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交互设计师,都应该尝试的低保真原型测试

即便你是一名如此经验丰富、作品惊艳、才思敏捷、手法高超、声名显赫、有强大号召力……的设计师,如果你还未亲手尝试过低保真原型测试,我依旧会推荐此方法。


即便你是一名如此经验丰富、作品惊艳、才思敏捷、手法高超、声名显赫、有强大号召力……的设计师,如果你还未亲手尝试过低保真原型测试,我依旧会推荐此方法。

作为交互设计师,都应该尝试的低保真原型测试

什么是低保真原型测试

  • 低保真:线框图
  • 低保真原型:可交互的线框图
  • 低保真原型测试:用可交互的线框图做的用户测试

说详细一点点,就是交互设计师在线框图阶段就可以完成的用户测试。如果你觉得这么早做用户测试代价太大,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对于轻量产品来说,从静态线框图到完成低保真原型测试报告,只需2人天时间(下文会有解释)。

所需步骤

1、列出需要测试的任务

2、可以完成任务的低保真原型(只需要任务部分能走通就好)

3、找到至少五名合适的用户(下文会解释这个数字的依据)

4、让用户在低保真原型上完成列出的测试任务

为何需要

首先,低保真原型测试对设计菜鸟来说,绝对是快速提升设计能力、加强对用户的认知,并且建立别人对自己作品信心的葵花宝典。

然而,即便你是一名如此经验丰富、作品惊艳、才思敏捷、手法高超、声名显赫、有强大号召力……的设计师,如果你还未亲手尝试过低保真原型测试,我依旧会推荐此方法。

为了填补一切设计理念的漏洞

几乎一切设计理念都有个共通的毛病——太宽泛了。就和做菜一样,“为食客而做菜”和“为用户而设计”、“少放点盐”和“慎用色彩”,是一样一样的。一两句话概括出的理念,既没有办法给出使用场景,也没办法交代度量范围,需要说者和听客拥有很高的共识基础。

有一句名言无人不知,“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真实的用户数据能让一切设计理念苍白无力。

为了获知难以察觉的细节问题

我以前实习的时候,有两个星期每天回复用户反馈,基本上能回复的都仔细看过并回复了。那两个礼拜下来,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设计师纠结的问题跟用户反馈的问题相差好远豪言。

设计师们喜欢纠结一个产品的整体设计框架、哪种布局看起来更舒服、如何让功能模块看起来更像是完成那个功能的东西、怎样才能让界面看起来又简洁又能符合用户预期……

用户们烦恼的是“找不到搜索按钮了”、“找不到上次的浏览页面了”、“会不会浪费我的手机流量下载东西”……

设计师有风格和品位上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很多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不是依靠自身纠结和会议讨论能够发现的。只有梳理清楚场景、观察用户身临其境的体验,才能够发现真正的威胁到产品可用性的地雷。

为了说服别人你的设计是可信的

对于设计新人来说,尤其是在画图技巧欠佳的情况下,尤其尤其是在与自以为对设计了如指掌的外行合作时,想要避免别人对自己方案的指手画脚非常困难。回想起我在学校时做的那些商业小项目,十几二十个方案、持续好几天的争论、领导的拍脑瓜idea,也只有在那个时期才能够享受其乐趣。

只考虑设计本身,能支撑其可信度的有三点:设计理念、同类产品和用户数据。第一点对外行难以奏效,第二点如果遇到差异很大的同类产品容易犯方案选择困难症,只有第三点是最牢靠的。

如果你在线框图阶段就做了用户测试,那么当你遇上第N次有人提出“那个地方的设计看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不学X产品”时,你也许可以一句话反驳“在用户测试中这一部分没有任何问题的,用户还反馈说挺喜欢这个设计的”。

极致的创新需要极致的保守相伴

我在英国学习人机交互(Human Center Interaction)时曾经迷茫,这个成长了半个世纪的学术领域,不顾外界互联网泡沫的腥风血雨和飞天巨猪,至今还维持自己如此研究性和保守性,不觉得孤独吗?与互联网设计界的浮夸、刺激、众星捧月相比,不觉得自己太过拘谨、缺乏创新吗?

后来真正工作起来才发现,极致保守才是通往极致创新的道路。不论被如何渲染,我都很难相信苹果的颠覆性创新完全归功于乔布斯的独裁,如果每次革新都需要如此魔幻,那么人类历史很难再出创新了。

一个大胆的设计方案必然是要受到质疑的。如果没有一个乔布斯来推进这个方案,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最保守的方法证明它,而低保真原型测试是线框图阶段性价比最高的验证方法了。

代价

任何没有走过的路看起来都很远,如果你还是顾虑低保真原型测试代价太高,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对于轻量产品来说,从静态线框图到写出低保真原型测试报告,只需要2人天的时间。

这2人天的时间包括:

  • 梳理场景并列出需要测试的任务(2个小时)
  • 将线框图改成能够刚好完成测试任务的低保真原型(用对方法的话,半天至一天即可完成)
  • 至少五次耗时20分钟以内的用户测试、处理用户数据并写报告(半天)。

除此之外,可能寻找至少五个合适且不知情的用户也有一定难度。

收获

低保真原型测试的性价比极高,所以在这2人天的时间内,你可以得到不少东西:

1. 趁机把场景和任务梳理得更加清晰,对以后的设计更有帮助

2. 有机会顺便找用户做个访谈和调研,更了解用户,同样有利于以后的设计

3. 可以真正知道自己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4. 可以避免未来长达数天甚至数周的方案争论

5. 可以让看起来不靠谱的创新方案有了更多实施的可能性

6. 可以顺便做一个高大上的设计报告,刷一刷存在感

如何做低保真原型测试

这篇文章里我只会给出最基本的低保真原型测试方法,对一些提升点、争论点和不同类型的测试方法,我可能会在以后集合起来另写一篇。

1. 确定主要使用场景并且画出基本的线框图

这个步骤应该大部分交互设计师都会。

2. 列出主要场景中的几条需要测试的任务

例如对于百度和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来说,可以测试的任务有“快速进入一个知名度非常高的网站(如亚马逊)”、“找到一个知名度一般的网站(如某中等规模公司的官网)”、“搜索特定语言的网站”……

3. 制作低保真原型

将线框图做成可交互的,只需保证列出的任务能够走通即可,完全不能进行任何任务之外的操作都没问题。

4. 找到至少五名测试用户

设计界权威尼尔森(Jakob Nielsen )早在2000年就用实验《Why You Only Need to Test with 5 Users》论证过,并不是测试用户越多,发现的可用性问题就越多。测试用户的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即便再增加测试用户,也不会发现更多可用性问题了。

他建议,只需要五名用户,就足够在测试中发现大部分可用性问题了。

作为交互设计师,都应该尝试的低保真原型测试

测试用户数量(横轴)和发现的问题数量(纵轴)之间的关系

5. 测试并记录

将之前列出的任务清单和低保真原型交给测试用户,让他们在尽可能没有任何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在低保真原型上按顺序完成列出的所有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人(可以是设计师本人)在旁观察,记录期间出现的所有问题。

6. 统计问题

将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问题一条一条记录下来(可以用Excle等表格工具),并给每一条一个严重程度评分。

7. 修改方案(准备下一轮测试)

按照严重程度一条一条在低保真原型上解决发现的问题。如果有些问题过于严重、解决方案不确定,可以进行下一轮测试。

关于低保真原型测试,你还可以考虑的问题(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1. 在开始任务前让用户填写背景信息问卷
  2. 在任务完成后让用户填写满意度问卷
  3. 在任务过程中尽量不要与用户进行过多的交流
  4. 鼓励用户在完成任务时多说话……

 

作者:Z Yuhan

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24979083

本文由 @Z Yuhan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4644/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9 06:06
下一篇 2017-05-09 08:02

相关推荐

  • 从交互设计角度,聊聊Web网站和移动App的六大差异

    做交互设计近4年,参与过Web网站和移动App的设计,前者依托于PC的浏览器,后者则是依托于手机/平板电脑。不同的设备/平台均有各自的特点,以至于在设计这两类产品时也有些许差异。

    2017-05-27
  • 译文|Facebook将推"dislike"按钮

    Facebook users will soon be able to 'dislike' posts and pictures on their feeds. Facebook用户很快就可以“dislike”订阅内容里别人发的帖子和图片了。 Th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founder Mark Zuckerberg r…

    交互设计 2015-09-18
  • 百货类微信服务号改版:一个“失败”的设计案例?

    整理了一个售前项目的案例,重新绘制了36个原型页面,1张思维导图,3张流程图,2张对比图,1张结构图,介绍一家百货购物中心微信服务号改版的设计。

    2017-05-07
  • 总结七大设计原则,打造高素质的UI界面

    虽然好设计的原则是老生常谈,但是我们还是要经常总结,结合自己的设计,三省吾身。

    2017-05-11
  • 【技术篇】AR应用交互设计时需要思考的3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AR增强现实通过实时的在现实环境中渲染虚拟数字信息,通过现实和虚拟的结合来帮助用户完成某项任务和活动。AR中的虚拟数字信息通过与现实环境以及用户的实时互动来向用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相比“传统的”2D层面的交互(手机app,web等),AR可支持的是更加丰富的三维层面的交互方式;并且这种方式不再仅限于主动式的交互(点击,滑动)方式,它还包括用户行为的被动触发。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一些典型的AR应用以及它们的交互方式,并且和大家...

    2018-03-29
  • 视觉设计趋势预测 2015年-2016 年 (a)

    视觉设计是一门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随着人类认知提升与生活环境变化……

    2015-01-02
  • 交互设计面试经验分享

    交互设计面试经验分享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下午2:49 今天去面试,问的问题给大家看下,刚出来面试场所,就记得这些了。 1.你有没有做过一个你认为特别复杂的项目,包括后台结构,它复杂在哪? 2.如果需求一直变更…

    交互设计 2016-07-14
  • 交互实战|Design sprint methods 在To B产品中的应用

    在湾区很火的设计冲刺,真的能有效快速解决项目中棘手问题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开始了首次尝试与应用。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Design sprint methods的设计过程吧~

    2017-04-30
  • 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四策略

    无所不在的产品简单设计人们喜欢简单、值得信赖、适应性强的产品。复杂的产品很难吸引人。所有不必要的功能都是要付钱的。简单并不意味着欠缺或低劣,也不意味着不注重装饰或者完全赤裸裸。而是说装饰应该紧密贴近设计本身,任何无关的要素都应该予以剔除。四个策略以DVD遥控器设计方案为例.删除:去掉所有不必要的按钮,直至减到不能再减。组织:按照有意义的标准将按钮划分成组。隐藏:把那些不是最重要的按钮安排在活动仓盖之下,避免分散用户注意力。转移:只在遥控...

    2018-02-09
  • NO.14 下一站用户体验

    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书是杨艾祥的《下一站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但用户体验的定义以及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有哪些,这个问题,可能并不是很多人都特别清楚的了解,用户体验这个被用“烂”了的词到底具备哪些威力,作为一个设计师又如何去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在《下一站用户体验》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目录(简版):一、那些让人讨厌的流氓行为1、这是个烦躁的世界2、这个世界没有新物种3、美丽的错误二、用户究竟在体验些什么1、腾讯为什么那样牛2...

    微信热点 201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