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案例出发,说说交互文案设计的几个原则

想必大家都见过下图所示的著名的“交互文案”反例吧?如果文案写成这样,无论设计师在文案出现方式、时机等方面再怎么优化,这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因为“看起来重复、读起来绕口、理解起来更是云里雾里”的文案很难让用户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和使用体验。

从实际案例出发,说说交互文案设计的几个原则

想必大家都见过下图所示的著名的“交互文案”反例吧?

从实际案例出发,说说交互文案设计的几个原则

如果文案写成这样,无论设计师在文案出现方式、时机等方面再怎么优化,这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因为“看起来重复、读起来绕口、理解起来更是云里雾里”的文案很难让用户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和使用体验。

可见,文案本身是交互设计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不像许多交互设计部分受产品需求、技术现状等的限制,交互文案是在交互设计师的可控范围内的,只要你愿意,你总是可以写出“趋近完美”的交互文案。

理解需求

交互设计师写文案,好比是翻译家将英语(功能语言)翻译成中文(用户语言)。比如产品经理可能会这么描述一个需求:It rains cats and dogs。要翻译这句话,首先要透过cats and dogs这个俗语(产品经理的描述习惯)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即需要交互设计师理解需求。

从实际案例出发,说说交互文案设计的几个原则

以上图为例,产品经理一开始在PRD中将这个分页标题定为“兴趣”;然而由需求本身可知,这个分页包含的是推荐的优质版块,并不是由用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版块构成的,所以谈不上“兴趣”,经过交互设计后,该分页标题最终定为“频道”。

下面的设计,却是理解需求后的“直译”。

从实际案例出发,说说交互文案设计的几个原则

产品经理要求在编辑直播间推荐页提供“该推荐是否显示到大厅”的设置,优化前完全按照需求的表述来进行设计,不能说有错,但不够明确。

深入了解需求,我们发现,这里的设置其实是对当前推荐类型的选择(选择否时,推荐为一般推荐,不显示至大厅)。优化后,直接将选择“是”和“否”的结果明确写出。

理解了需求,才能知道要“写什么”以及“写成什么意思”,才能把“It rains cats and dogs.”翻译成“天上下了很大的雨。”而不是“天上下起了猫猫狗狗。”

基本原则

用语确切

文案作为被阅读的对象,需要被用户理解。

我在使用网上银行找回用户名的时候,收到这么一个提示:

从实际案例出发,说说交互文案设计的几个原则

主提示句明显是一个病句,就算进行修正我也无法理解,无奈只能大胆猜测我的银行卡是不是没有开通网银。文案撰写时如果没有准确使用词汇、语法来表述其含义,用户就无法理解,甚至容易产生歧义让用户误解。

不过,仅仅“用语”准确还不够。

我曾经设计了这样的分享文案“给大家安利[用户昵称]的直播……”。“安利”一词在网络用语发展过程中,逐步演变为比“推荐”更具情感化的表述。使用“安利”一词在达意上自然没有问题,而且更显诙谐。不料,我却发现有不少用户反馈“是不是写错字了?”“安利什么意思啊?”这时,再拿“安利”对一些用户进行随机调研时,我才发现原来太多知道“土豪”的用户都不知道“安利”。这说明用语还要恰当。

这就要求设计师根据用户特征和习惯来撰写文案,做到“用语确切”,文案才能被用户准确理解。

全局一致

由于汉语博大精深,同一含义的确切表述可能有许多种。为了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含义的表述必须一致。

下图设计中,“校验码”“验证码”甚至“动态码”等表述都可以用在这里。然而同一功能、同一页面上却用了两种表述,就会让用户迷惑“到底是验证码还是动态码”?

从实际案例出发,说说交互文案设计的几个原则

同一产品中,同一流程或同类功能,如果短语结构、句式等可以一致,那么也应该遵循一致性原则。

从实际案例出发,说说交互文案设计的几个原则

一个流程中的三步文案分别使用了动名、名动、动名形三种短语结构,感觉有些杂乱,不如统一使用“动名”或“动名、动形”的结构来的舒服。

此外,同类或相似功能的文案叙述视角也应该一致。

从实际案例出发,说说交互文案设计的几个原则

同类功能描述差异性的文案,却分别从产品和用户的两个角度去描述,也给人以混乱的感觉。

这需要设计师从实际需求出发,多维度地去考虑一致性,以给用户安全感和舒适感。

情感关怀

满足用语确切、全局一致的文案,达到了文案的基本要求。这样就够了吗?

在“网银文案”一例中,假设我们将文案按我猜测的意思优化为“请使用已开通网银的账户进行操作”,那么某些有且仅有一张未开通网银的银行卡的用户如何使用另一张并不存在的卡呢?某些就想对该账户进行操作的用户又该怎么办呢?文案应该以当前操作为出发点去描述问题,才能帮用户解惑。因此,本案例中优化为“本账户暂未开通网银,请前往柜台开通”更明确合理。

当我点击下图设计中的“确定”时,弹出了“领取失败”的文案,阅读后能够理解当前“失败”的状态,然而失败原因是什么呢?我还能怎么做呢?这些都无法从交互文案中获知,因此用户会产生迷茫。文案应该描述失败原因,比如“今日兑换结束,明天再来试试”“您的淘金币余额不足”等等。

从实际案例出发,说说交互文案设计的几个原则

某次,我在登录某手机银行时,忽然弹出下图中的弹框,我一下子懵了,什么地方出错了?我的账户还安全吗?等我颤抖地关掉弹框时,我发现我输错了验证码……用户小小的失误,却郑重地用弹框和语焉不详外加如此多的感叹号来提示,着实让人受到惊吓。(值得欣慰的是,某行已经优化了这个提示。)文案应该考虑用户情绪,使用合理的语气进行表述。

从实际案例出发,说说交互文案设计的几个原则

在某些场景中,我们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有趣的文案去打动用户,卖卖萌、调调侃,让用户在阅读时不那么枯燥,从而感受到一些趣味性。

总之,设计师需要怀着同理心去思考用户的情感需求,将对用户的情感关怀注入到交互文案中,才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其他原则

功能文案控制字数

所谓功能文案,指产品界面上描述功能本身的文案,如导航、分页、按钮、表单、操作等。

对APP来说,由于界面空间限制,功能文案一般简短;对WEB来说,则没有那么严格的字数限制。但对多平台产品来说,由于需要满足一致性,所以WEB上的功能文案一般会向APP文案靠拢。

提示文案进行引导

所谓提示文案,指在特殊场景、状态下,告知用户状态、引导用户操作的文案,如表单缺省文案、状态说明文案等。

表单缺省文案需要告诉用户表单的输入要求、限制等,以引导用户正确输入。

状态说明文案则需要告知用户目前所属状态,根据需要增加建议操作。若是出错、操作失败等状态,则必须告诉用户原因、提供解决方案。但对于复杂原因造成的出错,如果“诚实”地告知用户,反而会让用户迷茫,这时候不如说一个能够为用户所理解的原因,并且提供解决方案。

从实际案例出发,说说交互文案设计的几个原则

反馈文案情感引导

所谓反馈文案,指在用户某些操作、行为后系统反馈的文案,如表单校验文案、操作反馈文案等。

反馈文案需要基于对用户的情感关怀以及产品本身的功能推广等等的考量,鼓励积极、推荐的操作,不鼓励消极的操作;恭喜成功的操作,不打击失败的操作。如“添加好友成功”“已删除该好友”“恭喜您成功充值100元”“啊哦~充值遇到问题”等等。

首行文案注重隐私或便捷

所谓首行文案,特指邮件、短信列表和提醒时预览出现的文案。

这类文案需要根据隐私、便捷性等产品特征考虑文案首行显示的内容。比如记账产品发送用户月度记账财报邮件,由于隐私性考虑,前几行一定不能出现金额等敏感信息。而短信验证码文案,为了方便用户在不切换界面的情况下输入验证码,必须在优先写出产品名称、验证码的信息,以便让用户在收到短信提醒时就可以快速操作。

Don’t make me think

“Don’t make me think”原则除了运用在上述“意译需求”的操作文案中外,最常运用在弹框操作文案中。为了防止误操作,用户在进行某些操作时,通常会让用户二次确认。而为了方便用户进行确认操作,弹框按钮的文案需要直接明确地写出相应操作(此外按钮还会使用彩色-主流程操作;线框-分支流程操作;红色警示色-慎重操作来进行区别)。这样,用户甚至可以不需要仔细阅读和思考,只要轻扫文案就可以快速做出选择。

从实际案例出发,说说交互文案设计的几个原则

重视整体阅读体验

前面举例说了一些示例,除了写好每一例文案外,我们还应该注重界面整体的阅读体验。比如整体界面不应该是重复的、冗余的,“验证文案”一例中,就出现两句差不多的文案,阅读体验就有所下降。

因此交互设计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所有文案,以整体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

结语

想写好交互文案的方法、原则还有很多,本文仅从我过去看到的案例、获得的收获出发撰写。欢迎大家交流:)

 

本文由 @小七isu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496/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4
下一篇 2017-05-24

相关推荐

  • 4个关键词总结,如何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作者:@烧包鹿全文共 4530 字 6 图,阅读需要 10 分钟———— / BEGIN / ————上周五约了朋友吃晚饭,提前约的顺风车。由于堵车,司机到了办公区的北门。经过沟通,我从定位地点过去找他。四扇车窗都是开的,他坐在驾驶位,烟刚抽了三分之二,后视镜旁还有未散尽的烟雾。他回头看见了我,我朝他微笑示意。确认了眼神,我是他的乘客。他马上把烟灭了,左手在空中挥了挥,右手向左转了一下空调按钮,抬起头在空中胡乱吹了几口气。隔着车窗看见副...

    2018-04-30
  • 电子邮件怎么能和用户体验勾搭上?

    人们总是愿意相信,他们自己的创作本身就能够说明一切。 由于电影《梦幻成真》里 “车到山前必有路” 的这种心态,加上非理性的恐惧,通常这类思想会影响到产品的设计,造成用户体验脱节,这个过程中又很少与用户交流…

    2015-12-06
  • iOS 9人机界面指南(一):UI设计基础

    译者注:本文译自苹果官方人机界面指南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2015年10 月21日),由腾讯ISUX设计师翻译整理,非发文者一人之作。

    2017-06-02
  • UX设计师们,扔掉那些UX设计工具吧!

    “你以你的方式做你的事,我们想让你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做你的事,但是是用更少的时间并且和更多的远程的人一起做这件事。““如果产品设计是为在各自职务中被束缚的人们解决问题,那么很多自称产品设计师、UX设计师的人事实上是职业的数字艺术家。他们是艺术家、是装饰上的设计师、是美工,但是不是一个职业的产品设计师……”仅仅是目前服务于我们设计师的技术,是不再会领导我们走向成功的。“我们相信制造降低软件开发门槛的产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实上,我们对这类新的程序非常感兴趣。这可能是人们编写程序的更好方式,一旦诞生就将带来巨大的冲击。构架更合理,语言更精简,但很可能我们会去做同样的事。思考这样一个事情:程序语言接下来会面临什么呢?”

    2017-05-26
  • 从交互层面探讨:不一样的 App 该如何设计?

    针对APP同质化现象,本文作者从从交互层面探索了不一样的 App 该如何设计,且谈及自己的解决方案。值得一读。     “首先占据人们大多数时间的同类型APP内容高度同质化,而风格取决于内容,在平庸的内容下只能诞生风格平庸的APP设计。其次,对于以商业目标为根本的APP应用设计开发,设计风格的投入产出比并不高(游戏依然除外),设计模式的流行以及交互方式的单一使得保守的设计投入产出更高。最后在现今的消费领域,功能主义盛行,界面设计中理性居于主导地位,设计风格显示不是理性思考的首要考量目标。”

    2017-05-04
  • 深度剖析|直播页面中的聊天区

    本文将从设计角度深度剖析聊天区。

    2017-05-20
  • 页面状态还是组件?到底什么才是交互的中心?

    随着信息行业的日益发展,软件的开发设计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软件的原型设计也同样的变得原来越重要。我们目前使用的原型设计工具中,设计的模式普遍为两种,一种是以页面状态为中心来设置交互,比如Flinto for Ma…

    2023-03-03
  • 加拿大皇后大学开发出一款柔性全息交互式概念手机

    硬件设计师和制造商一直梦想着把全息移动设备带到现实生活中来,不过来自加拿大皇后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却已经拿出了一款名叫HoloFlxe的设备。顾名思义,它同时具备“柔性”(Flexible)和“全息”(Holographic)两种…

    2016-05-11
  • 【用户体验.春节特辑】客从何处来(总第266期)

    亦可访问www.koushutianxia.com了解详情编家谱   修家史   留视频建祠堂   亲互动   传万代总第266期我的家族,还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从我记事起,关于我的家族,关于那些已经逝去的,离我远去的那些家人的故事与人生经历,都是经由一个姑姑讲述给我听的。每逢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那些漫长的假期里,尚还年幼的我,都会安静地坐在她的身旁,在她的娓娓道来中,去遥想那些过往,那过往中我的那些平凡也却有些不凡的家人。我的祖辈的...

    2018-02-16
  • 产品不能忽视

    在做交互稿或视觉稿的时候,为了让界面尽可能的真实,设计师们会虚拟一些内容放在页面上。但是当看到前端同学产出的demo时,设计师们又总是会觉得为啥和我当初做的页面那么不一样捏?设计师总喜欢把图做的很漂亮,在虚拟页面的内容时,使用漂亮的图片,把内容安排的恰到好处。但是当产出界面demo时,这个页面可能是个空内容的页面,也可能内容很多,导致布局错位。所以在设计界面时,一定不能忽视空状态、内容过多等极限状态。这些状态也许只会在初次使用时遇到,也许只会有很小一部分用户遇到,但是这些都影响着产品的细节品质。

    201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