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互设计中,极简设计的四种策略

本文将介绍交互设计中的极简设计4策略,帮助产品经理或产品设计人员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可以打造一款真正为“用户”设计的产品。


本文将介绍交互设计中的极简设计4策略,帮助产品经理或产品设计人员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可以打造一款真正为“用户”设计的产品。

在交互设计中,极简设计的四种策略

产品概念出现之初,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都会以产品能否满足用户需求为主。很少考虑产品的交互设计,包括至今,相信使用过公司内部产品的人都能了解,产品的很多设计完全不符合用户操作习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多,作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产品,能否生出的关键就取决于产品的交互设计及产品的用户体验上。交互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对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方式进行设计。越好的交互设计会让用户使用产品时越爽,让用户更愿意使用并为之付费。

本文将介绍交互设计中的极简设计4策略,帮助产品经理或产品设计人员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可以打造一款真正为“用户”设计的产品。

极简设计特点

1. 极简设计产品可以让用户扔掉产品使用说明,直接可以上手使用。

2. 用户在产品中可以快速找到期望的功能及服务

3. 减少因选择过多而造成用户时间上的浪费以及体验上的不足

用户群体分类

针对于每一款产品来说,用户群体都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专家用户、落后用户以及主流用户。

  1. 专家用户:这类用户愿意探索、研究产品,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常以极客为代表。
  2. 落后用户:这类用户不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和技术,但是当不得不去改变时,也会向新产品过渡。
  3. 主流用户:这类用户相对于其他两类用户来说占大多数,他们在使用新产品时并非为了新的技术和创意,而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或需求而使用。

在上述三种用户类型中,专家用户和落后用户比例很少,产品的目标用户更多集中在主流用户之中。针对主流用户群体,产品能否高效、便捷完成用户的目标,就成为产品能否吸引更多用户的关键。

极简设计4策略

1、删除

删除即将产品无用的功能或服务进行删减,保留高频有用的功能及服务。删除策略的核心就是让你和你的用户更专注与核心功能及服务,减少非核心功能及服务对用户造成的干扰。

(1)少即是多

每个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功能是都会用到一个技巧:做减法。随着MVP产品理论的逐渐流行,让产品保持核心功能和核心业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功能变成每一款MVP产品设计之初的目标。任何一款产品如果想吸引用户使用,一定有其核心功能作为底层基础和支撑,让用户为了核心功能而来。

交互设计也一样,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是为了其核心功能而来,如果在产品界面加入过多其他功能,会让用户在选择时造成干扰,因为产品的复杂从而造成用户的流失。

(2)专注核心功能

对产品核心功能的优化与迭代,总是好过增加新功能。一款产品上线之后,会经历多个版本的迭代和升级,复盘现象级的微信、QQ这些产品,都是从经历了无数次的迭代升级才成为了优秀的产品。

在对产品进行升级和优化时,对核心功能以及核心逻辑的打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保证了核心功能及流程的通常和优秀,才能吸引足够的用户去使用围绕核心功能延伸出来的更多功能与服务。

(3)学会放弃

产品上线之后,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产品功能使用数据的收集、分析,可以发现,并非产品的所有功能都是用户所期望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放弃,果断放弃使用频率低、用户厌烦的功能。

著名的照片分享社区Instagram的诞生就是源于创始人对原产品中绝大多数功能的放弃,只保留了当时产品中使用最多、效果最好的照片分享功能。通过对照片分享功能的打磨,最终成为了一款现象级产品。

2、分类

将功能与服务分类,让用户可以快速找到自己需要使用的功能及服务,在实际产品设计阶段,分类也可以称为产品的导航设计或内容组织。

(1)按照用户认知分类

互联网产品的出现将很多传统线下服务搬移到了线上,很多产品都是对原有线下产品的线上迁移。所以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保证产品的设计符合用户的认知和行为习惯。

拿阅读类APP来说,产品就是将传统线下的报纸、杂志书籍迁移到了线上,在内容分类和组织上,完全借鉴了线下实体产品的分类方式,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完全可以按照早已建立起来的认知模式进行选择,减少用户的学习以及认知成本。

(2)按照用户行为分类

用户在进入产品、使用产品再到退出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会产生一条行为路径,根据用户行为路径上的每个节点所需要的功能和内容进行分类,让用户可以根据当前所在的路径节点快速找到相对应的功能及内容。

较为常见的产品设计案例就是电商购物类产品,一个用户在进行电商产品购买时,通常会经历产品浏览、选择、加入购物车、收藏、购买、支付、查看订单等多个环境。根据用户购买产品行为轨迹,对产品的功能和内容进行组织分类,让用户可以快速找到其想要的功能。

(3)通过视觉设计分类

产品在视觉设计时,会通过颜色、图标、形状、大小等方式将产品界面、功能进行展现,让用户便捷发现有价值的内容与信息。

  • 颜色:通过颜色设计,对产品内容进行分类,最常见的案例就是地铁线路图,通过对每一条地铁线路图赋予不同的颜色,让乘客可以通过颜色区别更专注于其希望乘坐的那条线路。
  • 形状、大小:根据功能、内容的不同,为其赋予不同形状及大小,从而有针对性的突出希望被用户首先发现的信息。

3、隐藏

如果你不能确定某一个功能能不能删除它,那么就先隐藏它。隐藏的作用是为了将那些使用频率低但又不能删除的功能进行合理的处理。

(1)渐近展现

先展现产品的基础选项,如果无法满足用户,可以提供高级选项给用户使用。最常见的案例就是搜索功能的渐近展现,在用户使用搜索功能之初,只提供简单的搜索内容输入以及搜索按钮,如果用户无法搜索到满意的结果,可以通过高级搜索功能选择更多筛选条件,找到更精准更有效的搜索结果。

(2)适时出现

将功能进行隐藏,在适当的时机展现给用户。常见的设计案例为阅读类设备及产品,如Kindle,当用户通过Kindle进行阅读遇到不认识或不了解的词汇时,通过选择该词汇,会展现提示框供用户进行互联网搜索、词典查询等服务。

(3)提示

隐藏的最高境界是让用户永远无法知道产品还有额外的功能,当然这个最高境界并非我们期望的,毕竟每一个功能的设计都耗费了产品经理无数的心血,每一个功能也都希望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所以在进行隐藏设计是,也要考虑给用户较为明显的提示,让用户在希望找到更多功能时为其提供一个入口。

4、转移

转移的目标是让用户需要做的变成产品需要做的,在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很多原本需要用户去做的事情现在完全可以让机器替代,减少用户的操作成本。

目前市面上各种手机助手、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的出现就是极大减少用户与产品间的交互行为。当用户希望通过Iphone拨打电话或查询新闻时,只需唤醒Siri然后通过语音的方式即可完成以前相对复杂的操作。

如何验证你的设计策略是否有效

产品的交互设计并非一日而成,也是要经过不断的迭代和优化,才能逐渐完善产品的交互体验与流程。这其中就需要通过真实用户的使用反馈,从用户的角度去看待产品交互设计效果的好与坏。

针对于产品的不同时期,通过会有以下两种检验方式:用户访谈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挖掘分析。

  1. 用户访谈及用户行为分析:在产品设计及上线之初,用户积累数量较少,无法形成有效数据分析时。通过采用成本较高的用户访谈及用户行为分析,将交互设计变成纸质或电子原型,通过邀请用户使用的方式,观察用户行为并通过后续与用户访谈了解用户在交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到更加有效的优化方式,不断通过反馈完善交互设计。
  2. 数据挖掘分析:在产品上线并进行稳定运营阶段后,产品会逐步积累用户数量以及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数据。在这个阶段,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和挖掘分析,发现用户在与产品进行交互过程中的问题,根据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方案。

总结

交互设计是一个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并掌握的能力之一(当然有些公司拥有交互设计团队,但是作为产品经理也要对其有所了解),并非可以通过书本知识迅速养成的,还需要在知识之外更多的将知识应用的实践当中,只有踩了足够的坑之后,才能看到更美的彩虹。

#专栏作家#

记小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者,野蛮生长的产品经理,运营商大数据产品实践者,擅长从0-1搭建产品经理知识体系。公众号:PM龙门阵。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2392/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1 14:20
下一篇 2017-05-01 16:18

相关推荐

  • 异常逻辑梳理与数据处理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Dschinghis KhanDschinghis Khan - Siegerehrung作者:Glen公众号:更冷吃到老玩到老的故事冰山:异常逻辑梳理也许你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产品的主流程梳理清楚了,但是你看到的只是产品冰山海面上的那10%,剩下的90%是海面下各种情况的异常逻辑。➀ 10%的冰山和90%的冰山任何一个产品功能逻辑,都分为主逻辑和异常逻辑。产品经理们当然要花...

    2018-04-08
  • 交互设计师眼中的需求分析

    本文内容包括以下几点:需求与产品;马斯洛需求理论;产品定位;需求的来源;需求的筛选;需求的优先级确定;需求的分类;处理需求。优先级排序: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2017-05-14
  • 设计心得:浅析Chatbot聊天机器人界面交互设计

    最近在做智投app的机器人Neo的原型设计,是一个chatbot聊天机器人。整理了一下关于聊天机器人设计的一些心得。

    2017-04-28
  •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最近对未来交互设计发展的一个很流行的观点 — 用手指操作各种大大小小的触摸屏,下面还会有很多这种例子。这篇小文章并不涉及任何详细的“未来发展规划”, 我只是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点子。 在开始构想应该怎样同我们…

    2014-12-25
  • UCD,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前言:一直有在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也靠这些所谓经验做了几年行业培训,今年是从业的第十一年,我觉得差不多是时候把这些最初来自同行、互联网和书籍的知识再还给行业,我会把所有所得分章节逐渐整理发出,希望能对行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作为一种仪式,好让自己重新出发。任何项目都从一个idea开始,你走在路上,蹲在马桶上;吃着饭,看着电视,灵光一闪,觉得大致可以做一个什么东西来实现世界的爱与和平,这就是一个愿景的诞生;来源无法归纳,却是后面折腾的开始。
    然后就是“分析研究”,分析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用户,一边分析一边验证愿景;顺利通过这个环节,得到的就是设计需求。需求的来源多元,组成亦是多元。需求得到,就要进行梳理,以确定下来;这就是“需求过滤”或者“需求定义”。
    接下来就是把需求转化成对应的功能和数据,这是产品的骨骼血肉,功能数据要满足需求。比如需求是解渴,对应的功能就能是可乐或者矿泉水,但不能是热干面。从这个环节起,产品从抽象变具体。
    功能数据有了,长什么样?我们要把它们设计出来。设计分成“概念设计”和“细节设计”两个阶段,设计又分为“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两条线,所以就有了“概念交互和视觉设计”及“细节交互和视觉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测试验证”,验证的结果用来迭代设计,所以大家看到有个双箭头。设计好了,提交研发。在这个阶段,我们做“研发支持”,也就是传达设计需求给研发,并且做研发过程中针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的设计修改;比如某个提示的补漏之类的。
    最后是“设计验收”。一般来讲,刚研发出来的版本多少有些变形有些不符合设计需求,所以我们要验收。列出结果清单,打回去重新调整。调整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要看具体到项目周期和策略。举个例子:我们筛选好约好被试(测试用户),分配给他们分析产品和分析任务,比如对比京东和淘宝的支付流程,让他们回去好好体验一个礼拜,让用户熟悉产品以心里产生评价。然后回到我们实验室,再走一遍,这一遍是被观察。然后就是访谈,询问他们的各种维度的评价,比如对于收货地址选择方式的偏好,最后我们统计归纳。这就是让用户来帮我们分析。“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做错,错在你太老了。我们最早看到Snapchat,外国13-18岁小孩在用,我们高管用了觉得好傻好无聊,看不到价值,只投了一点,后来涨得很快。这个公司我们副总去过,就是海边一个玻璃房,很小的公司,感觉一个石头就把他们击破了。当时只有2000万美金,我们没进去,现在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百亿美金。

    2017-05-31
  • 关于用户故事地图的7 种用法

    《用户故事地图》不仅仅是讲述什么是用户地图、怎么使用用户地图,也讲了很多团队协作的tips,并且给出了很多实例。我这里直接从这本书的其中一个角度——“怎么使用用户地图”为内容,然后结合一些自己的想法,来写这篇读书笔记。聚焦于成果,即产品发布后用户能使用和感知的东西,切分发布计划应该以成果为导向。  ——《用户故事地图》P56

    2017-04-30
  • 【交互设计】选择时间设计

    作者:Mufly 对于不少手机应用来说,都有一个选择时间的功能,那么从交互体验的角度来看,这个时间选择表格应该如何去设计比较理论呢?   时间选择,常见的一般分: 1、具体时间点选择,这种类型侧重于具体的…

    2015-09-07
  • 交互设计实例分享

    现在很多优秀的网站、移动应用中都广泛的使用到交互设计。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文章,例如什么是交互设计,交互设计的流程是怎样的?但是设计从来不是空谈,理论和实际的碰撞,才能激发出更多的灵感。以下是我自己…

    2017-08-03
  • 用户体验设计师是做什么的

    用户体验设计师的责任UX设计师如何每天工作?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如许多问题一样,是:这要看情况而定。用户体验设计师的职责从公司到公司,甚至同一公司不同项目各不相同。尽管角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些职能是期望用户体验设计师去做的,这与他们所工作的公司无关。下面为总结的用户体验设计师的6个主要职责:1.产品研究产品研究(包括用户和市场研究)是每个用户体验设计师的用户体验设计项目的出发点。它为伟大的设计提供了基础,因为它允许设计师避免假设和做出信息驱...

    2018-03-03
  • 交互设计与服务设计视角下,谁才是用户,什么又是产品?

    服务设计,是2017-2018比较火热的一个专业了,相比于交互设计或工业设计,服务设计更关注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今年的Aalto New Media 专业的申请中,有明确要求需要根据两篇文章的读后感写一篇Essay(1),其中一篇是“How to Fix Facebook—Before It Fixes Us(2)”,深入阅读之后,有一个明确的观点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之前从交互式设计角度或者用户研究角度对于 Facebook 的分析文...

    2018-05-02