就是这个,让客人在各种状况下都能享受到这顿火...

    2018-03-06
  • 需求频次的高低,如何影响产品设计?

    最近看过了很多千篇一律的文章,一直在给我解释一个事情,为什么那么多O2O死了,外卖和打车还活着。

    2017-05-30
  • 做你女朋友,用户体验真差

    点上方蓝字关注「晚安少年」每晚十点,一位少年陪你说晚安文/陈大力经作者授权发布01先说件有趣的事。我前两天跟gay蜜吐槽我男朋友。内容是:不会夸人,半句甜言蜜语都说不得。明明本人是腿模级别身材,偏偏他一个劲儿挑出不足为道的赘肉来取笑。以及,起争执的时候,退化成“我就静静看你发疯”的不解意选手,仿佛眼前这一场不是他该来的比赛。gay蜜的回答是:嗯是有点过分了,女生不就喜欢被哄哄嘛。同一个情感问题,我也问了基友,直男小学弟一只。我这边慷慨激...

    2018-02-02
  • 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两个职位到底是什么关系啊?

    产品经理不一定要从交互设计师开始做起的,产品经理其实对之前做什么职位要求并不严格,因为它更看重一个综合能力,例如做开发的如果做了产品经理,在代码层就会比较有优势,在做产品的时候这一部分可能就会把握的…

    交互设计WiKi 2015-01-25
  • 超实用的响应式排版快速指南

    译者语:无论是对于印刷、网站或是电视广告来说,排版都是我们用来沟通信息的主要方式。排版之重要性我想已无须赘述。然而,“理解”和“实践”还是相差十万 八千里的,特别是在网页设计中,“一个字号走天下”的想法可以歇歇了。我们或许都听说过响应式网站,但我想你们中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响应式排版吧。

    20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