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多种多样,向导程序是其中最经典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今天的文章,我们来聊聊向导程序的设计模式。分割处理,各个击破。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多种多样,向导程序是其中最经典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今天的文章,我们来聊聊向导程序的设计模式。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什么是向导程序

向导程序通常会提供一系列的步骤或者目标,让用户在完成步骤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逐步熟悉这个平台或者产品。向导程序(Wizerd),或者说是新手向导最初是附带在实物产品的说明书当中,告诉用户如何起步,怎么使用产品。在此之后不就,随着互联网的和数字产品的发展,它也引入到数字产品当中。最典型的,就是各种软件的安装向导。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许多传统的桌面端软件在安装的时候,是有安装向导程序来引导用户完成这个步骤的,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这种设计模式是随着Windows 95的大规模普及而得到了推广。

向导程序的好处并不少:

简化任务

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为一系列简单易行的小步骤,帮你进行精简。

分割处理,各个击破。

正如同之前所说的,桌面端软件安装的向导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在安装向导的指引下,用户需要自己复制文件,编辑配置文件,选取安装目录,并检查软件是否正常运行。安装向导将复杂的条件转化为可理解可执行的步骤,它所带来的回报也是明显的:减少了培训和客户服务上的成本。

降低用户决策所需的负担

许多操作和决策是需要专业知识支撑的,但是向导程序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帮用户合理的规避了这些障碍。用户只需要按照预设的路径一步步完成整个初始化过程:“不要让我想,只需要告诉我下一步要怎么做。”

什么时候需要向导程序

向导程序可以在下面情况下发挥作用:

1、用户想要达成一个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目标

你正在设计的UI牵涉到一个超长的任务或者是一个无法直接简化流程的任务,而向导程序能够让这个任务的复杂性看起来降低了,而可行性和易用性提高了。

2、用户必须按照特定的顺序来完成的任务

对于必须按照特定顺序来执行的任务,是需要学习的,而向导程序能够降低学习曲线,同时,细分的流程让用户不会错过重要的步骤,降低出错的机率。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向导程序不适用的情况

向导程序肯定不是万能的,甚至可以说它是需要谨慎使用的。将任务分解成小步骤,并不是每次都能给人带来良好的体验:

1、当任务本身并不复杂的时候

当一个任务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表单,或者点击几下按钮就能完成的话,那么它并不需要使用向导程序来引导用户。

2、当用户本身就是进阶用户之时

向导程序通常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化来处理,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并不能应对所有的用户需求。对于进阶用户,或者说重度用户而言,向导程序常常会显得僵化,他们会觉得受限。向导程序是用来帮助用户的,但是重度用户所追求的自由和定制性常常无法从向导程序中获得。对于创意工作者和程序员而言,尤其是如此。

小贴士:最好是在向导程序以外提供额外的选项。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3、当你想要指引用户的时候

不要使用向导程序来阐述概念。用户在向导过程中阅读大量的补充文本,他们会更加专注于任务本身。

向导程序最佳实践

当你在设计你的下一个产品的向导程序的时候,可以参考下面的最佳实践,来确保它的有效性:

尽可能少的设置步骤

向导程序的UI设计难度在于分割步骤的大小和数量之间的平衡。只有一两个步骤的向导程序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而超过10个步骤的向导程序则会让人觉得过长。最理想的设计是将向导程序控制在3~5个步骤。之后,将你所设计的向导拿来做可用性测试,确保它能为用户所接受。

确保目标明确

在每个步骤当中,你需要让用户明白这个步骤的功能和存在的意义。同时,每个步骤当中,你应该给予用户足够的信息来确保他们能作出正确的决定。想要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目标,这两个东西是关键:

  • 清晰而简洁的向导标签
  • 每个步骤都有简要的目的说明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反例:Homesite 这个网站在第一屏上并未对目标作出陈述,如果用户从其他的页面直接跳转过来,很难立刻弄明白要干啥。

移除不必要的界面元素

不必要的界面元素在用户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删除这些元素能够让用户更加专注。

你应该搞清楚向导程序的边界在哪里,这样才能确保用户明白何时完成。为了让你的向导程序更好的引导用户,你应该让它的这些功能有所体现:

  • 将步骤编号
  • 表明这些步骤推进的方向(从上到下还是从左到右)
  • 区分正在执行的步骤的和待完成的步骤
  • 指示已经成功完成的步骤
  • 完成之后给予用户以确认信息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反例:不要让每一个步骤都是孤立的,最好让它和前后步骤联系起来,让用户看到。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范例:清楚地在步骤旁边标上步骤数字,此外,从UI上体现所有步骤的概述。

提供良好的默认设定

默认值,或者说默认设定是非常有用的。无论你如何安排步骤,用户始终还是希望拥有控制权的,而默认值能给用户作为参考。比如程序的安装位置。

提供取消按钮

有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用户决定放弃执行当前步骤,而取消按钮让用户在决定放弃的时候,有安全的退出路径。

每个步骤都能撤销

如果用户有新的想法,或者有新的主意,那么用户可能会撤销已完成的步骤,重新开始,修改数据,或者完全放弃。让用户可以回到上一个步骤,撤销已经执行的步骤,则能够重新开始引导,按照新的想法来重新设置。

引导新用户熟悉产品的方式:向导程序

提供摘要

在即将完成整个向导程序的时候,将用户完成过程中所执行的选择总结成为摘要,让用户可以在完成前确认所有的信息。

结语

设计一个良好的向导程序并不容易,你需要做出大量的规划,通过试错来验证设计。希望今天所列举出的最佳实践能够帮你完成向导程序的设计。

 

原文作者:Nick Babich

原文地址:uxplanet

译文来自:优设

译者:@陈子木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2977/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3 13:17
下一篇 2017-05-03 15:15

相关推荐

  • 搜狐设计师:我从产品经理转为交互设计师的经验总结

    从正式入职搜狐到现在已经四个多月,刚刚从产品岗来到了设计组转成了一名交互设计师 。今天来聊聊这个转变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职业迷茫的同学有帮助。

    2017-05-25
  • 【推荐】交互设计工作记录知识总结

    交互细节小结: 1.用Axure画线框图的时候,线框图网页要多大尺寸? 答:让页面缩放至100%,网页伸缩至适合电脑屏幕大小的尺寸,一般也就是真实网页的实际大小,因为很多时候这份线框图要发送给某个没有Axure的领导…

    IxD案例 2015-11-24
  •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

    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阿兰·库珀(交互设计之父)1、费茨定律(Fitts’ Law)使用指点设备到达一个目标的时间,与当前设备位置和目标位置的距离(D)和目标大小(S)有关。用数学公式表达为:时间 T = a + b log2(D/S+1)。T指的是:移动设备所需时长;S指的是:目标区域的面积大小。D指的是:设备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a、b指的是:经验参数,它们依赖于具体的指点设备的物理特性,以及操作人员和环境等...

    2018-02-03
  • 听Google设计团队讲述新logo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核心提示] Google 为什么要换 logo,这个新 logo 是以什么样的理念和思路设计出来的?来听听 Google 设计团队自己的解释吧~

    2017-06-04
  • APP切图命名规范:介绍一种通用的命名规则

    今天菜心要分享的内容是关于切图命名的规范,由于最近正在总结这一部分内容,所以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讨一下。组件_类别_功能_状态@2x.png模块_类别_功能_状态@2x.png

    2017-05-10
  • 交互设计中的心理学

    整理认知心理学中对交互设计(用户研究)有所启发的一些知识点(参考《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包括:中央凹与边界视野——如何呈现信息以获取注意力格式塔原理——如何处理不同界面元素的关系时间感知——如何让…

  • 用户体验地图为什么这么好使?来看蚂蚁金服的实战案例就知道了

    用户体验地图(experience map)作为一种常见工具能够让工作更加顺畅,用户体验地图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团队协作作用,产品、设计、开发都能够通熟易懂,便于梳理清楚产品的架构和使用流程。作者|蚂蚁金服UED源自|设计夹但是体验地图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该怎么用呢?很多同学也许并不太了解。这次分享主要是将我们在各类渠道了解到的关于用户体验地图的各类说法做了一个总结,并结合了我们在工作中的实际运用,给有兴趣了解该方法的同学提供一点我们的见...

    2018-03-09
  • 留白这种设计手段的4大必要功效

    留白不只是空白的画布,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设计工具。留白是很难掌握的,留白的应用是包含艺术与科学。真正了解多少空白位置才足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布局需要多实践。你设计得越多,你就会学得越多。“Whitespace is to be regarded as an active element, not a passive background” — Jan Tschichold
    “留白不单单是一个被动的背景,而是一个活跃的元素。”Properly using whitespace between paragraphs and in the left and right margins can increase comprehension up to 20%
    适当的运用段落之间的留白和左右边距的留白能有效增强理解力高达百分之20.The more whitespace around an object, the more the eye is drawn to it
    越大的留白空间包围一个物件,越多的目光就会集中在这个物件身上。As designers, it’s our responsibility to create usable communication vehicles.
    “作为设计师,我们职责就是去创造“沟通手段””Let the products speak for themselves
    让产品自身为自己说话。

    2017-04-28
  • 两个交互设计鸿沟-评估与执行

    译者 / 熊猫小生校对 / 不器作者 /Kathryn Whitenton前言:通过每次交互,用户都必须克服理解系统当前状态和了解如何改变系统当前状态的双重挑战。设计师可以通过意识到这些鸿沟并用透明的概念模型来消除这些鸿沟,从而为他们提供支持。上周,我买了一款很棒的新蓝牙耳机 ; 但遗憾的是,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它连接到我的电脑上。尽管耳机手册和电脑支持网站作出了承诺,但耳机并未自动与计算机连接。我在重新阅读说明书之后,检查了耳机和电脑...

    2018-03-28
  • 【用户体验.春节特辑】客从何处来(总第266期)

    亦可访问www.koushutianxia.com了解详情编家谱   修家史   留视频建祠堂   亲互动   传万代总第266期我的家族,还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从我记事起,关于我的家族,关于那些已经逝去的,离我远去的那些家人的故事与人生经历,都是经由一个姑姑讲述给我听的。每逢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那些漫长的假期里,尚还年幼的我,都会安静地坐在她的身旁,在她的娓娓道来中,去遥想那些过往,那过往中我的那些平凡也却有些不凡的家人。我的祖辈的...

    201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