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场景化思维,在交互设计中的体现

当不清楚我们要得到什么的时候,那就先从交互设计三要素开始。


当不清楚我们要得到什么的时候,那就先从交互设计三要素开始。

用户场景化思维,在交互设计中的体现

交互设计过程中,很多人对于信息架构、交互流程以及页面布局的思考总是偏向于实实在在的结果,总是用是是而非的结果来框定它。其实,脱离场景而进行的设计都是无价值的。不以用户的场景为设计基础而进行的设计,都是水中之月。

产品开发的过程,总是希望将更多的功能添加上去,让产品大而全,但是却没有对功能进行分类,只是进行了功能的堆叠与罗列。然而从产品的另一端,产品的使用过程,用户使用只是完成自己的一个或多个目标任务。因此,用户只会使用其中一个或者若干功能,没有哪个用户是抱着了解产品有多少功能的目的而使用你的产品。如果不考虑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场景,而仅仅是进行功能的添加、删除,怎么可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用户场景化思维,在交互设计中的体现

产品开发的“一对多”与产品使用的“一对一”

因此,设计师不仅仅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还要为用户所处的场景,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做好信息的整理与分类,引导每一类用户能够准确快速的找到相应的功能,这才是好的交互设计。

要想做好场景化下的用户思维的运用:

首先,要对用户场景中的功能进行梳理,整理出符合用户心智模型的信息架构。

下面是笔者之前做过的一个案例。产品需求是为了汽车的销售顾问提供一个销售助手,帮助销售顾问管理用户,以及提供车辆的信息查询等。其中,左侧的原型将一个产品的所用功能都塞进了一个叫“首页”的垃圾桶里。不管什么功能,都要从首页进入。如果,要从当前的A功能,进入B功能,不好意思,先回首页,再去B功能。这样的页面,就会显得头重脚轻,仿佛百度一样,控制了所有的功能入口,而底部标签栏的另外两个便签,在逻辑上是和首页标签同级的,但是,在内容上却更像是首页的一个小功能。

用户场景化思维,在交互设计中的体现
旧版与新版

通过对整个汽车销售环节中的所有角色进行分析,笔者梳理出了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关系模型。在每个小的关系单元中,都包含销售顾问、顾客、车三个要素。

用户场景化思维,在交互设计中的体现

角色关系模型

对销售顾问来说,就是人、车以及销售数据三方面的信息,这也是通过对销售顾问所处的场景分析得到的,也符合销售顾问的心智模型。因此,可以将整个产品中的功能点分门别类的放置到这三个标签中,得到应用中的三个标签。另外,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有一个交叉功能使用的很频繁,那就是日程提醒,它牵涉到顾客、车辆、回访、客户关怀等等,因此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标签。

这样的信息架构不仅仅功能分类清晰,而且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销售顾问想要看到什么样的数据,都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想要的功能入口。

其次,要对功能所处的应用场景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场景的特殊性与限制条件。

场景是决定一个页面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即使是同样的一个功能,在不同的场景中好的设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都需要根据场景而进行相应的变化,有的是两个场景所做的设计是相冲突的。

用户场景化思维,在交互设计中的体现

左滴滴,右支付宝

拿国民APP支付宝而言,转账设计成了对话的形式,在正常的情况下,设计是没有问题的,既能满足功能的需求,还能保证交流的顺畅,不会出现断点,同时保证对话界面的整洁。这种设计对于熟人之间的交流是没有问题。如果将这种方式推广到所有的转账场景中就不合适了。

举个例子,在杭州,你早晨在甘其食的店里面买了两个包子一杯豆浆,采用的是扫码支付。这种情况下,店员手中并不能直接通过手机查看你的支付情况,因为你的转账账户是店长或者这个区域的负责人的账号,这样整个支付环节就存在监管的漏洞。店员就不能明确知道你支付的金额是否准确,以及你所支付的账号是否准确。如果店员过于监督这种环境,不仅会影响用户的购买体验,而且会影响工作效率。

相同的支付场景还有滴滴BUS的购票页面,相比较而言,滴滴的购票与验证页面就更加合理。当你上车时,在移动的场景下,让司机查看所购车票,滴滴采用的是类似弹出框的形式,并采用多种颜色的闪烁,来表示已经验票的状态。虽然视觉上不是很协调,但在远距离、晃动、不能集中注意查看的情况下,这种设计避免了逃票情况的发生。

但是这两种场景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 滴滴购票的金额是一定的,所以只要验证是否购买就行了,而不必验证金额。
  • 支付宝的转账对象很多,而滴滴的售票方只有一个。因此,滴滴的结果验证,只检验你是否购票即可,而支付宝不仅仅要验证是否支付,还要验证金额以及转账对象。若再加上收款账号不在售货员手中,问题就更加复杂了。

最后,针对场景下的功能需求,提供出合理、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用户清晰、需求明确、场景明了的情况下,解决方案并不难提出。但是对于不同场景下的同一功能,解决方案相对来说会显得投鼠忌器,很多方案都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这就需要作出设计方案的取舍与考量。这一点确实是经验积累,踩过很多坑以后,才会有能力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选择。这里没有固定方法,也来不得半点取巧,至少以笔者的经验来说。

对功能的梳理,可以让用户快速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入口;对场景的分析,可以解决具体场景下的功能实现问题;对设计方案的取舍考量,可以实现产品方案的最优化选择。

用户的场景化思维,不是一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思维。假想自己是产品的某一用户,在具体的场景中,带着具体的目的,来使用产品,你希望看到、用到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作者:莫忘&初心,微信公众号:UIUX设计工作坊(UIUX-HUANG), 希望与同行者多多交流。

本文由 @莫忘&初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6914/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6 05:04
下一篇 2017-05-16 07:01

相关推荐

  • 留白这种设计手段的4大必要功效

    留白不只是空白的画布,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设计工具。留白是很难掌握的,留白的应用是包含艺术与科学。真正了解多少空白位置才足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布局需要多实践。你设计得越多,你就会学得越多。“Whitespace is to be regarded as an active element, not a passive background” — Jan Tschichold
    “留白不单单是一个被动的背景,而是一个活跃的元素。”Properly using whitespace between paragraphs and in the left and right margins can increase comprehension up to 20%
    适当的运用段落之间的留白和左右边距的留白能有效增强理解力高达百分之20.The more whitespace around an object, the more the eye is drawn to it
    越大的留白空间包围一个物件,越多的目光就会集中在这个物件身上。As designers, it’s our responsibility to create usable communication vehicles.
    “作为设计师,我们职责就是去创造“沟通手段””Let the products speak for themselves
    让产品自身为自己说话。

    2017-04-28
  • 在现代网页设计中,动效常见的几种用法

    在逐步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动效在网页和APP中的运用方法与技巧已经逐步成熟,形成了一套相对系统的模式。今天的文章我们通过一系列实例,来展示一下动效是如何改善整个用户体验的。如果你无法将等待的时长缩短,那么尽量令这个过程有趣。动效让滚动式的交互充满了趣味。

    2017-05-08
  • 移动端界面中的版式设计原理

    “我总觉得页面不太好看但是我又说不出来”,“我不懂设计,但是我就是觉得不协调”,“你觉得这好看?你的审美要加强啊”这些听着熟悉的话往往是产品和设计产生矛盾的开端。还有一种评价叫说不出哪里好也说不出哪里不好…

    2016-01-08
  • Axure RP 8 入门手册 – 第3章

    第3章元件功能概述第1节鼠标的操作第2节元件的使用第1节鼠标的操作麦子:老师,老师!小楼:干吗,干吗?麦子:不......小楼:呃......麦子:我想做一个页面,但是那些元件都怎么用啊?小楼:点住了拖到画布里面用呀!麦子:我知道是拖进去,但是我想要一个向左倾斜的圆形。小楼:你是仇人派来玩儿我的吗?圆形怎么倾斜?麦子:对不起,老师!少打个“椭”字。小楼:艹。在Axure中,如果需要一个椭圆形,可以放入一个矩形元件到画布中,然后,点击矩形...

    2018-04-05
  • 原创:用户体验设计入门指南

    如果你正考虑对转化或者落地页的优化,那么理解用户体验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如你所知,我们写了很多关于用户或独立访客到达你的网站或者落地页时需要一定的引导和帮助的文章。用户体验设计有助于确保在此过程中最重…

    2015-11-20
  • 同一页面放两个相同的链接:这样的重复是有益还是有害?

    尽可能消除网页重复性元素,减轻用户认知负担。每一个多余的链接会影响网站的易用性。

    2017-05-25
  • 【交互设计】北京中技华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内部主题分享会第七期

    北京中技华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内部主题分享会第七期主题:交互设计时间:2018年4月23日主讲人:高旭2018年4月23日上午,北京中技华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了第七期内部主题分享会——交互设计。交互设计起源于网站设计和图形设计,但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的领域。现在的交互设计师远非仅仅负责文字和图片,而是负责创建在屏幕上的所有元素,所有用户可能会触摸,点按或者输入的东西:简而言之,产品体验中的所有交互。主讲人高旭分别从交互设计的起源、原则...

    2018-04-24
  • 交互总结篇(一):框架与布局

    上篇文章里面简单介绍了一下关于交互设计分析的三维度,即框架、流程和状态;这里就不做特殊介绍了,详细内容请见《三个维度,解析产品的交互设计》。而本文作为交互设计总结篇的第一篇——框架布局篇,主要是系统地整理一下交互框架设计所需要考虑到的方方面面。框架是整个或部分系统的可重用设计,表现为一组抽象构件及构件实例间交互的方法。

    2017-04-28
  • 用户体验和可用性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你都知道吗?

    本文转自本文由优设网作者 :Amy Smith,版权归作者所有阅读需 5 分钟Amy Smith – 最近几年来,用户体验设计逐步成为了目前设计圈中广泛认同的重要设计环节。而“可用性”这一词也作为改善用户体验设计的重要度量而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于是乎,除了“用户体验设计师”这一职位,在欧美的产品和设计团队当中还诞生了“可用性工程师”这样的专业职位。另一方面,这些相互关联,在含义和功能上有所重叠的专业词汇,让许多设计师和相关的从业者感到...

    2018-03-03
  • 皮克斯教给我们的22条改善用户体验的原则

    注: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简称皮克斯。1986年,在史蒂夫·乔布斯以1000万入主以后,创作了《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头脑特工队》等经典3D动 画电影。2006年,皮克斯被迪士尼以74…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