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8pt栅格系统,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

此文意在帮助设计师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尤其对尺寸固定的移动界面有帮助,但对响应式web设计也有帮助。与一般的设计指南相比,此文更适合一边设计一边阅读。


此文意在帮助设计师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尤其对尺寸固定的移动界面有帮助,但对响应式web设计也有帮助。与一般的设计指南相比,此文更适合一边设计一边阅读。

了解8pt栅格系统,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

1. 设计入门

代码>原型

设计软件和原型工具让你创造界面看起来最好的样子。但是对于数码产品,原型的目的是向老板和开发者进行清晰的方案沟通。最后,只有开发者的代码,能够让这个方案成为产品。

现在,几乎你在设计工具上做的所有东西都可以用代码创造出来,但是总有些因素让设计方案很难实施(可能是可用性、加载时间、展示效果等)。

不论如何,最重要的是你的设计能通过代码在用户的设备商运行。所以应该优先考虑在使用Sketch和Photoshop时,尽可能缩短在思考方案与编程之间的时间。

了解8pt栅格系统,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

Box模型

Box模型是一种描述物体尺寸和空间的形式,其包含四种信息:边框、外边距、内边距和元素本身的尺寸。

边框

元素边边缘轮廓线的粗细。大部分的设计工具不允许其影响整体的空间和尺寸。

内边距

元素与其包含的子元素之间的空间。

外边距

元素边界与其相邻物体之间的空间。

什么是pt

pt(point的缩写)是一种与屏幕分辨率相关的空间度量单位。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在“1×(1倍)”分辨率下,1pt=1px。

在“2×(2倍)”分辨率下,1pt=4px,因为屏幕分辨率是X和Y坐标相乘的结果。

在“3×(3倍)”分辨率下,1pt=9px,如此类推。

1倍分辨率(@1×)

请注意,这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以1倍分辨率设计的。因为其它倍数的分辨率可以很容易地从1倍分辨率计算获得。

例如,如果想要从2倍分辨率转化到3倍分辨率(假设线条的粗细是偶数),你需要将设计稿缩小到原来的50%(来获得1倍分辨率),然后再扩大到300%。

1倍分辨率设计则能够很容易地被放大到任何倍数。

可以在各个分辨率分别添加图标等细节,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常见。大部分情况下,为了速度和方便,在1倍分辨率工作是最理想的。

了解8pt栅格系统,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

使用像素栅格

你创建的每个界面元素都应该对齐像素栅格。这个概念一般被成为像素拟合,它确保所有元素在用户设备上显示清晰明确。

文本在这方面是个例外,为了能够清晰阅读需要一些反锯齿效果来让形状有一定模糊度。所以不要担心文字的每个点都对其到栅格上。

了解8pt栅格系统,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

文本元素

像文本这样的段落元素几乎永远都是界面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像文字尺寸和行高这些东西却不像其它元素一样,能够在保持纵向节奏和可读性的情况下,轻易地遵从界面栅格。

使用基线确定文字底部是提高纵向统一性的好方法。通过排布每行文本的基线,可以很容易地让所有的界面元素处于和谐的纵向节奏中。

我喜欢将我的8pt界面栅格和4pt基线栅格合并使用。这种配对保持了数学上的简单清晰,又提供了足够的选择余地来适应多种文字风格。

大部分平台(Android、IOS等)的设计指南有基础原则,但如果设计师从默认字体开始打破一些东西,能够获得更加独特的结果。所以可以在排布文本时做一些处理,然后将之做外排布其它元素的基础。

了解8pt栅格系统,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

 2. 如何使用

8pt栅格

基础理论

使用8的倍数来定义块元素(block elements)和和内联元素(inline elements)的尺寸、填充和边距。

当块元素的唯一内容是文本时(如按钮),通常应将文本尺寸设置为与界面其它部分/特定平台规范一致。

如果是通屏宽度的元素,使用内边距来确定元素高度(最小高度)和上下外边距来确定宽度。

两种方式

8pt系统实际上主要有两个版本:一是将元素放到8pt删格中(称之为“硬删格”),另一种方式是仅测量元素之间的距离是8pt的多少倍(称之为“软删格”)。

硬删格的要点是将透明的背景切分为前景元素,然后只要关注每个元素的外边距和内边距,并将它们像砖块一样放到栅格上。Material Design(使用4pt删格)就符合这种方法。

了解8pt栅格系统,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

硬栅格

软删格的要点是,当用代码编写界面是,不可能真的使用删格,因为程序语言不适用这种结构(恐怕会被丢弃)。因为快速达到高质量、可编程的模型是最优先的,相比需要管理额外层级的硬删格,结构更流畅、轻量的软删格也许更有优势。像iSO这种界面元素没有被删格限制的系统可能更喜欢这种删格版本。

了解8pt栅格系统,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

软删格

为什么重要

界面统一

当所有尺寸遵循同一规则,界面自然而然就能更加统一。

减少做决定的次数 = 缩短时间

使用8pt删格就好比在以往每8个尺寸选项中,减少了7个。你减少了无足轻重的东西,那么编码时间也会下降。

多屏设计

无论形式如何,大部分屏幕尺寸至少有一条边可以被8整除(通常不止一条),并且有些平台的设计规范(如 Material Design)本身就是4pt或8pt删格的。

有些屏幕的尺寸很难使用栅格(iPhone 6 的375*667pt),但是解决方式其实非常简单。只需保持原有的内边距和外边距不变,减小每个块元素本身的尺寸来填充多余的空间即可。为了保持栅格的统一,可以有一个元素的尺寸与众不同。基础你的用户可能永远看不到你所用的测量方式。

了解8pt栅格系统,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

最常见的屏幕分辨率

如何使用

吸附到网格

几乎每个设计应用程序都有一个“对其删格”选项。如果你使用硬删格方法,这个功能一定会使你的工作更容易。如果的话,请确保“对其删格”功能已开启。

Rem单位和变量

如果你将基本文字尺寸设为16,那么就可以以0.5rem(rem是一种css尺寸单位)为基础构建8pt删格。

如果你不想这么做,或者不喜欢rem单位,你可以使用CSS或预处理器来处理布局,同时保留变量的可维护性。

定义你的栅格

大部分设计工具允许你设置你自己的“大微调”值。我使用一个叫 Nudge.it 的程序,我将我的 Sketch 设计从10改成了8。这个很简单的应用程序能够让你的整个工作流程更加快速容易。

快捷键

许多应用程序都有快捷方式,方便快速微调、修改尺寸并适应栅格。我推荐大家去学一学(尤其是微调和尺寸适应)。

给图标增加框架

图标通常具有不同尺寸,这样才能保持相同的视觉重量。使用统一的框架围绕它们,类似硬删格那样,同时允许它们在框架内自由变化。

放大缩小

如果你一直将页面放大到1600%,你可能会对视觉节奏有些误判。相对的,如果你一直用50%的尺寸看你的页面,你可能会错过重要细节,例如像素拟和(pixel-fitting)。所以要经常调整缩放尺寸以确保你看到了完整的视角。

 

原文地址:https://spec.fm/specifics/8-pt-grid

译者:雨涵_Zoe

译文地址:http://www.jianshu.com/p/80c1ae9ffe84

本文由 @雨涵_Zoe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4766/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9 15:05
下一篇 2017-05-09 16:55

相关推荐

  • 浅谈用户体验设计

    这是一本交互入门书(主要偏向Web端,涉及到一部分移动端),如果你感兴趣就看看下面的内容,觉得有用的话,也去看看原书的内容。 这本书看了其实很久了,笔记也是当时记得,不过最近正好看到好朋友@elainezhu 也出…

    2016-06-05
  • 设计顶峰:如何打造创新有价值的极致体验?

    经常发上手即用的教程和技巧,今天来点不一样的「干货」,聊聊在设计中的价值创新。内文案例丰富,配图生动,也有实战案例,对于「需求」的理解非常到位,来自阿里Heyuchan 同学的分享,如果你恰好是交互设计的,更加不能错过咯。

    2017-05-24
  • 近五年新起的十大热门职业,交互设计5年增长了22倍!

    6,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师
    5年内22倍增长需求。在我几年前选择交互设计这个专业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人知道是什么。还是蛮有趣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用户满意。国内以前只有浙江大学才有这个专业,现在应该很多大学都有了。

    交互专题 2016-10-25
  • 原创:用户体验设计入门指南

    如果你正考虑对转化或者落地页的优化,那么理解用户体验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如你所知,我们写了很多关于用户或独立访客到达你的网站或者落地页时需要一定的引导和帮助的文章。用户体验设计有助于确保在此过程中最重…

    2015-11-20
  • 减少返工!如何发现交互设计中的思维盲区?

    作为入行不久的交互设计师,我发现自己在交互设计的实践中无法顾及到方方面面,是存在思维盲区的。其中有欠缺经验的原因,也有自身知识局限的问题。进入开发阶段后,每次需要修改交互时,心里都会有些惭愧,感觉为…

    交互设计 2015-11-03
  • iOS系统设计细节|人性化带来更好的产品设计

    从今年3月份使用苹果以来,偶尔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感受到ios系统设计的人性化之处,深刻感受到了简约不简单的魅力。

    2017-05-22
  • 精益设计,敏捷开发,一个都不能少

    Agile UX 和 Lean UX,即两种软件开发方法在设计领域的应用。敏捷用户体验注重产品设计中人员交流,软件交付及开发的高效,而精益用户体验则以人为核心,注重产品与市场的匹配度。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同样重要。

    2017-04-30
  • 经验总结:APP页面提示样式,选择合理的就好

    最近做交互总结,又碰到了页面弹窗提示的问题,于是便总结了下。我按弹窗提示的样式分为了以下几种来进行说明。每种样式的提示强度不同,对用户在使用app时的打扰与影响也不同。这些提示并不是说哪种好哪种不好,按照自己的规范选择合理的就好。

    2017-05-11
  • 新媒体人员年薪十万怎么做到的,真的难以想象

    新媒体人员年薪十万怎么做到的前些日子,和我互联网专业的师兄聊了一下,他说他们公司干活轻松,工资还高,而且公司福利还好,什么六险一金,什么妹子很多啦......卧槽,居然这么爽(我可能就听见了那句妹子很多,哈哈哈)搞得和我一起的朋友立马拍板,问我师兄你们公司还招人不,(厚颜无耻啊)我就静静的看着他,厚颜无耻的他还在继续介绍着他,说我是211硕士,之前也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来着(看着着厚颜无耻之人,我真想立马一脚踹飞他)真的嚣张到了极点是吧...

    2018-03-13
  • 情感化设计对互联网产品的启发

      “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Donald Norman在2002年提出产品设计的”情感化“理念,随着“体验经济时代”来临,…

    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