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交互设计师的自省:基础知识能力很重要

在交互设计师参与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挑战和着重的考察点,希望大家都能打好基础,不要让基础的知识能力的欠缺影响甚至阻碍我们综合设计能力提升。


在交互设计师参与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挑战和着重的考察点,希望大家都能打好基础,不要让基础的知识能力的欠缺影响甚至阻碍我们综合设计能力提升。

初级交互设计师的自省:基础知识能力很重要

自九月以来,摩拜单车和OFO让“共享经济”概念着实火了一把。摩拜单车一年之内火速搞定三轮融资,OFO在融资规模和速度上也旗鼓相当。要说更看好谁的话,我想我会投摩拜一票,在我看来,摩拜似乎更能静得下心来打磨他们的产品。相较于OFO单车的仓促面世,摩拜精心打磨的专为“共享”设计的单车显得有诚意得多。这份坚实的基础,我想就够OFO追赶一阵了,更何况其中的踏实基因必定还将助其更稳更好地发展。

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很多刚入行的设计师都喜欢用碎片时间充电,看看公众号,看看设计博客,零散的知识信息点缺少了一些整理和总结,因此基础也就不够坚实了。尤其是想要得到更进一步能力提升的时候,就会发现真的会有些吃力。

在几个月以前,我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感觉自己很难在现有设计水平上有大的提升,经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总结,我将原因归结于:基础知识能力没有及时得到与经验相匹配的提升,故而在经历了项目经验带来的飞速提升之后,就陷入了一个长久瓶颈期。也就是基础不够扎实,知识能力不成体系。

好在找到了问题症结,也就有了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现在我将自己对于交互设计师所需要打下的知识能力基础,更系统更体系化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那些跟我有同样困惑和问题的同行有些许帮助。

初级交互设计师的自省:基础知识能力很重要

图1 交互设计师工作流程图

结合交互设计师可能会参与到产品设计开发的流程阶段,再针对每一个阶段的具体产出物对于交互设计师知识能力的需求来进行梳理。

产品/项目定位

理想流程下,交互设计师在立项之初就应该加入到产品定位的讨论中了,与产品经理及各利益部门一起确定产品的定义和用户的需求。在这一阶段不仅仅要找准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制定出产品的整体定位和主要特色以指导后续的设计,还需要对垂直行业和相关行业市场发展有一定的调研和分析,找准商业切入点。

因此也就要求交互设计师们有对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和设计趋势的洞察力,对用户的理解能力(也就是同理心)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和观察能力(这是创新创意的源泉)。当然还需要培养大局观,跳出产品设计的细节,从整体上去把握产品的框架和格局。与此同时,对于垂直领域和相关行业产品的发展也要有持续的关注和积累,这些都需要长久的沉淀。

需求分析

产品/项目定位主要解决产品战略层的问题,并以此指导后续的设计进行。需求分析阶段交互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一起就前一阶段制定的产品目标、目标用户和用户目标来进行具体功能需求的讨论。通过用户调研、竞品分析等渠道收集需求,然后在战略层的指导下对需求进行整理和筛选,并整合技术和商业资源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列。

这一阶段对于交互设计师的分析能力是极大的考验,需要掌握用户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包括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数据的挖掘、整理、分析以及关键结论的提炼;独立的用研分析执行能力(毕竟不是什么项目都会有专业用研人员参与的);初级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同时还需要有一些好奇心,善于观察和倾听,并且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信息/功能架构

拿到了经过锤炼的功能需求列表之后,交互设计师需要对所有的功能信息进行整理,确定产品整体框架,制定主要任务流程,确定导航形式等。

此阶段需要设计师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时刻关注产品整体架构和大局。需要熟练掌握卡片分类、逻辑归类、KJ法等信息组织分类方法,用户体验地图,用户心理模型,流程图、任务流等一系列设计方法和模型。

原型设计

大体框架结构确定之后,就需要针对任务流程对每个具体页面进行细节处理,这一阶段的产出物也就是交互设计师的最终产出物了,包括高保真/低保真原型以及适当的动效展现等。

同样这一阶段仍然需要很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整体交互的规划能力。还需要有创新意识,在一些细节的纠结之处用创新的概念来解决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交互形式和创意想法的积累。还需要对各个操作平台的设计规范有相当深度的了解,尤其是自己负责的平台。同时还需要有一定文案表达能力,用简练且无歧义的文字表达自己所想。最好还能融入一些情感化的设计元素,因此还需要有一些设计心理学的知识,当然原型制作软件是最基础的表达设计方案的方式,也是需要掌握的。其次学习一些基础的动效实现方法也能为你的设计加分不少(此处向左看我邻座)。

可用性测试

在设计稿出炉之后,设计之路还未结束,我们还需要验证自己的方案是否已经圆满地解决了用户的问题,是否能达到最初设定的产品目标,因此还需要进行可用性测试。

交互设计师需要精准找到设计方案的不确定点,结合设计目标制定测试任务,通过对照和用户观察来验证。因此还需要掌握可用性测试方法,制作测试原型、编写测试流程和任务、招募用户、观察用户任务完成过程并记录问题,然后还需要能从中提炼出设计方案的问题点并加以修整。

视觉/开发跟进

交互稿交付之后,在视觉和技术开发阶段,都需要不断地跟同事进行讨论和跟进,随时解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甚至还会再修改设计稿。

这一阶段包括设计评审和后续的设计开发沟通跟进,需要交互设计师有良好沟通能力;有效的表达能力,让所想与所说一致,且易于理解;合理的说服,得到其他同事的理解和认同;以及适当的让步和妥协,需要我们将产品、技术和商业需求进行权衡。因此设计师需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完成对视觉稿的评审;还需要懂一些技术支持,让我们与技术开发同学沟通时不会鸡同鸭讲;更重要是要有主人意识,既不盲目维护自己的设计方案(是的,你的方案是你经过严密的思考得出的,但人无完人,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总是好的),懂得倾听,以“为产品好”为前提。

总结一下,在交互设计师参与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挑战和着重的考察点,希望大家都能打好基础,不要让基础的知识能力的欠缺影响甚至阻碍我们综合设计能力提升。

以上是一个在工作中遇到过瓶颈的初级交互设计师的自省,有不足之处还请谅解,并期待大家可以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初级交互设计师的自省:基础知识能力很重要

 

作者: Arale!

来源:微信公众号【ME网易移动设计】

版权声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尊重行业规范,所转载的文章都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请联系主编QQ:419297645更改。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6937/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6 08:48
下一篇 2017-05-16 10:34

相关推荐

  • 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

    框 (dialogs) 是叠加在应用主视图上的弹出 (pop-up) 视图,一般会要求用户作出反应。对话框可以分为模态对话框 (modal dialogs) 和非模态对话框 (modeless dialogs)。

    2017-10-31
  • 不做这一步,用户调研就全白做了

    认认真真做了用户调研,就算大功告成了?图样图森破!古语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你通过用户学到了很多他们关于产品的感受,如果不能将其好好分析与整理,那就只能是然并卵了。下面教大家其中一个分析用户调研资料的实用方法——绘制用户体验地图。

    2017-05-27
  • 我的设计流程|学会这3招,跟反复改稿Say No!

    设计师要想摆脱反复改稿的噩梦,自身就必须要更加专业以及见多识广,要么你能选择去跟一群专业的人共事,要么是你能用你的专业引导或配合别人按你的思路走。

    2017-05-15
  • 交互设计基础 | 移动APP中反馈提示的设计方法与实例

    给用户及时、恰当的反馈,是交互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由搜狐新闻客户端团队撰写的《设计之下》一书中,对操作反馈从形式、内容、位置几个方面做了非常详细的总结,满满干货。今天@青溪Joanna 这篇读书笔记…

    2017-07-31
  • “空状态的设计“值得更多关注

    空状态,或称零数据状态,很多时候不太招设计师的待见。我们基本都是在主要流程界面的设计工作完成之后才会回过头来考虑完善一下,因为从表现上来看,空状态给人的感觉就是临时性的,有些微不足道。 不要被空状态的…

    2015-08-17
  • 默认头像设计(1) —— 统一与丰富间的平衡

    头像设计,“统一”与“丰富”间的平衡。

    2017-08-04
  • 浅谈Web设计中的上下文工具

    最近在阅读Bill Scott和Theresa Neil 所著的《Web界面设计》,其中上下文工具一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将结合部分实例来回顾一下主要的内容。

    2017-06-04
  • 设计师最好的时代和交互设计最差的时代

    当技术平台化的时候,可能是正在酝酿下一步的技术革命。而现在设计用技术做差异化不是不行,而是很难。还是举facebook的例子,他们现在在招有接近一半的researcher岗位,UX researcher和Quantitative researcher,姑且分为主定性和主定量的用研岗吧,我觉得原因在于,交互设计师内化在心的用研思维难以在大量数据和海量用户面前快速将信息转化为决策,必须由专业人士专职来做。

    2017-06-05
  • 淘宝2017-提示信息的情感化设计

    作者:要白 明飒   开端:做一个有故事的 现如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从追求高性价比更多地转为高品质,虽然手机只是一个机器,但用户与产品之间当然是能有情感传递的,不然就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具而已,能让用户在…

    交互专题 2017-08-07
  • 网友吐槽,各种“小玩具”用户体验很失败!

    据说关注了「没完没了官方」很多人丁丁变大了女票更黏人了一夜3次也不累了好像前几天曼曼更新的那篇硅胶娃娃一样大家一定也经常听说各种小玩具但是真正体验过的其实很少今天曼曼总结了一些网友的用后评价(来源:某博,某宝评价,某圈)『蝴蝶』听到这个名字,应该都很陌生大概就是一种带振动摩擦感的小东西配有蓝牙功能是为了在户外制造情调用的大概就是女生提前塞进去到了户外通过蓝牙控制振动从而达到一种刺激感实际上内.裤和小妹妹之间的空隙很小根本放不了这个玩意儿...

    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