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信息复杂度远超以往的时代。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物质和信息都极大丰富的世界,从产品竞争的角度上来说,越来越激烈的对抗和冲击是必然的。许多产品已经从单纯的“谈配置”过渡到了“谈感情”的阶段,情感化设计已经在不同的设计领域中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了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信息复杂度远超以往的时代。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物质和信息都极大丰富的世界,从产品竞争的角度上来说,越来越激烈的对抗和冲击是必然的。许多产品已经从单纯的“谈配置”过渡到了“谈感情”的阶段,情感化设计已经在不同的设计领域中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了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很多时候,我们几经努力,结果设计的UI常常在可用与实用的阶段来回波动,那些看起来让人愉悦无比的网页或者APP都是典型的“别人家的作品”。

的确,大家都在想什么样的UI可能会让用户触动?哪些元素应该能影响到用户?怎样的套路可能会让用户内心波动?想要聊,谁都可以多少说一些,相关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但是真要系统地探讨情感和情绪是怎样作用于设计的,语言又常常迎齿而溃。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其实配合一些最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我们的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并不难分析和理解情感化设计的原理。常说我们的设计要有情绪,那么做设计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情绪和情感。

情感和情绪无处不在

的确,情绪是动物性的,是人对于外界的直接的心理反馈,很多时候会被视作为理性认知和逻辑的对立面。但是情感和情绪又何尝不是我们认识世界最基本的工具之一?我们所做的哪一件事情是完全不受情绪和情感影响的?让人高兴愉悦的动效和充满情怀的插画给人的情绪影响是明显的,而扁平化界面中唯一的一个拥有阴影的按钮给人带来的不适也是客观存在、令人无法忽略的情绪反馈。逻辑和认知让我们拥有了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而情绪、情感和本能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则让我们的决策更加完善。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Like”和“赞”的按钮满世界都是,“收藏”的功能远没有这个带着情绪标记的功能来得好使。在我们还没有习惯QQ表情的时候,日本的手机已经将颜文字作为基本功能集成了进去,现在的emoji更是火得不行,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比文字更易于传达情感。喜欢还是不喜欢,高兴还是不高兴,我们生活中的决策过程充满了情绪的痕迹,而情绪也确实帮我们更快地对外界信息作出反应。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当然,情绪和情感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情感可以是有意识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它是人类意识的基本判断系统,莫名的闹心和无缘由的紧张都是情感表现。而情绪是情感有意识的体验,它有目标性,通常也有原因,比如不可用的界面给你带来的烦躁,好不找到的页面打开发现是404,内心崩溃沮丧,这些都是情绪。

换句话来说,设计从来都同情感相关联,而你的设计有没有调动起用户对的情绪,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设计的三个层次

了解人,认识自己,明白用户,是设计师做好设计的基础。

心理学上将大脑对于外界的反馈和认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这三个层次是人类大脑的运作的规律,映射到设计当中,同样是可供遵循、值得探究的三个层次。

了解了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又是怎样受到情绪影响,能让你对于设计有着更深入的理解。

本能

本能层次牵涉到的人类的生物性本能,可能会有反例,但是它几乎适用于所有人。比如对危险的规避,控高,对于美食的享受,本能是先天的。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行为

行为层次则是控制日常行为运作的那个部分,它同样是无意识的,它与整个情感系统有着紧密的关联,让我们的身体做好准备,以应对特定的场景,作出适当的反应。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反思

反思层次则连接这我们常说的认知和思考,它通过理性的思维和逻辑推导帮助我们理解周遭的世界。生存比理解更重要,所以情感比认知更快帮我们给出反应。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交织的三个层次

毫无疑问,直觉和行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有着诸多的关联。和行为一样,直觉是无意识的,直觉同样是很容易受到经验、训练、教育甚至文化观念影响的。

一个长期使用三星智能手机的用户,在出错、返回和退出应用的时候,会下意识点按Home键右侧的位置来试图完成他想要的操作。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长期使用Mac系统的用户,深陷焦虑的时候可能会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而随着Windows XP 成长起来的用户当中,相当一部分中国用户,有在等待响应过程中不断点击右键刷新的习惯。

这样的行为当然不是先天的、动物性的,它们是后天发展出来的,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学习、习惯然后像一个半固化在后台的应用或者服务一样,让我们可以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一边做饭一边和妻子谈事情。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绝大多数时候,这三个层面的心理行为是交织在一起的,就像我们所设计的界面一样,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复合体。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点按触摸是我们在好奇心驱动下探索世界的本能操作,打开一个新的页面、新的应用,我们会下意识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做基本的探索。

探索过程中,我们以往的经历和经验开始无意识地驱动我们做决策:作为视觉索引的圆点在侧面的话,页面往往是需要上下翻的,而在底部的时候,页面应当是左右翻。

少有应用和游戏像 Flappy Bird 这样,用户一直根据经验和手感怼下去玩儿就好,几乎不需要费脑子思考或者调动认知研究小鸟的飞行曲线,即使是最高分的榜单界面,也因为采用了通用的设计,几乎不存在认知障碍,相当的“直觉”。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但是绝大多数的APP,尤其是B端的应用,需要用户仔细查看菜单选项,学习其中特定的功能的用法,甚至系统地学习整个应用的运作规律,而这就是反思和认知所发挥作用的地方。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而这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应用和网站,其实一直都是混合地调动这三个不同的心理层次——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设计的三个层次——来同用户进行沟通的。

情绪的两个面

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都是设计师可以借用的利器。

如果你曾仔细琢磨大家在网上的各种留言会发现特别有意思,那些以“讲真”“说实话”“不偏不黑”“中立地讲”“讲道理”“平心而论”开头的内容,少有真正剥离情绪就事论事的。至于“男人的直觉”,“女人的直觉”,“专业人士的直觉”,“围观群众的直觉”这干脆就是情绪和情感的产物。而在历次网络撕逼大战的现场,你会发现,交战双方会将正面和负面的情绪都很好地利用了起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随便打开一个应用看看吧。优雅的界面令你愉悦,细腻的动效给你惊喜,悦耳的铃声不会令你紧张,而急促的提示则会让你情绪紧绷,不同的色彩给你不同的情绪感受,不同风格的图标给不一样的体验,快节奏的游戏配乐结合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让你紧绷而专注,舒缓的游戏音加上清新的配色和有趣的动画,让你放松而享受。仔细想想,不论是APP还是网页,它们的设计从来都和情绪紧密相关。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的确,我们多数时候都力图创造愉悦的体验,追求正面的情绪,但是不要忘了,情绪是复杂多面的,阴阳两级缺一不可,正面的情绪和负面的情绪同样重要,它们都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最简单的,填写表单的时候,红色的错误提示、闪动的界面和未完成时不可用的灰色按钮都是警醒用户,让人紧张的存在,即使不明显,你依然能够感受到沮丧、紧迫的情绪,并且随之反思错误,并力图在之后的操作中纠正错误。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游戏这种强交互的应用中,能够调动各种情绪的设计多不胜数。而深耕游戏设计领域的巨擘宫本茂,甚至提出了“妻度计”的概念,他认为能够让女性都为之感兴趣、轻松上手的游戏是好游戏。将比男性更加敏感的女性作为游戏优劣的评判标准,对情感化设计也是一个不错的印证。

设计的三个层次,帮你重开情感化设计的大门

结语

情感化的设计需要聊的内容太多,但是从最基本的三个层次入手,能够让你更好的思考设计,在用研和测试中更好地观察用户,印证想法。追本溯源也许枯燥,但是从头思考却能想的更明白。

 

作者:@陈子木

来源:优设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6801/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5 19:40
下一篇 2017-05-15 21:55

相关推荐

  • 文娱寄卖 | 京东用户体验部喊你来填调研问卷啦!

    全文字数:  1800阅读时间:   6分钟嗨,收藏大咖们你们好!我是来自京东集团电子文娱技术研发部的一名用户体验师。刚接触京东文娱寄卖业务的时候,我并不太熟悉邮币卡、书画等市场,只是经常听朋友和亲戚讨论文玩藏品。当与很多邮币卡商、书画商沟通之后,我看到的是20多年的坚守、30年不变的初衷以及因线下市场低迷导致的生活压力。顷刻间我明白了,京东文娱寄卖商城的人文情怀,这其中是对行业的挚爱以及解决用户需求痛点的执着。用户体验部钱币溯源,追忆...

    2018-04-25
  • 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一个日本县长靠卖萌年赚12亿美元

    导读:一个县长靠卖萌年赚12亿美元,关键TA还是被设计师们设计出来的。。 ​ 说到这里后,小编又想起了未曾如约露面的那个春晚吉祥物康康(网友称猴赛雷)了。。。 ============================= IAMUE(https://ww…

    2016-02-18
  • 支付宝开大招了,全新支付方式,纹身都可以用来支付了!|走无硬件支付道路

    虽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打得火热,各种促销打折抢占支付市场,这个时候支付宝发大招了!宣布推出全新的支付方式“kungfu”(空付)也和功夫发音相近。 通过支付宝扫描任何一个实物进行授权,例如你身上的一个纹身。然后…

    交互设计 2015-09-10
  • 【腾讯讲堂】交互原型设计公开课推荐

    腾讯讲堂交互原型设计公开课推荐哦,因为小编看到这个课比较适合新手们,关键是免费,哈哈哈~~好魔性的笑声。 废话不多说,点击去学习吧:UI交互原型设计公开课。 课程内容如下:  

    2016-01-20
  • 做你女朋友,用户体验太差了

    关注黑白每晚睡前一篇暖心好文等你文 / 李月亮来源 / 李月亮(bymooneye)●●●●●01见过一个不会谈恋爱的男生。是我前同事,颜值和收入都很高,当时坐在我隔壁桌。他跟女友打电话的画风通常是这样的:“破圣诞节有啥好过的,别整那洋事儿,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吧。”“后天啥日子?你生日?你有啥要求?我这有张购物卡,你拿去自己买点东西吧。哎呀谁买不一样!”“你能不能别工作时间给我打电话啊,我忙得要死还得伺候你。”“有事说事儿!没正事儿是吧?...

    2018-04-30
  • UCD,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前言:一直有在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也靠这些所谓经验做了几年行业培训,今年是从业的第十一年,我觉得差不多是时候把这些最初来自同行、互联网和书籍的知识再还给行业,我会把所有所得分章节逐渐整理发出,希望能对行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作为一种仪式,好让自己重新出发。任何项目都从一个idea开始,你走在路上,蹲在马桶上;吃着饭,看着电视,灵光一闪,觉得大致可以做一个什么东西来实现世界的爱与和平,这就是一个愿景的诞生;来源无法归纳,却是后面折腾的开始。
    然后就是“分析研究”,分析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用户,一边分析一边验证愿景;顺利通过这个环节,得到的就是设计需求。需求的来源多元,组成亦是多元。需求得到,就要进行梳理,以确定下来;这就是“需求过滤”或者“需求定义”。
    接下来就是把需求转化成对应的功能和数据,这是产品的骨骼血肉,功能数据要满足需求。比如需求是解渴,对应的功能就能是可乐或者矿泉水,但不能是热干面。从这个环节起,产品从抽象变具体。
    功能数据有了,长什么样?我们要把它们设计出来。设计分成“概念设计”和“细节设计”两个阶段,设计又分为“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两条线,所以就有了“概念交互和视觉设计”及“细节交互和视觉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测试验证”,验证的结果用来迭代设计,所以大家看到有个双箭头。设计好了,提交研发。在这个阶段,我们做“研发支持”,也就是传达设计需求给研发,并且做研发过程中针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的设计修改;比如某个提示的补漏之类的。
    最后是“设计验收”。一般来讲,刚研发出来的版本多少有些变形有些不符合设计需求,所以我们要验收。列出结果清单,打回去重新调整。调整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要看具体到项目周期和策略。举个例子:我们筛选好约好被试(测试用户),分配给他们分析产品和分析任务,比如对比京东和淘宝的支付流程,让他们回去好好体验一个礼拜,让用户熟悉产品以心里产生评价。然后回到我们实验室,再走一遍,这一遍是被观察。然后就是访谈,询问他们的各种维度的评价,比如对于收货地址选择方式的偏好,最后我们统计归纳。这就是让用户来帮我们分析。“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做错,错在你太老了。我们最早看到Snapchat,外国13-18岁小孩在用,我们高管用了觉得好傻好无聊,看不到价值,只投了一点,后来涨得很快。这个公司我们副总去过,就是海边一个玻璃房,很小的公司,感觉一个石头就把他们击破了。当时只有2000万美金,我们没进去,现在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百亿美金。

    2017-05-31
  • 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不想错过精彩的荔枝话题,点击文章左上角关注“荔枝3十1”。每晚10:00点荔枝陪你说一事晚安文/励志妹图/荔枝工作室经作者授权发布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导语“自然的体验是不需要用户去思考的。”1需要用文字来解释的交互不是好交互(1)我观察3岁的小孩用iphone很容易上手。比如,iphone的开锁,小孩甚至不用学就会用。因为触摸是人的天性,同时iphone通过箭头图标,向右滑动的文字条(小孩看不懂文字),来暗示手指触摸向右滑动来解...

    2018-04-28
  • UED研究如何应用到产品设计中

      腾讯有互联网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之称。前段时间看腾讯CDC出版的《在你身边,为你设计》,颇有启发。特别摘录书中的《商业价值与用户价值的平衡》中讲UED的部分,看看腾讯是如何让产品责任人和企业高层接受UE…

    2015-07-23
  • 交互设计的五要素:用户、行为、目标、场景、媒介

    在公众号里经常收到朋友的留言,到底什么是交互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具体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没有交互设计师这个岗位?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把交互的本质说清道明。

    2017-05-14
  • 交互设计新人在阿里的走心实习总结 ▏新手设计成长指南

    互联网行业的设计师,工作中是埋头苦干?还是想要寻找一些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诀窍”?其实很多时候,所谓“诀窍”,就是厘清自己的思路,让成长有正确的方向。本文的作者走心地梳理了他在阿里几个月的实习期里为他留下…

    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