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进阶:一套较完整的轻量竞品调研法

本文作者将介绍自己常用的一套较完整的轻量竞品调研法,一共分为五个步骤。“这个地方怎么不借鉴X产品?”
“那个地方你不要借鉴Y产品,我一点也不觉得好用!”
“这个界面看起来根本不像这类产品的界面啊?”
……


本文作者将介绍自己常用的一套较完整的轻量竞品调研法,一共分为五个步骤。

交互进阶:一套较完整的轻量竞品调研法

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且经常参加方案评审的话,肯定听过这些话:

“这个地方怎么不借鉴X产品?”

“那个地方你不要借鉴Y产品,我一点也不觉得好用!”

“这个界面看起来根本不像这类产品的界面啊?”

……

然后吵上N个小时还是无法说服对方。

最后领导出现,运气不好的话,一句话就可以让你回炉重造。

我以前就经常这样,有时感叹为什么大家都不相信专业?为什么做设计跟打嘴仗一样?国内的设计没救了啊(只是想想而已)……

后来,我从人机交互学术领域接触到严谨的设计论证,自己逐步摸索出一套竞品调研方法。使用了这套方法之后,几乎就很少有人在设计评审的时候跟我就XYZ竞品争论不休了。即便是外行人,也不难说服了。

现在回想一下,以前我之所以经常被质疑,也是因为自己拿不出真正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专业性是需要自己证明的,而不是头上这顶“设计师”的帽子天然赋予给我的。国内的设计很难得到专业的尊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设计师也不懂得拿出真正看起来专业的东西却也是一大问题。

下面介绍我自己常用的这套较完整的轻量竞品调研法。先总结一下,分为五个步骤:缩小范围、初步调研、竞品对比、细节分析、调研报告。

1. 缩小范围

你设计的产品很有可能有非常多的竞品,所以缩小调研范围非常关键。通常来说,按照正确的方法选取5~10个竞品仔细研究就足够有说服力了。

问题是不同的竞品之间,谁好谁坏很难说准。但如果你从以下渠道获取信息,就很少有人会提出质疑。

权威机构

例如:世界银行、各国政府等。

  • 好处:足够权威,没什么好质疑的。
  • 坏处:这些机构很少针对具体产品给出数据。

专业调研机构

例如:Forrester Wave、艾媒咨询等。

  • 好处:有专业的调研能力,又站在第三方的视角,算是业界公认。
  • 坏处:不能保证信息的完全准确。国外的调研机构可能对国内的情况不了解,而国内的机构有可能因为利益而欠缺公正性。

Forrester Wave一份关于中国公有云市场的报告:

交互进阶:一套较完整的轻量竞品调研法

艾媒咨询对国内音乐APP的报告:

交互进阶:一套较完整的轻量竞品调研法

已发表的学术研究

例如:Google Schoolar等。

  • 好处:这种个人的学术研究如果碰巧研究的是你想要调研的行业,那么你就不用自己去大海捞针,直接用别人整理好的信息就够了。
  • 坏处:这种学术研究很少针对具体的产品,找到可用内容的几率不高。

大数据分析平台

例如:Google Trends、百度数据等。

  • 好处:数据较为真实客观。
  • 坏处:通常只能表达一家之言,不同的平台给出的同一种数据可能不一样。

Google Trends:

交互进阶:一套较完整的轻量竞品调研法

百度2013年Q1移动应用报告:

交互进阶:一套较完整的轻量竞品调研法

2. 初步调研

别人的分析终究还是无法适应自己的情况,所以亲自体验竞品才能够真正让竞品转为对设计的帮助。体验的方式又很多种,可以视情况选择。

专业调研机构

像Forrester Wave这种调研报告里面不但会提供行内排名,还会提供一些竞品分析和客户反馈信息。

  • 好处:对理解不同竞品对比差异有很大帮助。
  • 坏处:这些分析不会很细致,终究还是需要更进一步的调研。

亲自试用

  • 好处:能够掌握一手信息,有作为一个用户的最真实的感受。
  • 坏处:可能花费较多时间甚至金钱(购买服务等),而且对于一切较为复杂的产品(例如专业工具),可能完整体验非常困难。

用户访谈

找到使用这些竞品的用户,于他们交谈讨论,询问他们对这些竞品的看法。

  • 好处:真实用户的想法比设计师本人的想法更为可信。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产品,通过用户访谈你可以大大减少逐个研究竞品的方法。
  • 坏处:找到足够的对应用户并不容易。用户很容易告诉你哪里不好用,但却不容易让你知道哪里好用。

论坛反馈

有些竞品会提供用户论坛,或者公开用户反馈和建议,你可以直接去那里寻找信息。

  • 好处:你可以了解用户整理对竞品的想法,而不是你一个人或者某几个用户的想法。
  • 坏处:提供这种渠道的竞品不多。

3. 竞品对比

虽然竞品的范围已经缩小到5~10个,但是真的直接拿这些给别人去讲,还是有点多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找出每个竞品最擅长的一个或几个部分。在调研和讲解的时候,只要关注每个竞品最擅长的部分,就已经足以拼凑出一张有足够借鉴价值的行业全景图了。

这张行业全景图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上面从两个步骤“竞品排名”和“初步调研”综合分析而来的。

如果你想让这张行业全景图更加详细一些,甚至可以画一张表,将所有的关键考察维度列出来,给每个竞品打分,最后整理出一张图表。

如果维度较少可用雷达图,如果较多,就只能用柱状图了:

交互进阶:一套较完整的轻量竞品调研法

4. 细节分析

做到这个份上,你的对整个行业应该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专业性也够了。那么接下来就要将这些背景知识转为实际的设计。

针对每个竞品,仔细研究(最好是试用)他们擅长的部分,记录为什么他们做得好。这通常是由一些设计细节组成的。你可以通过截图、录屏等方式记录下来。

这一步并不难,但是如果没有前面的铺垫,你的细节调研就算自我感觉再良好也难以服众。

5. 调研报告

虽然前面做了这么多,但是如果没有调研报告,那么做了就等于没做。每个人的风格和习惯都不相同,我这里只给出三点关键建议:

  1. 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调研报告不需要多酷炫多装逼,只要像你真实的思路、方法和结果,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好。千万不要为了“好看”而损失了细节。
  2. 虽然需要凝练总结,但也不要怕堆积数据、来源、引用等信息。这些信息虽然没有人会仔细去看,但是至少能够证明资料的可靠性和你的专业性。
  3. 永远都要有全局观,记住体验设计不过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一环罢了;产品竞争力可能又只不过是支撑团队/公司的一环罢了;而团队/公司也不知不过是你职业生涯中的一环罢了;再退一步,你的一份职业也不过是你人生中的一环罢了……你能够把大局看得越清楚,走弯路的几率越低。

 

作者:Z Yuhan

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26391888?group_id=836964055053905920

本文由 @Z Yuhan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2738/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2 18:42
下一篇 2017-05-02 20:37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规范

    交互设计规范+iPhone界面尺寸:320*480、640*960、640*1136iPhone6:4.7英寸(1334×750),iPhone6 Plus:5.5英寸(1920×1080)设计图单位:像素72dpi。在设计的时候并不是每个尺寸都要做一套,尺寸按自己的手机来设计,比较方便预览效果,一般用640*960或者640*1136的尺寸来设计,现在iphone6和plus出来后有很多人会使用6的设计效果。如果是我来做的话,我会使用...

    2018-03-21
  • 用户体验是紫光物联智能家居的第一要义

    智能家居成为一匹黑马,在这个互联网与物联网互联互通的时代,智能家居是否能够代表物联网,引领我们的居家生活走进一个新纪元呢?从用户出发,打造稳定易用的智能家居产品首先,智能家居产品目前正处于井喷阶段,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做的就是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目前,大多数居民都处于一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当中。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方便、快捷、健康、环保变成了目前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主题。紫光物联多年致力于打造高标准、高品质的智能家居产品,...

    2018-05-04
  • 如何基于反馈迭代用户体验?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大家都知道,任何一款互联网产品的迭代,都一定离不开用户反馈和数据。如何通过这两个部分对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产品功能迭代和体验优化是所有产品经理和设计师日常工作都需要面对的课题。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建筑师,你接到一个任务,是要在横穿城市是一条河上造一座桥,你拿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你会想些什么,“我该在哪个位置造这座桥?”,“我该造一座什么样的桥呢,斜拉桥还是拱桥?”还是“这座桥是木制、铸铁还是钢筋混凝土?”,这些都不对,首先应该想的是“为什么要建桥?”,如果你得到的答案是需要将人送到河对岸去,那么基于这个目标,你还觉得一定需要造桥,挖个隧道是不是也可以,建个轮渡也行啊。如果答案是需要将某些信息送到对岸去呢?整个命题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设计思维在思考问题时的重要意义。

    2017-05-20
  • 交互设计 | 面向“交互领域”的能力转型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即可关注公众号文章来源:http://www.zcool.com.cn/article/ZNjM3MDAw.html(  站酷  )文章作者:千夜Ryan_Vision( 授权发布 )立足于交互设计及用户体验的角度谈一谈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版权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其内容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创作者往期回顾APP UI结构-用户引导&提示UI设计师们还不重视闪屏设计?设计师的职场习惯如何让你的设计更精致-...

    2018-03-28
  • 用户体验“大不同”,合作伙伴分享会

    2018年3月15日,“用户体验“大不同”,合作伙伴分享会”在福建省科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举行。虽然屋外下了很大的雨,但也没能减小屋里同行朋友们的热情。分享会一开始,惠普华南区业务开发经理李浩泉就以十分轻松幽默的氛围,将与会者带入状态。随后介绍了页宽产品的主要特点,并对惠普A3页宽复合机作了产品推介。惠普新一代A3智能复合机页宽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最新技术(集激光/喷墨优势于一身)高速(40ppm~80ppm输出速度)经济(购买/使用/维护...

    2018-03-17
  • D1-交互设计入门

    一阶段:1.交互设计基本原则2.平台特性及其设计规范3.做交互设计的方法,工具4.掌握交互设计的基本流程二阶段:1.特定控件设计,2.特定界面设计3.独立常用功能设计三阶段:1.多项功能设计2.方法研究,总结3.竞品和优秀产品分析4.最新的系统和产品分析5.了解前段技术四阶段:1.产品架构2.设计趋势3.产品发展趋势Windows 用户体验交互设计规范http://www.uxguide.net/wiki/windows:HomeiPh...

    微信热点 2018-04-07
  • Google如何从两方面正确简化产品?

    来源:优设网 作者:王笑Nothing编译   很多设计师同学为了适应简约的潮流,在简化产品方面绞尽脑汁,但简化不是两个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也不要,简化是一个细心活。今天教同学们简化双板斧:重点是什么,何时简…

    2014-09-21
  • 交互新人的踩坑史:入职3个月,我总结了这4点经验

    新人入职3个月,有幸参与到一个新项目,感觉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在与项目一起成长的时间里,踩了很多坑,趁此机会记录下来,希望对跟我一样的交互新人有所帮助。

    2017-05-16
  • 设计师应不应该培养“审丑”能力?

    作者:TanghuiDesign   “审丑能力”是指 克服“与心理预期不符而产生的情绪抵触”的能力 无法审丑 几乎是所有设计师都难以治愈的毛病 或者说短板   没错,你如果是看到标题进来的,想必是“审丑”二字吸引了你。 关于设…

    交互专题 2017-08-07
  • Axure实践第二讲

    Axure实践第二讲---如何有效的在工作中引入原型·页面枝干·添枝加叶·画龙点睛在近期的产品需求开发过程中,我们产品小组正式且大量的将原型开发工作投入常规的需求分析工作中,原型的开发对于我们在产品初期的调研、构建都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接下来就让本文带你领略:产品与原型的一节课。一、功能结构图(页面枝干)1.切入点是功能结构图(自顶向下)从大的方向上去划分几个大的模块类型,适用于业务功能较为单一且业务逻辑处理流程较为简单,如在做市商系统构...

    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