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主题一直是QQiPad比较薄弱的一块,在用户的强烈呼声下,项目组决定在6.5版本上线新的主题,为此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思考。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有何特点?应该如何设计?在此分享本次主题设计总结。


主题一直是QQiPad比较薄弱的一块,在用户的强烈呼声下,项目组决定在6.5版本上线新的主题,为此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思考。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有何特点?应该如何设计?在此分享本次主题设计总结。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需求背景

主题设计的需求源自三个原因:

1. 从Support上梳理了用户对QQiPad的反馈,在体验方面,用户希望提供更多的主题,高居第一位;

2. 线上主题数量少,风格弱,只是手Q主题的简单搬运,没有为iPad大屏做针对性的设计;

3. 本期开发人力紧缺,从设计侧发起主题设计的需求,能够在占用开发资源较少的前提下实现项目落地。

准备工作

在着手设计前,我对三个影响本次主题设计的关键点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1. 现存主题数量少、效果弱

现存4套主题题材少,受众相对局限;主题只对左侧Tab Bar底图和图标进行替换,效果较弱。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2. 活跃用户偏年轻&低龄,审美偏向清新简约的界面

调研了今年QQiPad活跃用户的分布情况,发现30岁以下用户占据80%以上。同时,14及14岁以下的小/初学生人群及18-22岁的大学生人群在占比上较为突出,说明目前QQiPad的使用人群主要是30岁以下的青年人,同时低龄人群也占了明显的数量,因此在主题题材挑选上,应优先考虑青年人及低龄人群的喜好。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ISUX北京设计中心在今年年中做了一次关于QQiPad用户审美取向的调研,得到了下面的一组数据: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相对直观地了解到用户对界面的审美倾向,这些关键词将指导接下来的主题设计工作。

3. QQiPad界面特点显著,需要针对性的设计策略

QQiPad的界面特点: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这样的页面特点导致了三个难点:

  1. 视觉样式多,整体视觉统一性难把控;
  2. 视觉框架弱,只设计元素难出强效果;
  3. 页面元素多,背景的设计上限制重重。

针对问题,我将整个界面的元素进行拆分归纳,尝试从中找到对策。如下图所示,将首页分为背景和前景,又将前景元素分为可控视觉元素和不可控视觉元素,基于这个抽象的模型思考解决办法。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第一,视觉上减少前景元素的种类。可控的视觉元素用统一的视觉风格进行处理;不可控的视觉元素,减少其颜色的数量。

第二,保证背景和前景的层次感,让前景元素跃于背景之上。背景类型有三大类:纯色背景,纹理背景、插画/照片背景,根据他们的特点做合理的限制,就能保证主题的整体氛围及文字的可读性。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执行

1. 设计流程

根据调研得到的用户审美倾向关键词,筛去一些定义比较模糊、与其他关键词有交集的词(如大气、时尚、有爱)等,留下七个可执行度比较高的风格关键词:清新、简约、素雅、酷炫、萌、卡通、梦幻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根据这些关键词,先后尝试了十多个方案,最后综合各种因素,筛选出5个方案上线。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在这12个主题方案的执行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个通用性比较高的设计流程,通过这个流程,能够思路清晰并快速地执行方案的设计。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2. 设计案例

接下来以“幻音派对”主题为例,详细解析该流程的推进过程。

(1)风格关键词

选择经过调研筛选的关键词之一“酷炫”,作为主题的风格方向。

(2)确定题材

根据“酷炫”这个关键词脑爆了一些题材方向,最终确定使用EDM(Electronic Dance Music)这个题材,原因有:风格强烈,能够留下深刻印象;元素多,便于设计;同时躁动的音乐风格及视觉感受也是现如今很多年轻人所喜欢的,符合QQiPad的用户年龄层定位。

(3)氛围版&视觉元素

EDM的特点除了律(gui)动(chu)感极强的音乐之外,现场绚丽多彩的灯光效果是其最大的特点。炫光、魅色和几何元素是产生EDM酷炫效果的基础,根据这三个特性进行界面元素的绘制。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4)首页方案设计

根据氛围版提取的视觉特征与题材的视觉元素进行结合,对首页进行设计,因为首页的视觉元素最多,能够最好地表现主题的风格,因此以首页为设计重点,首页风格定稿后,再将风格同步到其他的页面上。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5)其他页面同步

首页方案确认后,便可以把风格同步到其他的页面了。同步遵循“由主到次”的原则,先走查主要页面如AIO、动态、个人资料等,确认该风格在这些页面也可行之后,便可以把其他更深层级的页面也同步上风格。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3. 其他方案展示

(1)森之颂歌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2)暖暖下午茶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3)简 色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4)QQfamily新年欢乐颂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4. 主题入口改版

上线了全新的主题,作为门面的个性装扮入口也需要 “翻新”,搭配本次的主题升级。旧版的个性装扮入口功能非常简陋,只提供主题banner展示,缺失预览功能;上线新主题后,原主题底层调整,需要提示用户手动更新,线上的入口也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因此,借助本次主题升级的机会,对个性装扮页也进行了界面升级,由原来的横向banner的形式变为“封面+操作区”上下结构的形式,增加了预览主题的功能;同时,对主题的状态进行了扩充和明确的定义,以按钮文案的形式进行展现,相比之前的形式,展示更清晰,对不同情况的兼容性更强。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总结整个项目的推进思路:

  1. 接到设计需求时,思考需求背后相关的要点,进行调研分析,获得合理明确的目标;
  2. 基于目标进行方案的发散,尽可能尝试多的方案,基于方案分析其合理性,进行修改,确定方案,最终落地。

设计总结|基于大屏设计的QQiPad主题

每一个设计,其实都是一次又一次“发散”和“收敛”后的结晶,发散是为了突破创新、收敛是为了合理落地,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既要严谨思考,又要大胆想象,才能够获得更好的设计结果。

鸣谢

在本次项目中,感谢放放、婷婷还有我的导师靓靓的悉心指导,感谢老大和标叔指点迷津,感谢多多的切图支持,同时也感谢在项目过程中给我提宝贵意见的同事们,你们的支持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作者:Xhong

来源:腾讯ISUX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4719/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9 12:12
下一篇 2017-05-09 14:13

相关推荐

  • UI设计中下拉刷新有什么讲究?

    最早的下拉刷新 设计源自于Tweetie 这款应用的设计,设计师Loren Brichter 是这种令人欲罢不能的交互的缔造者。现在,下拉刷新 的交互几乎无处不在,但即便如此也让人无法轻易忽视它带来的快感。从Twitter 到 Gmail,从QQ到新浪微博,它几乎存在于你触手可及的每一个应用当中。

    2017-05-16
  • 度秘一下不如营造情景,一个产品的服务分发应该怎么玩?

    刚刚落幕的2015百度世界大会,百度推出了秘书化搜索工具“度秘”。这是李彦宏在宣称All in O2O后,做出的最符合百度风格的一件事情,也是百度希望能继续主导服务分发的尝试。

    2017-06-04
  • APP动效交互|切换动画设计

    功能性的动画微妙,清晰,逻辑清楚,能够减轻用户认知负担,建立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而且,它还可以赋予界面生命力。

    2016-07-14
  • 从Web到移动应用的设计思维转换

    标签:移动应用、移动互联网、UI、产品设计、Web应用、视觉设计 【编者按】本文作者@刘津legene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Web产品经理、设计师转而投身至移动应用领域。看起来非常相关的工作,却可能给他们带…

    2014-11-26
  • Sketch常用插件介绍

    sketch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互联网设计尤其是UI设计相对于老牌PS,sketch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模式,sketch的强大除了软件本身,另一个不可磨灭的功劳就是丰富的插件。今天给大家介绍几款常用的插件:一、Sketch Measure一键自动生成 HTML 页面,离线下检查所有设计细节,包括 CSS 样式。在线演示: http://utom.design/news/二、Craft帮你提高效率的自动填充神器a.文本自动填...

    2018-04-12
  • 人机交互的四次重大变革【UXRen译#166】

    作者:Frank Diana   |  翻译:Chen Jing,校审:Duke     早在2013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写了一篇文章《下一代用户体验Next Generation Experiences》。文章从动态变化的视角来审视用户体验,会发现忽略基础…

    交互专题 2017-08-07
  • 移动视觉与交互设计10项法则自查表

    转自:设计夹(ID:sezign)英文:medium译者:孙怡娜Photo by Medium近年来,移动手机风靡全球。用户们也已经习惯依照一定的法则在移动端获取信息。在这个微渺的事物就可以定胜负的世里,开发者们需要去了解并迎合…

    2017-08-01
  • 用户体验(UX)专家是如何进行设计评审?

    设计评审是一种可用性测查工具,通常由一个评审员审查设计方案中的可用性问题。本文摘自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ux-expert-reviews/原文标题:UX Expert Reviews原文作者:Aurora Harley什么是“设计评审”?定义:设计评审是一种可用性测查工具,通常由一个评审员审查设计方案中的可用性问题。“设计评审”一词颇为广义,涉及数种可用性测查方法,且每一种的运用因人(评审员...

    2018-04-19
  • 产品原型设计之交互体验的思考过程(一)

    我有两种方式 来建立这种认识。
    简单而迅速的方式是用一句话把它写出来,包括我要设计什么,要遵循哪几条设计规则,尽量使用最简单的术语。然后,在面对设计功能对照表而犹豫不决时,我就会暂时停下来,问我自己:“做这个表是为了什么?”这个描述是我判断设计是否简单的基准。在做一些比较小的设计(大型网络中的一个页面)或者在我多多少少了解到设计背景的情况下,这种方式都是很奏效的。
    更好而花费时间更长的方式是描述我希望用户拥有什么样的体验。具体一点说,就是描述用户的使用背景,以及我的设计怎么满足用户在该情下的需求。在设计一些大型啊项目时(比如整个网站或者移动设备),这种方式很适合,因为我这种方式可以让我深入透彻地考虑到每一个细节。

    2017-05-23
  • 无框界面的四大优势,为你演绎一种新的设计风格

    无框界面其实不过是界面风格的一种罢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糟糕的设计师,什么风格都拯救布料;而能自成一派的优秀设计师并不需要收到任何风格的局限。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