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交互新手小记 | 交互工作流程的梳理

头疼就是脑子里有什么正在激烈地进行改变,可能就是你从困难上学会的东西。—— 写这篇文章的人


头疼就是脑子里有什么正在激烈地进行改变,可能就是你从困难上学会的东西。—— 写这篇文章的人

阿里交互新手小记 | 交互工作流程的梳理

大公司都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人多。在人多之后,就导致更加细致的工作分工,即专业化分工。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不同模块的工人负责自己模块的操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因此,目前所在UED团队的构成,就将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以及前端开发等职能独立出来,不仅提升了设计方案的质量,也提高了效率(这效率的保证是基于PD不改需求。

那么,作为流程一环的交互设计师在工作中的流程会是怎样的呢?

第一步:与PD沟通需求

作为资源方的UED团队,流程的第一步就是与PD沟通。这部分的沟通非常重要,因为这涉及到要了解产品需求的背景(因为经常拥抱变化,所以负责的产品也会经常变动。因此,换了产品之后需要及时了解产品的比较全面的背景)。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需求,即背后的用户需求以及业务需求是什么?

要了解用户需求是要知道,产品经理所提的产品需求究竟是要解决用户什么问题。比如,用户想在墙上有个挂钩,一些人想的是给他锤子和钉子自己做一个,但还有些人想了可以粘在墙上的挂钩,用户一粘就有挂钩了。两者看来,后者更简单,所以应该这样满足用户需求比较好。但是,还忽略了一点,就是用户用这个挂钩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个挂钩是用来挂重物的,那这就超出了粘在墙上挂钩的承重能力了,所以这时反而应该用锤子和钉子来做一个牢固的挂钩更合适。这才是真正解决了用户的问题。

而要了解业务需求,则是要明白当下公司需要的是什么。因为,需求的背后带着公司的考量,常常带着很重要的商业目的。比如,最近业务上有个需求要凸显新功能。因此,这就要在比较明显的位置将这个功能呈现给用户,使其在一进入到产品内就可以清楚的知晓新版本有了这样一个新的功能。但是,问题在于依据用户正常的使用逻辑,该新功能应该是属于原有功能之下的一个子功能。这样单独展示甚至与原有功能并列展示,并不符合架构逻辑。这个矛盾的出现就引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交互设计师该如何平衡用户和业务,甚至是技术。简单讲,就是优先从用户角度思考(to c和to b的用户考虑的点是不同的),然后在不伤害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将业务需求尽可能地体现,最后才是技术问题的妥协(毕竟很多技术问题是时间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第二步:梳理需求

从用户体验五要素的角度来讲,第一步是了解战略层和范围层,知道面对的用户是谁,公司要做的是什么事,要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而第二步就是确定结构层,这里就包含了两类:一是内容型,要明确放哪些内容类型;二是功能型,要明确功能操作的逻辑顺序。这些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举例来说,微博是一个典型的内容型例子。其“我的首页”包含两大类主要类型内容:一是关注的信息;二是推荐的信息。关注的信息呈现在页面中间的主信息流当中,占据了主信息流当中99%的内容;推荐的信息则又大致分为两类:

  • 一是推广
  • 二是推荐

推广就是广告,也是呈现在页面中间的主信息流当中,夹杂在用户关注的信息流当中。这里商业价值较大。而推荐则呈现在页面右侧,主要从全网热门以及朋友关注的角度来进行内容推荐,这里的内容又有所细分,如电影、话题等。这样的内容选取一方面保证是用户感兴趣的,另一方面可以拓宽用户更多感兴趣的内容,让其更加动态地去获得信息内容。而淘宝下单支付就是一个功能型的例子,用户挑选好商品之后立即购买,进入到订单信息填写页面,提交后进入到支付宝支付,支付完成就等待卖家发货,之后收货、退款、维权等都是一系列功能。这些都有非常明确的操作路径,而且是有非常明确的任务目的。

那么,如何对这些进行梳理呢?

基于前面与PD的讨论,以及自己对相关竞品的参考,心里会大致有些想法。所以,要做的是将这些想法具体描述出来。对于内容型的梳理,我会用脑图将内容分层级进行罗列,这样会有一个明确的类别结构图。而对于功能型的梳理,则画出简单的页面逻辑图,整个流程就会非常明确。

第三步:产出交互稿

这一步是把前面两步的想法具体表现出来,以能够让人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述。可以是手绘稿、可以是低保真、也可以是高保真,只要能够让PD、视觉以及开发等明白你的意思就好。

在这一步,会进行反复的修改。不同的人会有想到一些问题,包括极限情况(貌似开发以及测试最喜欢这么做了)。得到最终版本之后,就进入了视觉和开发阶段。

第四步:跟进

其实这一步跟进包含两块内容:对开发情况的跟进,因为在产品真正在开发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一些极限条件下的错误情况的处理、时间因素导致技术不能按时完成原有方案等等。所以会对方案进行修改,这时就要及时跟进,提出新的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上述的变动就产生了第二块内容的跟进,即对交互稿的跟进,因为方案的变动要及时对交互稿进行修改、补充以及一些说明。这样才能完整地记录整个产品迭代或项目开发的过程。

跟进到产品迭代版本或项目上线,这整个阶段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后面,就是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的一个回顾。从中获得了什么,有所反思才能有所成长。

上述工作流程只是我较为普遍的工作状态。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自发项目,可能就需要自己即作为PD的角色又要充当交互设计师的角色。另外,有时候自己也并没有完全做到上述的一些事情,有时也会没有及时跟进交互稿的更新。在这也算是对我自己的一次提醒,以后尽量要做的这一点。

以上~

 

作者@祭酒1990

来源@简书

本文由 @祭酒1990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191/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3 10:26
下一篇 2017-05-23 12:36

相关推荐

  • 物联网UXs(用户体验)的设计模型

    如在文章《物联网相关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与其它产品设计之间的差异》(http://www.toutiao.com/i6414599431076708866/)所描述的那样物联网(IoT)的设计将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复杂性,这些挑战您可能不会在“常规”的Web服务(只有软件)中遇到。在实际设计中您将需要考虑一些不同的也许是新的设计领域,而所有这些都将用于塑造UX(用户体验)。物联网产品的两个最明显的和有形的设计形式是:一是UI (用户界面)或者...

    2018-05-01
  • 学交互设计我看过的那些书

    亭决-Thu 2015.03.06 摩客www.mockplus.cn⤴ 【导读】这个书单是跟交互相关的人员必看书目,其中有一半左右我都已经看过了,觉得受益匪浅,另外几本今年也要找时间看一下。 学了三年交互设计,想写写我看的书,和回…

    2015-03-17
  • 体验的情感之谈

    来源:Johny Holland Magazin 当体验设计的范畴在不断延展的时候,也正是其面临着一种设计挑战的时候,即体验设计师希望给用户传递一种可独立于情境或频道、具有相关性(延续性)和一致性(稳定性)的设计。 如同在…

    交互设计 2015-10-20
  • 作为第一个接触小程序的设计师,是什么样的体验?

    自选股小程序已经上线,作为项目的一员,做了一下交互体验和视觉设计的总结。

    2017-05-08
  • 提高移动端表单可用性的7个设计原则

    用户在填写表格的时候可能会犹豫不决,所以你应该让这个过程变得尽可能容易,这篇文章中的7个设计原则可以显著提高表格的可用性。

    2017-05-18
  • 如何从细节上真正节省用户的时间,从而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来源:优设网 作者:阿布编译 我们的用户是很珍惜时间的,我们也不应该随意浪费。在每个项目中都问自己两个问题:“我们是在消耗用户的时间来节省自己的时间吗?”“在这里要如何节省用户的时间?”在西方社会中,什么是…

    2014-09-21
  • 绘制用户体验

    在今年的UX Weeks大会上,Jim Kalbach组织了一场Mapping Experience的工作坊,提出在产品和服务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如何形成一个服务生态系统,是商业竞争中的重点。其实阿里巴巴集团在早前就提出了“商业生态”这个概念,但是到底应该如何做?Jim提出:想要在竞争中胜出,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必须清楚的了解自己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及是怎样在用户的生活中发生影响的。

    2017-05-16
  • KY技术招聘详情 | 心理领域互联网公司KnowYourself

    如果对【KY内容中心】、【研发中心】、【市场品牌商务】、【运营、创意、用研】、【人事】等更多岗位感兴趣,请查看今天的其他几条推送内容。KY技术部,是KY的技术支持部门。我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升大家使用KY产品的体验,并为各种创意提供实现支持。我们希望能够以各种技术的优化,能让大家更精准的匹配到适合自己的朋友,能够找到合适的咨询师,能够与KY的交互中找到真正的自己,玩得意犹未尽。本次我们招聘需求详情如下:· 测试工程师 ·工作内容:1....

    2018-03-18
  • 干货推荐|数据可视化的五个步骤

    数据被称作是最新的商业原材料「21世纪的石油」。商业领域、研究领域、技术发展领域使用的数据总量非常巨大,并持续增长。就Elsevier而言,每年从ScienceDirect下载的文章有7亿篇,Scopus上的机构档案有8万个、研究人员档案有 1 千 3 百万,Mendeley上的研究人员档案有 3 百万。对于用户来说,从这个数据海洋中抓到关键信息越来越难。

    2017-05-29
  • 用这3个方法,让你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

    只要保持好奇心、同理心,热衷于研究身边的世界,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其实很容易。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