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师,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高中毕业,我们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后续要掌握新技能或新知识,主要途径便是自学。每个人自学能力千差万别,这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天花板。


高中毕业,我们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后续要掌握新技能或新知识,主要途径便是自学。每个人自学能力千差万别,这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天花板。

交互设计师,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现在停下思绪,回想一下你已经掌握的技能是如何习得的?有没有方法论去支撑这个过程?最好用笔写下思考过程和答案,之后再往下看。

以下是我的思考和答案,我将习得技能的过程按照流程分解为三个步骤:

① 建立知识体系

先向已经熟练掌握这个技能的人沟通,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那真是太幸运了,因为会少踩很多坑,他会帮你大致的建立知识体系,给你一些实用的建议,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等。前提是你身边要有这种人,如果没有,感谢互联网吧,用在行等平台去找各界大牛。

聊完之后会在大脑种下关于这个技能的种子,就等着你浇水孕育了。

接下来你要去阅读行业相关书籍,看多少?找五本口碑最好的,读完它。阅读是将知识体系完整化、细分化的过程,也是大脑的种子发育为幼苗的过程。

最后用纸笔或者Mindjet MindManager将这个知识体系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视觉化,越详细越好。

②各个知识点突破;

将第一步整理出的各个知识点,一个个去突破,有什么问题直接去搜索引擎解决,你不会是第一个碰到问题的人。

③践行(实践)

建立了知识体系,各个知识点的概念和方法论掌握了七七八八,你需要机会去验证这些知识,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迭代升级技能。

上面的文字再稍微扩展下就是一篇《如何掌握一门新技能》了,但这只是前戏,下面才是今天文章的重点:交互设计的知识体系,我帮你整理好了,拿去不谢。

交互设计师,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交互设计知识体系

需求分析

百分之八十的互联网项目失败,都是因为没有做好这一步。需求分析可以说是互联网公司产品的基石,没有它,后面的工作便毫无意义。

你需要掌握:需求的定义;马斯洛续期理论;需求的来源;需求的验证;确定需求优先级;用户研究;场景分析等等。

需求分析一般由产品经理来完成,但是交互设计师一定要全程参与进去,只有自己去研究用户、分析需求才能顺利的开展交互工作。

功能整理

列出了需求点和需求优先级,接下来要将各个需求转化为产品的功能点。例如网易云音乐App,为了满足用户听取推荐音乐的需求,推出了“私人FM”、“每日歌曲推荐”、“推荐歌单”等产品功能。

一般会通过功能列表的形式来展示各个功能点,并将对功能点进行优先级的分类。

功能组织和信息架构

将功能列表里的功能进行分类、组织,从而确定产品的导航。然后将每个功能点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往里填。这里需要心理学的知识(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用同理心去理解用户的心理模型,根据用户的心理模型来组织功能和信息。还需要逻辑分析能力,将信息按照不同的结构进行分类,让信息有效的传达给目标用户。

建议系统的学习下认知心理学和逻辑学。

流程设计

用各类图示来分析问题是交互设计里最常用的方法,像泳道图、流程图、页面流、信息架构图、原型图等等。

在流程设计阶段,交互设计师用流程图的形式来分解用户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用户行为(交互设计的对象就是用户行为)。例如你要搜索信息,就可以分解为:开启电脑电源——输入开机密码——打开浏览器——输入关键词——筛选信息——得到想要信息。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流程,真正的项目里涉及的用户行为比这要多,而且更复杂。

你必须知道流程图的绘制规则,具有逻辑能力去分析用户行为。

原型设计

需求分析、功能整理、信息架构、流程设计,这些都是抽象的分析,而交互设计师要做的是将抽象的需求变成具象的产品,也就是最终是要转化为原型图的形式。

现在公司画原型图用Axure居多,所以需要了解Axure工具的使用。此外你还要对每个平台的设计规范了如指掌,知道什么功能该用怎样的设计形式来展现效果会更好,包括控件的选择、信息展现形式的选择、交互细节。

此外还有很多特殊情况也要充分考虑:网络异常、缺省状态、单位规范、toast和临时框的设计…

DRD的整理与书写

做完了所有的分析,需要将分析过程和结果用文档的形式呈现出来,给其他团队成员去看,这份文档就是DRD(交互设计文档),DRD在UI和开发过程中起到了纽带和指导性的作用。

在实际项目中,你可以总结出自己的一套DRD书写规范,这份规范要系统化、具有良好的信息传达效果、如果能做到美观当然是更好了,这就是视觉设计师转交互之后的好处,可以做出赏心悦目的DRD。

跟进产品设计开发

把DRD交给团队后,UI会依据DRD文档进行视觉设计,开发会开始布局写代码。这个过程中是会有坑的,有时候坑还不少,发现坑解决坑,确保项目按时保质的上线。

为了更好的和UI、开发同学沟通,需要了解UI规范、甚至是前后端技术,虽然不需要会写代码,但至少要和开发工程师进行有效沟通,理解他们所描述的问题。

总结

交互设计师如何建立知识体系?总结下:

①建议一个知识体系图,将交互理论分解为细小的知识点。

②各个知识点突破,熟悉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和方法论。

③实践,结合项目实战经验,反过来去修正迭代自己在①②中的知识。

希望你我都能在互联网产品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本文由 @邹志楠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6920/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6 06:02
下一篇 2017-05-16 07:50

相关推荐

  • 《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视频讲书(1)

    我们选择了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作为第一本,带着大家啃书。原因是这本书真的非 常 好,好到可以成为用户体验设计和研究领域的大辞典了。作者引经据典,却因为篇幅受限,很多没有详细展开。不知前因后果的读者,因此会错过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所以UXREN为你详细拆解《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每次10-20分钟,3首歌曲的时间,日积月累,透彻理解经典书籍。第1期: 前言《用户体验可视化》前言部分,介绍了为什么会提出共线图(...

    2018-03-27
  • Axure新品AxShare App现已发布,快来下载!

    今天阿西收到axure官方的邮件: We're launching the AxShare App 意味着 axure终于朝着APP方向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大家今后的作品可以通过这款APP进行预览演示了。可以是Axure不上之前的短板,下面就看这个APP的体…

    2015-05-23
  • apple watch 中文手册:开始

    重要 本文档是开发过程中使用的API或者技术的初步文档。苹果提供该文档以便于开发者使用苹果产品上使用技术和编程接口。后期该文档中信息会有所变动,所以依据本文档开发的软件应当使用最终的操作系统软件进行测试…

    2015-06-15
  • 设计师个人品牌的建立

    个人品牌是人们将自己和事业作为一个品牌推广出去。如今,空有一门好手艺已经不够了,独特和真实可信方可过关,但前提是人们得知道你。正如Michael Simmons所写道,在数字时代,真实才是关键。强有力的个人品牌可以创造大量机会,获得充分认可。

    2016-02-21
  • 《交互设计专题二》——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本科教学汇报展 • 第二回

    《交互设计专题二》《交互设计专题二》课程针对智能化产品设计领域,鼓励设计背景的学生学习基本的软硬件技术,发掘产品需求,提出设计概念,开展设计研究,并亲自动手完成功能样机。经过5周的课程,7组共27名学生,完成了7个不同主题的设计和初步的功能样机实现。《交互设计专题二》只是信息与交互设计实验班的初步尝试,在国内也鲜有既有模式可供借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设计展开过程、样机实现以及最后的课程设计汇报,都有不成熟的地方。因此,诚邀大家前来参观...

    2018-02-21
  • Facebook副总裁:为什么我们把汉堡菜单换成了标签栏?

    如果你希望某个重要的东西被用户看到、用到,那么很简单 – 把它放在用户一定看得到的地方,别让他们去找。

    2017-05-19
  • 关于用户体验你应该知道的8件事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以下简称UX)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术语,近两年来我们从越来越多的人们口中听到这个词,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真正了解究竟什么是用户体验。人们对于用户体验有很多误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们对于用户体验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2017-05-05
  • 看Google设计师设计的细腻动效

    好的动效设计,从来不以炫酷作为目的。

    2017-05-15
  • 常用中后台交互设计控件使用场景与规范总结

    最近刚完成平台安畅云 2.0 的改版设计,平台模块很多,经常存在很多类似的页面和组件,若不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控件,则会导致很多重复的工作,大大降低产品的设计效率;同时,平台的一致性也得不到保障。所以,我们视觉、交互、前端的小伙伴们针对我们踩过的坑,大家认真总结和提炼出一个符合公司定位的设计规范,统一公司项目的前端 UI 设计,规避不必要的设计差异和实现成本,实现设计和前端资源的效率最大化。

    2017-05-02
  • 浅析栅格系统的基础六要素

    这是一篇非常非常基础的关于栅格的文章,如果你已经对栅格系统有了深入的理解, 就不用浪费时间看这篇文章了!

    2017-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