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物理定律的动力响应

动效作为当今提升网页感官效果的利器,在各种类型的网页中已经全面开花,如何做到自然流畅让用户感觉舒适的动画效果呢?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以及它是如何应用的。

文章目录[隐藏]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动效作为当今提升网页感官效果的利器,在各种类型的网页中已经全面开花,如何做到自然流畅让用户感觉舒适的动画效果呢?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以及它是如何应用的。

首先来一发大师金句,迪士尼动画大师格里穆·乃特维克曾经说过: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动画制作和动效设计是本质相通的,我们需要为用户建立一种“视觉的真实”,即动作是可信的,我们需要获得的不是照搬线下场景的写实主义,而是“可信度”,要让用户感知到这个动作是成立的。这里,就要搬出高大上的物理学了!

物理学四大基本力——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感知到的基本上都源自万有引力(其他三种力咱也分析不出来啥)。换句话说,用户在现实生活中建立的动作经验,皆源于物体的“重量感”。要分析万有引力,就得翻出牛顿大大的课本章节了。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一)牛顿第一定律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说白了,就是不考虑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运动,其速度大小和方向是没有任何变化的,用公式表示: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绘制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曲线: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应用到网页设计中,为了实现过渡效果,我们必须模拟出页面区块的位移-时间曲线,对于运动拆解分析得到的分段曲线,可以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造型的基本工具——贝塞尔曲线绘制出来,调用CSS3 animation-timing-function 属性中的贝塞尔曲线绘制函数cubic-bezier可以轻松的用程序模拟运动轨迹。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例如上图所示的贝塞尔曲线可以用四个点来定义,其中P0、P3是固定的点,它们的坐标值是默认的[0,0],[1,1]。P1、P2两点则用来控制曲线的形状和曲率,PS中的钢笔工具的锚点具有相同功能,这两个控制点的坐标值是需要我们通过cubic-bezier(x1, y1, x2, y2)自定义的,范围在[0, 1]。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将运动时间设置为1s,通过cubic-bezier模拟运动如下: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linear 动画从头到尾的速度是相同的。应用到网页的banner区域切换动效中的效果(动图需加载):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感觉不是很自然,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程序模拟的匀速直线运动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对于这样一个用户平时很少感知到的运动是很难建立信任感的。这样的匀速直线运动也是我们在进行动效设计时需要极力避免的。考虑到需要分析物体运动的受力情况,我们借助牛顿第二定律来拆解运动。

(二)牛顿第二定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当物体持续受到一个不变的力的作用时,它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公式表示: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绘制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曲线: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通过cubic-bezier模拟运动如下: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ease-in 动画从低速开始,逐渐加速,收尾态速度最快。应用效果: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开始状态符合静止物体开始运动的物理规律,但是收尾态不太符合,物体在结束运动之前速度是整个运动过程中最快的,这是不合逻辑的。 如果我们让收尾状态符合物理法则,那么就是需要让物体减速下来,匀减速运动的公式如下: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绘制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曲线: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通过cubic-bezier模拟运动如下: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ease-out 动画从高速开始,以低速结束。应用效果: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模拟的是物体收到一个持续时间很短的推力作用后自然滑行并慢慢停止的过程。在本应用场景使用这种效果是比较合适的,banner图片刚开始切换运动时,需要用一个比较快的速度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嗨!这儿有新的信息!”,在快要抵达最终位置的时候,需要逐渐慢下来,因为此时用户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banner图上了,用户需要的是这一区块逐渐慢下来好看清楚上面的内容,获取信息。

如果想要让banner图片在起始阶段也是柔和地出现,可以缓入缓出一起使用,位移-时间曲线: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通过cubic-bezier模拟运动如下: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ease-in-out 动画从低速开始,以低速结束。应用效果: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切换效果非常的柔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缓入缓出”。

(三)赋予材质——速度、形变和反馈

好的动效在满足了基本的物理原则之后还有很多“材质”上的细节补充,主要有速度、形变和反馈这三个方面。 如果我们想要给上面的案例加上一点重量感,也就是让物体看上去“有质量”,可以再速度上做一点文章,调节一下运动曲线;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通过cubic-bezier模拟运动: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ease动画从低速开始,动画以低速开始,然后加快,在结束前变慢。应用效果: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我们可以用这种开始态和结束态绝对值不等的加速度让运动产生“粘滞感”,可以让运动的区块产生更加真实的互动效果。但是另一方面,不对等的加速和减速过程有可能会让动效产生拖泥带水、不干脆的感觉,具体应用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做到对物体运动过程的拆解分析再程序模拟之后,我们还可以对运动物体的形状上花一些小心思,通过物体形变和运动的反馈效果可以为物体赋予“材质”,来看几个不错的Web动效案例。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采用ease-out的参数设置,使得所有元素迅速进入用户视线,又缓慢到达目标位置,动画流畅自然。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通过不同区块速度差来实现拉伸页面的效果,但是仔细看每一个区块的运动,发现实际上是没有形变的,巧妙的速度变化也可以让整个页面的切换变得生动起来。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通过形变的设置,使得不同高度的柱状图形变会显得很有弹性,仔细看该网页表现的都是“Top”的数据,为柱状图赋予弹性效果也是非常符合其所表现的数据“情绪”的,整个页面都会显得趣味生动。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通过下拉框的反弹效果现实区块的“窗帘”设计,运动反馈也可以为网页元素赋予材质。

本文主要分析的案例集中在网页动效当中运用最广泛的线性运动,对于基本动效的其他动作,如缩放、旋转、不透明度等等效果的变化,其本质上是相通的,结合物理法则的分析实践均可以做出自然流畅的效果, 总结一下应用流程: 1. 分析具体内容区块的运动,结合需求本身绘制出区块运动的运动数值-运动时间曲线。 2. 拆解曲线,运用贝塞尔曲线模拟运动。 3. 通过速度调整、材质形状变化和运动反馈来为区块赋予动效丰富的细节。

来源:阿里巴巴体验中心

动效设计的物理法则

设计的物理定律的动力响应

绝迹

90后,交互设计师,想用户不能想,做用户不能做。

新浪微博 Email

原创文章,作者:Tin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272/

(0)
TinadminTinadmin
上一篇 2014-12-27 01:24
下一篇 2014-12-27 20:09

相关推荐

  • 用户体验给一百分的应用啊!

    “没想到的是,装了这个桌面应用,可以让手机好玩那么多。”这篇推送,小7就个人使用感受来跟你们聊聊,这个桌面应用给我带来的非一般感受吧。这款桌面应用给我的印象就是:它在尽可能地给你的生活做减法。一、将联系人直接生成桌面图标,点击就能直接拨号,这比将数字键设置为紧要联系人来得更加方便快捷吧。我这部手机大部分都用于工作联系,联系得最多的是我的拍档,这里我可以直接她的联系方式设置为图标,将图标放置于第一页,非常方便。二、底部导航栏可以上滑,惊喜...

    2018-03-24
  • 聊聊交互新人容易犯的七个错误

    新手们在学习交互设计时永恒的问题

    2016-07-21
  • UED设计流程与原则

    UED设计流程在各个公司之间可能存在不同,国内的设计师在知乎社区上讨论了各自公司(包括腾讯、百度等)的UED设计原则、流程等,其中的经验值得读者借鉴。 来自腾讯的交互设计师eviliu强调设计流程主要考虑两方面的问…

    交互设计 2015-04-20
  • 单选、复选、开关应该如何使用?

    今天来探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单选、复选、开关。先说一下前提,淘宝的确认订单页面,积分抵扣是用开关做选择的,而唯品用的是复选框,同样都是选择,复选框和开关到底哪个更合适?和同事讨论了半天也没得出一个明确的原则。因此想写篇文章总结一下单选、复选、开关应该如何使用。

    2017-05-16
  • 摧残人类的交互

    特仑苏:积分系统 购买每箱牛奶都会有一张积分卡片,上面有一行验证码。如果你认为在官网输入验证码就能获取积分,那就想的太简单了。你要拿起手机,编辑短信“CZ+长长的16位数字的验证码”,发送到长长的16位数字的…

    2014-12-24
  • 步步为营——记我们是如何将Facebook背后的图标设计的更美好

      Facebook 总部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小吃是免费的,阳光永远明媚,每个人都满脑子好点子。来这里的第一周,我碰到的每一个人都努力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同时,我也预见到了,自己将会无比轻松得适应并融入这样的…

    2015-08-19
  • 设计师应不应该培养“审丑”能力?

    作者:TanghuiDesign   “审丑能力”是指 克服“与心理预期不符而产生的情绪抵触”的能力 无法审丑 几乎是所有设计师都难以治愈的毛病 或者说短板   没错,你如果是看到标题进来的,想必是“审丑”二字吸引了你。 关于设…

    交互专题 2017-08-07
  • #UX第四课 我学会了玩玩具

    在同一时间,我成为一个父亲,刚进入UX的世界我,试图弄清楚,如何让我的产品,图象,可以理解的,易于使用的,直观的。我是一个巨大的玩具风扇,还是玩弄他们之前,我的儿子回来了,不过他在家里意味着更多的玩具和更多机会和他生命中的第一个月他观察他的互动玩具。看着他让我想起了和界面设计的普遍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从一开始,我们如何如果我们打算建立一个可以理解的产品从那些经验特别是学到很多。

    2014-12-28
  •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工具栏和固定底板

    今天我们来介绍上篇文章中的表格中余下的一个控件:工具栏(toolbars)。工具栏是iOS中的控件,Android当中相对应的是固态底板。老规矩,先说Android的控件(虽然这个控件之前已经介绍过了,耸肩)。

    2017-04-29
  • 腾讯多个品牌LOGO重设之思路

    作者:飛兒     在SNG(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品牌系统语言里,LOGO系统承载品牌视觉的最核心容器,是整个品牌视觉系统的灵魂,是品牌的精神文化理念、信誉、服务等特点的浓缩表现,直接影响着社交网络品牌的发展。…

    交互专题 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