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已经翻译到第三章了!今天这部分,从动效的运动和材料形变入手,让你的动效自然真实,贴近现实状态。再系统的干货都比不上官方的动效指南,西瓜就在这,赶紧来捡。

新版Material Design官方动效指南已经翻译到第三章了!今天这部分,从动效的运动和材料形变入手,让你的动效自然真实,贴近现实状态。再系统的干货都比不上官方的动效指南,西瓜就在这,赶紧来捡。

运动

Material design 的动效会被类似真实世界中的力的影响,类似重力。

物体在屏幕内的运动

屏幕内物体在两点之间的运动,是沿着一条自然、凹陷的弧线。屏幕上所有的运动都可以使用标准曲线。

弧线向上运动

在现实世界中,物体向上运动需要克服重力。元素在屏幕中向上运动,同样也是需要克服一个加速度,较慢的向上运动。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正确:当物体向上对角运动时,平缓开始上升,急剧停止在终点。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错误:不要违反物理定律:当物体向上运动时无视重力,这样会显得不自然。

弧线向下运动

在现实世界中,物体下降会受到重力的加速度。在屏幕中,物体向下移动速度应该会更快一点。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正确:当物体向下对角运动时,下降开始急剧,然后平缓停止。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错误:不要违反物理定律:向下运动的时候别忘记了向下的重力。

非弧线运动

当物体沿着水平轴线或者垂直轴线运动时,请不要让让物体沿着弧线运动。这些运动时最简单的,物体可以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运动。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正确:保持单轴的直线运动。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错误: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不要让物体沿着不自然的弧线运动。

物体进入或退出屏幕时,也应该沿着单轴运动。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正确:物体沿着直线路径进入屏幕,可以很明确的看见进入点。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错误:进入和离开屏幕时不要沿着弧线,这样会让人搞不清楚进入点到底在哪里。

物体进入和退出屏幕的运动

独立运动

物体做为一个独立的元素,进入退出屏幕不影响到屏幕上其他元素的位置。

进入屏幕

物体是以减速曲线(具体参见持续时间与缓动篇)进入屏幕,以最大速度进入,然后再慢慢减速。

永久离开屏幕

物体以加速曲线(具体参见持续时间与缓动篇)永久离开屏幕,在很短时间内快速离开屏幕,因为他们不会再重返屏幕,所以应该减少用户对它的关注。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正确:物体以减速曲线进入屏幕应该不要影响到屏幕上其他物体的位置。在移动设备上,这种运动通畅持续225ms左右。同样的物体使用加速曲线永久离开屏幕,在移动设备上,大概持续195ms。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错误:这两种情况都不要使用标准曲线(具体参见持续时间与缓动篇)。物体进入屏幕时,缓慢加速的过程会吸引用户不必要的注意力(用户的注意力应该放在最后停留的点上)。物体离开屏幕时,缓慢的减速同样是不必要的,因为物体运动的终点在屏幕外,是不可见的。

暂时离开屏幕

物体暂时离开屏幕应该使用急转曲线(具体参见持续时间与缓动篇),出现点和消失点距离应该很近,这样他们可以随时回到屏幕。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离开屏幕的物体从原路返回,离开时物体的运动应该使用急转曲线,返回时使用减速曲线。在移动设备上,这个动画通常会持续300ms左右。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离开屏幕的物体从其他路径返回或者永久离开屏幕时,离开时物体的运动应该使用加速曲线,如有返回,则使用减速曲线。

关联运动

和屏幕上其他元素有联动的进入或退出动画,应该使用平滑的缓动曲线,这样他们可以尽量减少干扰,避免太过抢眼,剧烈的运动。

标准曲线适用于关联的多个物体进入退出屏幕。多个物体运动的标准曲线会比独立物体的时间稍稍长一些。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正确:浮动按钮的运动会受到从下方进入的卡片的影响,浮动按钮和卡片都应该使用标准曲线运动,保持平滑的开始和停止动画。在移动设备上,这个动画大概持续300ms。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错误:浮动按钮向上和向下的运动使用加速或减速曲线,会给人感觉非常突然的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这样的动效让人难以接受,体验受到破坏。

材料的形变

材料设计下的物体可以很生动的展现:叠加、分割、改变形状和大小。

矩形的形变

物体改形状和大小时,宽和高的运动曲线是非对称的。这种变化是根据物体附近的内在或外在元素来进行改变的。

所有的变化都是在屏幕上可见的,例如下面的几个例子,使用了标准曲线(具体参见持续时间与缓动篇)。

宽和高的变化

当物体扩大或缩小时,使用对称或非对成的宽高变化。

非对称变化

是指宽度和高度以不同的速率变化。对于多个物体或位置的变化,使用非对称变化再合适不过了。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非对称变化

物体的扩大:先改变宽,再改变高。物体的缩小:先改变高,再改变宽。

对称变化是指宽度和高度以同样的速率变化。适合用于单个元素沿着单一的轴线的运动。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对称变化

这种同时改变宽高,减少动画细节的方式非常适合简单的形状变化。这种变化的持续时间会比非对称变化稍短一些。

当一组物体的扩大不同步时,含有内容(如文字或图像)的部分改变大小,是以恒定的比率来进行的,这样可以防止不自然的拉伸。有关内容请查阅《动效的组合》部分内容。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有些特殊内容(例如含有全屏宽度图像)的变化是以恒定的比率进行的,承载它的容器(例如一个更大的卡片)的变化是不同步地沿着运动曲线进行的。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含有出血内容(例如超过出血线的图像)的容器是可以同步扩大的。

径向形变

径向变化是从用户的触摸点产生的对称的、环形可视化的效果。通常用在圆形的物体上,让圆形变成其他形状。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正确:径向变化应该用在圆形的物体上,让圆形物体变成方形,或者在触摸点创建一个新的物体出来。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错误:不要在两个方形物体间的变化使用径向变化。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错误:高宽的扩展不要不同步(中间会变成一个椭圆)。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错误:不要径向变化复杂的形状。

形变的变化中心点可以在物体改变前的位置,也可以在物体改变后的位置。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在扩张的过程中,浮动按钮的运动是沿着一个向下的弧线,最终变成一张卡片。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变换的中心点保持在浮动按钮的中心点,幅度不大的扩张。

合并 & 分割

合并

在材料设计中,物体可以和其他物体合并,也可以分割成很多块。两个物体相互接近时,边缘相遇然后重叠,最后合二为一。

分割

物体分割成多个碎片,然后碎片开始分离运动。

阴影

分割开的物体的阴影不会被其他被分割物体所影响。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原文地址:google.com

译者:@平行煎餅

原文来自优设

 

系列文章直达电梯

1)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

2)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二)

3)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128/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3 05:24
下一篇 2017-05-23 07:28

相关推荐

  • 登录表单的那些事儿

     雅婵总结并供稿于我是UE网,转载请注明来自我是UE网。

    2015-06-12
  • 你如何设计交互?

    进行界面设计时,很显然我们一上来就会想着画出整个流程。但这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吗? 我曾偶然进行了编写一个具有想象的人机对话,之后我再继续使用画流程的方式。 编写人机对话的方法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我再也没…

    2015-08-12
  • 叶云燕:不懂用户体验,没有互联网思维的代理人,迟早会被淘汰!

    第1937期|编发/保险论坛互联网时代,到处都在谈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做生意。有人用互联网思维卖奶茶,销售额翻倍;有人用互联网思维开理发店,已获得数千万融资;有人用互联网思维卖衣服,年利润过亿;而当我第一次提出要用互联网思维卖保险时,很多人都感到茫然,认为这不过是赶时髦,蹭热点。保险代理人的新机遇事实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保险代理人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它让代理人的品牌形象更加丰满,展业渠道更加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以...

    2018-04-25
  • 用超多案例,帮你避免交互设计中的「刻板印象 」

    一直在看奇葩说,听到很多次的一个词叫“刻板印象 ”。而人之所以有“刻板印象 ”,是因为有categorical thinking(类别型思维),它往往使我们产生对事物的固有看法和理解,是在看到某些特定人、事、物时第一时间想到的,这些就形成了“刻板印象 ”。毋庸置疑,使用“刻板印象”(经验)能无形中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沟通和开发测试成本;也不会太多的打破用户习惯。然而,它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让我们对真实世界失去客观判断。

    2017-06-21
  • Axure官方教程中文版第5课:动态面板介绍-木卫艾欧网原译

    https://www.iamue.com/wp-content/uploads/video/Axure.com-learn(5).MP4 新建文件 1、添加一张图片和按钮 2、转换为动态面板并添加状态 3、为每个状态添加一张图片 4、设置点击“Next”按钮时进行下个状态的切换

    2015-01-26
  • 交互设计篇-如何处理需求

    如何处理需求,是产品经理的基本功,不管是来自老板还是客户的,亦或来自企业内部(运营、业务)及产品本身的发展,产品经理都需要把需求的收集、分析、管理做到有效进行。一、需求收集用户调研运用场景:产品规划初期或者遇到重大版本迭代,需要重新架构设计时,将会进行用户问卷、用户访谈的方式去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基本方法:用户问卷-定量研究的方法,问卷问题一般为15个左右,包含用户基础资料信息(包括年龄、收入、教育水平等人口统计学范畴信息)和主观性的信...

    2018-05-06
  • iOS 9人机界面指南(一):UI设计基础

    译者注:本文译自苹果官方人机界面指南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2015年10 月21日),由腾讯ISUX设计师翻译整理,非发文者一人之作。

    2017-06-02
  • 优秀的移动端UI,应当如何用微交互打磨细节?

    你的UI和交互设计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又一个细节设计让你的产品最终脱颖而出,而真正让人难忘的产品,靠的是这一个个精致到位的细节堆出来的。

    2017-05-19
  • 译文 | 在UX设计中利用色彩影响情绪

    颜色是我们观察事物的第一认知,是最能触动我们感官的视觉元素。颜色可以激发我们的联想,刺激我们的情绪。在设计中,颜色的合理运用一直是个很重要的课题。现在就让本篇文章带你认识每种颜色的独特作用和如何运用在UX设计之中吧。

    2017-05-25
  • 如何培养交互设计思维?

    什么是交互思维?上网找度娘会有一堆交互设计的方法,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交互设计应具备的思维方式。在国内交互设计并不成熟,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了解,首先培养交互思维方式。以下几点可以培养你的交互设计思维:1、设计不能脱离目标交互设计师沟通方式是:“我们需要为想要购买商品的用户提供信息,可选的商品数量有N个,用户最感兴趣的信息有……,有的人不会看但必须附上的信息有……”。不要觉得这样做很矫情,这样可以将不同的信息和重...

    201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