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交互,其实都有所出入

任何职业的学习都是没有尽头的,只有越学越多,才能提高你的竞争力。多学各种知识才是王道。


任何职业的学习都是没有尽头的,只有越学越多,才能提高你的竞争力。多学各种知识才是王道。

你以为的交互,其实都有所出入

1.关于交互的各种误区

我先来说下大家对交互设计认识的几个误区:

  1. 交互设计是做动效的;(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那动效设计师是干嘛的?说出来,我请你吃…)
  2. 交互设计是画原型界面的;(原型界面仅仅只是一种产品的表现形式,并不是交互工作中的全部工作)
  3. 交互设计一定要会编程;(我认识很多交互,然而牛逼的几个,并不会所谓的编程,但是学了肯定没坏处,可基本的都没学好,就别去搞其他的了)
  4. 交互设计是设计各种弹框等控件的;(如果你有这种想法,说明你还不了解这个行业,先去问问百度或google)有人会问,那如果这些都会呢?

当然,如果你会以上全部的技能,那么你就不得了啦。但是如果你现在连工作时间3年或5年都没到,就说自己这些都会,那我会告诉你,做人还是谦虚点比较好吧。

2.交互工作中要用到什么工具?

很多人一上来就问,呆总:你们交互平时工作中都用什么工具啊?是axure吗?还是墨刀?等等。

有部分人,还没有入行,对行业不清楚,被很多人误导,以为交互就是用axure去画原型做效果,这部分人我会说:你先别管这么多,多看看入门书籍,逻辑思维方面多锻炼锻炼,研究研究别人的产品。

还有一部分人,做交互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呆总你工作都用什么工具啊?我有axure很多部件库诶,我觉得那什么软件真没axure好用等等等等。对于这部分人,我很无奈。

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平时偶尔沟通一下软件其实也没什么,但是不要过于沉迷在这方面。天天想着这个工具好那个工具不好,怎么进步?一个工具就能让你成为大师,那别人还学什么工业设计,说是出来做交互有优势?工具能上手去用一个就可以了。不要过多的把心思放在这里,一个交互真正的能力是设计思维。你再这样下去人家UI设计师都要超过你了,现在的UI可是连交互都是很擅长的。比工具你比得过人家?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是深陷其中,天天在研究各种软件,想着什么画原型快点,什么做动效帅点。从AE到principle等等。

说句实话,真没什么用。有时候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做好原型(虽然这就是个说法,但是真这样效率就比较低了,为什么?你打字和写字哪个速度快?)。

毕竟交互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你问题,你难道还说我会什么什么工具么?大家真的别去纠结什么工具了。随便axure、sketch、PS,你只要能画出来个框架表达你的意思就可以了。

还有!前阵子有人问我principle和AE在交互中哪个用的多。。。文章的第一节已经说了,交互设计师并不是动效设计师。

如果真的对动效有兴趣,无聊的话可以去学学,做几个作品发出来展示下,攒点人气,那还是不错的。

真的想做好交互就多去看看书,看看优质的文章,关注下各大网站的新闻以及把玩一下有趣的APP,写下自己的心得吧(文章最后会附上简单的练习方法)。

3.学交互要看哪些书?

其实我不是不想回答这类问题,因为这种问题你问我,还不如去问百度。现在每年会生产多少书籍?我在某个论坛上看到是每年有20W出版量的书籍(不知道这个数据对不对)。那交互类的呢?我不知道。一个行业的好书就那么几本,大家基本都耳熟能详也都听腻了。

一般人问这个问题是想听到一些不一样的答案,比如:

  • 别看书,交互看什么书;
  • 去看“七天学会交互设计”(当然,根本没这种书);

而当你告诉他,去看《交互设计精髓》、《用户体验要素》等等比较经典的书时,一般喜欢问这类问题的人,潜意识里还是想着:哦,那我早就知道了,看不看都一样。

真的想看书,什么书都看看吧(这里说的什么书,是说好书,经典的书),国内外名著,知名的出版社出的,年份久一点的经典书籍(这类书相对来说沉淀比较久了,能经得起推敲)。现在市场上很多书,我看着看着已经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了,逻辑结构相当混乱。所以多看好书,提高自己的阅历,对自己总是有好处的。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学习,不用问了,直接去搜交互类书籍,就那么几本经典的,好好啃,学点基础。懒惰总是有理由的,克服下能怎么样?

4.交互工作中要做些什么?

每个公司工作职责都是不一样的。真想了解这些问题,去看看招聘信息不是更好么?你问别人得到的答案无非也就是这些。

真的想学到什么东西,不是问问就可以得到答案的。去做,做执行。

有时候学习也是一样的,你认不认真都可以从这些小问题中看出来。一直问问题其实也没什么,重点是问的问题都是自己可以解决的,那就没意思了(这类人不是真的想知道学习的方法,而是在寻找快速成功的答案)。

简单说下:流程图、架构图、原型界面、交互文档,都是一般公司中交互设计的工作

(至于什么是流程图、架构图等,百度说的比我好多了)。

还有人问:“呆总,线框图怎么画才好看?”说实话,

这类问题,你们要去找自己的开发和视觉设计,问他们怎么做才能让他们看懂。毕竟你画出来的图是给他们看的。千万别去纠结网上那种很高大上的线框图,没有用,你要是真有时间,还不如多去研究研究产品的框架及流程对你会更有帮助。

(这里多说两句:线框图,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样,很多大牛的线框图都是黑白灰三个颜色,边上一堆文字。你要去想的是线框图怎么看起来简单,而不是怎么看起来好看。)

其实做什么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工作中你需要思考。因为很多人都是做着手上的工作,然而却并不知道自己在做的什么。

5.工作中需要思考的东西

前阵子因为发了两篇文章,所以加我的人非常多,有的是在职的,有的是正在准备入职的。

重点来了。现在很多人工作其实都很不用心,说句实话,大家严肃点问问你自己是不是这样。一个UI设计师,跟我说公司开发完成后的产品和自己的设计稿出入很大。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产品经理不跟进开发(仔细体会这句话)。

有多少人是这样的,看完之后给我举个脚。你设计好的东西要产品或交互去和开发跟进视觉?如果你也是这样,那你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当然工资也只能减去一半了。

交互在跟进的时候不可能完全关注视觉部分,即使完全关注了,也不可能比视觉设计来的专业,那开发疏漏了几像素的东西,你怪产品和交互有什么道理呢?主动点,自己去跟进。别埋怨,什么是团队?理解了你就成熟了。

(这里我用UI视觉的工作来开头,好像篇幅有点多,手打字打的都发抖了。)

交互设计在工作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我说出来你肯定觉得就是这样。

  • 每次做原型提给产品,都会有疏漏。
  • 评审的时候,大家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然而你根本没想到那样是哪样。
  • 一个交互的发生附带多种结果,成功是怎么样?失败了是怎么样?提示是什么?是不是又忘了去想?

对,这个时候你已经乱了,被问得语无伦次,勉强说出一些连自己的听不懂的话来忽悠别人(这个时候别想着你成功忽悠了他们,他们是不想让你下不了台阶,所以不反驳你)。

作为一个新人,你面对的可是职场经验丰富的一群老油条。但是不要因为一次两次的挫折就害怕失败害怕发言,大胆的说出的你想法,即使错了又如何?你不说出来怎么知道自己错?不知道自己错了怎么去进步?也不要什么都只听自己的,多听听别人的意见,错了就认,别死要面子。重点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重新审视自己的原型,找出哪些细节思考不到位,花时间去想。

记住,在工作中你会收到大量来自产品的需求,不要盲目的全盘接受,学会质疑。作为一个交互,你要评判哪些功能是需要做的,哪些功能是暂时不必要的。当然,你要站在用户、产品以及公司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

最后记得做总结,总结真的很重要,它能让你更快的进步。至于怎么总结,如果你真不会,我只能之后再写篇文章了(看大家的呼声高不高)。

多学点东西,多想点东西,就跟前面说UI跟进开发的工作一样,交互不止是跟进,还要熟悉整个产品的框架、流程,要学的东西可不是就那么一点点。

6.总结(来点实质性的东西)

说实话,写这篇文章,我花费了大量的脑力(脑细胞已经死了好多),顺便去看了很多目前已有的大量交互入门文章,我想说很多都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我才写这个来告诉你们真正思考的该是什么,不要盲目的看网上那些夸张的文章,真的是写出来一大片一大片的,我有时候都想问那些人:你们自己能做到这些么?什么交互必须要学会编程、精通视觉、输出各种竞品分析和产品分析报告,同时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来优化你的产品,我看完真是想吐。

如果你真想提高,下面我来说一个方法吧:

暂时不说什么流程图、架构图、原型、交互文档之类的,先了解几个简单能锻炼思维的练习。

体验一些优秀的设计

想要了解并学会做优秀的设计,最靠谱的方法就会是去体验、分拆、深究优秀的作品,从界面布局、交互流程、产品功能等几个维度中,去关注设计的细节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1)总结设计模式

我之前写过的文章(触动人心-读书笔记,虽然是名字读书笔记,但是我加入了大量的案例和个人总结)中,就单对APP导航模式提出三种不同的见解。你也可以去使用优秀的应用,对应用做总结,提出这块应用哪里好,哪里不好,要写的很详细。交互方式哪里不合理哪里让你学到什么等等。

2)分拆优秀的产品  

选择特定的任务,比如:注册、登录、发照片、发微博、发语音、评论/回复等等。去优秀的应用看看是如何完成这些任务的(交互方式)。通过自己的话术来做总结。

3)还是做总结

这个总结不是随便做个总结,而是对这一阶段的学习做总结。记录这次的任务学到了什么,写下你的心得。怎么成长?就这么简单的几步,只要你肯坚持,相信我,肯定能进步。

 

作者:呆呆,微信公众号:udai-bl,刚开始写文,目前在职交互设计师,关注互联网各种产品,喜欢阅读各类书籍,有好书一定要推荐我哦~

本文由 @呆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8602/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1 10:37
下一篇 2017-05-21 12:28

相关推荐

  • 关于2017年设计趋势的13个预言

    在未来,当对微小细节的关注渗入用户体验设计的每一寸土壤;当对像素级完美的追求成为设计的基本要求;当将简单便捷的设计理念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那么我们就能够帮助用户体验全新的生活。 在2016这一年,全世界笃信…

    交互专题 2017-08-07
  • 完美界面设计秘诀:界面设计的八大黄金法则

    只要你的设计涉及到人与界面之间的交互,这八大规则在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这个功能减轻了焦虑,因为用户知道即便操作失误,之前的操作也可以被撤销,鼓励用户去大胆放手探索。”

    2017-08-04
  • iPhone十年,移动用户体验领域已经到达成熟阶段

    译者:Daisy全文共 3904 字 7 图,阅读需要 8 分钟———— / BEGIN / ————最开始的iPhone于2007年6月发布。2008年末,当我们开始研究第一版移动报告时,大多数人还是在使用有着最极其糟糕的用户体验的原始移动设备。在那个时候,相较于体验糟糕的移动设备和移动网站,任何稍微像样的产品都会带给用户愉悦的体验。三年前,移动报告第三版出来时,我们对移动端可用性做了严密的评估。我们很高兴移动端可用性报告不再是一种矛...

    2018-04-11
  • 今天的互联网设计师很有“钱途”,如何才能更好地理清自己的发展方向?

    哪种设计师价值更高?如何才能更好地理清自己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对交互设计师(或者称UI设计师)发展的三部曲——器、势、人分别进行讲述。全是干货分享,好好吸收吧,因为这三部曲基本会贯穿你的职业生涯。我要不要学XX软件啊?软件要不要报班啊?一个四十岁的土老板,每天最多的事就是接打电话。老板每天可能会打几百个电话,这个频率是你们想象不到的,他可能随时随地都在打电话,而很少用微信、QQ。传统手机接打电话非常方便,按下按钮或翻盖闭眼都能接电话,用智能机反而不方便,所以他希望自己用的还是传统手机。但是传统手机太低端了,老板担心同行和下属嘲笑他,就很纠结——于是我们的手机就诞生了。任何项目第一保证的都是效率。

    2017-05-17
  • 一个产品设计师必须会讲的故事——用户体验设计中的故事板

    作为一名设计师,情绪板的运用想必你已轻车熟路了,然而情绪板其实还有个小姐妹不常被人们提及,她就是故事板。【情绪板】常用于品牌与形象设计领域,用来发掘用户对视觉体验的需求,而【故事板】则常用在用户研究和交互设计领域,通过还原用户使用场景来深度挖掘用户对产品整体体验的需求,是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有效研究方法。很多希望从视觉设计师过渡到体验设计师的新手设计师,心里很清楚要关注和挖掘用户除视觉以外的其他体验,但是却不知如何下手。各种用户研究方法虽...

    2018-05-08
  • UED内功心法口诀篇

    本文约5000字,阅读需15分钟本篇思想可能给你带来的价值何为UED?在产品定义阶段,它是一种关乎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在产品迭代期,它又是一种关乎如何思辨方案真实体验水平的科学验证。更具体一点,到底是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和科学验证,近一年的时间我们通过大量案例逐渐将其解构出来,并将导图成“UED内功心法”,期望能够帮助交互设计师在具体实操过程中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地发挥设计的价值。心法口诀第一式:目标用户锁定招式1:找出契合业务的目标族...

    2018-02-02
  • 设计案例|在做方案时,“更明显点”这句话怎么破

    在做方案的时候,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地方应该更明显一点”。今天,阁主将拿出自己设计的一个徽章注释来进行说明。

    2017-04-29
  • 【交互设计面试经验】2015年1月20日-交互设计师面试问题分享

    面试时间 2015年1月20日 阿西导读: 今天起我们给交互设计行业的朋友们开一个福利栏目:交互设计师面试分享我们在分类里叫交互设计面试,无论你是新手交互还是UI转UE 或是PM转UE又或者PM兼职UE。 不论怎样你都需要知…

    2015-01-21
  • 重磅消息!Adobe又出新神器了!

    Adobe Experience Design CC(预览版)官方介绍 原文: 今天,我代表Project Comet团队非常兴奋地向大家宣布:Project Comet将更名变成Adobe Experience Design CC(预览版),简称Adobe XD。 今天我们在Mac OS平台…

    2016-03-15
  • 从用户体验的视角评析《CSR赛车》手游

    我最近一直在玩《CSR赛车(CSR Racing)》和《CSR赛车:经典(CSR Classics)》,在近期的游戏中我发现,Natural Motion在该系列的核心玩法、货币体系、社交机制和盈利模式中都引入了许多新的花样和用户体验功能,这些新元素的加入为游戏的某些方面带来了更好、更流畅的玩家体验。CSR系列专为手游玩家设计,会话时间极短(10-15秒),玩家们可以在忙碌的间隙进行一场快速竞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在《CSR赛车》中...

    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