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三)

用户体验这系列的文章要素,已经写到第三篇了,前面写的两篇《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一)》和《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二)》,更多的是偏向交互设计。而从这篇开始,会更多的偏向情感,也就是从人的情感、欲望、感觉方面来聊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这系列的文章要素,已经写到第三篇了,前面写的两篇《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一)》和《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二)》,更多的是偏向交互设计。而从这篇开始,会更多的偏向情感,也就是从人的情感、欲望、感觉方面来聊用户体验。

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三)

本文将从要素“21”开始写,看下图:

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三)

一般来说,情感能与记忆产生极强的连接。就像生活中平淡的事,我们容易忘记,但是能激起强烈情感的事情,我们一般会牢牢的记忆中(正情感或负情感)。

说说自己小时候的两段往事,是我现在还记忆深刻的。

第一段:

由于,我在农村长大,小说就暗恋一个叫李xx的女生(早熟,同时不好意思写全对方名字),情窦初开,暗恋姓李的女生。到现在还能想起,那一幕幕,她常穿的那件红色的衬衣,她总是会歪下嘴,然后吸一下鼻子的动作,她撑着伞远去的背影等等,你总是会记得。

第二段:

还有,我们也会记得,那些悲催的往事。我记得自己应该是小学五年级,和同学打架,对方打不过我,然后悲催的是,他叫上叫社会上的三个小流氓,把我给打了,这会还能清晰的记得,巴掌扇在脸上蒙圈又巨疼的感觉、身上被踹的那种痛,现在好像还有感觉。甚至还能想起我那同学的模样,等等。

为什么类似这样的事情都能记得这么清楚?无非是情绪的原因。一个是正面情绪,一个是关于受委屈的负面情绪。

其实,把这种让人印象深刻负面、正面的情绪,延伸到其它方面,他相对没有情绪波动的情绪,自然是印象更为深刻。如:好奇心、神秘感、有趣,以及受伤、犹豫、低落等情绪。一般来说会比我们情绪平和时候印象更深。就像我前面说的,情感能与记忆产生强连接。

能产生强连接,这是不是就有点意思了?比如在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市场。如果用户对咱们这款产品能感受到更多的正面情感,也就是说,他的记忆能与这款APP产生强连接,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优势。

为什么说情感对产品体验重要,因为情感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可以左右一个人的幸福、快乐,甚至于健康状态。

看看现在一些比较火的产品,如小米产品的超预期体验,有些购买苹果手机的人,是不是也有像买LV包等品牌的装逼心理,也就是咱们情感上说的存在感。

所以说,用户体验已经从一个APP的交互操作范围,扩展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了,如客服、物流等等。

21.信任感

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夫妻不互相信任,哪还有什么家;合作做生意互相不信任,这生意合作一般难长久;企业与产品不被用户信任,那企业也没什么品牌可谈。说到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淘宝的成功,有些人说,淘宝的成功是电子商务。这种模式的成功,个人理解这句话,只对了一半。为什么?因为电商它只是个工具,这种成功更主要的是,阿里巴巴的金融创新,支付宝,这个第三方的金融平台,使用户产生信任感,才造就了现在的阿里。

我们一般信任京东,特别是京东自营的产品,为什么?因为我们日积月累,在京东上买的东西,从来没有哪次,发现买到了假货。而且,从网络上了解,京东对员工进假货,销售假货,一经发现,立即开除的底线。也让我们相信,京东确实值得信任。

我们也信任京东的物流,因为他几乎说到做到,反正我购买的东西,从来没晚过。

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三)

个人理解从这几个角度让用户产生信任感:

  1. 达到用户预期,甚至超越用户预期;
  2. 操作产品过程,实时反馈,使用户获得信心,产生信任感;
  3. 产品稳定可靠;
  4. 对用户的承若,要说到做到;
  5. 打造品牌,让用户信任,增强曝光度、这可能就涉及到品牌与市场部门,多做工作了。

22.关心感

生活中,被关心,我们总会感觉到温暖。比如:

  • 生病了,父母悄悄的带上房门,让你有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 心情低落,老婆细心的询问,有什么事,让自己不高兴;
  • 工作碰到棘手的事,老爸会关心的询问,看能否提供解决方案等等。

之前文章聊过,人在生活中什么样,换到线上本质是不变的,被关心了,同样也多少会感到温暖。由此展开,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关心迁移到线上产品中

在咱们产品的APP中,也加入对用户的关心,无非是会大大增强用户体验。所以,咱们也在各种APP中,能看到种种关心的功能。如:

  • 小米运动,当我在跑步时,心率超过148次每分钟,语音提示我,您心率过快,请减速的关心提示,也是出于对用户健康的考虑。
  • 日历APP中的待办事项提醒,如会议、约会、老婆生日等的善意提醒,关心当事人的工作、生活。

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三)

上面说了那么多,其实不是我的重点,重点是,明白了关心,那如何将这些内容嵌入到产品中呢?这就是咱们设计者,需要多思考的内容了。

个人理解是,在嵌入关心要素的时候,遵循以下几点就好:

  1. 有利于用户身体健康的内容,嵌入关心;
  2. 也有利于用户心理健康的,也可以嵌入;
  3. 使工作不落下一些重要工作。
  4. 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和谐、更丰富多彩的嵌入。

23.控制感

前面有篇文章讲了,可预见,这个要素,其实这后面的本质原因,就是需要安全感,所以我们才需要可预见。同样,在控制感这个要素中,背后是同一个原因,也是需要安全感,所以我们需要在自己把控中,否则心不安,烦躁,受挫感。

极端点的失控感,如:

  • 咱们开车在高速上,突然发现刹车不灵了,这会司机啥感觉?

当然咱们生活中,极端的失控,并不多,只是用这例子,来说明控制感的重要性。

记得,小时候学骑自行车,当时个头不高的我,骑的还是28的永久自行车,这都是大人骑的。后来学会了一点,这时候的上瘾劲没法形容,一天到晚脑子里想的是去路上骑上一段。现在想想,当时为什么那么兴奋,那么喜欢骑自行车,一个重要原因是,让自己找到一种控制感。

在生活中,很多事是自己没法控制的,但是自己能驾驭自行车的时候,不管是快是慢,是左还是右等,都是通过我的指令所控制,从而获得一种极大的愉悦感。

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三)

联系到咱们互联网产品,设计产品时,尽量把控制权给用户,使用户获得足够的控制感,而可能会带来的失控感相关元素全部去掉。毕竟,像前面说的,工作生活中,有太多的失控感了,本身活的就不是那么容易,当用户来用咱们产品的时候,就让用户足够的去感受到控制感与愉悦感。

24.顺从感

人为什么喜欢顺从感?因为没有顺从,要顺利的完成目标会很难。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战争中,不遵从命令,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容易变成吃败仗的结果。

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三)

再比如,在单位,总是有个下属,说什么总是跟自己唱反调,这部门工作目标几乎是无法实现,因为总有人在唱反调。

人是这样,和物体打交道也一样,拿刀砍树,每次砍下去,树都纹丝不动,被砍的地方一点反应都没有。谁喜欢这样的刀,根本不顺着你的想法走。

延伸到互联网产品里,一样的,用什么功能希望能够快速的达成目标。比如,购物时要买双跑鞋,能迅速找到符合自己的鞋,包括鞋子价格、大小、颜色和款式,然后能顺顺利利,轻松迅速下单,搞定。如果中间某个环节,如鞋子尺码不能顺利确定,或者需要费老大力气才能确定,就不是我们在这说的顺从。

25.美感

为什么产品设计中需要美感,首先这是人的本能,心理学研究,美感让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而且这种情绪会以辐射状散发,从而对产品认可,甚至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品牌。

都说,现在是看颜值的时代,美女帅哥,大家喜欢,原因很简单,因为好看嘛,也就是咱们说的美感,让人心情好。

看到这,设计者,联系到产品中界面的颜色、整体布局,甚至一些交互操作上,等等一些环节。都尽量简洁、大方,以及一些隐喻也符合用户的心理模型,符合用户预期,那么,这种设计出来的产品,就是充满美感的。

26.安全感

有了人类以来,安全感一直形影不离。怕野兽的侵扰,所以有了山洞,也有了后面的墙(强);怕自己生存的时间短,怕外族伤害,需要分工合作,有了部落;怕渡河被淹死,有了船只……

安全感,这三个字,自然也始终贯穿人一生,现代人的焦虑,人与人之间是否信任,学习,谈对象,工作,生活中。安全感就像一个坏小子,躲在黑暗的角落,时不时蹦出来侵扰下我们。

既然安全感无处不在,那么咱们产品里,自然也会让涉及到安全感相关内容。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尽可能让用户感受到安全感,而将产生不安感的因素统统去掉。

特别是金融产品里,只要涉及到安全相关内容,都尽量表达好,使用户感觉安心踏实,以至于在每个细节,都得琢磨到位。

那么,怎么使用户产生安全感呢?

设计的时候,尽量贴近用户的心理模型,在涉及到与钱相关入口,安全总是第一位的。有时候为了安全,不惜牺牲用户体验,也得保证安全性,毕竟钱与用户体验,钱的级别更高。

密码包括文字密码和图形密码,为了保障用户放心,以及让用户觉得安全,只有输入了密码才能提现、付款、转账等,才能让用户放心,因为在用户的心理模型里,密码只有自己知道,其他人是不可能知道此密码的,所以用户会有安全感,才放心使用产品。包括市面上的各种理财软件,以及软件中支付、转账等环节,标配就是先输入密码。

如下图:

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三)

还有种情况,是个人隐私信息,涉及到安全感的问题。最近几年,个人隐私信息泄露,而发生的悲剧,逐年增加,很多用户也是担心信息泄露,对要写个人比较隐私的信息有顾虑。那么我们设计时就得考虑到,怎么从设计上打消用户认知的这种顾虑。那得从用户角度出发,通过文字和图形的交流方式,使用户放心。

文字有强大的力量,使文字信息流入用户的心里,让用户放心。同时图形设计上,也设计出,让用户放心的图形,无形中,使用户降低焦虑,获得安全感。如设计的下图:

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三)

整体设计形式上,尽量以一种大气、简洁、高端的风格呈现给用户。如果界面设计的过于复杂,用户会有种失控感,失控感本来就带点不安,这个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像前面我写过的文章,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已经把红色赋予了更多积极的意义。包括股市上涨、家有喜事等等,具体请看前面文章,链接。

总结

情感体验的目的是什么?

  • 用户角度,能感受到更多的正情感,而提高体验产品的愉悦感;
  • 产品角度考虑,因为使用户投入感情,而会对用户产生强连接,增强产品黏性;
  • 设计师角度想,能做出用户喜欢的产品,那也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再重复前面说到的,把这些要素列出来,不为别的,只为一个启发,通过这每个要素的思考,以辐射状散发,嵌入到产品的各个细节,从而与用户的思想交流。

PS:之前两篇文章的内容,有学习别人的,也有领悟到的,自认为学习成分占比更大。而从本文开始,自己思考与感悟的内容会更占更多。所以不一定是名人的权威观点,但确实是我工作生活中,经过实践、思考、总结后所提炼出来的。我想多少会有争议,我也希望多讨论。毕竟有辩论、争议,大家才会有更大的进步与灵魂的升华。

相关阅读:

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一)

做好用户体验,掌握这些要素就够(二)

 

作者:张铭,微信公众号:用户体验张铭。本人从事设计12年,经历过金山软件、中科院等。希望沟通。

本文由 @张铭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7464/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7 20:39
下一篇 2017-05-17 22:36

相关推荐

  • 腾讯X项目的交互设计小结

    最近在做腾讯内部系统X项目的交互,具体的项目内容现在还无法透露,趁热打铁,先来一段交互小结吧。 一、可视化 当系统的数据过多,数据结构繁杂时,可以将数据可视化展示。能让使用者更好的理解数据,有效提高使用…

    2016-09-19
  • 交互设计面试官想了解什么,你知道吗?

    丝路视觉新朋友可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年后又是一波跳槽季,对于即将走出校园的小伙伴来说,春招也马上要开始了。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包含了校招过程中的所有技巧和秘籍,绝对良心面经。已有一些工作经历、现在想跳槽的朋友们也可以参考一下,不仅可以为准备的面试答案查缺补漏,也可以给心中留一个底。与面试官进行的交谈,每一句话都会影响面试官对你的判断,因此每次讲话都力求向面试官证明你是合适的人选,如果他无法从你身上获取到有效信息,自然会将你淘汰。然而很多同学在...

    2018-02-03
  • 如何创建用户体验地图

    许多公司尽管怀中最美好的愿景、掌握庞大的数据,却依然只能给他们的用户提供乏善可陈、平淡无奇的产品体验。这归咎于他们以聚焦内部、脱离用户的方式做产品,缺乏对用户的关注。他们未意识到用户对其产品的每一次体验都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满意度、品牌忠诚度和忍耐底线。如果使用用户体验地图(Customer Journey Map),则能够很好地描绘出用户在体验产品时的情绪 变化,并以此对产品进行优化。通过体验地图的项目,我们发现了很多产品的优化方向。下面...

    2018-02-01
  • 前辈经验!聊聊新人设计师最容易遇到的12个问题

    身为设计师,我越来越意识到只有整个设计师圈子的能力和氛围都起来了,我们每一个小分子才可以好起来,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也比我大学时期(07年-11年)好太多,那时的我都完全没有要逛设计论坛学习的意识,所以当我看到谁年纪轻轻就已经那么牛逼了,我就很后悔,当年我为什么就没有逛论坛自我学习的意识呢,要不然我早就走向人生巅峰了,当年自己怎么那么井底之蛙,资源有限,信息闭塞,也没有人叮嘱我要怎么去做,也没人给我指出问题所在。现在有这么多好的学习平台和机会,而我也确实看到了很多设计师存在的问题,所以我总结下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要像我当年那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落后别人一大截。

    2017-05-26
  • 2018年的用户体验状况

    这是由一位美国作者站在美国的视角写的文章,即便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国内外的发展进度并不完全同步。例如情感化反馈这一块也许国内稍稍落后一点、但是移动支付和AR却要快一些,有些方面即便步调差不多,举出的例子却不一样。不过看看别人的总结也挺有意思,至少可以了解一下国际风向。我将在本文概述的,除了2017年里见证到的巨大的变化之外,还有值得关注的趋势,以确保能够赶于潮流。1、更简单的导航方式导航体验是2017年的热点话题之一。为了设计出顺畅的用户...

    2018-03-19
  • 做完这5次Axure实操,0基础不仅做出高保真,还能提升产品交互

    众所周知,Axure是产品经理必备的工作软件。BAT对于产品工作2-3年的面试者,均要求熟练使用Axure。别让Axure阻碍你的高薪产品路!别等面试时,才发现自己掌握不够。“起点学院&腾讯课堂”联合打造6周Axure实战班,第7期开启报名!从第1期到现在,2000多位同学学习成长,好评如潮。花3-5分钟了解,很快Axure对于你,就不再是问题。(真诚地说)产品思维和交互贯穿全程,学完不仅能画出高保真,同时告别画图经理。具体来看,通过6...

    2018-04-07
  • 设计中的 “潜在过程的外在可见后果”分析

    设计中的 “潜在过程的外在可见后果”分析 ——以第三方账号登录为例 “潜在过程的外在可见后果”,是在勒庞的《乌合之众》一书中看到的文字,这也是心理学家通常的研究切入点。外在结果作为表象,其潜在的发生过程才是更…

    2016-02-25
  • 用户体验设计师如何构建设计知识体系

    -全文共2469个字,阅读时间大约3~6分钟-开 篇这几天在看一位腾讯大师的产品思维,今天是重复第二遍,她所讲的产品观中的微观、中观、宏观、用户增长的峰值、终值、点线面体思维等等,这一系列课程让我茅塞顿开。当下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体验经济时代,英雄不论出处,不谈产品的背后是何方神圣,一切都是用户说了算,一个产品准确找到用户痛点,只要用户喜欢,有足够的用户价值,就能转化一定的商业价值。最近处于风头浪尖的两家公司—某团与某滴,互相做起了对...

    2018-04-06
  • Axure案例-联想输入提示,Axure中继器的使用

    点击右面下载:axure-case-https://www.iamue.com 不多说了,源文件分享,使用Axure打开编辑可以查看原理。 日安 转载的童鞋带上:木卫艾欧网-交互学堂》 Axure案例-联想输入提示,Axure中继器的使用 

    IxD案例 2015-02-04
  • 用AB测试改进用户体验设计,做出正确决策

    本文转译自TubikStudio,全文有删减。设计师们每天都在面对一些难以抉择的情况。面对这样的问题,有经验的团队会对两者进行测试,来确定哪种方案最好,其中一种流行的方法是AB测试。AB测试将用户分成两组,每组都显示不同的版本,一半看到A版本,另一半看到B版本。AB两个选项的差异根据产品经理来决定,可以是颜色差异,也可以是位置差异等。两个版本的有效性可以用浏览量、点击次数或其他数据来衡量。对于设计师来说,这是分析目标受众群体行为模式和特...

    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