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个例子来谈谈:工具对设计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工具固然重要,但我们不应该被它牵制。“因为刚入行,所以不知道怎么去做好这个岗位,只能先从工具入手,然后看看公司的产品,再去用 Axure 绘制一遍。 ”


工具固然重要,但我们不应该被它牵制。

用两个例子来谈谈:工具对设计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最近在做各种动效,也在群里跟小伙伴们讨论一些关于动效的技法,于是就有人问:现在做动效,是要学什么软件好呢? Principle、Flinto、AE、XD、Framer ? 等等。嗯……现在的动效软件真是太多了,导致大家有了误解,对工具产生过多的依赖感,从而理解错了 “用什么工具做动效好呢?” 这句话。(其实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关于工具的问题了,今天又拿出来说,纯粹是因为真的很多人问。)

重点是,这是一个一直存在的话题,好比交互或产品要学什么工具呢?Axure、Sketch、Excel、Keynote?有时候出来一个新的产品,很多人就扑上去各种把玩,浪费大把时间去深究。其实这是一个不怎么好的现象。(我就深受其害)

工具只是工具,只是用来表达我们思路的一个手段而已,如果将过多精力放在这(研究工具)上,只会让设计师偏离原有的轨道。所以,我今天打算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我对于工具的看法。

一个真实的例子

最近接触到很多初入行的交互以及产品,在与他们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他们都说自己在学 Axure。

“因为刚入行,所以不知道怎么去做好这个岗位,只能先从工具入手,然后看看公司的产品,再去用 Axure 绘制一遍。 ”

相信我,这是绝对错误的做法。

记得有人反驳过我说:“工具都不会,怎么做产品呢?”

我只说了一句:“你这样下去,即使把工具运用的出神入化,依然做不了产品。” 我只是实话实说。

给大家举个真实的例子:

有一次我在给群里的两个小伙伴出题,让他们把某个产品的购物流程详细的梳理一份给我(因为当时有一个朋友要招应届产品实习生,群里的两个小朋友感兴趣,当时我准备给推荐下,就想看看他们的底子),大概晚上我下班到家,收到了其中一个小伙伴的稿子,是用铅笔在纸上画好之后拍了照片发给我的。

因为做的很工整,所以印象非常深刻,而且纸面很干净,所以我有了仔细看的心情,看完之后,我心里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无论是产品逻辑,还是功能架构都非常清晰,并且每个流程节点都写出了自己关于这个点的理解,虽然流程画的不是很规范,但是至少能让我看懂,也说明其底子不错。

大概第二天下午两点左右,我收到了另一个小伙伴的稿子,是用 Sketch 画的,因为附带了源文件。说实话,我看完之后很不满意,虽然整个页面很漂亮,而且很规范,但是完全看不出他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了什么,仅仅止步于好看而已,并没有看到什么实际想法输出,所以我毫不犹豫的推荐了另一个小伙伴。(现在他在某大厂做产品经理,有时候我们还会闲扯到这件事)

这个例子,我想说的是,在初级阶段,工具不是你需要花费大把精力去掌握的,它只是你用来表达想法的手段,所以在这个阶段更应该去理思路、挖产品。

关于我自己的例子

因为写文章的缘故,我认识到很多同行,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资历比我深的前辈,他们对工具的看法是:顺手就好(各前辈的原话,极其相似)。

有用 AI、PS、Axure、Sketch 等画原型的,也有用 Excel、Word、PPT 写文档的,甚至有用 PPT 画原型,Sketch 写文档的(我也是这样)。有一次我问某大厂的一个 UE 前辈关于 XD 的一个问题,他反问:XD 是什么?即使我说了全称,他仍然不知。

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我非常喜欢玩软件,无论是做动效的,还是作图的,从 AE 到 Form,从 Sketch 到 Hexels 2 ,我基本都会玩一点,前阵子也在玩 C4D ,做了不少作品,后面也会慢慢发出来(题外话了)。但是说实话,工作中我用到的软件不会超过 3 种,所以玩这些东西纯粹是兴趣使然,如果非要说玩软件给我的工作带来什么帮助的话,我只能说,在跟同事聊天的时候话题更多吧。

前些天有人问我,Principle 能做所有自己想实现的动效么?答案是否定的。

用两个例子来谈谈:工具对设计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这是我电脑上关于做动效的软件截图,但是我从来不会对某个工具做非常深入的研究,只会在我需要实现某个效果的时候,我大致知道用什么软件做更方便,然后再去选择其中一个进行设计。(但是真正用到的不多,相比于我花去的时间来说,我更愿意去看看有趣的美剧呢~)

这一个例子我想说的是:当你有了产品基础之后,你自然会有一种用来表达自己想法的工具,它可能是任何工具之一,因为孰能生巧,所以工作中用它所花去的时间,已经足够让你使用它去应对你的工作。所以别再去花时间学各种软件了。

我有时候就会想,也许回到很多年以前,会很多软件真的会给设计师加分吧。但如今的设计行业已经跟以前大不一样,现在的企业需要的是设计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是内在的。工具固然重要,但我们不应该被它牵制。

当然,工具是设计师将思路实现出来的重要手段,每位设计师都需要在你所处的领域中有一两款熟练掌握的工具,能够帮助你方便、快速的进行设计表达。但不要本末倒置,以为会了工具就可以做好产品,不可能的。

其实,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讲,所有那些用来帮助我们达到设计目标的手段都可以称之为设计工具。所以,设计工具它并不仅仅局限于软件,包括讲故事、数据分析、用户测试等等,这些技能都属于我们的设计工具。打开你的思路,好好想想,把时间花在哪里才是值得的。

END.

#专栏作家#

呆呆,微信公众号:UDai-bl,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交互设计师一枚,擅长交互动效、产品分析、数据分析、用户研究、行业分析等。痴迷阅读,希望有书友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3716/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6 12:02
下一篇 2017-05-06 13:51

相关推荐

  • 2017年移动端用户体验设计趋势【UXRen译#167】

    作者:Hannah Levenson   |  翻译:雪代巴,校审:小四   先看下在过去的这些年有哪些变化!两年前,移动端应用的专业人士还在研究操作手势的问题,交互设计师仍专注于手指触发研究,大家才刚刚开始意识到极简设计…

    交互专题 2017-08-07
  • 交互设计新手?来看看这个!交互设计怎么出现的与能干什么?

    为什么会有交互设计,交互设计能够做什么? ▎1.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具备哪些要素? ①当你的Boss需要做个产品时,它首先必须是可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核心程序员架构师的待遇普遍较高的原因,因为他们是生产力。那么成功…

    2015-01-25
  • 情感化设计对互联网产品的启发

      “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Donald Norman在2002年提出产品设计的”情感化“理念,随着“体验经济时代”来临,…

    2014-11-05
  • 如何入手书写产品体验报告

    体验产品是PM工作中经常做的事情,企业也常留一些这样的实习作业给面试者,是因为产品体验报告一定程度上直观的反映了面试者的专业水平。求职过程中,如果能提交一份专业的体验报告,将大大提升简历通过率,获得面…

    2015-03-05
  • 菲茨定律与未来交互方式

    未来已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交互的方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它正一步步颠覆着我们的生活习惯。

    2017-04-27
  • [ISUX转译]设计追波风

     设计追波风 这些天气app中,只有一个试图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 现在的产品设计和交互设计界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一方面有着如 Ryan Singer 和 Julie Zhuo 这样能写出很赞的文章的人来推动我们设计水平的发展。另一…

    2015-04-16
  • 【译文】作为新手,我该如何学习Web设计

    我现在对于网页开发一无所知,我应该学习什么能让我可以在六个月之内开发任何网站?无论是看书或者开展项目都可以。 简单引导: 学习基础知识.  看一本书,而不是文章 设计一些东西.  从一款很酷的设计工具开始,比…

    2016-08-04
  • 零UI,为无屏交互而设计

    “最好的用户界面就是没有界面”——Golden Krishna“最好的用户界面就是没有界面”——Golden Krishna

    2017-05-08
  • Hybrid APP 会吃掉微信等应用?

    先看一则新闻:Facebook今天推出了依托在Messenger上的虚拟助手M。这款虚拟助手借助AI+人工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M背后的人工运营者被称为M trainers,是Facebook公司里的合同工,而非正式员工。除了提供服务,他…

    2015-08-28
  • “创造完美的用户体验。” 中国最当红工业设计师 —— 杨明洁

    Designer100是+86设计共享平台推出的中国高端设计师第一推广品牌,致力于设计师推广的全球巡展、设计师大奖、视频计划、沙龙论坛的社会公益项目。杨明洁YANG DESIGN及羊舍创始人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设计师同济大学及南京大学客座教授融合了德意志逻辑思维与中国人文精神的设计理念,也使得杨明洁成为了包括波音、奥迪、宝马、博世、飞利浦、英菲尼迪、可口可乐等众多国际顶尖品牌的合作伙伴,从眼镜箱包到飞机内舱,从消费电子到交通工具,从茶具...

    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