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互稿完成前,记得开一场需求评审会

需求评审会是交互稿完成之前,最为重要、参与成员最多的一次会议。


需求评审会是交互稿完成之前,最为重要、参与成员最多的一次会议。

在交互稿完成前,记得开一场需求评审会

交互设计是从得到需求开始的(以产品为主导的公司,交互设计师会参与产品需求与定位,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一般会在获得需求文档以后,进行一次需求沟通(需求评审)。

需求评审会是交互稿完成之前,最为重要、参与成员最多的一次会议。由产品经理介绍相应的产品功能背景,与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前后端开发探讨产品功能的实现逻辑与可行性方案,从中选出一个在整体效果上最优的方案。同时,与会人员给出产品在各阶段的开发时间节点,便于项目经理对产品开发进度的把控。

需求评审是交互设计师通盘了解产品需求、确定功能交互方案的最佳时机。虽然后续还可以进行沟通,但是,在效率以及需求的全面性上都大打折扣,更多的是单个功能逻辑的沟通。因此,面对需求评审会,一定要做好准备,带上脑袋去参加需求评审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会前准备

一般情况下,需求评审会之前都会将需求发出来,作为接下来各阶段工作的依据与目标。作为交互设计师,在拿到需求以后,工作已经开始,而不是等到需求评审以后,时间节点确定以后。

在需求评审之前,有几点工作要完成:

1. 充分的需求理解分析

产品经理提供的产品需求说明文档,是交互设计师开展交互设计的主要依据。最终,交互设计师设计方案要满足文档中关于界面交互的所有功能需求。产品需求说明文档应该包括如下内容(后期对产品需求说明文档详细阐述):

在交互稿完成前,记得开一场需求评审会

产品需求说明文档目录

对于交互设计师,主要关注的是需求详细描述中的功能需求部分,对于功能需求的理解关键在于对功能的整体流程的了解与梳理。每一个产品都有若干功能组成,设计师要模拟用户的使用场景,在使用该功能时,思考页面应该给出的反馈与提示,来保障功能交互的顺利进行,用户目标的顺利实现。

2. 有目的的需求梳理

设计师在需求了解以后,就要对需求进行梳理,梳理的目的在于简化功能流程,将用户与界面之间的交互点提炼出来,梳理出相关功能任务的交互流程。

将文档中出现的与界面有关的功能全部整理出来,并根据功能进行分类,完成功能聚类。然后,使用思维导图工具XMind 或者 MindManager 将其整理出直观的功能列表。

在交互稿完成前,记得开一场需求评审会

功能列表

3. 整理出交互设计可用的需求

对于整理出来的功能列表,更多的是构思中的产品架构,是思维上的,对设计师来说,并不能直接使用。因此,交互设计需要对功能列表进一步的加工,打破功能纵向上的联系,完成功能横向上的重构。整理结果如图(请忽略详细功能描述):

在交互稿完成前,记得开一场需求评审会

功能列表更多的是纵向上的功能流程,而在这一步要完成业务需求上的横向布局。可以将各个功能分门别类的放置到相应的标签下面,过程中也可以对具体功能进行拆分。有些功能流程会横跨多个界面分类,将其分到不同的标签下面,更多的考虑产品横向的界面的关系。比如,很多Web产品的首页是一个产品的功能概要展示,或者有一些业务目标的直接入口,用户可以从首页直接跳转到其他页面,但在功能流程上是完整流畅的。

在完成这一步以后,一个产品的具体页面布局已经呼之欲出了。如果时间允许,或者这个列表还不够具体,交互设计是可以将各个标签转换成标签页面,并对相应的功能进行占位符表现,这就可以称得上交互设计初稿。

二、会上提问

在需求评审会上,首先,产品经理会对主要功能需求与特殊功能需求进行阐述,这个过程中,交互设计师就要对自己理解的需求进行检测,是否符合产品经理的功能预期。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进行询问探讨,直到明确为止。

需求评审会不仅仅是对产品功能,业务流程的通盘了解,也是交互设计师确认功能需求向交互界面转化的契机。交互设计师要在会议上阐述自己的交互界面构思,解决功能疑惑,确认交互设计方向。

接下来就需要交互设计师将整理出来的、可视化的功能需求列表或者交互设计初稿展示给大家,征求其他成员的意见,这种功能分类与页面布局是否符合业务逻辑,可以进行适当的功能布局调整,满足产品需求。

总的来说,交互设计师要在会议上确认交互界面设计方向,尽可能详细的了解功能与业务逻辑,解答需求梳理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

三、会议纪要

评审会结束以后,要尽快将会上得到的内容总结出来,并以邮件形式发给参会人员,特别是产品经理。一方面,防止会上确认的内容被遗忘,也便于后期在制作交互稿的时候,进行参考;另一方面,立字为证,防止需求的随意变更。可参考《你知道交互稿完成过程中的六个要点吗?》,文中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作者:弘毅道,微信公众号:UIUX设计工作坊(UIUX-HUANG), 希望与同行者多多交流。

本文由 @弘毅道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5215/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1 00:10
下一篇 2017-05-11 02:15

相关推荐

  • 视力设计:如何为弱势群体做包容性设计

    世界是多样和公平的,在我们考虑大多数人和强者的利益时,弱势群体一样也需要被设计“庇护”到。本文作者将就此来谈谈如何为弱势群体做包容性设计之视力篇。主流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能为尽可能多的人群所方便使用,无需特别的适应或特殊的设计。宽度不超过80个字符或符号(如果是中日韩字体,不超过40个);段落里的行间距(行隔)至少是1.5倍行距,段落间距至少比行间距大1.5倍。

    2017-05-15
  • 老外看中国的移动App设计精髓-3 通用ui、颜色、文字、表情

    摘要:本文作者Dan Grover用最直接的方式体会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是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应用UI在中国的趋势,基本反映了当前国内UI设计的状况,从他的所感所想中,认真审视这些在别人看来,我们自己身上所拥有…

    2014-12-11
  • 新用户首次体验有多重要?又该如何提升?

    一款优秀的移动产品应当有一套可靠的新手体验设计策略。不要把自己限制在产品里面,从核心价值入手准备——抓住每一次可以向用户传达价值的机会。不管是应用的广告或者一个引导页,抓住任何机会去诠释产品的价值与功能吧。

    2017-05-06
  • 【视频】Sketch第一课(公开课)

    引言移动UI设计神器Sketch第一课出来了,大家抓紧时间体验吧!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出来了视频...

    2018-03-19
  • 读书会第三期:《交互设计指南》

    《交互设计指南》的作者Dan Saffer是旧金山一家产品设计资讯公司Kicker Studio的负责人,也是交互设计领域的思想先行者,经常在国际进行各种演讲活动。这本书在国内最常见的是2010年发行的第2版中译本,其实它在2006年就有了第1版的英文版,它在10年前的目标读者群是设计行业的资深者,现在很适合交互设计师入门通读。交互设计的4种方法从2003年至2010年常见的交互设计方法论共有4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以活动为中心的设计...

    2018-04-20
  • 如何识别和避免“暗黑用户体验”

    作者:Emily Stevens | 翻译:沙喵〜 审校:Moli用户体验设计是一门创造独特奇妙体验的学问——但设计的产出并不都是像彩虹一样美好灿烂的。即便是本质上强调用户友好的设计产业也会有黑暗的一面,而这些黑暗的欺骗性的设计模式比你想象的更为普遍。去年,用户体验设计公司Sigma点名指出,好几家知名零售商利用欺验性的暗黑用户体验设计从用户那儿赚了更多的钱。出现在耻辱榜上的有电商巨头Amazon、快时尚电商Boohoo.com(英国)...

    2018-03-20
  • 交互新人,请不要再犯这几个错误了!

    不知不觉,我已经正式在交互设计的路上越走越远,了解得越多,就觉得交互设计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越多;同时犯的错也会越多。然而犯错并不是一件坏事,怕的是犯过的错误不能够被积极地思考,我们不能及时把错误化作成长。根据目前我的一些浅薄经验,总结出了交互新人往往容易犯的一些错误,以及关于错误的一些思考。

    2017-05-22
  • 【读书笔记】方寸指间——实战指导手册

    导航设计 标签式:能让用户直观地了解到App的核心功能。根据逻辑和重要性控制在5个以内,通过视觉表现用户的当前位置,页面之间的切换快速又不容易迷失,简单高效。 桌面式:类似于手机桌面各个应用入口的导航方式…

    2015-07-17
  • 5步快速制作移动动效

    Sketch+Keynote双剑合璧:5步快速制作移动动效 2014年,Facebook推出了新闻阅读应用Paper,诸多交互细节与炫酷动效启动了界面设计的新时代,Google的Material Design更是将移动动效提升到了app基础体验环节的高度。…

    2015-04-11
  • 交互设计师高级:兴趣、场景推荐核心算法之‘多维空间的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公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你手里的APP,那么它在不停升级中变得越来越懂你,越来越知道你的喜好,举例先:网易云音乐的推荐、今日头条的新闻推荐,他们都是你使用越长时间使用频率越多对你兴趣越准确的判断从而推荐给…

    交互设计 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