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手机说起,看设计风格演变的趋势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对 UI设计趋势的理解,都是扁平化。可这容易引来两种误解:一群人理解扁平化,是一股潮流,这潮流就像流行时尚一样,会不断更替,原来的拟物风会重出江湖;另一群人,认为扁平化就是平,对设计的理解局限在表达手法上。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对 UI设计趋势的理解,都是扁平化。可这容易引来两种误解:一群人理解扁平化,是一股潮流,这潮流就像流行时尚一样,会不断更替,原来的拟物风会重出江湖;另一群人,认为扁平化就是平,对设计的理解局限在表达手法上。

从智能手机说起,看设计风格演变的趋势

想要正确地认识设计风格演变的趋势,我们还得从智能手机兴起那段开始说起。

起初上帝造人……

从智能手机说起,看设计风格演变的趋势

很久以后,出现有一个人,他创造出了iPhone。

从智能手机说起,看设计风格演变的趋势

iPhone横空出世,从此人们进入智能手机时代。然而,此时的人们对智能手机的认知还是一片空白。由于人都是通过以往的认知来理解新事物,基于这一点,当时应用界面必然要采用拟物风格,以便于人们的理解和操作。

庆幸的是,当时的智能手机所具备的功能比较简单,如录音机、指南针、水平尺。

从智能手机说起,看设计风格演变的趋势

 iPhone 3GS 广告片截图

智能手机更多的是在充当一些日常的小工具。

在这个阶段,手机界面拟物化是必然的。同时也带了一些问题,由于大家都是将现实物体搬到手机屏幕,导致功能相似的应用,长的都差不多。图标相似度极高,比如相机应用。

从智能手机说起,看设计风格演变的趋势

随后几年,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成熟,人们对智能手机的认知已组建养成,拟物虽带来的引导性已经不再重要,反而严重局限了APP 发展。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文化、地段、环境不同,导致认知也各不相同,如果 APP 的图标和界面继续取自实物,那么对于那些没见过这些或者不熟悉的的人而言,只会蒙一脸。

从智能手机说起,看设计风格演变的趋势

比如这个 icon,我就一致搞不懂这个干啥的。

此外,拟物还带来另外三个问题。

设计层面,拟物要求设计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技法(类似游戏 UI ),丰富质感、层次、阴影,这些最终都需要通过视觉元素来实现。有的时候,一天能出一个界面,改一次风格就得吐血三生。

对用户而言,用户关注的核心永远都是信息本身,华丽的视觉元素或许在用户使用的初期,起到赏心悦目的装饰,但久而久之,这都将成为对用户获取信息的一种干扰。用户需要简单直接的得到想到的信息。

大家都熟悉的事物其实非常有限,而 APP 的创新却在不断进行,很多创新的产品本身在现实世界就没有参照物。

如果一味追求拟物化,就是开历史倒车。

这个阶段,拟物依然成为一种桎梏,阻碍了创新。

世界智能手机在 2010 年左右引来井喷,2012年底中国智能手机占有率接近10% 。

此时设计风格的转变已经变得迫在眉睫。

在2013年,苹果推出了iOS7 开启了拟物向扁平转变的风潮。

设计师的春天终于来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设计,而非技法。

很多人转行做 UI 就是觉得上手简单 。

而在今年几家走在 APP 设计最前沿的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一种方法对 UI 进行了改版。

从智能手机说起,看设计风格演变的趋势

通过去除原本大面积的界面主色,基本只保留黑白、更大号的粗体字、简化的 APP 图标,的品牌色被用于 UI 的各个细节处。

而不是像过去,随处可见。

UI 的减弱,表明新的趋势再一部向“突出内容”的本质靠拢,即“认知简约”。

从智能手机说起,看设计风格演变的趋势

由于用户学习的不断深入,逐渐简化复复杂和先前用于“解释”的信息。

曾经的拟物化也是作为“解释”信息而存在 。

从智能手机说起,看设计风格演变的趋势

如上图,整个过程很像文字的演变。

目前整个 UI 设计大的趋势,还是在朝着“认知简约”的方向发展。

虽然国外的设计师 Michael Horton 提出了, Complexion Reduction(肤色简约)的手机应用设计趋势,即每个 APP 看起来都差不多,主要以内容来区分。

可目前,国内资讯 APP 内容同质化严重,如果界面相似,内容再相似,用户还有必要下载多个 APP 吗?

所以,我觉得就实际情况而言,保持 APP 现有的特色,并不断通过 “认知简约” 简化 APP 中现有元素,在未来较长的周期内都将是大家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情

 

作者:海边来的设计师

来源:微信公众号CSD

版权声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尊重行业规范,所转载的文章都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请联系主编QQ:419297645更改。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7182/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7 01:22
下一篇 2017-05-17 03:07

相关推荐

  • O2O产品的用户评价思考

    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思考? 可能因为我在一家做 O2O 产品的公司,碰巧我做过 UGC 评价相关的交互设计,然而更重要的是前不久我在线下真实的场景中希望使用自家产品的评价帮助我作决策时,发现我的一些需求并没有得到很…

    2016-03-02
  • 2016年网页设计趋势:卡片式设计如何在占尽优势?

    在现实生活在,视觉信息总是很吸引人的眼球,卡片设计的应用不仅仅只是一种趋势。

    2017-05-26
  • 由爱奇艺视频弹幕引发的思考

    弹幕一词最早用于军事领域,指代对某一区域进行密集火力攻击。2006年,日本视频分享网站Niconico首次尝试在视频画面上实时显示用户评论。由于评论在屏幕上快速飘过的形态类似飞行中的子弹,因此它被形象地称为“弹幕”。
    被称为“A站”的AcFun最早在2007年上线,是国内首个推出弹幕视频的网站。与Niconico相似,早期的AcFun同样聚焦动漫和游戏内容。2009年,哔哩哔哩(Bilibili,又被称为“B站”,最初站名为Mikufans)成立,其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的弹幕视频分享站点。

    2017-06-04
  • 我花了五个小时,完成了iOS 11新版App Store的交互探索

    WWDC 2017 上发布了全新的 iOS 11 ,系统本身在设计上就有了诸多变化和更新:信息更扁平的控制中心、WP 风格的大标题、截图编辑功能、相机直扫二维码等等。不过,作为一名电商设计师和 App 爱好者,此次更新最让我感兴趣的莫过于 App Store 的“改头换面”了。

    2017-06-12
  • 小编来告诉你交互设计是什么啦!

    什么是交互设计用户界面有两部分的设计: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的产出物是可交互的低保真原型,设计内容包括:信息架构、页面布局、流程跳转。1. 信息架构信息架构,是为了让用户在使用APP、软件、网页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功能,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不会迷路。它有层级、有逻辑顺序、要能反映信息(功能)的重要程度和关系。信息架构的组成部分:组织系统:关注如何组织信息。比如小说,按篇幅,可以分为短篇、中篇、长篇;按年代,可以分...

    2018-04-12
  • 译文 | 如何通过讲故事来简化用户体验设计

    原文来自UXPin Studio,原作者是Jessica Lowry,一位英国的用户体验设计顾问,笔者译来与大家共勉“用户乘坐飞机在一个茂密的森林上一边飞行一边寻找地面上的路径,他正在寻找的是一颗红色的种子。这颗红色的种子是被外人引入森林的,目的是用红色种子生长出来的植物来消灭其他植物。损失将会是无法接受的。但是红色种子有好几颗,用户需要在种子长成植物之前定位和移除它们。”

    2017-05-27
  • 按键的位置是如何强化用户习惯的?

    当设计师需要向用户展示大量的数据时,总是不可避免要利用到筛选和排序。筛选和排序可以帮助用户缩小他们正在寻找的数据范围。

    2017-05-30
  • 3D Touch 会为 iOS APP 的交互和界面带来什么变化?

    知乎最新关于3D Touch的讨论 仪思奇,爱好摄影的软件工程师的回答 从官方的应用案例来看,有三个特点: 可以Press的元素一定可以Tap。 触发的界面大多是隐藏式的。 触发的功能大多是非刚性的。 第一点很好理解,因…

    交互设计 2015-09-14
  • 【整理】交互设计七大标准

    1交互设计七大标准(1) 菲茨定律(Fitts'Law)2交互设计七大标准(2) 希克法则(Hick’s Law)3交互设计七大标准(3) 神奇数字 7±2 法则4交互设计七大标准(4) The Law Of Proximity 接近法则5交互设计七大标准(5) 复杂性守恒定律6交互设计七大标准(6) 防错原则7交互设计七大标准(7) 奥卡姆剃刀定律(简单有效原理)请关注公众号“UX设计艺术中心”,学习更多转载此文,请署名原作者及来自微...

    2018-03-15
  • 腾讯设计通道晋升的过程

    作者:干货君@干货札记   本人有幸能有机会作为通道助理观摩了腾讯2016年上半年D族交互通道晋升的过程,受益匪浅。 注:D族通道是指“Tencent Design腾讯设计通道”,设计通道成立于2006年,隶属于腾讯职业发展通道设…

    交互专题 201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