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多种多样,向导程序是其中最经典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今天的文章,我们来聊聊向导程序的设计模式。分割处理,各个击破。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多种多样,向导程序是其中最经典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今天的文章,我们来聊聊向导程序的设计模式。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什么是向导程序

向导程序通常会提供一系列的步骤或者目标,让用户在完成步骤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逐步熟悉这个平台或者产品。向导程序(Wizerd),或者说是新手向导最初是附带在实物产品的说明书当中,告诉用户如何起步,怎么使用产品。在此之后不就,随着互联网的和数字产品的发展,它也引入到数字产品当中。最典型的,就是各种软件的安装向导。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许多传统的桌面端软件在安装的时候,是有安装向导程序来引导用户完成这个步骤的,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这种设计模式是随着Windows 95的大规模普及而得到了推广。

向导程序的好处并不少:

简化任务

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为一系列简单易行的小步骤,帮你进行精简。

分割处理,各个击破。

正如同之前所说的,桌面端软件安装的向导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在安装向导的指引下,用户需要自己复制文件,编辑配置文件,选取安装目录,并检查软件是否正常运行。安装向导将复杂的条件转化为可理解可执行的步骤,它所带来的回报也是明显的:减少了培训和客户服务上的成本。

降低用户决策所需的负担

许多操作和决策是需要专业知识支撑的,但是向导程序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帮用户合理的规避了这些障碍。用户只需要按照预设的路径一步步完成整个初始化过程:“不要让我想,只需要告诉我下一步要怎么做。”

什么时候需要向导程序

向导程序可以在下面情况下发挥作用:

1、用户想要达成一个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目标

你正在设计的UI牵涉到一个超长的任务或者是一个无法直接简化流程的任务,而向导程序能够让这个任务的复杂性看起来降低了,而可行性和易用性提高了。

2、用户必须按照特定的顺序来完成的任务

对于必须按照特定顺序来执行的任务,是需要学习的,而向导程序能够降低学习曲线,同时,细分的流程让用户不会错过重要的步骤,降低出错的机率。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向导程序不适用的情况

向导程序肯定不是万能的,甚至可以说它是需要谨慎使用的。将任务分解成小步骤,并不是每次都能给人带来良好的体验:

1、当任务本身并不复杂的时候

当一个任务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表单,或者点击几下按钮就能完成的话,那么它并不需要使用向导程序来引导用户。

2、当用户本身就是进阶用户之时

向导程序通常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化来处理,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并不能应对所有的用户需求。对于进阶用户,或者说重度用户而言,向导程序常常会显得僵化,他们会觉得受限。向导程序是用来帮助用户的,但是重度用户所追求的自由和定制性常常无法从向导程序中获得。对于创意工作者和程序员而言,尤其是如此。

小贴士:最好是在向导程序以外提供额外的选项。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3、当你想要指引用户的时候

不要使用向导程序来阐述概念。用户在向导过程中阅读大量的补充文本,他们会更加专注于任务本身。

向导程序最佳实践

当你在设计你的下一个产品的向导程序的时候,可以参考下面的最佳实践,来确保它的有效性:

尽可能少的设置步骤

向导程序的UI设计难度在于分割步骤的大小和数量之间的平衡。只有一两个步骤的向导程序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而超过10个步骤的向导程序则会让人觉得过长。最理想的设计是将向导程序控制在3~5个步骤。之后,将你所设计的向导拿来做可用性测试,确保它能为用户所接受。

确保目标明确

在每个步骤当中,你需要让用户明白这个步骤的功能和存在的意义。同时,每个步骤当中,你应该给予用户足够的信息来确保他们能作出正确的决定。想要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目标,这两个东西是关键:

  • 清晰而简洁的向导标签
  • 每个步骤都有简要的目的说明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反例:Homesite 这个网站在第一屏上并未对目标作出陈述,如果用户从其他的页面直接跳转过来,很难立刻弄明白要干啥。

移除不必要的界面元素

不必要的界面元素在用户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删除这些元素能够让用户更加专注。

你应该搞清楚向导程序的边界在哪里,这样才能确保用户明白何时完成。为了让你的向导程序更好的引导用户,你应该让它的这些功能有所体现:

  • 将步骤编号
  • 表明这些步骤推进的方向(从上到下还是从左到右)
  • 区分正在执行的步骤的和待完成的步骤
  • 指示已经成功完成的步骤
  • 完成之后给予用户以确认信息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反例:不要让每一个步骤都是孤立的,最好让它和前后步骤联系起来,让用户看到。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范例:清楚地在步骤旁边标上步骤数字,此外,从UI上体现所有步骤的概述。

提供良好的默认设定

默认值,或者说默认设定是非常有用的。无论你如何安排步骤,用户始终还是希望拥有控制权的,而默认值能给用户作为参考。比如程序的安装位置。

提供取消按钮

有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用户决定放弃执行当前步骤,而取消按钮让用户在决定放弃的时候,有安全的退出路径。

每个步骤都能撤销

如果用户有新的想法,或者有新的主意,那么用户可能会撤销已完成的步骤,重新开始,修改数据,或者完全放弃。让用户可以回到上一个步骤,撤销已经执行的步骤,则能够重新开始引导,按照新的想法来重新设置。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提供摘要

在即将完成整个向导程序的时候,将用户完成过程中所执行的选择总结成为摘要,让用户可以在完成前确认所有的信息。

结语

设计一个良好的向导程序并不容易,你需要做出大量的规划,通过试错来验证设计。希望今天所列举出的最佳实践能够帮你完成向导程序的设计。

 

原文作者:Nick Babich

原文地址:uxplanet

译文来自:优设

译者:@陈子木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2977/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3 13:17
下一篇 2017-05-03 15:15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思路:积分模块改版总结

    作者根据工作经验对积分模块改版进行了一些总结,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从中收获点滴。

    2017-05-04
  • 产品原型和交互设计的区别

     产品经理根据需求来规划产品原型,但是产品原型往往比较粗糙,可能只包含了核心功能描述或者模块划分。我们之前问过很多朋友产品经理的原型和交互设计师的原型相比有何异同,得到的结果简单来说,前者更加笼统且…

    2015-02-03
  •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席克定律

    最近在整理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发现了这篇老文,内容很精彩,翻译下与大家分享。 最近在整理交互设计七大定律,文章要系统的看。 目录:【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关于交互设计法则“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交…

    2015-08-27
  • 浅析栅格系统的基础六要素

    这是一篇非常非常基础的关于栅格的文章,如果你已经对栅格系统有了深入的理解, 就不用浪费时间看这篇文章了!

    2017-05-02
  • UED设计流程与原则

    UED设计流程在各个公司之间可能存在不同,国内的设计师在知乎社区上讨论了各自公司(包括腾讯、百度等)的UED设计原则、流程等,其中的经验值得读者借鉴。 来自腾讯的交互设计师eviliu强调设计流程主要考虑两方面的问…

    交互设计 2015-04-20
  • Coding Nap:迭代式体感交互设计分享

    CodingNap是为程序员设计的一款办公室睡眠闹钟。程序员是一个不分昼夜工作的群体,十分需要短暂而高质量的睡眠。当程序员十分疲惫需要休息时,按下Coding Nap的按钮,它便为程序员设定了9分钟的睡眠之旅。同时Codin…

    2015-11-18
  • 借助动效取悦用户的7种方法

    沿着这7个思路,你可以正确地使用动效取悦用户。“在体验设计的过程中,为用户提供满足感已经是一种常态,而愉悦感则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个性和情感是我们被一部分人吸引,而没有被另外一部分人吸引的原因。”人们会忘记你所说的话,忘记你所做的事,但是不会忘记你给他们所带来的感受。 —— Maya Angelou

    2017-05-03
  • 订单流程研究之提交订单

    在上一篇笔者有提到,平台不一定都提供货到付款服务,因此京东、唯品会和亚马逊在提交订单时需要选择支付方式,而淘宝天猫则是在提交订单之后才需要选择支付方式。提交订单之后,每种类型的订单可支持的操作也就不一样了。

    2017-05-31
  • 5分钟交互设计指南系列:对话框

    框 (dialogs) 是叠加在应用主视图上的弹出 (pop-up) 视图,一般会要求用户作出反应。对话框可以分为模态对话框 (modal dialogs) 和非模态对话框 (modeless dialogs)。

    2017-10-31
  • 阿里交互新手小记 | 交互工作流程的梳理

    头疼就是脑子里有什么正在激烈地进行改变,可能就是你从困难上学会的东西。—— 写这篇文章的人

    201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