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今天的这几个控件的中文名字,在网上查了半天,没有找到统一的叫法,所以自己翻译了一下:简易菜单对应的是MD(Material Design,下同)中的Simple Menu;简易对话框,对应的是MD中的Simple Dialog,弹出框对应的是iOS中的Popover。


今天的这几个控件的中文名字,在网上查了半天,没有找到统一的叫法,所以自己翻译了一下:简易菜单对应的是MD(Material Design,下同)中的Simple Menu;简易对话框,对应的是MD中的Simple Dialog,弹出框对应的是iOS中的Popover。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从MD的控件开始说起。

Google Material Design Guideline

首先,什么是简易菜单呢?先放一个例子出来吓唬吓唬人: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简易菜单(Simple Menu)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好像例子没有任何可怕的点。就是想说个冷笑话,你管我。分析上面的例子,简易菜单,就是在用户当前操作的位置出现的选项集合。它有以下几个规则:

  • 消失规则:当用户选择了某个选项,简易菜单立刻消失;当用户点击简易菜单之外的区域,或者点击安卓系统的返回按钮,则简易菜单消失。
  • 展现规则:简易菜单应该出现在入口的正上方,也就是覆盖住入口。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这一条在国内的安卓系统中经常被错用,比如下面这种情况: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则菜单覆盖在三个点的正上方

国内很多安卓版本的应用,点击三个点之后,菜单是出现在三个点的下方。如果仅仅是从MD规范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太规范的做法。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选项中的第三个,是当前已选择选项。点击入口后,第三个选项位于入口的正上方。

另外,简易菜单还有一个展现原则,要把当前已经选择的选项展现在入口的正上方,就像下面这样:

下面是一个反例: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在上图中,当前已选择的是第二个选项。但是点击入口打开简易菜单,是第一个选项出现在入口的正上方,所以是错误的。

但是,也有例外,如果菜单的入口刚好位于页面的边缘位置,导致当前页面展现不下简易菜单了,则不必遵循“当前已选选项必须在入口正上方”这个原则,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点击Voice search,在当前位置无法展现完整的简易菜单,因此当前已选选项“English”没有覆盖在入口(Voice search)的正上方

以上就是简易菜单的用法。

简易对话框和简易菜单是很相似的,因为它们的功能都是一样的:提供一系列选项。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所不同的是,简易对话框除了可以提供选项之外,还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操作。另外,在简易对话框中,可以展现头像、图标(icon)、一条选项中的说明性文字、其它操作(比如上图中的“添加联系人”按钮)。简易对话框的呼出方式,可以是点击或者长按,而简易菜单一般是点击。

由于简易对话框出现在屏幕的中央,比简易菜单更加打扰用户。所以MD规范简易,尽量使用简易菜单而不是简易对话框。

iOS Human Interface Design Guideline

弹出框(Popovers)最开始是只建议用在iPad上的一种控件,最近由于手机屏幕越来越大,也由于安卓和iOS两种规范的混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iOS应用里,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可以看到,iOS的弹出框和Android的菜单比较相似,但iOS的弹出框是出现在入口的下面的,且要有箭头,指示入口的位置。

关于弹出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一次只能出现一个弹出框。如果一个操作激发了另一个弹出框,则进行该操作的时候,立即关闭当前弹出框,然后再出现新的弹出框。
  2. 弹出框上面不能覆盖别的控件,警告框除外。
  3. 一般来说,在弹出框上进行了操作,则弹出框关闭。如果需要增加“放弃操作”或者“确认操作”的功能,则可增加“取消”、“完成”这样的按钮。如果在弹出框里可以进行多项选择的操作,则需用户点击了“取消”、“完成”或者点击弹出框以外的区域关闭弹出框。

以上对比了MD中的简易菜单和简易对话框,他们的功能相似,只是简易对话框中还可以加入头像、图标(icon)、关于选项的说明性文字以及其它操作,所以功能性更强。但简易对话框出现的形式,导致了它对用户的打扰更大,因此MD简易尽量使用简易菜单,除非有使用简易对话框的必要再使用它。

另外,在iOS中,弹出框是与上面两个控件较为相似的控件。有个细节需要注意:MD中的简易菜单,形式上是一个矩形,没有箭头指示入口位置;iOS的弹出框,规范里强调要有箭头指示入口位置。这个区别需要提醒一下。

最后顺提一句,讨论能让我们的认识更深刻,也更全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相关阅读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提示框(Toast)对比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警告框(Alerts)对比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底部浮层(上)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底部浮层(下)

 

作者:新设计青年,德国海龟一枚,曾任职于腾讯微生活、网易、宜信等公司。现为爱奇艺高级交互设计师。微信公众号:新设计青年。

本文由 @新设计青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2527/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2 03:43
下一篇 2017-05-02 05:37

相关推荐

  • 译文 | 记忆设计:怎样设计可被牢记的友好体验

    本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分享:怎样设计能够为用户留下一个记忆中的正面印象?在以前,锁匠开锁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开锁,甚至需要将整个门破坏掉,那个时候,顾客通常会很满意的付给锁匠报酬,甚至是优厚的小费;但现在,开锁的设备更加先进了,锁匠开锁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锁匠能够做到在三、四分钟内将锁打开,然而顾客却变得越来越吝啬,锁匠再也收不到优厚的小费了,并且常常被抱怨要价偏高,他们认为锁匠并没有花费太多的功夫就将锁打开了。

    2017-05-19
  • Icon 改版:对于细节的把控才是关键

    在这次新的视觉改版迭代中,我们更新了过去较为单一的图标形式,重新定义了图标系统。

    2017-05-04
  • 设计师进阶:从UED向UXD转型

    UXD(User experience designer)概念为何在当下越来越热?这个新Title对设计师意味着什么?UXD对设计师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设计师们又如何去转型UXD呢?在设计师转型UXD的背景下,还需要讲求专业精深吗?纯视觉设计师VD(Visual designer)又有怎样的发展路径?

    三位阿里巴巴UED掌门人分别从自身视角对设计师转型UXD进行了解析。

    2017-05-12
  •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聊《南方公园:手机破坏者》是如何盈利的

    原文作者:Matt Suckley & DeltaDNA欢迎回到In-App Purchase Inspector,在这里我们会以消费者的视角,定期测评一些F2P游戏。每期文章,我们都会考虑游戏中IAP的诱因、压力、它们的感知价值、IAP带来的扩展内容还有整个游戏体验的评估。最终目的就是看看这游戏究竟值不值得我们砸钱,不花钱的游戏体验是否也能让玩家感到满足。本期文章,我们与数据分析公司DeltaDNA合作,对改编自动画情景喜剧《南方公园...

    2018-04-02
  • 如何把产品思维应用在APP页面上

    产品思维的终极目标就是  让产品经理和UI设计人员、交互设计师等建立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携手做出更好的移动端产品。

    2017-05-12
  • app反馈信息的交互设计

    请戳“小白的交互设计”,关注我,么么哒。反馈的作用是帮助用户理解系统行为,合理的反馈就像两个用普通话交流的人之间的对话,互相可以轻易地理解,而糟糕的反馈就像是一个用普通话,一个用粤语的两个人之间的对话…

    2017-08-02
  • 产品需求分析——《破茧成蝶》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很实在的书,没有很虚的理论,而是结合了国内互联网实际的案例,清晰明了地道出现实情况跟理想状态的不同,并且给出了很好的解决建议。适合刚入行的交互设计师以及产品经理阅读。 进入研究生阶段,大大小小…

    2015-03-05
  • 一千个从业者就有一千个交互设计师

    最近在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的同时,也在思考交互设计是什么以及互联网交互设计师在团队中的定位等一些问题。谈到交互设计仿佛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感觉,每个人都会说出一套它们自己对于交互设计的理解。

    2017-05-20
  • 回答这3个问题,完善你的交互设计(文末有彩蛋)

    “我躺在沙滩上,感觉到细碎的沙子在后背陷入;我踩在小溪里,感觉到脚底的乱石和流过脚面的溪水。我和沙子,我和溪水,产生了交互。”如果是静态的画面,我们恐怕不能确定画面中人是先吼叫被抓住,还是先被抓住再吼叫:
    “疯狂罪犯终于落网!”
    “魔法界警察暴力执法!”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大了。“大页面的设计是焦点的设计,小页面的设计是空间的设计”“扁平化其实为了让你觉得地方足够大。你信吗?反正我信。”——“李白”“使用APP,你不需要别人告知左箭头是什么意思。”你应该熟读Android和ios的官方设计规范、人机交互指南文档,只要遵循这些规范,用户不会因此犯错。
    Ps:规范可以帮我们“不出错”,但要达成“绝妙的设计”还需更多创造力。突然!你被人打晕了!
    醒来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现在你在想啥?——
    “我在哪?”
    “我是谁?”
    “我该怎么办?”“我在18层1806,我要去3层0303。出门左拐坐电梯,出了电梯再右拐“

    2017-05-23
  • 【干货】2018年APP交互设计趋势

    全感官体验人有五感,强化体验记忆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五感相结合。看见、听见信息已成为体验常态,而更真切的感知信息是用户体验升级的客观诉求,全感官体验能更好的打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印象。2018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以虚拟+实体组合的全感官体验方式,用户在交互过程中获取更多维的与真实场景匹配的信息反馈(听觉、嗅觉、触觉等),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体验记忆。运用案例全感官体验目前在游戏领域有了较为广泛的探索。《星舰指挥官》一改沿用十几年的鼠标,键...

    2018-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