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与可用性的差别有多大?

一个好的用户体验究竟是什么?它与可用性易用性的差别有多大?这是从事这份工作后没有停止思考过的一个问题,因为对用户体验不同的解释会导致不同的测量范围。哪些用户体验信息(从我们的定位用户处直接或者间接可测量的数据)是对你们的组织有用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一个好的用户体验究竟是什么?它与可用性易用性的差别有多大?这是从事这份工作后没有停止思考过的一个问题,因为对用户体验不同的解释会导致不同的测量范围。

用户体验与可用性的差别有多大?

ISO 定义说明用户体验的测量相似于可用性满意度的测量。但在诺基亚、CHI2009 的测试调研中表明,用户体验被解读成与可用性相似,但其中的独特之处于在于可用性方法有提高人们使用绩效的目的,而用户体验方法有提高满意度的目的,包括实现实效价值和享受的目的,甚至是潜在期望。所以「用户体验」被用来指代两种方法。

定义不同

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的定义如下:

用户体验与可用性的差别有多大?

这两个定义表明:

  1. 可衡量性:在产品、系统或服务的使用过程中或使用过后,可用性和用户体验都是可以衡量的。
  2. 衡量维度相似:在用户体验的定义中,一个人的「认知和响应」与满意度在可用性定义中的概念是相似的。尤其是当这个体验是任务相关的时候,用户体验设计是可以被包含在可用性三分量模型中的。
  3. 没有明确与时间的相关: ISO 9241-11 中对于可用性的定义没有提到易学性(可用性随时间的变化),在 ISO 9241-210 中用户体验的定义中,也没有提到通过期望和真实的相互作用,包括反思的经验使得用户体验得到演化。

实证差异

Ketolo and Roto 对诺基亚用户体验信息的需求,询问了高级员工:

哪些用户体验信息(从我们的定位用户处直接或者间接可测量的数据)是对你们的组织有用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从 18 个就职于研发,客服,质量部门的回答者中确认了 21 个需求,K&R 把回应根据测量领域分类:

  • 用户体验生命周期
  • 留存
  • 使用功能
  • 故障
  • 顾客服务
  • 本土化
  • 设备性能
  • 新技术

在表格中,需求根据测量领域被重新分类。很显然大多数的测量在传统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中是很普遍的,但是有三种测量对于用户体验是特别的:

  • 预期用户体验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 持续的兴奋度
  • 为什么及何时有用户体验挫败感

用户体验与可用性的差别有多大?

结论: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的区别

1、关注重点不同

尽管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的评估没有在某个特定的点上有本质性的区别,但是由于关注重点的不同,一个关注绩效,一个更注重满意度导致了在开发过程中关注不同的点。

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环境中,典型的可用性问题包括:

  • 评估整体有效性和高效性,且为此目标设计
  • 评估用户舒适度和满意度,且为此目标设计
  • 设计是为了使产品更容易使用,为解决可用性问题而进行评估
  • 当相关的时候,在现实层面考虑易学性的问题

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环境中,典型的用户体验问题包括:

  • 以人们在与一个产品交互直到结束的过程中都做些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为目的设计和评估
  • 最大化的实现刺激、认同以及唤起和联动情感共鸣

有时候可用性和用户体验被放在两组下进行对比,但是更多的组织更愿意把他们两个放在同一个用户体验情境中。

2、用户体验的范围更广

用户体验的概念更扩大化:用户体验包括用户在使用前、中、后期,产生的所有情绪、信仰、编号、认知、生理、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

衡量人类反应的范围将会扩大已包含的快乐。衡量的情况将会包含语气使用以及使用后的反思。同样重要的是为了达到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用户体验使得我们提升了通过用户参与的全生命周期的经历的重要性,帮助我们理解做什么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而可用性研究是关注需求的,体验是排在比较靠后的考虑因素,建立一个符合标准的可接受的评估结果是更重要的。

 

作者: 灵微

来源: 37点2度体验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6186/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3 14:58
下一篇 2017-05-13 16:57

相关推荐

  • 你天天挂嘴边的「用户体验」,到底是什么?

    用户体验到底是什么?这个每天都挂在嘴边的词,你真的懂吗?

    2017-05-02
  • 【用户体验】机器人教练:第三季!

    【本文转自:哈尔滨腾达集团驾校】WELCOME TO TENGDA我们的腾达欢迎来到腾达驾校机器人教学活动已经举办了两期,机器人教学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热潮,同时也在学员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学员反响热烈,有越来越多的学员通过此次活动认识了机器人教练,并且想来体验一下机器人教练的庐山真面目。近一周的科二学习,可累坏了学员们、也累坏了教练。在此对大家说一句:大家辛苦了!经过几天风吹日晒,我们的科二学习已经正式接近尾声,本周最后一个科目的练...

    2018-04-23
  • 用户体验设计师经历的四个阶段解释瓶颈期之思维

    用户体验设计师经历的四个阶段解述瓶颈期-思维 (对自己基本满意,却不知道如何进一步提升)很多设计者遇到过类似这种问题,“运营就给了我这8个字的文案,这么大的空间我怎么 做? ”“产品经理不让修改布局,可是内容好挤,我该怎么办?”“领导说我这个设计不 够高大上,我问他该怎么做喜欢什么样的他也不告诉我,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产品经理怎么样,也不在于运营怎么样,更不在于领导怎么样,归根结底是设计者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8个字的文...

    2018-03-06
  • 译|构建用户体验地图的时机和方法

    用户体验地图结合了两个强大的工具—讲故事和可视化 ,以帮助团队了解和解决用户需求。 虽然体验地图会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商业目标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但通常都包含一些元素,并且有很多可以遵循的潜在基本规则,使得用户体验地图为设计提供帮助。定义:用户为了实现目标而经历的过程的可视化,它用于了解和解决用户的需求和痛点。

    2017-04-29
  • 百度地图:智能化设计探索,让出行更简单

    出行一直是地图用户的核心诉求。随着移动互联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出行服务参与到地图用户的生活中,同时也使得用户的出行场景变得复杂多变。但传统地图的出行功能无论从产品还是从用户体验上,大多只满足了用户规划路线、导航驾车等基础需求。所以,探索用户的潜在出行需求,设计贴心的出行服务,让用户的出行更有效率并提升出行体验,是地图设计团队的核心目标。

    2017-05-12
  • 设计思考模式:“删除、组织、隐藏、附加”

    Giles Colborne简约四策略是“删除、组织、隐藏、转移”,由于“转移”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比较少运用到,所以我根据elya的知乎回答把四策略定义为“删除、组织、隐藏、附加”,elya没有解释她的理解,所以我根据自己理解重新定义。“删除每个页面上一半的文字,然后把剩下的文字再去掉一半。”(《Don’t make me think》中Krug可用性第三定律)“点击多少次都没关系,只要每次点击都是无须思考,明确无误的选择。”(《Don’t make me think》中Krug可用性第二定律》)

    2017-06-04
  • 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不想错过精彩的荔枝话题,点击文章左上角关注“荔枝3十1”。每晚10:00点荔枝陪你说一事晚安文/励志妹图/荔枝工作室经作者授权发布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导语“自然的体验是不需要用户去思考的。”1需要用文字来解释的交互不是好交互(1)我观察3岁的小孩用iphone很容易上手。比如,iphone的开锁,小孩甚至不用学就会用。因为触摸是人的天性,同时iphone通过箭头图标,向右滑动的文字条(小孩看不懂文字),来暗示手指触摸向右滑动来解...

    2018-04-28
  • 如何完美碾压用户体验职位面试

    作者: Patrick Neeman |  翻译:Shea ,校审:Ariel本文长度3082字,建议阅读5分钟当你成功进入了电话面试或者面对面面试的阶段,这就意味着你已经通过了最艰难的考验:你已经具备了在该公司工作的技能。现在要被评估是否具备软实力以及能否适应公司的文化。在上次西雅图用户体验组见面会主持的谈话之后,我发现很多公司没有在面试中明确表达对面试者的期望,而且并不知道如何去面试。面试的过程其实是个自我展现的机会,作为设计师来说...

    2018-02-07
  • Hybrid APP 会吃掉微信等应用?

    先看一则新闻:Facebook今天推出了依托在Messenger上的虚拟助手M。这款虚拟助手借助AI+人工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M背后的人工运营者被称为M trainers,是Facebook公司里的合同工,而非正式员工。除了提供服务,他…

    201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