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交互设计师,都应该尝试的低保真原型测试

即便你是一名如此经验丰富、作品惊艳、才思敏捷、手法高超、声名显赫、有强大号召力……的设计师,如果你还未亲手尝试过低保真原型测试,我依旧会推荐此方法。


即便你是一名如此经验丰富、作品惊艳、才思敏捷、手法高超、声名显赫、有强大号召力……的设计师,如果你还未亲手尝试过低保真原型测试,我依旧会推荐此方法。

作为交互设计师,都应该尝试的低保真原型测试

什么是低保真原型测试

  • 低保真:线框图
  • 低保真原型:可交互的线框图
  • 低保真原型测试:用可交互的线框图做的用户测试

说详细一点点,就是交互设计师在线框图阶段就可以完成的用户测试。如果你觉得这么早做用户测试代价太大,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对于轻量产品来说,从静态线框图到完成低保真原型测试报告,只需2人天时间(下文会有解释)。

所需步骤

1、列出需要测试的任务

2、可以完成任务的低保真原型(只需要任务部分能走通就好)

3、找到至少五名合适的用户(下文会解释这个数字的依据)

4、让用户在低保真原型上完成列出的测试任务

为何需要

首先,低保真原型测试对设计菜鸟来说,绝对是快速提升设计能力、加强对用户的认知,并且建立别人对自己作品信心的葵花宝典。

然而,即便你是一名如此经验丰富、作品惊艳、才思敏捷、手法高超、声名显赫、有强大号召力……的设计师,如果你还未亲手尝试过低保真原型测试,我依旧会推荐此方法。

为了填补一切设计理念的漏洞

几乎一切设计理念都有个共通的毛病——太宽泛了。就和做菜一样,“为食客而做菜”和“为用户而设计”、“少放点盐”和“慎用色彩”,是一样一样的。一两句话概括出的理念,既没有办法给出使用场景,也没办法交代度量范围,需要说者和听客拥有很高的共识基础。

有一句名言无人不知,“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真实的用户数据能让一切设计理念苍白无力。

为了获知难以察觉的细节问题

我以前实习的时候,有两个星期每天回复用户反馈,基本上能回复的都仔细看过并回复了。那两个礼拜下来,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设计师纠结的问题跟用户反馈的问题相差好远豪言。

设计师们喜欢纠结一个产品的整体设计框架、哪种布局看起来更舒服、如何让功能模块看起来更像是完成那个功能的东西、怎样才能让界面看起来又简洁又能符合用户预期……

用户们烦恼的是“找不到搜索按钮了”、“找不到上次的浏览页面了”、“会不会浪费我的手机流量下载东西”……

设计师有风格和品位上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很多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不是依靠自身纠结和会议讨论能够发现的。只有梳理清楚场景、观察用户身临其境的体验,才能够发现真正的威胁到产品可用性的地雷。

为了说服别人你的设计是可信的

对于设计新人来说,尤其是在画图技巧欠佳的情况下,尤其尤其是在与自以为对设计了如指掌的外行合作时,想要避免别人对自己方案的指手画脚非常困难。回想起我在学校时做的那些商业小项目,十几二十个方案、持续好几天的争论、领导的拍脑瓜idea,也只有在那个时期才能够享受其乐趣。

只考虑设计本身,能支撑其可信度的有三点:设计理念、同类产品和用户数据。第一点对外行难以奏效,第二点如果遇到差异很大的同类产品容易犯方案选择困难症,只有第三点是最牢靠的。

如果你在线框图阶段就做了用户测试,那么当你遇上第N次有人提出“那个地方的设计看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不学X产品”时,你也许可以一句话反驳“在用户测试中这一部分没有任何问题的,用户还反馈说挺喜欢这个设计的”。

极致的创新需要极致的保守相伴

我在英国学习人机交互(Human Center Interaction)时曾经迷茫,这个成长了半个世纪的学术领域,不顾外界互联网泡沫的腥风血雨和飞天巨猪,至今还维持自己如此研究性和保守性,不觉得孤独吗?与互联网设计界的浮夸、刺激、众星捧月相比,不觉得自己太过拘谨、缺乏创新吗?

后来真正工作起来才发现,极致保守才是通往极致创新的道路。不论被如何渲染,我都很难相信苹果的颠覆性创新完全归功于乔布斯的独裁,如果每次革新都需要如此魔幻,那么人类历史很难再出创新了。

一个大胆的设计方案必然是要受到质疑的。如果没有一个乔布斯来推进这个方案,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最保守的方法证明它,而低保真原型测试是线框图阶段性价比最高的验证方法了。

代价

任何没有走过的路看起来都很远,如果你还是顾虑低保真原型测试代价太高,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对于轻量产品来说,从静态线框图到写出低保真原型测试报告,只需要2人天的时间。

这2人天的时间包括:

  • 梳理场景并列出需要测试的任务(2个小时)
  • 将线框图改成能够刚好完成测试任务的低保真原型(用对方法的话,半天至一天即可完成)
  • 至少五次耗时20分钟以内的用户测试、处理用户数据并写报告(半天)。

除此之外,可能寻找至少五个合适且不知情的用户也有一定难度。

收获

低保真原型测试的性价比极高,所以在这2人天的时间内,你可以得到不少东西:

1. 趁机把场景和任务梳理得更加清晰,对以后的设计更有帮助

2. 有机会顺便找用户做个访谈和调研,更了解用户,同样有利于以后的设计

3. 可以真正知道自己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4. 可以避免未来长达数天甚至数周的方案争论

5. 可以让看起来不靠谱的创新方案有了更多实施的可能性

6. 可以顺便做一个高大上的设计报告,刷一刷存在感

如何做低保真原型测试

这篇文章里我只会给出最基本的低保真原型测试方法,对一些提升点、争论点和不同类型的测试方法,我可能会在以后集合起来另写一篇。

1. 确定主要使用场景并且画出基本的线框图

这个步骤应该大部分交互设计师都会。

2. 列出主要场景中的几条需要测试的任务

例如对于百度和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来说,可以测试的任务有“快速进入一个知名度非常高的网站(如亚马逊)”、“找到一个知名度一般的网站(如某中等规模公司的官网)”、“搜索特定语言的网站”……

3. 制作低保真原型

将线框图做成可交互的,只需保证列出的任务能够走通即可,完全不能进行任何任务之外的操作都没问题。

4. 找到至少五名测试用户

设计界权威尼尔森(Jakob Nielsen )早在2000年就用实验《Why You Only Need to Test with 5 Users》论证过,并不是测试用户越多,发现的可用性问题就越多。测试用户的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即便再增加测试用户,也不会发现更多可用性问题了。

他建议,只需要五名用户,就足够在测试中发现大部分可用性问题了。

作为交互设计师,都应该尝试的低保真原型测试

测试用户数量(横轴)和发现的问题数量(纵轴)之间的关系

5. 测试并记录

将之前列出的任务清单和低保真原型交给测试用户,让他们在尽可能没有任何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在低保真原型上按顺序完成列出的所有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人(可以是设计师本人)在旁观察,记录期间出现的所有问题。

6. 统计问题

将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问题一条一条记录下来(可以用Excle等表格工具),并给每一条一个严重程度评分。

7. 修改方案(准备下一轮测试)

按照严重程度一条一条在低保真原型上解决发现的问题。如果有些问题过于严重、解决方案不确定,可以进行下一轮测试。

关于低保真原型测试,你还可以考虑的问题(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1. 在开始任务前让用户填写背景信息问卷
  2. 在任务完成后让用户填写满意度问卷
  3. 在任务过程中尽量不要与用户进行过多的交流
  4. 鼓励用户在完成任务时多说话……

 

作者:Z Yuhan

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24979083

本文由 @Z Yuhan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4644/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9 06:06
下一篇 2017-05-09 08:02

相关推荐

  • 浅析用户体验在APP界面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

    如果要成功运营一款APP,第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全线贯彻落实“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当今这个时代,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以用户为中心”原则的设计就叫做用户体验设计。这就不得不提到两个名词:即用户体验和用户界面概念的理解。一个成功的交互产品离不开优秀的用户体验,一个高用户的App更无法脱离用户体验设计。当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连接点变成了摩擦点,那么工业设计师的设计就是失败的。相反,如果产品能让人们感觉更安全,更舒适,更乐于购买,更加高效,甚至只是让人们单纯地更加快乐,那么此处的设计师是成功的。

    2017-05-15
  • 透视Pad用户与使用行为

      随着Pad的普及,人们如何使用Pad、有哪几类典型用户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ISUX北京设计中心于近期开展了Pad用户基础调研,综合日记卡记录、观察法、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Pad的使…

    2014-12-02
  • 怕思考 — “Axure基础入门思维”

    我想说:“集思广益里诞生着灵感”虽然画原型图的软件有不少,但我并没有过多的去留意这件事,也许我最先知道的是Axure,所以就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其实对于Axure我也只是懂些皮毛,其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熟练,但我在这上面有了一些发现和思考,我认为是值得分享的。首先Axure是什么?,我自己的理解是“Axure是一款帮助我们画出想法,理清思路,有益自己或团队交流规则和信息的工具”。Axure的模样(Axure RP 8)!当我们打开Axure软...

    2018-04-29
  • 埃森哲设计思维成就价值创新:从“外在美”到“内在美”

    作者:杨鹏(埃森哲数字设计与创新经理);田晖(埃森哲数字咨询服务总监);王曦(原埃森哲数字设计与创新顾问)   领先企业已经认识到,设计不仅仅停留在产品的 “外在美”,而应聚焦在更具商业价值的“内在美”。那…

    交互专题 2017-09-18
  • 怎么让引导不再是无用小透明?

    在接触一款新应用的时候用户常常会看到一些引导页,但在操作的时候直接当透明的就快速滑过或跳过了,这种时候,大家一定会有 “这些引导好无用啊”的无力感,目前甚至有着“如果一个产品需要引导,说明该产品缺乏友好…

    2015-11-19
  • 便宜的指纹锁也会有“便宜”的用户体验

    欢迎关注:CDTV-1周一至周五晚7:30—7:40全国首创电视融商节目《天天橙掌柜》。很多指纹锁在你跟老板杀完价的那一刻是开心的用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开心的例如说:外观掉漆脱落了把手松动了指纹录不进或不好打开了说好的密码备用关键时刻掉链子了配的机械钥匙太low了电池没过多久就没电了指纹锁没用多久就得找师傅上门维修了等等等等,烦心吗?趁着特价,换吧智能门锁吧超B级锁芯多种开门方式让你的生活更省心省力橙掌柜家庭安全节德施曼小嘀S8云智能门锁只...

    2018-03-09
  • 交互设计新人在阿里的走心实习总结 ▏新手设计成长指南

    互联网行业的设计师,工作中是埋头苦干?还是想要寻找一些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诀窍”?其实很多时候,所谓“诀窍”,就是厘清自己的思路,让成长有正确的方向。本文的作者走心地梳理了他在阿里几个月的实习期里为他留下…

    2017-08-04
  • 中国App设计真好!—— 一个美国人到中国当产品经理的心得

    导读: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各个国家的人为自己生活的便利设计出各款的应用。然而,同样的应用,是否会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或者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相同应用的设计有所不同吗?是的,有的!Dan Grover 现在是腾…

    2015-02-10
  • 平面设计中,有哪些简单好用的排版技巧和方法?

    当两张图片中应用的构成元素都相同,画布尺寸也相同的情况下,排版的好坏就决定你整张图片的质量了,这就好比两个厨师,同样的食材做同一道菜,味道却可能截然不同。

    2017-05-19
  • 从音乐属性改进用户体验,QQ音乐和虾米音乐如何再优化?

    本文将抛开市场占有率,将腾讯的QQ音乐与阿里的虾米音乐作对比,从音乐的本身属性和对人心理的影响出发,分析用户需求,对产品提出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化建议。

    201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